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177章.朱和坚初掌大权(完)

摄政大明 第1177章.朱和坚初掌大权(完)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人类都是双标动物。

自己喜欢的人、自己讨厌的人,哪怕是做了同一件事,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理解与评价。

朱和坚与王保仁其实都不喜欢手下人擅作主张,尤其是朱和坚,他希望自己的手下尽是一些优秀的执行者,自己可以赐予他们荣华富贵,也不讨厌各种建议,但绝不会分享决策权。

然而,对于吕德此人,朱和坚与王保仁却要格外宽容一些,不仅是是因为吕德的能力才华皆是不俗,深得两人的欣赏与看重,也是因为吕德并不同于其它幕僚,他迟早都要踏入仕途为官,而且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皆是看好吕德的仕途前景,也就把吕德视为是自己的未来臂助。

更何况,吕德这一次虽然是擅自决定,但他的这般决定完全符合朱、王二人的心思。

所以,朱和坚与王保仁听到幕僚禀报之后,也完全没有怪罪吕德的擅作主张。

朱和坚沉思片刻后,轻轻点头道:“这位霍大学士目前果然就在南京城内……我早就猜到,赵俊臣若是想要在南京官场有所收获,必然是绕不开霍正源与黄有容这两人……目前的局势之下,也确实应该与霍大学士见上一面,趁机探一探他们的底细。”

说到这里,朱和坚转头向王保仁问道:“王太师,我参与庙堂之事的时间尚短,对于庙堂之中许多人物并不是特别了解,而且霍正源此人在京城中枢的时候一向是异常低调,也就更为陌生了,只听说他的才智机敏皆是高绝,但更多情况就不清楚了……却不知,王太师您是否有更多了解?有办法对付他吗?”

王保仁沉思片刻后,摇头道:“霍正源此人的才智机敏固然不俗,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胆略不足、多谋寡断,更没有那种让自己站在风尖浪口的魄力……若是赵俊臣让霍正源出面主持南京局势的话,哪怕是再加上一个黄有容,也并不足以为惧……不过……”

“不过什么?”朱和坚追问道。

王保仁表情凝重了一些,缓缓道:“赵俊臣绝对不是一个蠢人,他也必然能明白霍正源的性格缺陷,这种时候完全不足以成事!

老夫曾是特意研究过赵俊臣的做事风格,他这些年来的种种做法看似风险极大,但实际上每一次都是拥有了万全准备与较高胜算之后才会出手,若是他对于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准备与胜算,就会直接放弃,根本不会浪费时间精力。

所以,赵俊臣若是明知道霍正源不足以成事,却依然积极插手南京之事,肯定是另有算计、也另有依仗!”

“王太师您认为,赵俊臣的算计与依仗究竟是什么?”朱和坚表情凝重,再次请教道。

面对赵俊臣的时候,王保仁自然是不敢怠慢,也没有再次卖关子、趁机考验朱和坚,而是直接说出了心中猜测,轻声道:“老夫估摸着,赵俊臣的算计与依仗,不外乎有二……一个是‘周党’,也许赵俊臣与周尚景已经在暗中达成协议、准备联手行事,另一个则是赵俊臣在霍正源身边安排了一个变数,在这个变数的影响下,咱们若是依然对霍正源心中轻视,接下来也许就要吃大亏!”

朱和坚思索片刻后,补充道:“或许,这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

“正是如此!”王保仁再次点头,表情也有些凝重,道:“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着关注霍正源,还要留心更多事情……尤其是‘周党’的行动,周尚景这一次必然也安排了一位可靠心腹前来南京坐镇,但如今霍正源虽然是冒出来了,但‘周党’这一次的主事者究竟是何人,咱们还暂时没有寻到答案!”

说到这里,王保仁的神态间闪过了一丝无力,但迅速就掩饰了起来,继续说道:“赵俊臣的手段心机皆是极强,自然是不可小觑,但他的底蕴根基尚浅,得力帮手也只有寥寥几人,所以咱们才会轻易猜到霍正源秘密潜入南京的事情……

周尚景则是完全不同,他的根基太深、底蕴太厚,手下人才济济、门生遍布天下,所以咱们也就无法轻易推断出‘周党’在南京境内的主事者究竟是何人,想要防范针对也是无处下手。”

听到王保仁的这般说法,朱和坚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深深忌惮,只希望金刚石粉末能在周尚景身上迅速发挥作用,否则与周尚景的矛盾冲突越多,就越是能感受到周尚景的可怕之处,心中的无力感也会越强——在底蕴与经验上,周尚景的优势一直都是碾压级别的。

于是,朱和坚再次向王保仁请教道:“那王太师您认为咱们该怎么做?”

王保仁意味不明的笑了笑,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先处理南京民乱的事情,然后解决南京官场的各项顽疾,顺便是盯紧霍正源、挫败‘赵党’的行动,最后就是把南京官场剩下的那几个实权衙门抓在手里……

只需要按部就班,躲在暗中的‘周党’势力自然就会浮出水面,只要‘周党’势力来到明处,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在南京境内,终究是咱们的实力占优,又因为今天这场民乱,咱们的手中权力反而是进一步扩大了,就算是实行战时管制也是师出有名,所以咱们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后发制人,大可不必自乱阵脚。”

朱和坚想了一下,王保仁的这般计划虽然看似被动,但也是目前的最佳办法。

而且,朱和坚还能听出王保仁的言下之意。

一旦是发现“周党”的算计即将得逞,他们完全可以使用“肃清乱民顽固余孽”的借口大动干戈,把南京城内的所有周、赵二党人物尽数监禁起来,到时候周、赵二党的计划再是如何隐蔽与精妙,也一定是会功败垂成……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摆上一桌酒席,假惺惺的向被监禁的周、赵二党之人赔罪,就说自己抓捕他们之际情报有误云云,固然是吃相难看一些,但也没谁能挑出毛病。

从这方面而言,手握南京军政大权的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可谓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少,朱和坚就想不出自己有任何失败的可能。

想到这里,朱和坚心中一定,向王保仁躬身行礼道:“王太师睿智,一眼就看明白了本质,晚辈佩服。”

随后,朱和坚与王保仁又商议了一些平息民乱的具体细节,很快就走到了孝陵之外,然后就各自乘坐轿子、迅速向着南京城内赶去。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朱和坚正式走到幕前,他接掌了南京官场的全部权力之后,就一直专注于平息民乱、调查真相、安抚民心、统计损失,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说是日理万机也不为过。

朱和坚的身体状况依旧不好,但他初次品尝到权力滋味,自然是心中兴奋、乐在其中,竟是前所未有的精力旺盛,再忙也不觉得疲惫虚弱。

但从某方面而言,朱和坚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忙碌劳累罢了,他的繁忙既是真的,但也是假的。

毕竟,这场南京民乱原本就是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暗中推动促成的,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一系列方案收拾烂摊子,甚至有还有许多乱民领袖人物就是他们的棋子,再加上南京百姓还有活路、参与民乱的决心原本就不算强,所以朱和坚完全不必这般忙碌,也依然可以顺利平息民乱。

简而言之,无论朱和坚忙或不忙,结果都是注定的,过程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但朱和坚依然让自己表现得无比忙碌。

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官场惯例——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在最初时候制定详细计划、规划未来方向,后续发展只需要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就好,掌权者也只需要做好引导与监督工作就好,完全没必要事必躬亲。

然而,绝大多数掌权者这种时候依然会选择继续插手、不断干涉、反复露面表达意见,就好似这件事情完全无法离开自己的指导,说根到底就是为了彰显与强调自己的存在感罢了。

对于掌权者而言,存在感就是他们的权力命脉,有了存在感,掌权者就能赢得威信与声望,没了存在感,掌权者的威信与声望也就无从谈起。

朱和坚如今就是这般情况,明明是早有预案、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平息民乱、稳定局势,他也只需要安居幕后掌控大局方向就好,但朱和坚偏偏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处处彰显存在。

这样一来,随着这场南京民乱按照预计一般逐渐平息,在南京各界的眼中,朱和坚也就尽揽了全部功劳,就好像若是没有朱和坚的力挽狂澜,这场民乱就无人可以平息,还会持续一百年似的。

于是,朱和坚在南京境内的威望声誉,也就愈发高涨,被许多人视为是未来明君。

也就在这般情况下,朱和坚也开始陆续接见南京各界的领袖人士、以及各方势力的代表人物。

然后,朱和坚的真正挑战,也即将要开始了。

周尚景所布下的陷阱,就在他的脚下。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就在朱和坚“忙”于平息南京民乱之际,赵俊臣也在德庆皇帝的旨意之下,被迫离开京城、北上辽东,代表朝廷出面敲打那些边疆军头。

对于这项任务,赵俊臣从心底不愿意接受,但他终究是无法违抗德庆皇帝的旨意,只能是奉旨行事。

原本,赵俊臣并不在意自己的这项任务,只打算走流程敷衍过去就好,也完全不打算大动干戈。

然而,当他进入辽东防区之后,所见到的那一幕幕民间惨剧,即使是道德底线异常灵活的赵俊臣,也出离的愤怒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