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197章.放与收

摄政大明 第1197章.放与收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礼物?”

史城听到姜泉的这一番话,顿时是面现警惕。

经过这几天时间的接触经历,在史城眼里,赵俊臣以及赵俊臣身边这些人早已是变成了阴险、卑劣、奸诈的代言人。

所以,姜泉要送给辽东镇的所谓“礼物”,又能是什么好东西?

必然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事实上,史城的判断很准,姜泉确实是没安好心。

姜泉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皆是奉了赵俊臣的命令,而赵俊臣又能有什么好心思呢?

只见姜泉从怀中掏出厚厚一摞纸张递给了史城,满脸善意的解释道:“这些信件,都是附近百姓送给辽东将士的家书……

近段时间以来,赵阁臣虽然一直滞留在胡家庄境内,但他依然关心辽东百姓的生活状况,派了我们这些禁军将士到处走访调查,期间遇到了许多辽东边军将士的族人亲朋,他们颇为思念那些参军入伍的子弟,于是就委托我们转送这些家书。

我原本还有些为难,毕竟辽东镇拥兵十五万之众,想要逐一寻到收信之人颇是不易,但今天却是忽然想到,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委托于史千户负责,史千户乃是辽东干将,必然可以把这些家书精准送到,而那些辽东将士收到这些家书之后,也必然会很开心……

史千户不是一直担心辽东将士的军心不稳吗?或许这些家书就会有助于辽东镇稳定军心。

恩,史千户千万不要言谢,我也只是顺手为之罢了,辽东将士皆是为朝廷镇守边疆的英雄,我能略尽绵力帮他们转送家书,也是一种荣幸!”

说完,姜泉冲着史城一拱手,然后就直接转身走开了,也很快就召集了麾下所有禁军将士离开了辽东镇大营。

这般表现,就像是一个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仗义侠士。

然而,等到姜泉等人尽数离开了辽东镇营地之后,史城稍稍翻看了这些家书的内容,顿时是表情愈发难看,咬牙切齿道:“居心叵测的卑鄙小人!果然是纯心使坏!”

原来,这些家书的内容,无一例外皆是周边辽东百姓在向他们的参军子弟诉苦抱怨,或是讲诉家里被辽东边军强征了“助军粮”,或是表示族人遭到了辽东边军的欺凌勒索,又或是埋怨辽东边军的强征劳役太多……

甚至,还有一份家书的内容,竟是说某位辽东将士的姊妹被本地的辽东军官给强行掳走了!

这些家书,总结起来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这些辽东百姓皆是认为自家子弟加入辽东军之后,他们作为军人家属依然还会受到辽东边军的欺凌,根本没有任何优待,境遇令人寒心!

姜泉刚才还说什么这些家书一旦是送到辽东将士手中,就能有助于辽东镇稳定军心,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

这些天以来,因为姜泉等人的到处串联挑唆,辽东将士原本就有些人心思变之意,但整体局势还算可控,但若是这个时候再让这些家书内容传扬出去,必然会进一步军心动荡,边军们的心中不满也会再次增涨,说不定还会成为事端扩大的导火线!

想到这里,史城当即就想要出手毁掉这些家书。

但下一刻,史城还是强行忍住了心中冲动。

姜泉既然敢把这些家书尽数交给史城,那就意味着赵俊臣早已经安排好了后手,若是史城直接毁掉这些家书,说不定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一时间,史城虽是精明,却也没了主意,只觉得这些家书已经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留着也不是、毁掉也不行,更不能就这样直接送到收信的辽东将士手里。

最终,史城把这沓家书收入怀中,然后就转身向着帅帐方向快步走去,认为这件事情必须要让何宇亲自拿主意。

*

自从赵俊臣进入辽东镇防区之后,就一向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屡次的剑走偏锋,也总是会做一些完全不符合常规的事情。

就在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同样为了这些家书而进退两难、议论纷纷之际,此时的禁军营地之中、赵俊臣的大帐之内,更是充满了喧杂与混乱。

因为赵俊臣的那一番话,所有人都是面色大变,忍不住纷纷起身出声提出质疑!

辽东镇每年所耗费的朝野钱粮,难道还不够多?

那些相当于防区境内土皇帝的辽东武官,难道权力还不够大?

赵俊臣为何还要给辽东边军发放更多饷银饷粮?更还要交给辽东镇的武官们更多实权?

难道是疯了不成?

更何况,赵俊臣此前已是提过,朝廷一定会设法削减辽饷的数目,却又要同时增加辽东军饷,这一削一增之间的缺口又要如何补充?

更还要增加辽东军官的实权,这简直就是在变相鼓励辽东镇进一步收刮剥削境内百姓啊!

想到这里,赵俊臣面前的辽东各方势力顿时是群情激奋。

“赵阁臣!老夫原本对你期望甚高,以为你能稍稍压制辽东镇多年以来的跋扈之气、为我辽东百姓谋一份福祉,却没想到你竟然是这般恶毒心肠!

你一边不敢得罪辽东镇,另一边又想要削减朝廷的辽饷负担,所以你就打算牺牲辽东境内数百万的百姓,把朝廷的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对不对?老夫算是看错你了!”

率先拍案而起出声怒斥之人,乃是辽东境内唯一的大儒张正卿。

此人原本是翰林出身,最终却主动放弃了京城之中舒坦安全的生活,自愿返回祖籍锦州安置家业,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赈济与教化辽东百姓,或是开放粥棚、或是收养孤儿,在辽东境内声望极高,虽然并无太大权势,却无人敢小觑于他,就算是何宇与他相见,也都是态度恭敬。

随着张正卿的率先发难,其余众人也纷纷是出声反对赵俊臣的提议。

辽东巡抚王世臻表情有些慌乱,显然也同样认为赵俊臣想要牺牲辽东百姓,以同时迎合辽东镇与朝廷中枢的利益,连声道:“赵阁臣,此策不可行啊!辽东镇历年以来的财源不外乎就是三处,一个是朝廷中枢的辽饷,一个是辽东本地的税赋摊派,还有则是辽阳城的边境贸易……

这三处之中,朝廷中枢的辽饷终究是占了大头!若是您一边要削减朝廷中枢的辽饷,一边又要增加辽东将士的饷俸,看似是两面讨好,但只会逼着辽东镇大量增加对辽东百姓的摊派与收刮,又或是迫使辽东镇大幅强化辽阳城的贸易!

前者会让辽东百姓彻底失去活路,他们历年来饱受建州女真之劫掠,日子已经够苦了,也根本再无油水可榨,后者则会逼着辽东镇与建州女真的暗中关系愈发紧密,那辽阳城的贸易虽然无人敢碰,但实际上可是资敌之举啊!”

接下来,近几天与赵俊臣相处颇为融洽的辽东分练总兵宋大禾,表情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却也忍不住出声说了一句公道话:“赵阁臣,辽东百姓已经经不起更多剥削了,辽东镇武官的权力也足够大了……还望您三思啊!”

就这样,帐内绝大多数人此时皆是出声反对赵俊臣,完全顾不得赵俊臣的阁臣身份。

毕竟,赵俊臣的提议,看起来不仅是祸国殃民,更还严重触犯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在纷纷反对的众人之中,却唯有两个人没有站出来驳斥赵俊臣。

一个是督抚同知方振山,此人最为熟悉赵俊臣的性格与手段,明白赵俊臣的这项提议必然是另有深意。

另一个,则是辽东团练总兵令狐光。

实际上,令狐光此时不仅没有出声反对赵俊臣,反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支持!

只见令狐光突然用力一拍身边桌案,瞪着眼睛怒视众人,大声道:“赵阁臣身为中枢辅臣,不仅是有大智慧,更也是站在朝廷全局考虑问题,赵阁臣他老人家既然有这般提议,那自然有他老人家的道理,如今愿意与我们辽东军民提前商议,就已经是给了天大面子,又岂是尔等有资格反对的?”

听到令狐光这般**裸的马屁言论,帐内众人顿时是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令狐光。

众人的突然安静,倒也不是被令狐光给吓住了,只是众人皆是没有想到,一向是表现中庸的令狐光,为了讨好赵俊臣竟是这般厚颜无耻、彻底抛弃立场与良知。

趁着这片刻安静之际,方振山则是缓缓说道:“各位,还请稍安勿躁,我相信赵阁臣他绝对没有牺牲辽东百姓以讨好辽东镇的意思,大家还是先听赵阁臣详细解释一下可好?”

另一边,赵俊臣先是冲着方振山轻轻点头示意,然后又深深打量了令狐光一眼。

这几天以来,赵俊臣也早就发现了,令狐光自从见到自己之后,就一直是竭尽全力的讨好自己,迫不及待的表达忠心,近乎是没有任何遮掩。

对于令狐光的异常表现,赵俊臣心中很是疑惑,但目前并不是进一步探究的时候,所以赵俊臣只是稍稍打量了令狐光一眼之后,就出声保证道:“各位还请放心,本阁刚才已经说了,自己这次来到辽东地区,就是要设法敲打辽东镇,所以也绝不会因为担心得罪辽东镇而牺牲辽东百姓!”

见到帐内众人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皆是等着自己进一步解释,赵俊臣的表情间再次浮现出了一丝智珠在握的微笑,缓缓道:“实际上,本阁已经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仅能让朝廷中枢削减辽饷开支,还能让辽东镇的将士们增加俸饷,与此同时也不会逼着辽东镇进一步剥削百姓、又或者强化辽阳贸易!

而本阁所想到的这个办法,就是要交给辽东镇的各路武官更多实权!在此之前,辽东镇每年要向朝廷索要多少辽饷,皆是由辽东总兵负责统算、然后向朝廷禀报与索要,而朝廷所发放的辽饷,也是全部途径山海关,用陆运手段送去辽东总兵所在的锦州大营,然后交由辽东总兵负责具体分配!

但本阁却认为,今后完全可以让辽东镇的各路参将、各地镇守,自行向朝廷禀报他们防区所需的钱粮物资,而朝廷则是通过陆运、海运、河运等等不同方式,直接把钱粮发放给各处防区!

这样一来,就可以省去途径锦州大营的周转,譬如辽东南路,就可以直接使用海运,把南路防区所需钱粮物资直接送过去,还有辽东东路,则是可以走河运路线,甚至还可以以低价竞标的手段,把运送任务转包给各地商贾,这样一来,仅是运输之际的粮耗就可以省去一大笔数目!”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