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五十七章.早朝之后(下)

摄政大明 第五百五十七章.早朝之后(下)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3:21 来源:笔趣阁

……

……

在最开始的时候,内阁的地位并不像现在这般显赫,只是一个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提供建议的寻常机构,本身也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会因为皇帝的一句话而兴废,内阁成员的任命罢免也皆是源自于皇帝的一言而决。

可以说,在内阁在设立之初,内阁辅臣们并没有任何对抗皇权的能力,也没有任何对抗皇帝的想法——他们全都是铁杆的“帝党”官员,也全都是皇权最坚定的拥护者——否则皇帝也不会安排他们进入内阁辅佐自己。

然而,随着内阁的地位越来越高、权柄越来越强,甚至成为了明朝臣权的代表性机构之后,这般情况就悄然间转变了——随着地位、权势、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内阁辅臣成为了百官领袖、朝中各大派系的魁首人物,然后内阁辅臣们发现他们的自身利益与皇帝的利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皇帝的许多举动都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的追随者也不断怂恿着他们站出来对抗皇权,于是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皇权的天然制衡者!

最终,那些原本最是坚定拥护皇权的内阁辅臣们,全都是或主动、或被动、或不知不觉的站到了皇权的对立面,他们有了自己的利益、有了自己的立场、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利益决定着立场,立场决定了想法,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毕竟,当内阁辅臣们成为了百官利益代言人之后,就注定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制衡皇权、为百官们争取利益,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天然义务。

所以,对于德庆皇帝妄图安插三边总督梁辅臣进入内阁、并且通过梁辅臣插手内阁事务的计划,周尚景并没有任何担心。

梁辅臣如今固然是铁杆的“帝党”成员,但就在梁辅臣进入内阁的那一刻起,他的立场、利益、想法等等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他会发现自己的利益与德庆皇帝的利益出现了冲突,他会发现自己的忠心办事总会换来自身利益的损失,他会发现自己的亲信们不断怂恿他对抗皇帝……最终,梁辅臣也会像百年前的那些内阁前辈们一样,逐渐走向皇权的对立面,而德庆皇帝妄图通过梁辅臣插手内阁事务的计划,也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若是梁辅臣进入内阁之后,依然是愚忠于德庆皇帝,没有任何自己的立场与想法,那么也就代表着梁辅臣会成为德庆皇帝的帮凶、帮着德庆皇帝不断侵犯百官权益,这样的内阁辅臣绝不会得到百官的拥护,也绝对不可能在内阁立足长久,更不可能影响到内阁的运转,到了那个时候,德庆皇帝妄图通过梁辅臣插手内阁事务的计划依然会以失败告终。

周尚景深知利益人心之道,所以周尚景认为德庆皇帝的计划与努力全都是徒劳的,或许能得到一世之利,但长远来看,这个计划必然会迎来失败。

所以,周尚景才会说出“自古以来,你见过有人给自己造反吗?不论是谁,哪怕是再忠心陛下,但他一旦进入了内阁,立场也就悄然间转变了”的道理。

和赵俊臣一样,对于德庆皇帝妄图插手内阁的企图,周尚景并不似百官一般忧心仲仲,相比较这件事情,周尚景更加关注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的事情!

周尚景也同样认为,这件事一定会对朝廷格局造成深远的影响。

此时,因为漫长的朝会,周尚景的神情显得有些疲惫,正靠坐在轿子中闭目假寐,但他的大脑依然是无比的清晰,正在不断的思索着。

“在此之前,陛下与太子之间充满了矛盾与误解,他们两人虽是父子,但相互牵制,皆是无法发挥自身的所有实力,朝中几位权臣皆是趁机谋利,收获了许多好处……但若是陛下与太子的关系渐渐开始缓和、甚至是走向合作的话,事情就有些麻烦了……陛下的权势手段、皇权大义,再加上太子的声誉影响,两者一旦结合,哪怕是老夫也不敢轻易触碰锋芒……”

“此外,老夫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低调行事,不仅屡屡向陛下示弱,还时常主动与陛下合作,就是想要减轻陛下的猜忌与戒备,不再将老夫视为大敌,也让老夫的家族势力可以传延下去、百年兴盛……在那个时候,陛下对太子的信心动摇,但还没有考虑好新任储君的人选,所以陛下也就不知道老夫的存在对大明江山的延续是利是弊,如此一来,老夫的策略还是有可能会成功的……但若是陛下重新坚定了扶持太子的决心,而太子又一向是视老夫如敌寇,一旦太子继位的话,就极有可能会产生冲突,这样一来,为了太子今后能够顺利登基、掌控庙堂局势,老夫的存在对陛下而言也就更加碍眼了……”

“所以,陛下与太子之间的关系绝对不能和睦!他们二人最好还是继续矛盾下去……必须要想些办法……或许还要暂时与赵俊臣联手……”

“此外,太子今日早朝上所展现的眼光与手段,颇是高妙,与往日大有不同,似乎背后有高人指点,这点也必须要留心一下……”

想到这里,周尚景突然坐直了身体,掀开了轿帘,向轿外相随的长随周璐问道:“听说,那个赵山才被罢免了官职、夺去了功名之后,就一直暂住在太子东宫之中?”

周璐乃是周尚景手下的情报头子,对于京城内的大小动态一向是了若指掌,听到周尚景的询问之后连忙赶到轿子旁,答道:“确实如此,根据小人所收集的消息,赵山才如今已是成为了太子东宫中的幕僚之首,并且深受太子的信任,太子殿下对他的建议无不采纳,甚至不惜以师礼相待!那个赵山才如今不过是二十六七岁,竟是能够得到太子如此的礼遇,倒也是一桩奇谈。”

周尚景听到周璐的回答之后,眼中闪过了深思之色,暗暗想道:“说起来,太子的手段作风发生转变,也正是赵山才进入东宫之后开始的,看来太子背后的高人就是赵山才无疑了……这个赵山才年纪轻轻,但心智谋略竟是如此不凡,当真是不能小看这些年轻人……”

暗思之际,周尚景缓缓说道:“切不要因为赵山才年纪轻些就小看他,那赵俊臣比之赵山才还要年轻一二岁,不是照样把黄有容、沈常茂、温观良这些老家伙玩弄于股掌之间?一个人的才智如何,与年纪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说到这里,周尚景的神情稍稍慎重了一些,又吩咐道:“接下来,你派人密切打探关于赵山才的一切消息,切不要怠慢了。”

见周尚景如此看重赵山才,周璐连忙郑重点头道:“小人明白了,回去之后马上就命人密切关注赵山才的一举一动,一旦有所发现,马上就通报老爷知晓!”

说到这里,周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犹豫了片刻之后,又补充到:“其实,太子东宫那边,咱们的人一直都有留意,虽然主要是留意太子殿下的举动,但对于赵山才也顺带留意着!前几日,小人就收到了一些关于赵山才的消息,只是小人当时并不是十分重视赵山才,所以也就没有及时通报老爷,还请老爷责罚!”

周尚景花白的眉毛微微一扬,问道:“哦?是什么消息?”

周璐答道:“据传,赵山才这几日以来,身体状况突然间急转直下,似乎是犯了胃病,刚开始还不明显,但到了现在已是时不时就会突然胃痛不已,颇是剧烈难以忍耐,那个赵山才听说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但每当胃痛之际,他都会是面色惨白、身体佝偻、冷汗直流,甚至还会痛呼出来,看样子似乎很严重。”

“哦?”

听到周璐的禀报之后,周尚景的老眼微微一闪,然后就放下了轿帘,靠坐在轿子中沉思不已。

周尚景经验丰富,也见识了太多的阴谋,听到周璐的禀报之后,他马上就察觉到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

……

就在周尚景暗暗关注着赵山才的同时,紫禁城的御书房内,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也在谈论着赵山才的事情。

却说,早朝结束之后,德庆皇帝马上就在御书房内召见了太子朱和堉。

见到太子朱和堉之后,德庆皇帝先是温言夸赞了太子朱和堉几句,对太子朱和堉今日早朝上的举动深表赞许,而太子朱和堉也表现出了应有的谦逊与孝义,一时间父子二人之间出现了少有的和睦气氛。

但就在这时,德庆皇帝突然是话锋一转,问道:“你今日的表现很好,不过你的种种表态,应该不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吧?可是幕后有谁给了你指点?”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太子朱和堉本身的权谋手段虽然一直在进步之中,但如今只是勉勉强强,德庆皇帝自然是极为了解,所以才会有这般询问。

听到询问之后,太子朱和堉没有任何隐瞒,事实上就算德庆皇帝没有开口询问,为了赵山才今后的仕途考虑,朱和堉也会主动解释,所以朱和堉马上就回答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今日早朝上的种种表现,确实是源自于高人指点,这位高人谋略超绝、心智无双,品性也让人佩服,乃是当世少有的奇人。”

“哦?这位高人是谁?”见太子如此夸赞,德庆皇帝好奇问道。

“父皇您也听说过他,就是今科榜眼赵山才,可惜他因为一些事情,如今已是被父皇夺去了官职与功名,如今正在儿臣的东宫担任幕僚。”

“赵山才?”德庆皇帝若有所思:“他不是赵俊臣的远亲吗?朕见他与赵俊臣关系亲密,此人是否可信?”

朱和堉连忙答道:“还请父皇放心,赵山才一向是品性高洁,还是太子太师何明的关门弟子,与赵俊臣绝不是一路人,他与赵俊臣倒是见过几次面,但只是为了刺探赵俊臣的虚实而已。”

德庆皇帝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这个赵山才倒是可以成为你的得力臂助,朕当初对他的责罚却是有些重了……”

见德庆皇帝这么说,朱和堉心中大喜。

毕竟,有了德庆皇帝这句话,就代表着赵山才的仕途重新有了希望!

不过,太子朱和堉突然间想起了赵山才近段时间以来的身体状态,心中又不由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段时间以来,赵山才的胃疾越来越严重,已是严重影响了赵山才的身体状态,偏偏连宫中御医也束手无策,找不到任何的病因,只能一直拖着……

“或许,赵俊臣府中的那位名医会有办法……”

此时,太子朱和堉突然想到。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