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181章.辽东百态(二)

摄政大明 第1181章.辽东百态(二)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上一章中,虫子记错了前文设定,吴应熊是蓟辽总督,山海关总兵则是吴应熊之子吴世霖,现已修改,大家见谅!

……

“王世臻、方振山、令狐光、宋大禾、吴世霖、吴应熊……”

喃喃念着这几个名字,何宇的表情有些凝重,不由是陷入了思索。

德庆皇帝登基之后第三年,就借口辽东边镇专注于防备建州女真,无暇顾及境内治安、剿灭匪患等等事宜,于是就在宁远境内另设了辽东团练一军,还把辽东团练的主将任命为辽东团练总兵。

要知道,在明朝九边军镇,唯有九大边镇与花马池营、山海关这类重要关隘的最高将领才有资格担任总兵之职,乃是京军之外的最高军职。

这般做法,显然是德庆皇帝的制衡手段,想要削弱辽东边镇的影响力与重要性。

只可惜,当时的辽东镇就已是尾大不掉,并不是这种制衡手段就能扭转局面的。

更何况,在辽东镇的全体将领看来,区区一个辽东团练也能出一位总兵、只论官阶甚至能与辽东镇总兵平起平坐,更还死死压了辽东边镇内部的众位参将、镇守官一头,自然是大为不满。

于是,辽东团练自从成军之后,就受到了辽东镇的极力打压,不仅是设法争抢兵源、钱粮,还严格限制了辽东团练的活动范围。

时至今日,辽东团练成军已有二十年之久,但军队规模依然只有八千人左右,影响力更是局限于宁远一地。

眼看着辽东团练不争气无法发挥制衡作用,德庆皇帝又在八年前再设了辽东分练一军,驻地位于前屯,也同样把辽东分练的主将任命为辽东分练总兵。

但辽东分练成军之后,情况就更惨了。

德庆皇帝为了制衡辽东镇,先是把辽东团练设在宁远,位于辽东镇总部锦州大营的西侧,这里背靠北直隶、与山东隔海相望,还能收到朝廷中枢的一定支援,但辽东分练则是设在前屯,位于锦州大营的东侧,相当于在辽东镇的核心势力范围插进了一根钉子。

简而言之,德庆皇帝的如意算盘,就是让辽东团练与辽东分练一东一西钳制锦州大营。

然而,前屯地区与大明腹地交流不便,不仅要面对辽东镇的种种打压,还要与辽东团练争夺资源,自然是举步维艰、境遇惨淡,情况还远远不如辽东团练,军队规模至今也只有三千余人,若是没有辽东镇的默许,甚至都无法随意离开前屯大营。

但无论如何,辽东团练与辽东分练的主将皆是朝廷总兵,理论上与辽东镇总兵平级,这两支军队的设置更是为了制衡辽东镇,所以也不会受到辽东镇的调度,而是归于辽东巡抚节制。

现在的辽东团练总兵是令狐光,辽东分练总兵是宋大禾,辽东巡抚则是王世臻。

在辽东镇守总兵何宇的眼里,这三人的存在固然极为碍眼,但根本不足为惧。

然而,新任的辽东督抚同知方振山,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了。

方振山曾经是固原镇守总兵,是一个真正与何宇平起平坐的军中大将,随后还在陕甘三边的战事之中多次立功,虽然因为他与赵俊臣关系过于紧密的缘故,战后论功行赏之际被德庆皇帝明升暗降、架空为辽东督抚同知,但方振山的见识手段却皆是极为高明。

自从来到辽东境内之后,方振山就频频活动,首先是交好于辽东巡抚王世臻,全权接管了王世臻手中的军务事宜;然后又利用他与赵俊臣的关系,从户部与工部拿到了一批物资,利用这批物资逐渐收复了令狐光与宋大禾二人,得到了辽东团练与辽东分练二军的全力支持;最后还与山海关吴家频繁接触、相互配合。

就这样,不过是短短数月时间,方振山在辽东境内已是逐渐形成声势,也已经有资格被何宇视为是一个威胁!

但在何宇眼中,更大的威胁还是山海关的吴家父子。

前文说过,辽东境内拢共有三个半总兵,前三个总兵分别是辽东镇守总兵何宇、辽东团练总兵令狐光、辽东分练总兵宋大禾。

剩下那半个,则是山海关总兵吴世霖。

而吴世霖的父亲,更还是蓟辽总督吴应熊!

山海关作为明朝最重要的关隘之一,还是明朝与建州女真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主将被任命为总兵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之所以是把山海关总兵视为半个辽东境内的总兵,是因为山海关位于蓟镇与辽东镇之间,原本是蓟镇的超编卫所,但随着建州女真的威胁越来越大,山海关就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辽东防线上,每当遇到战时,更还会成为蓟辽总督的行营总部。

所以,山海关名义上并不属于辽东,但对于辽东地区的种种事情都能插上话,影响力不容小觑,自然也要算作半个辽东地区的总兵。

而吴家,却是世代镇守山海关的武将世家,每一代都有子弟担任山海关总兵,现任的蓟辽总督更是吴家家主吴应熊,可谓是根深蒂固,自然是让何宇心中忌惮。

最重要的是,吴家手中还掌握着一支强军,也就是战功赫赫的“关宁铁骑”!

辽东镇这些年来之所以是敢对朝廷中枢阳奉阴违、养寇自重,最大依仗就是辽东镇精心培养的那支“辽东铁骑”。

而“关宁铁骑”则是与“辽东铁骑”齐名并价,两军经常是并肩作战、合力抵抗建州女真,战场表现也是不相上下。

作为一名军中将领,何宇只信任自己手里的军队实力,也只重视对手的军队实力。

所以,哪怕吴家家主吴应熊并不是蓟辽总督,哪怕吴家并不是根深蒂固的世代将门,即使是只考虑到那支关宁铁骑的存在,就值得何宇高度重视了。

*

就这样,沉思片刻后,何宇缓缓道:“王世臻,守成之辈,不足为惧;令狐光,目光短浅,不足为惧;宋大禾,性情懦弱,不足为惧;方振山,虽有手段、也有后援,但根基尚浅,同样不足畏惧……但吴家……让我有些担心!

赵俊臣的这场重病,明显是刻意挑事,我可不信他就连陕甘三边的场场血战都能从容应对,现在竟是会被几具尸体吓出病来……

若只是一个赵俊臣,倒也罢了,他就算是大权臣、大英雄,也只是过江龙罢了!在辽东境内,他还翻不了天!但……吴家也许会趁机跟着赵俊臣一同兴风作浪。”

听到何宇的这般说法,史城也同样是表情凝重,点头道:“总兵大人的顾虑很有道理!依卑职的想法,吴家绝对会趁机搞事!卑职听到黄参将的禀报之后,就一直都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黄参将虽然一向不算是特别精明,但也不会疏忽职守,为何赵俊臣进入辽东防区之后,黄参将竟是无法及时收到消息?

若是卑职所料不差,这其中必然是有山海关那边的搞鬼!毕竟,赵俊臣若要前来辽东,就一定会途径山海关,但吴家至始至终都没有向咱们通报相关消息,显然是希望赵俊臣巡察辽东之际能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何宇冷笑道:“用中枢以压辽东,倒像是吴家的惯用手段!”

史城目光一转,却又突然靠近到何宇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但与此同时,卑职还一直都在思索另一件事……总兵大人您觉得,咱们的陛下虽然是忌惮咱们辽东军镇尾大不掉,但他难道就不忌惮世代镇守山海关的吴家根深蒂固了?”

何宇听到此言,一双细目之中迅速闪过了一丝赞赏之色,但表情依然是不见喜怒,只是缓缓道:“你详细说说。”

史城继续轻声道:“这些年来,吴家子弟的升迁之路几乎是固定的,先是积攒军功,然后担任山海关总兵,再等到资历功绩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被陛下晋升为蓟辽总督……这般晋升之路,看似是格外顺畅,圣眷优渥,但实际上,陛下必然也暗中防范着吴家!

要知道,蓟辽总督全权总揽蓟镇与辽东镇的防务,看似是权势滔天,但实际上只是鸡肋!在我朝的各地总督之中,蓟辽总督甚至可以算是权势最弱的总督,还要弱于境内将领皆是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的三边总督!”

说话间,史城的表情带着一丝讥讽,继续道“为何?咱们都知道,朝廷九大边镇之中,宣府、大同、山西、甘肃、固原、宁夏、榆林、以及咱们辽东这八处边镇,皆是位于真正的边疆防线,但唯有蓟镇位于边疆防线的大后方,朝廷为何要这般设置?说根到底,蓟镇的作用并不是为了防范外敌,而是为了防范其余八边的!

也正因为如此,蓟镇驻军之中,还包括了许多京军,也一直都是我朝历代皇帝最看紧的军镇,掌控力也一直都是最强,现任的蓟镇总兵张肃,更是咱们陛下最信任的军中老将!

这样一来,蓟辽总督看似是全权总揽蓟镇与辽东镇的防务,但蓟镇一向是直达天听,根本不是蓟辽总督能随意调动的,咱们辽东镇也是团结一致、不受外部节制,同样不是蓟辽总督能随意调动的,所以蓟辽总督一职看似是地位高、权力大,但实际上就与摆设无异,吴家之人被升为蓟辽总督之后,势力范围实际上依然是只限于山海关一地!

嘿!所以啊,咱们陛下看似对吴家信任备至,但暗中防范之意绝不弱于咱们辽东!吴家本质上与辽东团练、辽东分练一样,就是陛下用来制衡咱们辽东的工具罢了!”

听到史城的这番想法,何宇眼中再次闪过了一丝满意。

史城所讲的这些道理,其实何宇也皆是心中明白,但看到史城不经过自己提点之后就能自行领悟这些道理,何宇依然是心中欣慰。

毕竟,史城乃是何宇心中暗定的接班人之一,自然是见识越高越好,否则也无法在朝廷中枢与建州女真之间左右逢源,维护辽东镇的“独立性”。

但何宇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赞赏,反而是开口提醒道:“话虽如此,但只要吴家手里还掌握着那支关宁铁骑,就永远都不容小觑!蓟辽总督一职固然是没有太多实权,但也正因为这般情况,吴家才会铁了心想要掌控辽东……毕竟你也说了,蓟镇乃是陛下的禁脔,吴家不敢去打主意,所以就只能盯着咱们辽东了!”

史城年纪不大,相貌也有些文弱,但他心中颇有主见。

听到何宇的反驳之后,史城首先是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又说道:“卑职并不是认为吴家不足为惧,而是认为吴家与赵俊臣这两方并不会联手合作!毕竟,不论是吴家、还是赵俊臣,皆是受到了陛下的暗中猜忌,这般情况下他们最多也就是通过方振山来间接接触,却是绝对不敢直接合作的,否则陛下的心中猜忌就会更深!

相较于吴家,卑职其实还是更为担心赵俊臣此人的手段!他只是一条过江龙不假,俗话说过江龙不压地头蛇也不假,但这个赵俊臣却是一条强龙,他去年就曾经亲手压服过陕甘三边那群地头蛇,这一次他突然宣称自己因为辽东边军肆意杀害百姓的事情被吓出了重病,依卑职来看同样是来意不善、必有所图,也是咱们必须要着重关注的事情。”

何宇轻轻点头,冷声道:“赵俊臣……确实是一条强龙!他宣称自己生了重病之后,就派出快马信使把自己的情况通告于辽东境内所有势力,就是为了把水搅混!你觉得……他究竟想要怎么做?”

这一次,一向是自信满满的史城也同样是面现疑惑,摇头道:“关于这一点,卑职目前也想不清楚!在辽东境内,咱们的优势太大,若是易地而处,卑职认为自己想要对付辽东镇的话,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难道赵俊臣真有什么神仙手段,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何宇再次拧起了眉头,思索良久后,道:“但无论如何,因为赵俊臣的这场‘重病’,咱们已经不能继续留在锦州大营恭候他的大驾了,于情于理都必须要前往胡家庄一趟探望赵俊臣才行……就算是我不想去,那些跳梁小丑也会设法逼着我去!”

何宇的话声刚刚落下,就见到一位辽东边军匆匆跑进大堂,禀报道:“启禀总兵大人!辽东巡抚王世臻王大人、督抚同知方振山方大人、还有山海关的吴应麟吴公子、辽东团练的韩百岁韩千户、辽东分练的花淳恭花千户,一同前来总兵衙门求见。”

何宇冷笑道:“呵!这群跳梁小丑,一个不缺,全都来了!”

除了辽东巡抚王世臻与督抚同知方振山之外,那位边军将士所禀报的吴应麟、韩百岁、花淳恭三人,则分别是山海关、辽东团练、以及辽东分练派到锦州大营的联络人,也代表着这三方势力的态度。

带着一丝嫌恶与鄙夷,何宇最终还是点头道:“让他们来见我。”

*

一盏茶时间之后,就见到五名文武官员鱼贯进入了大堂之内。

这五名文武官员之中,为首之人乃是一名知天命的老者,一张老脸上皱褶遍布,身材略显佝偻,表情间满是愁苦之意,虽是身穿朝廷正二品官袍,但他身上毫无封疆大吏的威势,进入大堂之后只顾着低头唉声叹气,正是辽东巡抚王世臻。

在王世臻的身侧,则是一位神态精明的中年人,此人举止干练、气质儒雅,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也是这五名文武官员之中唯一敢与何宇目光对视之人,正是辽东督抚同知方振山。

跟在王世臻与方振山身后的三人,分别是吴应麟、韩百岁、花淳恭,其中也唯有吴应麟身为吴应熊的次子让何宇稍稍多留意了一眼,只见此人就像是一个病痨鬼一般身材枯瘦、面色蜡黄,进入大堂之后就一直态度恭顺的垂着脑袋,让人看不起他的表情变化。

至于韩百岁与花淳恭二人,则是直接被何宇视为空气。

这五人进入大堂之后,首先就见到了西路参将黄申明鲜血淋漓趴在地上的惨状,皆是忍不住吓了一跳。

王世臻身为文官,当即是移开目光不敢再看,吴应麟、韩百岁、花淳恭则是身份不足、不敢质询,唯有方振山经过了最初的吃惊之后,认认真真的观察了黄申明片刻,很快就认出了黄申明的身份。

随后,方振山满脸震惊的说道:“这是黄申明黄参将?为何会是这般惨状?”

何宇坐在远处没动,只是冷声道:“方督抚何必明知故问?你若是不知道这个蠢货所闯下的乱子,又何必联络各方一同来见我?半个时辰之前,你就见过那位赵阁臣的信使了吧?

黄申明这个蠢货治下不严,吓到了赵阁臣,影响极为恶劣,一旦是朝廷中枢事后追究起来,就连整个辽东镇都会受到牵连……我只抽了他三十鞭子,就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说到这里,何宇缓缓扫视了面前五人一眼,意有所指的补充威胁道:“这三十鞭子,只是惩罚他损害了辽东镇的整体利益,接下来,我还会带着他前去胡家庄,交由赵阁臣发落,哪怕是赵阁臣到时候要处死他,也是他活该!

辽东镇乃是朝廷的东北边防支柱,无论是任何人动摇了这根柱子,都该死!各位说对不对?”

随着何宇的话声落下,方振山、王世臻等五人皆是面色微变。

这是**裸的威胁与恐吓,不仅是何宇刻意准备的一个下马威,也代表着何宇这位辽东枭雄,压根就没有把他们五人放在眼里。

……

注:历史上,明末时期确实出现了辽东团练与辽东分练二军,但主要是为了防范建州女真,但本书是架空,所以稍稍改了设定,把这两处驻军设定为制衡辽东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