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68章.各有所谋(六)

摄政大明 第1068章.各有所谋(六)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

……

这一天的御书房内,德庆皇帝不仅是单独召见王佑伦谈话,期间还刻意驱走了御书房所有宦官,显然是所谋不小、另有所图。

所以,李如安身为御书房管事太监,也没有完整听到德庆皇帝与王佑伦的谈话。

很显然,德庆皇帝所刻意隐瞒的那部分谈话内容,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若是平常时候,李如安这个时候虽然是表面平静,但心中必然是极为好奇,甚至还会设法偷听到只言片语。

对于李如安而言,他若是掌握了更多的御书房机密,就拥有更多的底牌,今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逆天改命、收获巨利。

但今天这个时候,李如安表面上依然是还算平静,但心中则是毫无好奇之意,只是觉得心神不宁、杂念涌动。

不久之前,他成功窥探了德庆皇帝的御书房密匣,先后偷看了好几封密匣里的密疏。

所以,李如安此时的心情颇是杂乱,既是有些惊喜,也是暗生敬畏,更还有些后悔与急切。

惊喜是因为他一口气收获了好几张足以震动朝野的底牌,拥有了这些底牌之后,李如安一时间甚至还产生了某种错觉,认为自己若是操作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撬动朝野局势,对于自己今后的前途发展也是充满乐观。

敬畏则是因为德庆皇帝的可怕!

李如安曾以为,德庆皇帝的权术心机要较之周尚景、赵俊臣等人稍逊一筹,只是因为他坐在龙椅之上,所以才能够占据优势,如果他不是皇帝的话,就必然不是朝中几位权臣的对手。

但看过了密匣里的那些密疏之后,李如安才猛然间发现,德庆皇帝要远比想象中更为可怕,他的隐忍性格更不是常人能及——哪怕是完全不动用军队与厂卫的前提下,德庆皇帝也早就拥有了必胜把握,只是因为时机未到、又或是因为全盘考量,所以才一直引而不发、坐以待旦。

从某方面而言,德庆皇帝偶尔会被周尚景、赵俊臣等人算计几次,也只是因为德庆皇帝胜劵在握、有持无恐之下的疏忽大意罢了。

至于后悔与急切,则是因为他今天早些时候留给赵俊臣的那封密信。

在这封密信之中,李如安向赵俊臣坦白了他受到朱和坚的指使、被迫窃窥御书房密匣的事情,他当时写下这封密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被赵俊臣晾了太长时间,所以疑神疑鬼、心中惶恐,急切想要再次赢回赵俊臣的信任,同时也存着自己窥探密匣的事情败露之后,要拉着赵俊臣与朱和坚二人同归于尽的心思。

但如今,李如安成功窥探了密匣里的几封密疏之后,自觉手里拥有了更多的底牌,不由是胆气大壮,不会再只是因为赵俊臣的刻意冷落而患得患失,于是就开始心生悔意,认为自己不应该向赵俊臣坦白真相。

若是赵俊臣并不知晓此事,他今后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利用这些底牌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但若是赵俊臣已经知晓了此事,就必然会向他索要那些密匣密疏的内容,到时候李如安的利益也必然是会大幅受损。

所以,李如安今天在御书房轮值期间,就一直在暗暗的心中祈祷,希望赵俊臣的信使还没有从他的房间中取走密信,这样的话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也急切盼望着德庆皇帝尽快离开御书房,然后他就可以赶回房间查看情况。

只可惜,德庆皇帝与王佑伦的这场谈话足足是持续了大半个时辰,再等到德庆皇帝终于是离开御书房摆驾返回后宫之际,时间已是午时。

结束了御书房的轮值之后,李如安连午饭也赶不上吃,急冲冲的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迅速打开暗格查看,然后就见到暗格之中确实是放着一封密信,但这封密信并不是他此前所留下的那一封,显然是赵俊臣的回信。

赵俊臣一旦是做出决定之后,做事效率依然是雷厉风行,让李如安根本没有反悔的机会。

“至少……赵俊臣终于是肯回应我了,我不必再担心他使用激烈手段、彻底抛弃我……因为时间紧迫的缘故,我今天只是大致阅览了密匣里的五封密疏,而且我手里还留着密匣钥匙,今后迟早能把密匣里的那些密疏全部看完……就算是赵俊臣向我索要这些密疏的内容,我也可以私下里隐藏一部分,没必要全部透露给他,否则我只怕是连汤也喝不上。”

暗暗自语之间,李如安自我安慰着。

然后,李如安迅速拆开赵俊臣的密信查看。

这封密信之中,赵俊臣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李如安的预料,一方面是表示他对于李如安的信任从未有过变化,一直都把李如安看作心腹,并没有追究李如安当初的隐瞒与要挟,对于李如安的坦白真相更是表示了欣慰之意……

但另一方面,赵俊臣也没有任何的遮遮掩掩,直接询问李如安有没有偷看到更多的密匣密疏内容,要求李如安把他所看到的全部内容尽数告知。

密信里的这些内容,李如安皆是早已有所猜测,心中虽然遗憾,但并不觉得意外。

只不过,这封密信的最后部分,赵俊臣还刻意夸了李如安一句,称赞李如安“忠勉无暇”,还表示要与李如安“尔惟盐梅”——这两个词顿时是引起了李如安的注意力。

李如安自从是净身入宫之后,就一直把当年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冯保视为是自己的人生楷模,也一直都希望他与赵俊臣之间的关系就能像是当年的冯保与张居正一般结为政治盟友,一内一外、共掌朝局!

所以,李如安对于冯保当年的诸般事迹也就颇有留意,见到这两个词之后顿时就联想到许多。

“忠勉无暇”则出于一篇文章——《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这是张居正当年写给冯保的颂词,内容颇有刻意讨好之意,而“忠勉无暇”这个词也正是引用自这篇文章!

至于“尔惟盐梅”,更是当年明神宗送给冯保的一枚象牙图章上所刻文字。

所以,赵俊臣的这句话的深意就值得深思了,似乎是暗示着什么。

想到这里,李如安不由是表情一动:“难道说,赵俊臣终于是想明白了?认为他与我之间能够像是当年的张居正与冯保一般共立庙堂?还是说,他这样说只是口惠而不实,想要暂时稳住我?”

出于心中理智,以及对赵俊臣的了解,李如安认为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依然是忍不住有些激动,甚至还隐隐有些受宠若惊之意!

在李如安看来,今天赵俊臣若是愿意抛弃宦官不可干政的偏见给予自己暗示,那他今后就有机会让赵俊臣做出实际承诺,最终把这件事情坐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如安沉思片刻后,连忙是寻来纸笔开始给赵俊臣写回信。

落笔之前,李如安稍稍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给赵俊臣稍是透露一些密匣密疏的内容。

李如安今天总计偷看到了五封密疏,除了太子的那封密疏之外还另有四封完全不相干的密疏,这四封密疏的内容涉及方面极多,与赵俊臣有关的密疏也有一封,乃是一名叫做李纯臣的臣子弹劾赵俊臣为德庆皇帝督造行宫之际贪墨作假的事情。

最终,李如安决定把这封密疏联同太子那封密疏告知于赵俊臣。

根据李如安的推测,赵俊臣应该已经知道了太子朱和堉的那封密疏内容,告知于赵俊臣并没有任何影响,还能够争取赵俊臣的信任,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至于把李纯臣弹劾赵俊臣的密疏告知于赵俊臣,则是因为李如安看到赵俊臣的密信之后,心中不由是对赵俊臣产生了更多期望,不希望赵俊臣会因此而垮台,还能卖给赵俊臣一个人情,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价值。

至于另外三封密疏,李如安自然是要藏在心里,想要利用这些内容为自己谋利。

定计之后,李如安很快就写好了密信,密信之中也再次向赵俊臣保证了自己的“忠心”。

等到这一切皆是完毕之后,李如安刚刚收拾好笔墨,就听到房间里传来敲门声。

李如安表情一动,迅速收拾好所有痕迹之后推门查看,却见是贾伦站在门外。

就像是上次一样,贾伦依然是没有任何客气的直接迈步走入房间,等到李如安关上房门后直接问道:“得手了吗?”

……

出了点意外情况,耽误了时间,所以今天只有半章,见谅!但明天会补完相关情节,应该是一个大章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