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175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二)

摄政大明 第1175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二)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南京城发生了一场民变,这件事自然是极为紧要、至关重大,必须要及时平息镇压,不能有任何耽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件事的紧要程度与重要性,是否超过了正在孝陵的祭祖大典?

又或者说,是否应该为了这场南京民乱,就要影响与打断祭祖大典的进程?

对于这个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无论古今中外,许多官员遇到麻烦的第一反应,总是抱着侥幸心理隐瞒消息、能压就压、粉饰太平、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种反应,看似是目光短浅、愚蠢至极,但其实是拥有着极为清晰的逻辑思路、以及极为明确的利益考量。

就以这次的南京民变为例,对于那些留在南京六部坐镇的官员而言,若是毫无遮掩的直接呈报情况,那就必然是要背黑锅、承担各种罪责,也必然是会断送仕途。

反之,若是暂且压下消息,设法赶在消息外泄之前独力摆平乱象,一旦是侥幸成功了,反而是敢于担当、有功无过,说不定还有机会升官发财,哪怕是最终无力回天、遭遇惨败,自己的罪责与惩处也不会更重多少,只是朝廷会遇到更多麻烦罢了。

简而言之,这般情况下,迅速上报情况只对朝廷大局有利,但暂且压下消息、设法粉饰太平,却有机会为自己谋利。

在自身利益与朝廷大局之间,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牺牲前者、选择后者。

更何况,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思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项,分别是祭祀和战争。

而目前正在孝陵所进行的祭祖大典,无疑是明朝近年来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所以,若是立刻向孝陵那边上报南京民乱之事,正在进行之中的祭祖大典必然会受到影响,这般情况下若是事后发现南京民乱并不严重、很轻易就可以平息,决定呈报此事的官员反而还会承担额外罪责。

正是出于这般想法,面对南京城内这一天的种种乱象,留在南京六部衙门坐镇的官员们可谓是格外反应迟缓。

当应天书院的贡生们发生冲突、互殴群斗之际,他们只是派人传令应天书院自行处理;当整个秦淮河南岸都乱成一团之际,他们还在反复确认消息;当学子们堵在南京礼部衙门外面抗议请愿之际,他们只顾着争吵商议;当百姓们开始冲击南京礼部衙门之际,他们还妄想着赶在祭祖大典结束之前尽快平息乱象……

一直等到这场民乱规模越来越大,在某些势力的暗中鼓动之下,许多百姓不仅是开始冲击南京礼部衙门,就连别的南京衙门也纷纷受到波及与冲击,整个南京城都迅速乱成一团之后,那些留在南京六部衙门坐镇的官员们才终于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终于是熄灭了侥幸心理,不情不愿的向孝陵那边禀报了民乱之事。

再加上孝陵附近的层层关卡、反复筛查,当相关消息传到七皇子朱和坚等人的耳中之后,时间已是临近晌午。

对于七皇子朱和坚而言,无论是这一天的南京民乱,还是南京官员们的迟缓反应,都是早有预料的事情。

而这般局势,也正是朱和坚的表现机会,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但无疑是他最好的表演舞台。

所以,朱和坚的表演也很快就开始了!

*

此时,孝陵内的祭祖大典虽然已经进入了尾声,但至少还需要再等半个时辰左右才能真正结束。

当南京城内爆发民乱的消息传到孝陵之后,孝陵内的所有官员都是阵脚大乱、不知所措。

但相较而言,朱和坚的表现却完全称得上是大将之风、王者之气,不仅是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依然是镇定自若的主持着祭祖大典,设法安抚了百官情绪、让祭祖仪式顺利进行了下去,而且也是当机立断、表现果敢,临场改变了自己的祭文内容、也极大压缩了祭祖大典的剩余流程,最终只用了半柱香时间结束了所有的祭祖仪式。

见到朱和坚的这般表现,孝陵内的所有官员皆是心中惊叹、自认不如。

等到祭祖仪式终于结束之后,朱和坚就立刻率领众官员离开了孝陵宝城。

(注:所谓‘宝城’,是指是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地宫。)

当朱和坚离开了孝陵宝城之后,他的表情立刻就变得严肃冷厉,终于是表现出了震怒之意,但他依然没有立刻发挥,显然是担心打扰到宝城清静。

一直等到所有人皆是离开了宝城一里范围之外,朱和坚终于是停下了脚步,转身向着南京百官怒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南京城会突然爆发民乱?哈!这场民乱竟是发生在朝廷举办祭祖大典之际,还真有面子!”

见到朱和坚终于爆发怒气,一时间南京百官愈发惶恐、纷纷请罪,顿时就跪成一片、皆是不敢抬头与朱和坚对视。

朱和坚却完全没有理会南京百官们的表现,只是冷声问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你们请罪已经晚了,也不是问责的时候,我只想要知道三件事情!其一,这场民乱究竟由何而起?其二,这场民乱目前已是发展到何般程度?其三,你们打算要如何平息这场民乱?”

听到朱和坚的三连询问,南京百官依然是无人敢答,只是纷纷转头把目光聚集在应天知府何荣的身上。

这个何荣,也正是负责赶来孝陵向众人呈报民乱消息之人。

对于朱和坚所提的三个问题,何荣自然是不敢回答第一个,也就是南京民乱的起因,否则就会得罪南京六部的尚书侍郎们,他也同样不敢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否则若是自己的提议无法见效,就必然要承担更多罪责。

最终,何荣只好是避重就轻,硬着头皮只回答了朱和坚的第二个问题,颤声道:“回殿下的话,目前南京城内的民乱规模已是极大,在下官赶来孝陵禀报之际,参与这场暴动的南京乱民人数已有近万之众,以南京六部衙门为首,南京城内许多官衙皆是受到了乱民冲击,尤其是南京礼部衙门,如今已经被乱民们给砸了……若是朝廷不能下定决心派兵镇压的话,这场民乱的规模只怕是就要愈发不可控制了!”

朱和坚的表情有些震惊,似乎是对于事情的严重性估算不足,又立刻问道:“竟是这般严重?你为何一直等到此时才来禀报?”

何荣连忙解释道:“七皇子殿下明鉴,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而孝陵的祭祖大典乃是朝廷近年来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所以下官等人不到万不得已之际,自然是不敢打扰……”

不等何荣说完,朱和坚已是怒声打断:“放屁!迂腐之见!‘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句话自然是不假,但你可有认真想过这句话里的‘祀’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本皇子来告诉你,这个字代表着民心所向!代表着朝廷威望!代表着正统道义!南京百姓竟是选择我等祭祖这一天发动暴乱,足以证明南京官场已经失了民心,朝廷威望已是扫地,正统道义也是不存!这般情况下,还谈什么‘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我看你只是一心想要欺下瞒上罢了!”

又不等何荣为自己辩解,朱和坚再次怒声质问道:“我看你完全不敢回答南京百姓参与这场暴动的原因,是怕得罪人吗?但就算你不说,本皇子也完全可以猜出真相!若不是南京官员倒行逆施、失了民心,南京百姓们又如何会冲击官衙?你刚才说,百姓们冲击官衙之际,尤以南京六部的官衙情况最为严重……显然,百姓们的矛头主要是指向了南京六部,而南京六部就是这场民乱的起因!”

听到朱和坚的这一番话,南京六部的众位尚书侍郎们纷纷是表情大变。

但朱和坚依然不等他们开口解释,已是雷厉风行的做出了最终决定,扬声道:“当初朝廷中枢的赵阁臣巡视陕甘三边之际,因为发现了陕甘三边部分文武官员的媾和绥靖之举,然后就当机立断的免去了相关官员的权职、主动站出来接管陕甘军政,最终才有了陕甘大捷、收复河套的赫赫战功!

现如今,既然南京百姓们的这场暴乱乃是由南京六部所引发,本皇子认为南京六部已经不适合负责主持南京局势了……所以,本皇子决定事急从权、效仿前例,亲自出面主持南京局势,你等可有异议?”

朱和坚很清楚,这次的南京民变,对他而言乃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不仅是周尚景给他布置的一处陷阱,也同样是他的一场机遇。

所以,朱和坚接下来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是顺利稳定南京局势、实现朝廷的收权计划,处理周尚景为他所准备的各项难题,趁机展现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德庆皇帝、朝廷百官、以及民间百姓的心中声望;

其二,则是要展现自己的雷厉风行、勇于担当,趁机扭转周尚景刻意为他所营造的“从谏如流”形象,让世人明白自己也有强硬的一面,不仅要争取声望,还要赢得威信!

其三,就是要最大程度的从南京官场之中攫取利益与权力,防止“周党”与“赵党”势力出手摘桃子!有了这些利益与权力,他就可以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影响,还能作为筹码与自己的支持者们加深联系,甚至还能把太子太师王保仁彻底绑在自己的船上。

其实,以朱和坚今时今日在南京境内的声望与地位,就算是他没有主动表态,也很快就会在“众望所归”之下站出来主掌大局。

然而,朱和坚为了趁机展现自己的强硬与担当,却根本不打算等到“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局面出现,就主动表示自己要站出来主持局势。

听到朱和坚的这般说法之后,南京百官却纷纷是不敢回应,并没有立刻表态支持。

若是朱和坚没有主动表示自己要站出来主持局势,他们这个时候考虑到朱和坚的地位与声誉,必然会纷纷表态希望朱和坚能出面领导他们,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逃避一部分责任还有了拥护之功,朱和坚在他们的拥护之下,事后哪怕明知道他们的身上罪责,也不会过于为难他们。

然而,这个时候朱和坚主动表示自己要站出来主持大局,情况自然是截然不同,他们失去了拥护与支持的机会,朱和坚事后追究责任之际也就不必顾念旧情,说不定就要严厉追究他们的罪责。

这两种情况的分别,官场中人皆是门清。

于是,听到朱和坚的询问之后,场面上再次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但朱和坚决心已定,并不是这些官员的沉默就能阻止的。

所以,朱和坚见到众人沉默之后,又问道:“你们皆是不说话,就是说没人反对了?既然如此,在朝廷中枢另有安排之前,本皇子将会全权负责南京城内的全部事宜!

既然如此,本皇子立刻宣布三项命令,所有人皆是不可违背,否则就以抗命论处!”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