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58章.密匣奏疏

摄政大明 第1058章.密匣奏疏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客观而言,德庆皇帝虽然是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冷漠寡恩,但实际上也算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

自他登基以来,除了几次南巡期间,每天早朝基本就没有中断过,也至少会留在御书房一个时辰批阅奏疏,所有朝廷重要政务都会亲自过问。

虽然,赵俊臣认为德庆皇帝的“勤勉”本质上只是抓权不放——他若是稍稍显出一点放权懈怠的迹象,只怕是整个庙堂早就变成周尚景的一言堂了——但依旧不能否认他确实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

但这一次,因为太子朱和堉与藩王们的官司,德庆皇帝已经有近十天没有召开朝会了,却还是近十年以来的头一次。

或许,德庆皇帝也很清楚,在目前的庙堂局势之下,只要他正式召开朝会,就意味着朱和堉的废黜之事正式进入倒计时,再也没有挽回余地。

德庆皇帝与朱和堉之间固然是有许多观念冲突,他甚至还会嫉妒朱和堉的朝野清誉,但毕竟曾经对朱和堉寄以厚望、倾注了许多心血、也有些父子之情,这个时候难免是有些于心不忍。

然而,无论德庆皇帝如何作想,朝会终究是要重开的。

就在赵俊臣晾了李如安两天时间之后,朝会终于是再次召开了。

*

李如安身为御书房管事太监,自然是明白今天这场朝会的意义——这将是影响到储位废立的重要时刻。

而七皇子朱和坚前几天招揽他的事情,显然也是与储位废立之事息息相关!

根据李如安的猜想,这般重要的局势变动之际,赵俊臣绝不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也必然会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暗中配合!

所以,赶在今天早朝正式召开之前,赵俊臣无论如何都应该给自己回信了。

于是,这一天李如安依然是早早的离开了房间,寻理由在御书房滞留了一段时间,一直等到听说德庆皇帝已经驾临太和殿召开朝会之后,才再次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在李如安想来,只要是赵俊臣心中稍稍重视于他、或者是有心想要插手储君废立之事,这就是最后的联系机会了!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一旦是今天朝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如安也根本没办法配合赵俊臣。

然而,当李如安迫不及待的再一次的打开暗格之后,却发现暗格之中依然是空无一物。

显然,赵俊臣依然没有给他回信。

看着空荡荡的暗格,李如安的表情不由是阴晴不定。

他也清楚,赵俊臣一定会发现自己那封密信之中存着讨价还价、趁机要挟的意思,他知道赵俊臣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一定会不高兴,他想过赵俊臣也许会答应自己提高地位待遇,也想过赵俊臣有可能会断然拒绝自己,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迎接赵俊臣的愤怒,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赵俊臣会不理自己!

这种无视,要比赵俊臣明确表达不满可怕得多!

李如安竭尽全力的想要让自己冷静,但依然是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疑神疑鬼。

无限的联想空间、各种各样的可能,更是让李如安愈是脑补就愈是感到害怕!

已经过了两天时间了,赵俊臣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联系自己?

难道说赵俊臣完全不在意朱和坚的动向?不可能!否则赵俊臣就不会刻意提醒自己小心朱和坚!

难道说赵俊臣并不打算插手储君废立之事?也不可能!否则他就不会这般关注朱和堉与朱和坚兄弟二人!

或者是赵俊臣收到自己的密信之后,因为事关重大的缘故,所以是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更不可能,赵俊臣绝不是这种犹豫不决的性格!

一阵胡思乱想之后,李如安突然间联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顿时是面色大变!

难道说,赵俊臣已经针对储君废立之事有了某个计划,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立场与忠心,所以就刻意把自己排除在外?

难道说,赵俊臣已经不再信任自己,所以也就不再需要自己,不再期望自己提供助力了?

难道说,赵俊臣已经开始敌视自己了?

若是赵俊臣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不再需要自己、甚至是敌视自己……以赵俊臣一贯以来的作风与手段……再考虑到自己曾经接触到赵俊臣的许多秘密,如今的位置也是极为敏感……

想到赵俊臣这些年来明里暗里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赵俊臣在陕甘三边期间所展现的杀伐果断与雷厉风行,李如安逐渐是面色苍白!

一时间,李如安只觉得后心发凉,就好似有一根匕首正抵在脖子上随时都会插入!

“不行!赵俊臣绝对不能抛弃我!我还可以为他办事!我至始至终都没打算背叛他!我最多也就是向他索要一些好处与地位罢了!他、他凭什么就因为这么一点事情就怀疑我、抛弃我?他难道就不担心我彻底投向七皇子?若是他真想要对付我,大不了鱼死网破,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德庆皇帝,我也与七皇子有联系,我可以向他们告发赵俊臣的野心……”

李如安喃喃自语着不惜一死相搏的决心,但他的面色却依旧是毫无血色。

这些话,也就是给自己壮壮胆罢了。

他嘴上说着大不了投靠七皇子,但实际上像是他这种严重缺失安全感的人,必须要身处于可以预知的环境之中才可以从容不迫,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就绝不会冒险行事!

投靠朱和坚固然是一种选择,但也代表着未知与危险,李如安的性格缺陷让他愈是到了这种时候,就愈是难以下定决心。

更何况,李如安还有些怀疑赵俊臣如今故意无视自己的做法,乃是一种考验忠心的手段,也就愈发不敢轻易做出重要决定了。

所以说,赵俊臣早就看透了李如安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赵俊臣给的,他的性格与想法亦是深受赵俊臣的影响,他的野心与自信也是缘于他很清楚自己拥有赵俊臣作为靠山,一旦是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只需要交给赵俊臣就好,再是如何困难的局面赵俊臣也能帮他化解……若是离开了赵俊臣,他的野心与自信也就变成了无根浮萍,根本经不起任何考验。

眼下,察觉到赵俊臣有可能会抛弃他,李如安原本已是逐渐发胀的野心也就瞬间清醒了许多,进而也就认清了现实——从来都不是赵俊臣需要他的协助,而是他离不开赵俊臣的扶持!

自从进入内廷之后,李如安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出于赵俊臣的指点与铺路,离开了赵俊臣之后,他甚至一时间都无法分辨自己的未来之路在何方!

想到这里,李如安狠狠一咬牙,终于是做出了决心!

“不行!绝不能让赵俊臣就这样随意抛弃我!我对他还有用处!我能向他通报御书房的消息……对了!御书房密匣!七皇子想要让我窃取御书房密匣里的密疏!赵俊臣一定会对这件事情感兴趣!我前几天故意瞒了他,他也许是从哪里收到了消息,知道我瞒了消息,所以才会怀疑我的立场,我现在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说到这里,李如安迅速行动了起来,从房间里寻了笔墨纸张开始给赵俊臣写第二封密信。

这一次,李如安不仅是坦白了朱和坚要他偷窥御书房密匣的的事情,也再次向赵俊臣强调了自己的作用与重要性,表示他今后会有许多机会协助赵俊臣,却再也不见了趁机要挟的意思。

然后,李如安把密信再次放进房间暗格,又一次喃喃自语道:“赵俊臣啊赵俊臣……我已经坦白了一切,也主动做了让步……你、你绝不能再逼我了……”

然而,李如安话音未落,房间内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李如安表情稍变,连忙是关闭了暗格,又花了片刻时间整理了情绪表情之后,终于是转身去打开了房门。

房门之外,却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人物——朱和坚的随侍太监贾伦!

见到贾伦的出现之后,李如安心中有些意外,但很快就猜到了他的来意。

贾伦深深看了李如安一眼之后,也不等李如安说话,就主动迈步进入了房间,随意坐在了房间内的圆桌旁边、打量着房间环境。

另一边,见到贾伦这般自顾自的模样,李如安心中有些不满,但还是连忙关上了房门。

贾伦的目光再次返回到李如安的身上,突然开口问道:“你很紧张?”

李如安打开房门之前,已经刻意整理了情绪与表情,但依然是留有一些痕迹,却是被贾伦一眼就看了出来。

李如安转身盯着贾伦,心中因为贾伦的敏锐观察力而闪过了一丝忌惮。

他很讨厌贾伦,自从第一眼见到贾伦之后就,觉得这个人处处不顺眼。

贾伦与那些年纪已经较老的内廷高层宦官不同,他的岁数较之李如安还要更为年轻几岁,又是自幼就跟在朱和坚身边的亲信——所以,李如安就算是下定决心投靠朱和坚,但只要是贾伦还留在朱和坚身边一日,他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也永远都没有实现野心的机会,还不如继续跟着赵俊臣有前途!

若不是因为贾伦的存在,李如安想要投靠朱和坚就绝不会像是今日这般心存顾忌!

甚至,李如安还认为,若不是因为贾伦的存在,自己如今也不会仅仅只是因为赵俊臣没有理会自己就惊慌失措。

“这个人若是不存在就好了!我的选择余地也会大的多!”李如安忍不住再次想到。

但表面上,李如安并没有显露自己的恶意,说道:“紧张?我为何要紧张?只不过是有些意外你会突然出现罢了!”

贾伦再次深深打量了李如安一眼,点头道:“没有紧张就好,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重要、也很危险,绝不能是惊慌失措,否则就会被人察觉到迹象……

当然,若是你被人发现了窃窥密匣的事情,也必须要一个人担着,七皇子殿下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与这件事情有关,吴信泉也会站在七皇子殿下那一边作证,你到时候不会有任何证据,以七皇子的朝野风评,到时候也不会有任何人相信你,只会死得更惨……

所以,千万不要紧张,尽量自然一些,你身为御书房管事太监,想要无声无息的偷窥一眼密匣里的奏疏并不困难,只要不出事,对大家都是好事……对你更是一件好事,想要赢得七皇子殿下的信任并不容易,这是你的机会。”

李如安沉默片刻后,说道:“不必你来提醒,我自然明白深浅!若是万一被人抓了现行,我会把脏水泼给赵俊臣,然后当场自杀!反正到时候横竖都要死!”

贾伦不由有些意外,因为他发现李如安所说的这一番话竟然不似谎话,态度很是坚决。

前些天,朱和坚提醒贾伦一定要小心李如安,认为贾伦今后未必能压住此人,贾伦当时也就把李如安记在了心里,但并不是特别重视,因为贾伦也很了解朱和坚,明白朱和坚的那一番话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敲打自己、让自己保持危机感——朱和坚希望自己与自己的身边人能够一直保持着紧迫感与危机感,这是他们的舒适区。

但因为李如安这个时候的决绝表态,贾伦不由是对李如安刮目相看了,认为李如安是一个不留余地的狠人物,心中也是愈发重视于他。

然而,贾伦并不知道,李如安这个时候已经给赵俊臣留下了密信、坦白了他会为朱和坚窃窥御书房密匣的事情。

所以,李如安的这般表态确实不是假话,若是他窃窥御书房密匣的时候被人抓了现行,他一定会把脏水泼给赵俊臣,而赵俊臣到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是别无选择,只能拿出李如安的密信为自己作证!

最终,朱和坚指使李如安窃窥御书房密匣的事情会败露,赵俊臣暗中渗透内廷的事情也会败露——李如安将会拉着这两个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为自己陪葬!

心中愈发重视李如安之余,贾伦的态度反倒是稍稍客气了一些,总是阴鸷深沉的表情间也多了一丝认同,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放在桌子上,说道:“今天的朝会一定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正是你行动的大好机会!七皇子他希望能在下午之前收到你的确切情报。”

这把钥匙,显然就是御书房密匣钥匙的复制品了。

李如安没想到,朱和坚竟然真的能在这般短时间之内搞到德庆皇帝随身携带的钥匙模型。

事实上,就像是李如安有事情瞒着贾伦一般,贾伦也没有把所有事情告知于李如安,同样是藏着一些底牌!

贾伦之所以是建议李如安立刻行动,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的朝会持续时间会很长、德庆皇帝短时间内并不会驾临御书房,更是因为今天轮班巡守御书房的那几名御前侍卫之中,有一人已经被七皇子朱和坚暗中收买了,将会暗中配合李如安行动。

当李如安进入御书房窃窥密匣奏疏的时候,这名御前侍卫将会设法转移其它御前侍卫的注意力!若是李如安行动不慎被人抓住现行,这名御前侍卫也会第一时间击杀李如安,绝不会留给李如安任何说话的机会!

以朱和坚的谨慎与心机,当然不会孤掷一注的押宝于李如安,让李如安窃窥御书房密匣的同时,他心中已经同时准备好了至少三个后续计划。

贾伦放下钥匙之后,很快就离开了房间。

而李如安盯着桌子上的钥匙,表情变幻良久之后,终于是狠狠一咬牙,把钥匙装进怀里,转身离开房间向着御书房而去。

当李如安赶到御书房之后,就见到御书房内这个时候只有两名小太监正在扫除,御书房外则有一队御前侍卫巡守各处。

李如安巡视片刻后,很快就是面色一寒,训斥道:“张晓骁、徐丁可,你们是如何扫除御书房的?陛下随时都会驾临,为何地上还有浮尘?我一刻钟之前来到御书房巡视的时候,就见到你们在打扫,怎么这般长时间还没有打扫干净?这般懈怠又岂能留在御书房做事?”

李如安如今已经在御书房内初步建立威信,随着他的开口训斥,两名小太监顿时是诚惶诚恐的请罪,同时也深深感到委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了。

李如安心里一直有些怨恨赵俊臣、朱和坚等人随意操纵自己的命运,毫无尊重可言,但实际上他面对地位低于自己的小人物的时候,态度也是毫无不同。

这个时候,李如安也丝毫没有因为两名小太监的请罪而心软,又说道:“这次念在你们是初犯,我不会你们赶出御书房了,但也不能轻易放过你们……现在,你们先去内监那边领罚,每人挨上十鞭子张张记性!挨过鞭子之后继续来御书房扫除!若是再让我见到你们懈怠于事,就不会是挨鞭子这么简单了!”

就这样,几句话的功夫,李如安支开了两名小太监,一时间御书房内只剩下了李如安一人。

不过,御书房外依然还有御前侍卫,因为御书房的房门依然敞开的缘故,李如安若是这个时候窃窥密匣里的奏疏,很容易就会被人发现。

而就在李如安认真考虑着自己应该如何避开这些御前侍卫眼睛的时候,就见到御书房外的侍卫们逐渐聚在一起,相互间偷偷讨论着什么。

或许是因为德庆皇帝不在御书房的缘故,这些侍卫并不似寻常时候那般丝毫不敢逾越规矩,态度有些散漫。

隐隐间,李如安似乎听到了“听说北镇抚司那边正在扩招人手”之类的讨论,好似是有人收到了小道消息,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在明朝,锦衣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宫内的御前伴驾与皇帝仪仗,听命于亲军都尉府,另一部分则是负责宫外的侦缉刑狱之事,听命于南、北镇抚司——这些宫内侍卫也同样是锦衣卫出身,但他们并不似宫外的那些锦衣卫一般油水十足,这般小道消息自然是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李如安只把这一切视为巧合,认为是一个大好机会,连忙是走到德庆皇帝的御案后面,用钥匙打开了御案下面的密匣,然后就装作一副整理御案的模样,实际上则是偷偷翻阅密匣里的几份奏疏。

很快的,李如安已经寻到了太子朱和堉的那封密疏,因为时间紧迫的缘故,也顾不上推测这封密疏内容所代表的意义,只是一目十行、速读了一遍,把大致内容记在了心里。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如安见到无人发现自己的异常,不由是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正想要重新锁上密匣,李如安突然抬头一看,却见到御书房外侍卫们的相聚讨论还没有结束,不由是心中一动。

李如安很清楚,御书房密匣之中的这些奏疏,每一份都是极为机密紧要,任何一份奏疏的内容传到外面都将会震动朝野。

在德庆皇帝的眼中,这些奏疏的内容或是不利于朝野稳定、或是可以作为底牌等待合适时机再拿出来,所以就一直藏在密匣之中刻意压着消息。

所以,李如安眼见到还有时间,就忍不住想要多看几份密匣里的奏疏,让自己也多些底牌。

于是,李如安怀着忐忑心情,又从密匣之中拿出另一份奏疏迅速翻看。

结果,李如安只是翻看了另一份奏疏的第一页,就忍不住手上一抖、表情稍变!

只见这份奏疏之上,赫然写着——“……臣李纯臣叩请陛下,经由臣亲身查探之后,已然是寻到切实证据,弹劾户部尚书赵俊臣为陛下督建行宫期间,屡次徇私舞弊、欺上瞒下,不仅是刻意拖延行宫建造进度,且还大肆挪用与贪墨行宫的专造银款,行宫所用木料、石料等等皆是以次充好……”

*

而就在李如安在御书房里偷看密匣里的奏疏之际,紫禁城的另一边,太和殿的朝会也逐渐进入了**。

今天的这场朝会,主题就是两个字——“弹劾”!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