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440章.众望所归

摄政大明 第1440章.众望所归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何为“众望所归”?

就是所有人皆是认定,你的地位、威望、或者功绩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是时候担负重任了。

于个人而言,这种“重任”有好有坏,手握大权是一种“重任”,背黑锅也是一种“重任”,替死鬼同样是一种“重任”。

于大局而言,“众望所归”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刘备托孤诸葛亮是“众望所归”,赵匡胤黄袍加身也是“众望所归”,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同样是“众望所归”。

而霍正源,如今就正处于一种“众望所归”的状态之中。

简而言之,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定,霍正源拥有着分裂“赵党”、与赵俊臣分庭抗礼的潜力。

于是,有些人乐见其成、推波助澜,譬如是周尚景、宋承认,或许还有德庆皇帝;

也有些人忧心忡忡、暗自警惕,譬如是此时此刻的郭敏。

而霍正源所拥有的这种潜力,其实就是源于他的目前官职——东南巡阅使!

从表面上看,东南巡阅使只是德庆皇帝临时设置的一个职位,明面上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只相当于一位常驻于东南各省的清贵御史罢了。

但朝野各方的明眼人皆是明白,霍正源的真正任务乃是整合明朝沿海各省的所有远洋资源,组建一批规模庞大的远洋舰队,彻底垄断明朝境内外的远洋贸易,甚至还可以逐渐掌控明朝与海外势力的所有联系渠道!

最开始的时候,郭敏还不是特别清楚这般权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但现在,随着郭敏所接触的各类情报越来越多,他终于是意识到了霍正源手中权力的惊人之处。

简而言之,只需是按部就班的耐心经营数年时间,霍正源就将会拥有更胜于“联合船行”的影响力,而他将来在分配远洋贸易的庞大利益之际,甚至有机会逐渐改变明朝内部的权力结构。

若是他运气好些、野心大些,不论是秘密囤积各类敏感物资,还是与海外各国私下勾结,甚至是暗中蓄养一支实力不俗的海上私军,皆不是一件难事,成为第二个郑芝龙也有不小机会。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赵俊臣了,即便是朝廷中枢也不会随意动他。

正常情况下,以赵俊臣的狐性多疑,是根本不可能把这般庞大权力彻底交给霍正源的。

但最终,赵俊臣还是选择对霍正源委以重任,全力促成了霍正源的这项任命,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库存粮的日渐耗尽,让赵俊臣别无选择,只能寄望于远洋贸易缓解困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赵俊臣在朝廷中枢的权势扩张已经陷入瓶颈,同样只能寄望于远洋贸易另辟出路;

而促使赵俊臣做出这般决定的最直接原因,却还是因为霍正源本人深谙进退之道,不仅是主动遣散了自己的所有幕僚,还向赵俊臣借来了三位赵府幕僚辅左自己,与欧阳博分享了决策之权、与郭敏分享了外交之权、与钱伯道分享了财政之权。

这般情况下,自然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出现霍正源将来尾大不掉的局面。

但现在,随着霍正源与唐成、丁文博、孟皓轩等等众位贱籍进行接触、向他们许诺未来、收买人心,原本还算可控的平衡局面,就突然间变得不可预测了。

要知道,唐成、丁文博、孟皓轩等人在沦为贱籍之前,皆是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们并不缺乏眼光见识,又自幼接受正统教育,最近这半年多时间的贱籍经历,更是彻底磨练了他们曾经的纨绔性子,可谓是大破大立,这些素质综合起来之后,他们在这个时代就完全可以算作是“人才难得”了。

待将来南京局势尘埃落定、他们也因为霍正源的援手而脱离贱籍之后,就必然会对霍正源感恩戴德,霍正源也将会迅速收获一大批忠心耿耿的人才追随与辅左自己!

而这些人在霍正源的支持之下,重拾了曾经的家族人脉之后,也必然可以发挥出关键作用,为霍正源提供各种人力与物力支持。

与此同时,根据唐成、丁文博、孟皓轩等人的提议,那些熟悉水性的九姓渔户、那些善于制造的南京匠户、还有那些拥有作战能力的军户,也将是霍正源的后续拉拢目标,同样可以为霍正源提供各种助益,让霍正源在将来经营远洋贸易之际事半功倍。

这样一来,霍正源就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全部条件,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羽翼丰满、权位巩固,即不必再依赖于欧阳博、郭敏、钱伯道这三位赵府幕僚的辅左协助,也不必再依赖于赵俊臣的后勤物资供应,只需是想办法讨好德庆皇帝、保住东南巡阅使的官位,就可以逐渐脱离赵俊臣的控制,甚至是在朝廷财政方面与赵俊臣分庭抗礼。

到了那个时候,霍正源是否还愿意继续忠心于赵俊臣,就只是他一念之间的事情了,自然是完全经不起考验。

想到这里,郭敏不由是心中泛起了警惕之意。

说实话,郭敏并不是真心忠于赵俊臣,但他的身家性命完全被赵俊臣捏在手里,所以他哪怕是为了自己,现在也只能是全心全意的为赵俊臣考虑。

此时此刻,欧阳博并不在霍正源身边,而是赶往苏州联系黄有容去了,另一位赵府幕僚钱伯道只善于记账手段,只是懵懵懂懂的看着眼前这一切,并没有察觉到任何隐忧,所以郭敏犹豫片刻之后,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出手干涉一下,以尽量杜绝后患。

于是,抢在霍正源作出决定之前,郭敏突然迈步向前,扬声道:“霍大学士,请听鄙人一言。”

*

因为唐成、丁文博、孟皓轩等人的各种建议,霍正源被打开了思路,发现眼前这批贱籍的利用价值远要比预想之中更大,心中惊喜之余,大脑也是迅速运转,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扩展与修改既定计划,让自己的计划成果更为显赫。

听到郭敏的发言之后,霍正源因为专注思索的缘故,有些心不在焉,只是下意识的挥手回应道:“郭先生请说。”

郭敏表情严肃,道:“众位公子的诸项建议,固然皆是可行之策,但……鄙人认为,霍大学士不应该只是考虑这些建议是否可行有效,更还需要兼顾避嫌与忌讳之考量,否则您就算是暂时实现了计划意图,成为了南京局势的最大赢家,也必然将是贪小失大、后患无穷。”

霍正源微微一愣,终于是认真看向郭敏,问道:“郭先生不妨明说。”

郭敏神情愈发严肃,甚至还表现出了一丝咄咄逼人之意,缓缓道:“霍大学士明鉴!您是朝廷文臣,有些事情绝对不可僭越!您可以驱使一部分贱籍为您效力,但数量不宜太多、规模也不宜太大,否则一旦是闹大了影响,那就有蛊惑民心、聚众谋乱之嫌!

还有‘鼓动军户闹事’、‘收买守军武官’之类的建议,更是文臣插手军务,完全破坏了朝廷规矩,绝不可行!事后一定会引发朝廷猜忌,到时候恐怕就连赵阁臣也难以护您周全!”

提及“赵阁臣”三字的时候,郭敏刻意加重了语气。

很显然,郭敏明面上是在讲朝廷的猜忌,但实际上也在暗指赵俊臣的猜忌。

霍正源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自然可以听懂郭敏的暗示,顿时是心中一凛。

这几天以来,霍正源见到自己有机会干涉储君废立之事,巨大利益驱使之下不免是被冲昏了头脑,一心只考虑着南京局势的走向,竟是全然忽视了赵俊臣的态度。

在赴任东南巡阅使之前,霍正源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敏感,早就规划好了未来方向——自己今后在主持远洋事宜之际,别的事情皆是可以自行做主,但唯有一件事情,即便是耽误时机也需要在请示赵俊臣之后再做决定,那就是自己麾下核心人员的招收与任命。

简而言之,就是人事权。

霍正源认为,只要把人事权完全交由赵俊臣定夺,绝不组建自己的班底,就可以稳定赵俊臣的信任、避免赵俊臣的猜疑。

此前霍正源主动遣散自己府中所有幕僚、向赵俊臣借来三位赵府幕僚委以重任的做法,就是这般决定的具体表现。

绝大多数情况下,地位与势力这两项东西是相辅相成的。

当你拥有了相关的地位与权柄,自然就会有人争相投机攀附,然后就拥有了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势力,拥有了匹配自身地位的势力之后,又可以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权柄,可谓是一种正向循环。

而霍正源为了争取到赵俊臣的绝对信任,则是主动放弃了这般正向循环的机会,乃是霍正源与赵俊臣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现在,这种默契正在面临着巨大考验。

利用南京局势操纵储君废立的极佳机会就摆在自己眼前,霍正源当然是不愿意放弃。

但若是想要插手南京局势,霍正源缺少人手效力,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可行之策,就是收买大批贱籍为自己效力卖命。

但想让这些贱籍为自己卖命,就必须要向他们承诺未来、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们脱离贱籍。

这样一来,只要霍正源还重视自己信誉、事后就必须遵守承诺,贱籍们也一定会对霍正源感恩戴德。

再然后,霍正源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在贱籍之中大规模的筛选人才、收买人心、组建班底、扩展人脉。

而这般局面形成之后,也一定会引发赵俊臣的猜忌、逐渐动摇双方的信任基础。

掌权者的秉性皆是大差不差,赵俊臣虽然经常腹诽德庆皇帝的狐性多疑,但他自己其实也强不了多少。

霍正源有没有这种想法是一回事,有没有实力与机会落实这般想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到这里,霍正源不由是陷入两难,紧皱眉头良久不语。

他既不愿意放弃眼前的绝佳机会,也不愿意引起赵俊臣的猜疑——至少现在,霍正源还是对赵俊臣忠心耿耿、心悦诚服的。

看到霍正源的沉默不言,唐成、丁文博、孟皓轩等等众位贱籍皆是心情紧张,眼巴巴地偷偷打量霍正源。

而郭敏也依然是表情严肃,同样紧紧盯着霍正源的表情变化,等待着霍正源的回应。

这般情况,让霍正源产生了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最终,皱眉沉吟良久之后,霍正源终于是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对策。

只见霍正源先是冲着郭敏轻轻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听懂了他的暗示与劝戒。

随后,霍正源再次转头看向了唐成、丁文博、孟皓轩等等一众青年贱籍,依然是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缓缓道:“各位的诸般建议,令我茅塞顿开、大有获益!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值此用人之际,我确实可以暗中动员更多贱籍参与其中,不必局限于你们这些新近沦为贱籍的年轻一辈,像是九姓渔户与城内匠户皆是可以利用起来……

但郭先生所言也有道理,万事皆有度,否则就是过犹不及,咱们就算想要动员九姓渔户与城内匠户参与后续计划,也不可数量过多,否则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看!更何况,我也无力帮助太多贱籍脱籍改户……

这样吧!唐成,由你暗中筛选一批匠户与九姓渔民,数量不宜太多,只需两三百人就好,必须要意志坚定、身体强壮,不必向他们透漏计划细节,只要确认他们愿意为我卖命就好,筛选之后就把名单给我,我会想办法把他们暗中聚集起来……

丁文博,你也可以暗中联系军户,但更不能向他们透漏任何真相,我会给你一笔银子用以收买他们,不需要他们直接参与到咱们的后续计划之中,只需是及时向咱们传递消息就好!

还有孟皓轩,你与其他人负责联系各自家族的人脉故旧,依然不能透漏任何真相,只需是恢复联系即可,在后续动手之际,你们曾经的家族人脉并不能发挥多少作用,但事后提供声势支持也是一大助益……”

就这样,霍正源陆续吩咐任务之后,又再次承诺道:“若是我所料不差,南京局势即将迎来剧变,所以你们的行动一定要快,必须要赶在两天时间之内初步落实任务,若是错过了时机,你们也就会彻底错失脱离贱籍的机会!

但只要你们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我就会向赵阁臣详细说明你们的功劳,由赵阁臣亲自向朝廷中枢为你们邀功请赏,你们也清楚赵阁臣的权势地位,只要由他出面表态,你们脱离贱籍恢复良民身份自然是轻而易举,若是你们表现更好一些,得到了赵阁臣的赞赏,恢复家族往日门楣也大有机会!”

这就是霍正源所设想的“两全其美”之策,也就是把收买人心的机会转让给赵俊臣,事后由赵俊臣出面为这些贱籍邀功请赏,让这些贱籍因为赵俊臣的缘故而脱籍改户。

到时候,这些贱籍对霍正源感恩戴德之余,也同样会对赵俊臣感恩戴德,所以霍正源就算是要趁机收买了人心、组建了班底,但赵俊臣也同样可以对霍正源的班底与人脉施加影响,自然也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赵俊臣的心中猜忌。

听到霍正源的这般说辞之后,郭敏终于是满意点头,不再提出任何异议。

而一众贱籍们则是完全没有看透霍正源与郭敏之间的暗中交涉,只因为霍正源的重用与承诺而兴奋不已,当即是纷纷大声领命,拍着胸口保证他们一定会妥善完成霍正源的交代。

看样子,因为霍正源的两全其美之策,隐患已经被消除于萌芽之中。

但……这个世界上真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

接下来,随着霍正源的定计,所有人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霍正源召集这批贱籍与自己相见,明面上的理由是为了设宴招待宾客,所以才向南京户部临时借用一批贱籍使唤。

所以,霍正源这个时候依然借以宴待宾客的名义,寻找了各种各样的合理理由,让一众贱籍在南京城内四处奔走行动。

有些贱籍的表面任务是采买宴会食材与器具,但真实任务则是趁机联系南京城内的九姓渔户与匠户;

有些贱籍的表面任务是派送宴会请帖,但真实任务则是趁机恢复各自的家族人脉;

有些贱籍的表面任务是布置宴会厅堂,但实际任务则是混肴视听、驱赶附近的各方势力眼线。

因为有霍正源的担保,所以贱籍们在奔走活动之际,也完全没有受到南京城内诸般乱象的影响,进展颇为顺利。

而霍正源的种种活动,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周尚景与朱和坚等人的耳中。

只不过,因为贱籍们地位低贱的缘故,不论是老谋深算的周尚景、还是敏锐多疑的朱和坚,皆是没有及时发现霍正源的真实企图,也完全忽视了贱籍们所能发挥的作用,误认为霍正源只是想要利用这场宴席趁机串联各方势力、劝说众位宾客与自己合作,所以他们反而是更多关注霍正源的宴客名单、暗中提防着霍正源连横纵合的手段。

事实上,此时的南京城内,因为“联合船行”带头闹事抗议的缘故,可谓是乱象纷呈、变数频出,周尚景正在全力搜捕城内躲藏的“嘲风”死士,而朱和坚则是正在全力阻碍周尚景的搜捕行动,双方相互牵制之下,也皆是没有更多精力干涉霍正源的小动作。

而就在这般复杂局面之下,一个更大的变数出现了。

那就是——蒋枭利用南京城内外的复杂河道,已经秘密潜回了南京城内!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