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二十章.心机

摄政大明 第六百二十章.心机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

……

德庆皇帝的询问,自然是想要试探朱和坚有没有觊觎储位的野心。

德庆皇帝性格太过多疑,又喜欢掌控一切,让东厂详细调查了朱和坚的相关情报之后,发现了朱和坚颇有心机却又一直隐藏,就注定会出现今日的试探。

若是不能了解朱和坚的真实秉性,德庆皇帝绝对无法安心让朱和坚成为新一任的储君太子。

对此,七皇子朱和坚也是早有预料。

事实上,德庆皇帝收到的那些情报之中,有许多都是朱和坚刻意让德庆皇帝知道的。

储君的位置看似尊贵耀眼,但也是个火山口,从来都不是一个舒适轻松的位置,尤其是上面有德庆皇帝这样敏感多疑的皇帝,下面又都是一个个奸猾机诈的奸臣,这个位置想要坐安稳就更不容易了。

如果储君表现的太过耀眼,则上面的皇帝会猜疑、下面的百官会不安,就会纷纷下意识的排斥;如果储君表现的太过低调,则上面的皇帝会失望,下面的百官会轻视,也很难得到朝野各方的认同;简而言之,就是进退维谷、左右两难。

在此之前,太子朱和堉就是表现得太耀眼了,却又没有相匹配的心机手段,如今自然是坐不稳储君的位置。

所以,即将要走向前台之际,七皇子朱和坚打算为自己塑造一个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储君形象——那就是一位有能力、有手段、却没有太大野心的守成者!

这样的形象,既不会让德庆皇帝感到忌惮或者失望,也不会让百官们产生不安或者轻视,有助于七皇子朱和坚最大程度的减少阻力、顺利的成为众望所归的新任储君。

再然后,只要熬到德庆皇帝殡天、朱和坚就可以登基为皇,到了那个时候,他也就再无顾忌、可以放手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对于这个计划,七皇子朱和坚很有信心,因为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隐忍与伪装。

而今天的这场问答,毫无疑问就是朱和坚塑造形象的大好机会!

*

此时,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七皇子朱和坚的表现也是恰如其分,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

他先是微微一愣,然后脸上闪过了一丝失望,但最终则是恢复了一如往常的恭顺模样,垂首道:“儿臣舍不得父皇与母妃,也舍不得三哥,但皇子成年之后就必须前往各自封地镇驻乃是太祖立下的规矩,数百年来从无改变,儿臣自然不敢违背。”

说到这里,朱和坚抬头看向德庆皇帝,脸上满是感恩神色,又说道:“儿臣从前身体不好,父皇您不忍心儿臣经受车马劳顿,已是特许儿臣在京城里滞留好几年时间了,儿臣也知道,父皇因为这个决定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如今儿臣的身体康复了,自然不敢再给父皇添麻烦……所以,父皇您若是打算让儿臣前往镇驻封地,儿臣不敢有任何异议,这也是朱家子孙的应有责任。”

听到朱和坚的话语、打量着朱和坚的表情,德庆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感叹道:“你能体谅朕的难处、也能够懂得皇家后代的责任,难得、难得。”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又摇头一叹,说道:“可惜了,若是太子也能像你这般懂事,那朕也不必像现在这般劳心。”

七皇子朱和坚很清楚,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依然是在试探自己。

所以,朱和坚不仅没有趁机说太子朱和堉的坏话,反倒是主动开口谈到了朱和堉的种种好处,道:“父皇,三哥他的性子固然是秉直了一些,但他绝对没有任何坏心思,对父皇也一向是忠孝有加,更何况三哥近段时间以来的表现已经渐渐有所进步了,父皇您身体安康,至少还能活个三五十年,大可不必着急,三哥他迟早都会成熟的。”

见朱和坚主动维护了太子朱和堉,显然他与朱和堉之间的兄弟情谊并不虚假,德庆皇帝再次满意点头。

然后,德庆皇帝终于是开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对了,朕听说,当初在朕南巡期间,太子与前阁老黄有容在京城里争锋相对、闹得很不愉快,最终还是你为太子出谋划策之后,才让太子彻底压制住了黄有容?”

从东厂收到这个情报之后,这件事就成了德庆皇帝的一个心结,因为德庆皇帝并不确定朱和坚的这般表现究竟意味着什么。朱和坚在情报中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心机,远远超乎了德庆皇帝的预料,但朱和坚事先从前都没有向自己表现过,这是别有用心的刻意隐藏?还是朱和坚一直都没有**向自己表现自己?

若是前者,那就代表朱和坚是一个隐藏极深的野心家,需要德庆皇帝小心戒备;若是后者,则代表朱和坚谨守本份、明白分寸,有能力却没有太大的野心,值得德庆皇帝放心重用。

根据朱和坚一直以来的表现,德庆皇帝更加倾向于后者,但终究还是需要朱和坚亲口向德庆皇帝解释一遍。

此时,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朱和坚的面色一变,连忙跪在了德庆皇帝面前,叩首道:“既然父皇开口询问,儿臣也不敢隐瞒!当初三哥与前阁老黄有容在镇守京城之际,双方渐渐开始有了矛盾,并且冲突愈演愈烈,官员百姓皆是人心惶惶,儿臣担心父皇回京后会责怪三哥没能很好的稳定庙堂局势,所以就前往东宫劝告三哥,但……”

说到这里,朱和坚有些犹豫,似乎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说下去。

德庆皇帝则是接口说道:“但太子完全不听你的劝告,依然是执意要与黄有容冲突,所以你为了避免庙堂动荡、也为了避免朕回京后会责怪太子,所以就为太子出谋划策,帮着太子压制住了黄有容,可是如此?”

然而,朱和坚这次并没有回答德庆皇帝的问题,似乎是不愿意谈及太子朱和堉的错处,只是垂首认错道:“无论如何,儿臣都不应该参与前朝的政事,是儿臣逾越了规矩,哪怕是情有可原,但规矩就是规矩,儿臣也甘愿受罚。”

德庆皇帝好奇追问道:“但最让朕奇怪的是,太子因为你的辅佐,竟然是当真压制住了黄有容……黄有容这个人虽然并没有多大的能耐本事,但也不是易于之辈,但他竟然完全不是你的对手,朕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颇是有些意外,因为在朕的印象中,老七你从来都不是擅长算计决策的人。”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表情看似随意,但眼角余光却是紧紧盯着朱和坚,不放过朱和坚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又问道:“但你既然有这样的心机手段,为何从前一直都没有在朕面前表现过?”

朱和坚缓缓答道:“儿臣认为,自己在父皇面前只要表现出孝心与忠心也就足够了,至于那些心计手段,说实话儿臣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算不算擅长,但儿臣今后不会参与朝廷事务,自然是用不上那些心计手段,所以也就不需要刻意表现了。”

经过了反复的试探之后,又得到了朱和坚的这番回答,德庆皇帝心中的疑虑终于是消散了大半,对于朱和坚的表现也愈加的满意了。

正如朱和坚所期望的那样,他在德庆皇帝面前表现出了一幅有才智、有手段、却没有任何野心的模样,这种形象让德庆皇帝颇是安心。

于是,德庆皇帝的种种试探也终于是告一段落。

只见德庆皇帝点头道:“难得你有这样的觉悟,念在你为太子出谋划策全是出于一片好心,朕也就不责罚你了。”

对于德庆皇帝的决定,朱和坚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但表面上则是一脸的惊喜与感动,连连向德庆皇帝叩谢。

然后,德庆皇帝沉吟了片刻,又说道:“恩,朕刚才又认真考虑了一下,你的王位封号与封地都还没有定论,如今就急匆匆的赶你离开京城也不好……罢了,你暂且在京城里多留一段时间吧,就算是当真要离开京城前往封地镇驻,也要等到年关之后再说。”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番话,朱和坚知道自己终于是通过了德庆皇帝的初步考验!

*

当朱和坚离开御书房的时候,颇有一种天高海阔的解脱感。

因为朱和坚知道,经过了今天的这场问答之后,自己距离储君位置又大大的迈进了一步!

接下来,只要朱和坚耐心等待太子朱和堉再一次犯错就好了!

事实上,机会来得比朱和坚想象中更快。

朱和坚刚刚离开了御书房,正打算前往午门,就见到自己的随身太监贾伦快步向着自己走来。

来到朱和坚身旁之后,贾伦向朱和坚低声禀报道:“殿下,刚刚收到消息,赵俊臣开始出手惩治郭汤了,手段极为激烈,不仅派人封了郭家的‘四通商行’,还抓捕了郭汤的亲兄弟郭敏,而郭汤的孙子郭鸣台也被国子监罢免了监生身份……此外,赵党官员还打算在明天早朝的时候大举弹劾郭汤,朝野间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利于郭汤的流言……”

听到贾伦的禀报之后,朱和坚不由的面露讶色,说道:“哦?虽然早知道郭汤完全不是赵俊臣的对手,但没想到赵俊臣的报复手段会如此激烈!看来,赵俊臣是打算利用这件事情立威了。”

贾伦则是继续禀报道:“因为赵俊臣的报复手段,郭汤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如今已经联合了一些清流官员前往东宫求助了。”

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道精芒,问道:“太子可有答应为郭汤撑腰?”

贾伦答道:“众意难违,太子他已经答应了郭汤的求助,恐怕明天早朝上就要与赵俊臣打擂台了。”

随着贾伦的回答,原本还是神色冷静的朱和坚脸上突然涌现了一丝潮红,似乎是隐隐有些兴奋。

“真没想到……”七皇子朱和坚缓缓说道:“我的机会这么快就出现了!赵俊臣这次的报复手段虽然有些激烈,但也占着道理,太子若是盲目为郭汤撑腰,恐怕是讨不了好!与此同时,父皇他已经下定了废黜的决心,只是欠缺一个理由而已……”

说到这里,朱和坚的眼神不住波动着。

贾伦则是说道:“还有就是,郭汤他除了向太子求助之外,也派人给殿下送来一封密信,请求殿下您帮他渡过难关,殿下您看要不要回应他?”

朱和坚听到这里,却是神色冷漠,果断的放弃了郭汤,说道:“就凭郭汤的能耐,我就算是全力帮他,他也不会是赵俊臣的对手,既然如此,我又为何要帮他?若是我帮他的事情被赵俊臣知晓了,那么反倒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郭汤的那封密信,就当作没见过好了,反正他得罪了赵俊臣已经快要垮台了,对我也没了用处,完全不需要理会。”

贾伦却是犹豫道:“可是,郭汤乃是‘太.子党’内部最支持殿下的人,若是失去了他,殿下今后成为了储君之后,再想要得到清流的支持恐怕就要耗费许多心力了。”

朱和坚则是冷声说道:“我又不是朱和堉,清流的支持对我而言没那么重要!清流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固然是有助于声誉,但清流没有任何的办事能力,还整天对你指手画脚,可谓是烦不胜烦……既然如此,我就算是失去了清流的支持,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说完,朱和坚转头看了贾伦一眼,又说道:“记住,既然朱和堉的道路失败了,那么咱们就要避免重蹈覆辙,朱和堉的那条路可没那么容易成功!”

听到朱和坚的说法,贾伦目光微微一闪,垂首道:“我记下了。”

另一边,朱和坚已是仰首向着午门方向走去,举手抬足之间,竟已是隐隐有了些志得意满的感觉。

……

PS:近段时间以来,虫子兼顾着工作、家庭、与码字,逐渐有些身心疲惫,所写的情节也不甚满意——比如郭汤的相关情节明显拖得太长了——所以要稍稍休息了一下,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每天暂且只有一章,但本周三开始会重新双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