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五十七章.风波频(二)

摄政大明 第六百五十七章.风波频(二)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4?6?a.?_??zHUd?t:?cr??l????:??Tb??#????????|#?? ……r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r

第二天,早朝之上,随着大太监张德的声音落下,赵俊臣已经迈步出列,向德庆皇帝启奏道:“陛下,臣有事情要禀奏!”r

见到赵俊臣抢先出列,德庆皇帝先是一愣,然后则是表情和煦的说道:“哦?赵爱卿有何事要奏?说吧。”r

从表面上看,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恩宠如故,完全看不出任何的猜忌迹象。r

赵俊臣的表情肃穆,一幅忠心为国的模样,缓缓说道:“陛下,陕甘、山西与河南等地今年接连发生旱情,臣身为户部尚书,得知消息之后就开始提前准备钱粮事宜,以防这些地方的旱情爆发之后,朝廷在赈济之时会猝不及防、手忙脚乱。”r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更是面带赞赏之色,点头夸赞道:“赵爱卿能够这般防患于未然,朕心甚慰,将户部交给赵爱卿管理,朕也非常安心。”r

然而,听到德庆皇帝的赞赏之后,赵俊臣的表情则是更加严肃了,缓缓说道:“臣得蒙陛下信任,在管理户部之际一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如今户部依然是遇到了麻烦!臣查了户部的存粮账目之后,发现朝廷的存粮数目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长江以北的粮仓存粮,已经不足以赈济陕甘、山西与河南等地的灾情了,京城附近的京通二仓余粮也有所不足,若是想要赈济陕甘、山西与河南等地的灾情,恐怕还要从江南、湖广等地调度粮食才行。”r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德庆皇帝并不是十分在意。r

在德庆皇帝看来,只要京通二仓还有余粮,那么事情就还在控制范围之内,只要京城中枢没有饿死太多百姓,其他地方的灾情也不会动摇大明朝根本。r

所以,德庆皇帝只是点头道:“既然如此,赵爱卿就从江南、湖广各地调度粮食即可,你乃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这种事情不必刻意向朕呈报。”r

赵俊臣的严肃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摇头道:“陛下,臣并不是担心今年的旱情,而是担心明年!朝廷的粮食已经到了极限,明年若是依然像今年一般天灾频发的话,朝廷的存粮就不足以赈济百姓了,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会有大量的逃荒难民,却是不得不防!”r

听到这里,德庆皇帝的表情终于是稍稍严肃了一些,皱眉问道:“哦?情况已经是这般严重了?那么赵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解决此事?”r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则是早有准备,从袖子中抽出一封奏疏,扬声说道:“陛下,臣认为,粮食关系到江山安稳,可谓是最紧要的事情,但朝廷每年征粮都有不足,国库存粮已经是渐渐有了亏空,所以才造成了今日的困境,想要扭转存粮亏空的困境,也必须要立足于长远,方可以长枕无忧。所以,臣经过一番苦思之后,总计想到了五点对策,还望陛下明鉴。”r

“哦?有五点对策?说来听听。”r

“其一,督促各地衙门按照户部新编撰的农书指导治下百姓耕种,以增加田地的粮食产量,各地一旦发生灾情之后,也可以减少损失;其二,经调查之后,户部发现土豆与玉米这两种作物的产量极高,并且受灾情影响较少,建议朝廷大力推广,尤其是陕甘、山西、河南、北直隶这些常年发生灾情的地方,应该大规模耕种;其三,由朝廷颁布法令,限制民间酿造酒水的数量与规模,以节省粮食、充盈各地粮库;其四,由朝廷拨放银子,在各地兴建水渠、水车、堤坝等灌溉设施,以保证各地的粮食产量,防止今后灾情带来的损失;其五,督促江南与湖广的农户们减少种植水果、茶叶、棉花等物、增加粮食耕种,以增加朝廷与民间的存粮;r

依臣想来,这些措施一旦得到实行,那么朝廷缺粮的状况就必然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各地征粮也不会屡屡出现不足的状况,即使今后再次有大规模的天灾频频发生,朝廷也完全有余力应对,不至于滋生流民之乱,还望陛下明鉴!”r

原本,赵俊臣为了自己所构想的农业改革能够顺利通过,已经将这五点建议进行分割,准备分开向朝廷呈奏,这样就可以减少百官们的反对,增加成功的可能性。r

尤其是赵俊臣如今所呈奏的第五点建议,更是损害了绝大部分官员的利益,所以赵俊臣已经是打算暂且放弃了。r

但如今,为了应付德庆皇帝的猜忌与打压,赵俊臣却是将这些建议再次合在一起,一口气全部抛了出来。r

然后,正如赵俊臣的预想一般,听到自己的呈奏之后,百官们纷纷哗然。r

赵俊臣的第一点建议也就罢了,昨天早朝上其实就已经通过了!但后面的四点建议,却是让百官们目瞪口呆,只觉得赵俊臣的想法荒谬不堪、天方夜谭!r

就算是朝廷的存粮出现了问题,那又如何?最多也就是饿死几个倒霉的灾民罢了,只要灾民们没有涌到京城附近添乱,就照样可以粉饰太平,百官们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你赵俊臣又何必要大动干戈?r

大规模的推广土豆与玉米的种植?限制民间酿造酒水?凭什么?如今这江山一切安稳,何必要故意生变?r

若仅仅只是这两点提议,那也就罢了,百官们的利益受损不大,受影响的只是平头百姓而已,百官们虽然不会表示支持,但也不会强烈反对!r

但最后两点提议,问题就太大了!r

位列朝班的百官们,绝大多数都在江南与湖广等地购置了田地,这些田地也大都是种植着水果、茶叶、棉花等作物,毕竟这些作物的利润更高,如今要他们把田地里的作物换成寻常的水稻小麦,那么绝大多数官员都会利益受损!r

在百官们看来,仅仅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仅仅是为了赈济灾民,仅仅是为了朝廷的国库存粮,都是一个与己无关的事情,却是凭什么要损害百官的收益?r

还有廷拨放银子在各地兴建水渠、水车、堤坝等灌溉设施的事情,这件事一听就需要不少银子,在百官们看来,这显然是赵俊臣盯上了黄有容在南直隶抄家收获的那笔银子!毕竟工部与户部全在赵俊臣的手中,一旦大笔银子投入其中,谁知道赵俊臣会私下贪墨多少?r

你赵俊臣想要贪墨银子也就罢了,但胃口也太大了吧?工部与户部拿了这么多银子,岂不是其他衙门的银子就变少了?你赵俊臣大口吃肉,却是连汤水也不留给我们一点?r

于是,赵俊臣的话声刚刚落下,就遭到了百官们的群起反对!r

……r

第二更!r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