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六十八章.朝廷乱象

摄政大明 第九百六十八章.朝廷乱象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

……

这个世界,并没有经历过明末清初的乱世,人口规模已是逼近了清朝中期,京城自然也是热闹非凡,几处城门平日里皆是车水马龙,出入百姓络绎不绝。

朝廷中枢这一次大张旗鼓的迎接赵俊臣,倒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省去了进城时排队拥挤的时间。

当然,也并没有节省太多时间。

当赵俊臣的队伍抵达西城门的时候,马上就遇到了第二支迎接队伍,这支迎接队伍主要是由百姓、商贾、以及读书人构成,却是汇聚了京城各界的代表。

按照这支队伍领头人的说法,他们是自发组织起来迎接赵俊臣的,纯粹是因为佩服与崇拜赵俊臣这段时间以来的丰功伟绩。

他们迎接赵俊臣的阵势,也同样是声势浩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更还有各界代表送给赵俊臣的诸般礼物,逼得赵俊臣不得不亲自出面接受,自然是闹出了好大一场动静。

当队伍好不容易进入京城之后,赵俊臣抬手掀开了轿子侧帘,静静观察着轿子外面的情景。

此时,周围的情景好不热闹,有无数百姓拥挤在道路两侧,争相见证着赵俊臣进城入宫的一幕,许多百姓皆是表情激动,时不时还会有大声欢呼连片响起;禁军官兵们则是组成的人墙,努力维持着现场秩序,把所有百姓都堵在了道路两旁,唯恐百姓们会冲进道路之中惊扰到赵俊臣。

赵俊臣还记得,自己去年灭蝗之后返回京城时候的情景。

那时候,赵俊臣只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户部侍郎,还没有开始结党成势,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关注赵俊臣返回京城的事情。

因为城门前过于拥堵的缘故,赵俊臣的马车被迫是等待了好长时间,许庆彦却是有些不耐烦,大声喊出了“户部侍郎赵大人的车架在此,所有人赶紧让路”的话语,顿时是引起了百姓们的一阵鸡飞狗跳,所有人皆是争先避让、表情惧恨。

百姓们当初的惧恨表情,依然是历历在目,也让赵俊臣下定决心,一定要扭转自己的朝野声誉。

时至今日,不过是短短年余时间,赵俊臣的计划显然是成功了。

因为进城前的那场热闹,百姓们皆已是知道了赵俊臣返回京城的消息,也知道了朝廷各衙门这次之所以是限制城门出入、驱赶附近百姓,全是为了迎接赵俊臣凯旋回京的缘故。

然而,却没有多少百姓怨恨赵俊臣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反倒是争先见证着赵俊臣返京入宫的一幕,还有许多百姓见到赵俊臣的坐轿之后,忍不住面现崇敬激动之态。

百姓围观之际,时不时还会响起“赵大人大英雄”、“赵阁老好样的”之类的高声呼喊,每当是出现了这般呼喊之后,就会有大量百姓跟着纷纷响应。

这般情景,说是“众望有归”、“夹道欢呼”也不为过!

见到这般情况,赵俊臣的表情有些感慨。

“看样子,我暗中所组建的评书人行会,这段时间以来确实是发挥了作用,对于京城百姓而言,不论是全歼蒙古联军、还是收复河套,都是很遥远的事情,只是一件奇闻罢了,若不是评书人行会的宣传与造势,百姓们根本不会明白这些事情的真正意义,绝不会把我视为英雄,见到我之后也不会是这般崇敬与激动!

世人总是健忘,谎话被灌输了千百次之后也就变成了真理,所以操控民心之事往往就是这般简单!不过是短短一年时间,我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于蝇营狗苟的地方,只是稍稍是做了几件好事,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宣传造势,然后我就从一个声誉狼藉的贪官变成一个大公无私的青天了!

所以说,做了多少事情并不重要,重点是要让人们看到你做了事情,造势宣传才是关键啊……”

暗思之际,赵俊臣的眉头却是微微皱起,又想道:“不过,这般情况很快就会传入德庆皇帝的耳中,只怕是要愈加忌惮于我了,他是绝不愿意看到我改善声誉的,今后必然是要使用各种手段打压,却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这样看来,称病请辞的事情已是势在必行了!

还有,城门前的那支迎接队伍,也是极为蹊跷!若不是他们大张旗鼓迎接于我的话,百姓们根本不会得知我今天返回京城的消息,德庆皇帝也就不会这般迅速注意到我的民间声誉改善的事情!

这支迎接队伍的出现,必然是有人隐藏在幕后推波助澜!要知道,即使是朝廷中枢也是今天清晨的时候才收到我要回京的消息,京城各界人士根本不可能及时做出反应,京营已是控制了城门,禁止任何百姓出入,这支欢迎队伍若是背后无人指使的话,也绝不可能出现在我面前……而这个幕后指使之人,很可能就是七皇子朱和坚,但周尚景也有嫌疑……”

思及此处,赵俊臣忍不住抬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两侧。

刚刚返回京城,还不等赵俊臣有所动作,庙堂各方势力就已经为赵俊臣准备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却是让赵俊臣忍不住有些头痛。

就在赵俊臣的坐轿不远处,七皇子朱和坚依然是策马相随。

其实,以朱和坚的身份,按理说也应该是乘轿而行的,但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已是痊愈,却是不放过任何宣传机会,哪怕是已经腿脚无力,却也不愿意弃马乘轿,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见到自己体力充沛的一面。

此时,见到赵俊臣掀开轿子侧帘、默默观察百姓反应的情况之后,朱和坚却是驱马来到了赵俊臣的轿子旁边,笑道:“赵阁臣的丰功伟绩、赫赫战功,早已是传遍了京城各界,所有百姓皆是心中钦佩、把赵阁臣视为英雄!有许多人都已经把赵阁臣与当年的于少保、阳明先生等人相提并论了!”

赵俊臣轻叹一声,摇头道:“我哪里敢与这些先辈并列?这般说法太过夸张了,一旦是传出去之后,岂不是贻笑大方?这简直就是在捧杀于我啊!”

朱和坚似乎是完全没有听懂赵俊臣的深意,反而是表情认真的说道:“我倒是认为这般说法毫无夸张之处!于少保、阳明先生他们固然是前朝名臣,皆是文武双全,也皆是有过力挽狂澜的丰功伟绩,但他们像是赵阁臣这般年纪的时候,成就却是远远不如!

赵阁臣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就不谈你这一次的赫赫战功了,我朝近年来的钱粮周转、各项改制,又有哪一件能离开赵阁臣的出力?以赵阁臣的年纪,至少还能辅佐大明江山三五十年,今后的功绩只会越来越多,也必将是要成为流芳百世的千古名臣,到了那个时候,赵阁臣的成就远远超过这些前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话之际,朱和坚在“至少还能辅佐大明江山三五十年”这句话上面稍稍加重了语气,却是暗示自己登基之后依然会重用赵俊臣。

赵俊臣似乎是面现向往之色,然后再次摇头叹道:“希望如此吧……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只要是朝廷与陛下信我、用我,我又岂敢是不尽心尽力?我也从未是奢望自己的成就能够超过于少保、阳明先生等前辈,只希望是自己功成身退之后,能够问心无愧就好!”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也同样是充满了暗示,表示自己并没有太大野心,只要是皇帝们愿意信任他、重用他,他就会忠心耿耿的为朝廷办事。

就这样,两人为了让对方安心,皆是表情诚恳的说了一通自己也不相信的假话,同时也完全没有相信对方的表态。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而就在赵俊臣与朱和坚二人相互飙戏、虚与委蛇之际,紫禁城已经远远出现在了道路的尽头。

*

当赵俊臣进京入宫之际,德庆皇帝与朝廷百官并非只是一味等待着赵俊臣的觐见。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朝廷中枢的政务颇为繁重,德庆皇帝与朝廷百官皆是闲不下来,每天都有大量事情需要处理,朝议之际也有许多重要事情需要商议。

德庆皇帝与百官们的繁忙,大都是缘于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

就在赵俊臣返回京城之前,朝廷已经收到了花马池营的快马报捷,称是陕甘军队已是攻破了鄂尔多斯部落的王帐,俘获了包括蒙古右翼盟主乞颜在内的九位蒙古部落首领,另还缴获了战俘与物资无数。

这显然是一场振奋人心的大捷,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丝毫不逊于赵俊臣前段时间全歼蒙古联军十万兵马的战绩!

更何况,赵俊臣全歼蒙古联军的赫赫战功,终究只是被动防守,而这一次攻陷了鄂尔多斯部落的王帐,却是主动出击,振奋人心之处还要犹有过之!

当然,若是没有赵俊臣全歼蒙古联军的战绩,朝廷也根本没有出兵收复河套的机会,今后的史书工笔之中,这两场大捷必然是要并列在一起大书特书,被后人们争相传颂。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德庆皇帝也是心情极佳,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历史地位扶摇直上了!

然而,德庆皇帝的兴奋与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就在昨天傍晚的时候,却是再一次收到了花马池营的快马急报!

这一份急报,却不再是报捷了,而是求援告急!

原来,就在赵俊臣离开花马池营的第三天,蒙古右翼追杀准噶尔军队的主力军队终于是紧急撤兵返回了河套平原。

然后,进入河套平原的明朝军队,就遭到了蒙古右翼军队的疯狂反扑!

这个时期,不论是明朝军队还是蒙古骑兵,皆是糜烂衰败、失去了祖先们的辉煌,每年的两军交战,说是相互比烂也不为过,战力也是半斤八两。

然而,明朝军队与蒙古骑兵终究是各有所长,明朝军队强于步兵与守城,蒙古骑兵强于骑射与机动性。

这样一来,因为河套平原的整体环境,明朝军队与蒙古骑兵交战之际无疑是以短击长,只是短短两天时间就彻底落入了下风,不仅是将士们损伤惨重,就连刚刚夺到手里的鄂尔多斯部落王帐也丢了。

收到这般消息之后,德庆皇帝的喜悦心情顿时是一扫而空,连忙是召集朝廷重臣商议对策,并且是催促各路援军尽快进入河套地区支援。

与此同时,朝廷中枢的各大衙门为了支援河套战事,也皆是忙碌不堪、乱成一团。

然而,忙乱固然是忙乱了,但各大衙门的成绩却是一言难尽。

最重要的是,这两天以来,一向是表现良好的户部,还有一些拖后腿的嫌疑,迟迟无法调动粮草与军饷支援河套战区,工作进度较之于其他衙门已是明显落后了!

当然,户部的表现不堪,也要怪德庆皇帝。

眼看到赵俊臣的势力声望皆是大涨之后,德庆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出手打压赵俊臣的朋党门人,户部一向是赵俊臣的禁脔,这段时间也就成为了德庆皇帝的重点清洗目标,大量的户部官员或是被调走、或是被定罪,新近加入户部的官员却又不熟悉户部的运作方式,可以说如今正是户部最为混乱的时候,仅是维持正常运转都有些困难,就别说是担负重任了。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看着前方战事不利,朝廷的粮草军饷却还没有准备妥当,这样下去必然会让前方战事进一步恶化。

见到这般情况,德庆皇帝可谓是心急如焚!

到了今天上午,德庆皇帝与百官们等待赵俊臣觐见的同时,也同时是紧急商议着河套战事的情况。

然而,京城距离花马池营太远了,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并不能及时收到战场消息,也不能清晰了解战场变化,君臣众人商议之际,却也提不出太多的可行之策,许多时候也只能干着急!

就在德庆皇帝认为百官无能、忍不住想要大发雷霆的时候,赵俊臣终于是进宫觐见了。

收到赵俊臣入宫觐见的消息之后,德庆皇帝顿时是大喜。

赵俊臣刚刚从陕甘三边返回花马池营,朝廷收复河套的计划也是赵俊臣一手制定,德庆皇帝认为赵俊臣必然是可以提出有效建议!

最重要的是,如今正是乱成一团乱麻的户部,也需要赵俊臣坐镇指挥、让户部重回正轨!

于是,德庆皇帝连忙是召见了赵俊臣进入太和殿觐见。

然而,见到赵俊臣进入太和殿的情况之后,德庆皇帝却是不由愣住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