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

摄政大明 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这一锅狗肉,赵俊臣吃的是津津有味,只觉得身体也暖和了许多。

赵俊臣当然明白玄烨射杀了猎犬、又把猎犬尸体交给自己品尝的深意,就是暗示“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

但赵俊臣从来都不会把自己视为是走狗,他认为自己今后一定会成为猎手!现如今那些高高在上的猎手,往后说不定反而会变成走狗!所以他吃这顿狗肉的时候,也是完全没有心理障碍。

但高扬陪着赵俊臣吃这锅狗肉的时候,却是食不知味、心惊胆战。

好不容易等到赵俊臣表示吃饱了,高扬就连忙表示告辞,赵俊臣自然也不会留他,挥了挥手就让他离开了,赵安也是趁势相伴告辞离开。

看着赵安与高扬的离去背影,赵俊臣却是突然一叹。

古今中外,官场上总是有着同样的弊病,那就是上层官员们总是喜欢重用那些有污点、品行有缺的人,对于那些品性高洁、问心无愧的人,反倒是敬而远之,甚至是嘲而远之。

无他,下面的人有把柄落在自己手里,今后就好控制,用起来也放心,就可以成为“心腹”,自然也就可以重用提拔了……至于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人,只能留在下面慢慢苦熬。

但这般做法的后果,就是小人当道、卑劣者横行于世,高尚者反而得不到提拔与重用,

赵俊臣上一世的时候,对于这种现象就是深痛恶绝,但现在却是变成了这种现象的参与者、维护者。

就像是高扬,明明是一个通敌叛国、贪心妄为之辈,但等他证明了忠心之后,赵俊臣手里的各类资源就会倾向于他,助他步步高升、掌握更大的实权。

“世情磨砺之下,终究是变成了自己当初最为厌恶的样子……”

赵俊臣苦笑自嘲,但似乎并不打算改变。

*

另一边,高扬离开了赵俊臣的房间之后,就连忙是再次向赵安郑重道谢,也再次向赵安保证了许多承诺,赵安则是表示咱们今后就是休戚与共的自己人了,不必这般客气。

说完了场面话,高扬就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却不知,咱们的‘聚宝商行’与赵阁老之间是何关系?赵掌柜能在赵阁老面前说上话,赵阁老也愿意卖给赵掌柜一个面子,似乎是很熟悉的样子……难不成,赵阁老他在‘聚宝商行’也参着一股?”

高扬是一个聪明人,仅从今天这场谈话的一些细枝末节,就已经猜出了一些事情,认为赵俊臣与“聚宝商行”之间的关系很深。

事实上,高扬早就开始怀疑“聚宝商行”的来历背景了,但别看他在宣府镇内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将,但放在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高扬本人也有自知之明,很明白许多事情不要太过于深究,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这种小人物有资格参与的,只要是银子落袋为安就可好,所以他对于“聚宝商行”的某些行径就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高扬的把柄被“聚宝商行”抓在手里,已经再也无法下船,他自然是想要探究明白自己究竟是登上了怎样的一条船。

赵安也知道高扬是一个聪明人,早就料到了高扬会有这个问题,他与高扬相伴着离开赵俊臣的房间,也正是为了给高扬答疑解惑的。

不过,高扬毕竟是刚刚登船的新人,又是性子奸猾之辈,并不能立刻信任、透漏太多消息。

所以,赵安只是忌讳莫深的解释道:“以高参将的聪慧,自然会明白像我们这样财力雄厚的商行必然有着深厚背景,高参将如今也是自己人了,我也可以向你透漏一些机密……咱们‘聚宝商行’的幕后股东有很多很多,每一位股东都是不可言说的大人物!”

赵安这句话并不算假,“聚宝商行”的股东确实有很多,赵俊臣有着后世见识,自然是不会只用自己的银子做事,也绝不会只用今天的银子做事。

所以,“聚宝商行”的股东不仅是包含了“赵党”官员、徽商、晋商等等,在赵俊臣的巧妙运作之下,甚至就连德庆皇帝的内承运库都能算是“聚宝商行”的大股东之一,所以“聚宝商行”的股东们也确实都是大人物。

只是这些股东并不了解“聚宝商行”的具体生意,只是每季度从“聚宝商行”这里分到一些红利罢了,赵俊臣才是“聚宝商行”的实际掌控者,也是“聚宝商行”的最大股东。

但在赵安的巧妙误导之下,却是让高扬误以为赵俊臣只是“聚宝商行”的众多股东之一,而且还是较为不起眼的那种,“聚宝商行”的背后有着许多大人物共同运作!

这样一来,高扬也就无限拔高了“聚宝商行”的背景来历,心中又是敬畏、又是惊喜。

敬畏于“聚宝商行”的背景深厚,高扬今后自然是不敢轻易背叛;惊喜于自己的因祸得福,竟是加入了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庞然大物,无疑是攀上了一颗大树,只要是紧紧抱住“聚宝商行”的大腿,他的那些罪行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反而是变成了一个投名状,让对方可以放心重用自己,今后说不定就要步步高升了。

想到这里,高扬对于赵安的态度也是愈发恭谨亲热了起来,连连点头道:“对!对!咱们今后都是自己人了……赵掌柜今后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直接交代我一声就行,我就当是自己的事情来办!不对,我会比自己的事情还要更为卖力!”

赵安笑眯眯的说道:“说起来,我这里也确实有一件事情,需要高参将帮着出力一二。”

高扬表情一喜,认为赵安把事情交给自己就是他初步融入这个团体的表现,连忙道:“赵掌柜请说。”

赵安叹息一声,道:“最近这段时间,京城中枢那边会有些混乱,赵阁老他这次主动请缨出马与建州女真谈判,就是为了躲开京城中枢的乱象,不想去管那些是是非非……赵阁老原本是以为,这场谈判必然会耗时良久,却没想到仅是一天时间就谈成了……但在年关之前,赵阁老他不希望自己太快返回京城,还想要留在宣府镇几天时间,却不知高参将有没有什么办法?”

高扬沉吟片刻后,很快就点头道:“这件事情好办,宣化府的下路有一伙流寇,规模不大,只有三五十人,我原本是打算养一养他们,等他们肥了之后再是出兵围剿,但既然是赵阁老不希望太早返京,咱们就宣称这股流寇已经坐大、在京城与宣府镇的官道附近大肆劫掠,赵阁老的身份是何等尊贵?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冒险返京,我到时候就会亲自领兵剿匪、顺便是拖延时间,等赵阁老什么时候想要动身返京了,这股流寇也就可以平定了……唉,只可惜这股流寇还没有形成气候,提前剿灭了他们也不会有太多浮财收入。”

赵安笑着说道:“高参将办事用心,我们‘聚宝商行’自然不会亏待。”

*

到了第二天,赵俊臣就离开了边境的营地、赶去了宣府镇的核心宣化府。

抵达了宣化府之后,赵俊臣稍稍休整了一下,就打算动身返京、向德庆皇帝禀报谈判成果,但还不等赵俊臣动身,宣化府却是收到了流寇劫掠官道的消息。

这样一来,赵俊臣的行程自然是被打断了,只好是“无奈”滞留在宣化府境内,而高扬则是主动请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一定会尽快剿灭匪患、为赵俊臣扫平归路,然后就领着一支边军兴冲冲的保境安民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赵俊臣滞留在宣化府内,却也一直没有闲着,他时而是暗中帮着“聚宝商行”进一步扩张势力影响,时而是微服巡视陕甘难民在宣府镇的近况,顺便也是广结良缘、趁机交好宣府镇的各位文武官员,对于宣府镇的许多状况也是愈发了然于胸。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一直是紧紧盯着京城中枢那边的动向。

就像是赵安所说,赵俊臣认为京城中枢这段时间必然会有些混乱。

按照赵俊臣的推断,朝廷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很快就会出现下一步的进展,在京城中枢的那几位老小狐狸的算计之下,南京六部很快就会失控,并且是引发民愤、尽失人心,朝廷中枢也会趁机提出收权之事,到时候必然会引发许多争议,还需要再次派出一位重臣赶往南京六部坐镇。

赵俊臣却是不希望自己卷入到这场争论之中,也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位赶往南京坐镇的重臣,这个时候自然是能躲就躲。

与此同时,太子朱和堉出京调查藩王的时候也很快就会有初步的结果,到时候也必然会是一颗平地惊雷,太子朱和堉本人也会惹来许多非议,赵俊臣心中自有想法,并不打算太早出面为朱和堉说话,也需要赵俊臣留在宣府镇躲上一段时间。

总而言之,京城局势稍定之后,才是赵俊臣出手摘果子的最佳时机。

然后,赵俊臣在宣化府内足足是滞留了五六天时间,京城中枢那边却依然是局势平静,赵俊臣所期待的乱象也是迟迟没有出现,不仅是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一直都没进展到下一步,太子朱和堉调查各地藩王的事情也是遭到了某些阻碍、迟迟没有结果。

赵俊臣心里明白,这般情况显然都是周尚景出手稳定局势的缘故,这只老狐狸就是不想让他独善其身。

原本是打算隔岸观火,结果对岸的火势迟迟没有烧起来,赵俊臣这个时候也就有些尴尬了,只觉得进退两难。

最终,眼看着年关已是近在眼前,赵俊臣若是再不返回京城就会错过德庆皇帝的寿辰,却是再也拖延不下去,只好是承认自己面对周尚景的时候棋差一招,乖乖的动身返京了。

当然,赵俊臣决定要返京的时候,高扬那边也“恰好”是传来了捷报,说他已经扫平了匪患、保障了官道的安全。

事实上,促使赵俊臣动身返京的原因,除了年关将近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

首先是陕甘三边的功臣们这几日已经陆续抵达了京城,等待着德庆皇帝的封赏,赵俊臣必须要及时赶回京城,为自己的那些心腹争取好处。

其次是赵府那边派人快马传来了消息,说是几位徽商领袖这个时候竟是赶到了京城,正等着赵俊臣返京之后求见,似乎有什么重要事情。

……

今天有事,回家已经很晚了,所以只有一个小章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