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366章.舆情风变

摄政大明 第1366章.舆情风变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听到赵俊臣所提出的一系列疑点之后,史老丈沉默不语,聚在两人周围的流民们则是议论纷纷。

赵俊臣叹息道:“任何一场风波,无论是外族入侵,还是内部民乱,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自然是灭顶之灾,但在缙绅豪族眼里,只要还能保证自身无忧,那就是兼并土地、扩张财富的大好机会……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缙绅们规避风险与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

他们往往可以提前获知消息,在风波发生之前就已经躲进了相对安全的城墙之内,甚至还可以提前转移财富,而寻常百姓就只有事到临头之际才能后知后觉;

他们往往与官府关系密切,在风波爆发之际受到官府的重点保护,风波结束之后官府也会优先为他们追讨损失,而寻常百姓的安危与损失却不会受到官府的重视;

他们往往拥有更为深厚的底蕴与积蓄,可以支持他们在风波平息之前衣食无忧,风波平息之后也是犹有余力,趁机兼并土地,而寻常百姓则只会倾家荡产、活路全无;

他们还要比寻常百姓更为团结,相互联姻、结合利益,也愿意紧密配合、分工协作的落实既定计划……而寻常百姓在绝多大数时候,就只是一盘散沙罢了……

所以,只要不是倾巢之下绝无完卵的弥天大祸,缙绅们也乐于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场天灾**,发生了天灾**之后,百姓们为了渡过眼前难关,就只能变卖家产、说不定还需要卖儿卖女,而缙绅们就可以趁机廉价收购大量的田产与人口,代价也许只有寻常时候的十分之一,甚至是趁乱强夺,利用各种手段攫取百姓们的辛苦积蓄……”

说到这里,赵俊臣遗憾摇头道:“而史老丈的经历,就很明显是缙绅们的联手布局,一部分缙绅负责传播谣言,一部分缙绅负责收买驻军,一部分缙绅负责哄抬物价,一部分缙绅负责串联官府……嘿,看似布局复杂、投入不小,但仅仅是哄抬物价这一环节就足够他们回本了,就更别说是事后利用各种手段强取豪夺百姓家业了!

史老丈,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经过三十年前的那场风波之后,兴州境内与你情况相似的自耕农户,大多是像你一般,让缙绅们趁机夺走了一切,对不对?而你们辛苦开垦的土地,最终也皆是被缙绅、官员、以及驻军武官给瓜分了,对不对?”

闻言之后,史老丈面色苍白、身体不住颤抖着,显然是心情极为激动。

下一刻,史老丈勐地跪在赵俊臣的面前,连连叩首之后大声哭喊道:“大人,您权高位重,一定要为老汉做主啊!”

与此同时,站在周围旁听的数百流民之中,与史老丈有着类似经历的百姓不在少数,这个时候也皆是反应了过来,纷纷扑到赵俊臣面前,恳求赵俊臣为他们主持公道。

看到流民们的群情激愤、纷纷涌到赵俊臣的附近,人数也是越聚越多,原本只有两三百人聚在赵俊臣的附近,但片刻之间就变成了五六百人,赵俊臣麾下的禁军护卫们皆是紧张无比,连忙是抽出兵器、用身体挡在赵俊臣的身前。

但赵俊臣并没有任何慌乱,依然是态度亲切、毫无架子,还挥手阻止了禁军护卫们的紧张反应,依然是与百姓们保持着近距离接触。

然而,听到百姓们请求自己主持公道的呼声之后,赵俊臣的回应则是非常无情。

与此同时,赵俊臣的自称,也悄然间从“晚辈”与“我”,变成了“本阁”,似乎是想要强调自己的身份尊贵、权势庞大。

“看样子,大伙之中有很多人皆是遇到了类似情况,因为各种变故而被缙绅们夺走了家产,本阁深表同情,也愿意为你们主持公道,但……”

说到这里,赵俊臣再次遗憾摇头:“实在是无处下手啊!就以史老丈的经历为例,缙绅们夺走他的家业,乃是三十年前的事情,早已是时过境迁,人证物证皆是无法寻到,但若是没有确凿证据,本阁也就没有理由站出来为大家主持公道……实际上,别说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哪怕是三五年之前的事情,就已经很难取证了。”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并非没有意愿与能力为百姓们做主,而是没有证据与理由为百姓们做主。

随后,赵俊臣似是劝慰、似是提醒,总结道:“所以,过去的事情就只能过去了,大家还是专注于眼前与未来吧。”

史老丈不愧是读书识字的,听到这里当即就反应了过来,急声问道:“大人,您说您只是寻不到理由出面为我们主持公道,又说民间每次经历一场风波,都是缙绅们趁机兼并土地的大好机会,而兴州境内如今就在闹民乱,我们这些百姓也是为了躲避这场民乱而沦为难民的,逃离家乡之际皆是丢弃了大量家当……

所以,您觉得,兴州境内的这场民变,是不是也是缙绅们故意挑动起来的?是他们故技重施、想要趁机洗劫我们百姓辛苦积攒的家当?还有,若是最终查实,发现就是缙绅们故意挑起了这场民变,是不是意味着……阁臣您就可以站出来为我们主持公道了?而老汉三十年前被缙绅们夺走的家业,也就有机会索要回来了?”

听到史老丈的连连询问,周围的许多流民皆是眼睛一亮,也纷纷是情绪激动、积极响应。

与此同时,赵俊臣的目光深处,则是闪过了一丝笑意。

*

百姓们见识不高,他们从前在缙绅们的挑拨之下,一直是无比仇视农务改革政策,但他们并不清楚赵俊臣与农务改革政策之间的关系,只知道赵俊臣是一位权高位重的大人物,而赵俊臣也故意向他们隐瞒了这一点。

但百姓们并不愚笨,他们同样懂得趋利避害的道理,知道什么事情对自己好、什么事情对自己不好。

所以,赵俊臣完全不必向百姓们耐心说明农务改革的深意与好处,也完全不必向百姓们详细解释兴州民变的幕后真相——这些事情解释起来很复杂,百姓们也未必听得懂。

他只需是让百姓们想明白一件事情就行了。

那就是——只要百姓们把这场民变的所有责任皆是推到兴州缙绅身上,赵俊臣就有理由出面调查缙绅们的恶行,他们就可以在这场风波之中保住家业,甚至还有机会顺藤摸瓜,索要他们多年之前就被缙绅们所夺走的家产!

当百姓们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事实真相就已经无关紧要了,农务改革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柳子岷究竟是好官还是坏官,也已经无关紧要了!

重要的是,只要把所有过错皆是推到缙绅的身上,百姓们就可以拿到好处!

所以,一部分反应较快、心思活络的百姓,当即就已经心中认定,认为缙绅们毫无疑问就是兴州民变的幕后黑手,想要趁机洗劫百姓财富,这就是真相!

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想法,不仅政客如此、商贾如此,百姓亦是如此。

*

眼中笑意一闪而过之后,赵俊臣又摆出一副对兴州民变毫无了解的模样,追问道:“史老丈认为兴州民变与缙绅挑动有关?本阁还没有进入兴州境内,并不了解详情,只听说是百姓们不满意朝廷的新农政,所以才会聚众闹事……既然你们怀疑这场民变乃是出于缙绅们的故意挑动,那本阁且问你们,兴州百姓为何是不满朝廷的新农政?是谁在向百姓们宣扬新农政的坏处?”

“就是那些缙绅!”

“对!就是缙绅们在说官府的新农政不好,会逼死我等百姓!”

“全是那些缙绅的一面之词!”

听到百姓们的纷纷回应之后,赵俊臣又问道:“本阁还听说,造成兴州民变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兴州官府逼着百姓们毁掉已经种好的农苗,要让所有土地皆是改种番薯、玉米等物……又是谁出面强迫你们毁掉农苗的?是那个主持农政的兴州同知柳子岷吗?”

“不是,咱们百姓至始至终也没有见过那个柳子岷!”

“全是本地缙绅与官府役吏出面,强迫我们毁掉农苗,还说他们也是受那位柳大人所迫!”

“我们不识字,就连官府政令也是缙绅们读给我们听的!”

赵俊臣微微皱眉,再次问道:“那……民变爆发之后,缙绅们是否也像是以往一般,提前转移了财产,还提前躲进了安全的城墙之内?好似是早就料定了这场民乱的出现?”

“对啊!大人您这样一说,咱们也反应过来了!那些缙绅就是提前准备好了!”

“就像从前一样,老爷们早就躲进了县城里!”

“小人为了逃避民乱,无奈贱卖了家里的四十亩良田,现在想想就是让他们给骗了!”

闻言之后,赵俊臣的眉头越皱越紧,沉吟着轻轻点头道:“若是各位所言属实,那缙绅们的种种行径,确实是充满了可疑之处!”

“该死的地主缙绅!”

“就是他们暗中搞鬼!他们不得好死!”

“求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们百姓主持公道啊!”

百姓们在利益驱使之下,原本就已经倾向于把兴州民变的全部责任皆是推到各地缙绅身上,如今又听到赵俊臣有理有据的连续指出疑点之后,就愈发是坚信不疑了。

于是,百姓们的情绪愈发激动,纷纷是再次请求赵俊臣出面主持公道,严惩兴州境内的缙绅势力。

见自己已经成功挑起了百姓们对于兴州缙绅的仇视,赵俊臣终于是满意点头,扬声道:“本阁刚才就已经说过了,本阁当然愿意站出来为大家主持公道!但为了以正视听、取信世人,各位想要保住家业、夺回家产,最佳手段还是通过正常渠道向官府申述!

待各位返回故土之后,就可以尽量收集疑点、联系本土乡亲,一同前往官府告状!声势越大越好!大家不必有后顾之忧,只要你们把事情闹大,本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此事、严查缙绅们的恶行,到时候不仅可以帮助你们在这场民乱之中保住现在的家业,说不定还能为你们取回曾经被缙绅们所夺走的家产!本阁说到做到!”

听到赵俊臣的这一番保证之后,周围流民们的眼睛皆是亮了!

他们都知道赵俊臣权高位重,连山海关都要给面子,所以拥有了赵俊臣的撑腰之后,他们自然是不怕得罪缙绅,也不怕把事情闹大!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