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谈(三)

摄政大明 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谈(三)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

隐约之间,赵俊臣与章晟德达成了默契。

赵俊臣依然是重用了章晟德推荐的人选,但仅只是四人而已,既是表达了自己对章晟德的信任,同时也防范了章晟德架空自己的危险,至于章晟德也达成了部分目的,虽然并不是最好的结果,但也可以接受。

所以,赵俊臣与章晟德二人皆是没有再谈这件事情。

话锋一转,赵俊臣已是岔开了话题,又说道:“如今确实是人才匮乏,但这件事情还可以延后解决,有了章巡抚引荐的四位大才,也暂时够用了……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解决今年的火筛入寇,关于目前的边防局势,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翻阅了三边总督府的档案与公文之后,赵俊臣越发的认为形势不容乐观。

“如今,蒙古大军兵分两路,蒙古右翼的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永谢布部以及其附属部落在河套地区布置了骑兵三万余,另还有准噶尔部落的援军五千人,与榆林、大同二大军镇相对峙,这段日子以来屡屡挑衅、冲突不断,恐怕迟早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事……与此同时,准噶尔汗国的主力则是聚集在鄂托克旗地区,总计有两万人,另还有附属部落的两万仆从军,向东威胁陕甘,向南威胁宁夏,向西威胁甘肃,并且与鄂尔多斯部落遥相呼应,牵制了宁夏、固原、甘肃、榆林的绝大部分兵力,这些日子以来,蒙古人的劫掠部队也大半都是由这个方向而来……”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章晟德连连点头,面色严肃的说道:“正是如此!这两路蒙古大军、再加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分兵与疑兵,这一次蒙古人总计出动了十万大军之多!考虑到蒙古人的内部冲突,以及蒙古左翼如今已经成为了后金附庸,近年来一直是比较老实,这十万大军已经相当于南疆的全部力量了!听说准噶尔汗国倒是在草原深处保留了一部分兵力,但也不会太多。”

另一边,李如安也是表情凝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蒙古的分裂与没落,过往几年的火筛入寇,能有五六万骑兵出动就算不错了,并且蒙古各大部落相互间矛盾极深,入侵劫掠之际也没有任何配合,只是各自为战……但今年蒙古人的兵力不仅是增涨了一倍之多,因为准噶尔汗国的出现,他们也有了相互配合呼应的意思,说不定还有了统一指挥,再加上蒙古人因为连年天灾的关系,如今已经被逼入了绝路,不能抢到大批粮草的话他们就无法过冬,这也让他们愈加凶残,不可能像是往年一般轻易退兵……总体而言,今年的火筛入寇,与往年大不相同,咱们必须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此外,咱家大约估算过,最近半个月以来,蒙古骑兵出动了三十七次,边疆各地都受到了劫掠,总计损失了粮草八万石,百姓们被杀了千余人,还有三处村庄被蒙古人攻破了……这意味着蒙古人的劫掠所得还比不上他们的大军消耗,因为西北各地连年遭遇天灾,边境的民力早已经匮乏至极,粮草也大都集中在各地城池之内,蒙古人再是怎么劫掠城外村乡,也得不到足以让他们过冬的粮草……所以,蒙古人若是想要撑过这个冬天,接下来就必然会有大动作!说不定……还会攻城!”

听到李如安的意见,章晟德有些意外。

这些观点虽然并不出奇,但若是事先没有下一番苦工,却也绝对说不出来。

很显然,李如安与过往的那些监军太监不同,哪怕是不通军略,但他至少是一个明眼人,并不是只想着捞银子。

见到章晟德的意外表情,李如安笑了笑,解释道:“章巡抚,咱家既然是来到了陕甘监军,自然是事先做了一番功课,这些日子呆在花马池营也带着耳朵与眼睛……您也知道,监军固然是个肥差,但也是风险极大,若是战事不利的话,在陛下震怒之下,监军也要充入净军的,咱家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考虑,也不能毫无见识。”

所谓净军,就是太监组成的军队,以犯事的太监充入边军组成,在陕甘三边也有存在,人数大约有两千之多。

章晟德再次点头,表示了自己对李如安的赞赏,然后又指着大堂后方的地图,再次说道:“若是硬要说起来,这两支蒙古骑兵之中,当然是鄂托克旗地区的蒙古骑兵战力更强许多,这支骑兵以准噶尔汗国的骑兵为主,人数更多,实际上的危害也更大!然而,鄂托克旗地区的蒙古骑兵毕竟是距离朝廷腹地较远,虽然是屡屡派兵入境劫掠,但动作一直不大……反倒是河套地区距离朝廷腹地更近,与直隶只有三五天的骑兵路程,更容易威胁到京城中枢,再加上河套地区的蒙古骑兵动作很大,屡次有大军调动的迹象,进攻姿态非常明显,所以陕甘三边的注意力大都是放在这里……毕竟,一旦是让蒙古侵入直隶,事情可就闹大了。”

赵俊臣沉思片刻后,摇头道:“依我的观点,河套地区的蒙古右翼部落固然是动作更大,看似是蒙古人的主攻方向,但也许只是蒙古人的障眼法罢了!表面上负责牵制的准噶尔骑兵,或许才是蒙古人真正的杀招!准噶尔骑兵看似低调,但这段时间以来屡屡入境劫掠,未尝不是一种试探手段与疲敌之策……毕竟,蒙古人应该也知道朝廷对河套地图的防御决心,大同军镇、太原军镇、榆林军镇集中了西北军镇的精锐力量,又有宣府军镇作为后援,蒙古人不善攻坚,绝不会选择硬碰硬的办法!反倒是鄂托克旗地区,虽然是被宁夏、固原、甘肃几处军镇包围,但这几处军镇的实力远远不如大同、太原、宣府几处军镇,准噶尔骑兵的实力更强,所以这个方向也更容易突破!”

章晟德无奈道:“赵大人的猜测或许是真的,但不论真相如何,直隶方向的防务都必须要保证,对于陕甘三边来说,哪怕是任由准噶尔骑兵攻入陕甘腹地,也绝不能让河套的蒙古骑兵滋扰直隶,陕甘乃是边远之地、直隶则是天子脚下,这里面的区别太大了!”

赵俊臣叹息一声,说道:“是啊,就算是明知道河套地区的蒙古军队只是扰敌,也必须要严防死守,所以榆林军镇以及山西的兵力,是绝不能调动的。”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哪怕是被蒙古人杀掉了上万名陕甘百姓,在朝廷大员的眼中也只是一个数字罢了,但若是直隶境内出现了两三百名蒙古骑兵惊扰地方,整个京城都会人心惶惶。

前者固然是百姓受损更加严重,但后者的政治影响更大、也会更加损害到官员们的仕途前程!

所以,官员们没有余力的情况之下,只能是全力防止后一种情况出现。

想到这里,赵俊臣轻轻摇头,也是无可奈何,面对这般选择,他也只能做出妥协。

摇头叹息之后,赵俊臣继续说道:“相较于蒙古人的威胁,我倒是更加头疼陕甘内部的懈怠畏战!蒙古人虽然凶残,但实际战力未必就强于精锐边军,蒙古人虽然是统一行动,但准噶尔与蒙古右翼之间依然是貌合神离,只要是陕甘边军们拧成一条心,蒙古人的威胁也没有多大……可惜,正如我刚才所讲的那样,边军将士都不可信啊!”

说着,赵俊臣伸手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数百份公文,说道:“翻阅了边防公文之后,我发现陕甘边军抵御蒙古人入境劫掠的方式流程大致相同,先是边墩点燃烽火示警,让边境百姓们尽量逃入村庄,然后就任由蒙古人劫掠,等到蒙古人劫掠到了足够物资、失去了战意之后,再调集军队将他们驱赶出境……我觉得这般做法更像是礼送出境……边军压根没有交战的勇气与意图,只要蒙古人没有攻城,就一切都是敷衍了事……”

章晟德苦笑道:“这些年来,边军们一直是这般做法,正如赵大人所说,只要蒙古人没有攻城,一切都不算大事,至于百姓们遭到劫掠杀害……边军们早已经看习惯了,任谁也不会在意。”

赵俊臣握拳敲了一下桌面,面现坚定之意,说道:“所以,边军不可信!若是咱们真想要有所作为,就绝不能依靠那些拥兵自重、懈怠畏战的边军将领!咱们……必须要有一支可以绝对控制、安心重用的军队!”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