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18章.河套战事的结束

摄政大明 第1018章.河套战事的结束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之上,随着一声“有事早奏、无事下朝”,马上就有官员提到了漕船走私案的事情,一切证据皆是指向了当朝首辅沈常茂。

接下来,沈常茂的倒台可谓是直接、迅速、干脆利落。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被沈常茂寄以厚望的盟友七皇子朱和坚,这一次不仅没有伸手拉沈常茂一把,反而是提前掏空了沈常茂的家底,德庆皇帝见到沈常茂已经失去利用价值之后,也压根不会护着他。

最重要的是,沈常茂担任内阁首辅这段时间以来,他的政绩、能力、风评等等实在是一言难尽,那些清流与中立官员也不会为他说话求情。

这样一来,沈常茂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当“周党”与“赵党”官员联合起来出手发难、群起弹劾之际,沈常茂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

德庆皇帝还是老一套的手段,完全没有阻止百官们的纷纷攻讦,也任由沈常茂的威望扫地,但他并没有直接罢免沈常茂,只是暗示沈常茂应该主动请辞。

当然,等到沈常茂主动请辞之后,迎接他的结局究竟是平安无事的告老还乡,还是毫无体面的抄家入狱,就要看沈常茂是否“懂事”了。

与此同时,也因为沈常茂的事情,百官们并没有太过于追究赵俊臣与李成儒违背朝廷规矩、私自挪用漕银的事情,最终只是被德庆皇帝开口训斥了几句,表示下不为例,这件事情就算是揭过去了。

事实证明,亲眼见证了温观良、黄有容的倒台经过之后,沈常茂很是“懂事”,这场朝会结束之后就直接返回了府邸,筹集了手里的所有存银,又迅速变卖了一部分田宅,当天晚上就拱手把自己的大部分家资献给了德庆皇帝,也顺便向德庆皇帝递交了自己的辞呈。

这一次,赵俊臣并没有参与其中,所以他也不清楚沈常茂究竟献给了德庆皇帝多少银子,但应该是数目不小,所以德庆皇帝很痛快就准许了沈常茂的告老还乡。

这件事情,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从周尚景盯上沈常茂那一刻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唯一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情况,就是沈常茂的失态了。

据说,德庆皇帝“恩准”了沈常茂的辞呈之后,沈常茂就跌跌撞撞的离开了皇宫,因为神思不属的缘故,还在午门之外狠狠摔了一跤,摔倒之后并没有直接站起来,反倒是当场嚎啕大哭起来,引来了周围人的纷纷瞩目。

相较于沈常茂平日里的严肃冷厉,这般当众哭嚎的表现可谓是极为失态了,完全没有前任首辅的体面,让百官们好生看了一场笑话,说是传为笑柄也不为过。

不过,赵俊臣却是可以体会到沈常茂的心情,他早就看清楚了沈常茂过往的冷厉强硬只是一种色厉内荏的伪装,这次又经历了众叛亲离、落井下石的惨况,还被德庆皇帝拿走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家资,身心受创、情绪失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听闻了沈常茂的惨状之后,赵俊臣并没有太多的嘲笑之意,反倒是心中暗生警惕——温观良、黄有容、沈常茂,这一个个的鲜活例子皆是表明,德庆皇帝是一个心性凉薄、翻脸无情的皇帝,想要从他的手里全身而退、得到一个善终实在是太难了,也难怪周尚景当初为了自己可以顺顺利利的告老还乡,会是那般的耗费苦心了。

从这方面而言,周尚景是值得敬佩的,他明明已经成功化解了德庆皇帝的忌惮,让德庆皇帝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赵俊臣的身上,但当他发现了江山社稷存在隐患之后,依然是义无反顾的高调返回了庙堂核心之处,哪怕是引起了德庆皇帝再一次的心生猜忌也是在所不惜。

当然,周尚景的心机手段太过高明,在他揭开谜底之前,极少有人可以猜到他的真实想法,这般表现或许也只是他的伪装,实际上另有所图也说不定——但他的这般做法确实是做出了牺牲、承担了风险。

又到了第三天的早朝之上,德庆皇帝先是向百官们宣布了沈常茂主动请辞的事情,然后就不情不愿的把周尚景再次任命为内阁首辅。

很显然,德庆皇帝并不想让周尚景再次成为内阁首辅,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前功尽弃,但梁辅臣如今还留在陕甘三边主持军政;王保仁则是坐镇南直隶主持南京六部的整顿;程远道一向是只懂得夸夸其谈、难堪重任;赵俊臣的年纪太轻、资历太浅、威胁更大;李和又向来是与周尚景穿着同一条裤子……

所以,数来数去,德庆皇帝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让周尚景重返当朝首辅之位了。

不得不说,周尚景的威望与手段,确实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他再次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庙堂中枢持续了半年有余的纷纷乱象,很快就渐渐趋于稳定了,各大衙门完全没有因为内阁首辅的人选更迭而发生任何混乱,就好似周尚景至始至终都是内阁首辅一般。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庙堂里的一切皆是顺利无事,相关衙门收到了河工银子之后,疏通漕运的工事也是进展很快,南方各省的漕船很快就可以抵达京城,朝廷的一场危机也是化于无形。

就在这般平静的局势之下,花马池营再次传来了消息。

*

这一天的傍晚时分,当赵俊臣结束了自己在文渊阁的公务、返回赵府之后,却是见到了一个熟人正在赵府之中恭候着自己。

这个人,乃是固原总兵方振山的私兵首领宋柏,他带来了方振山的一封密信。

书房里见到宋柏之后,赵俊臣就知道,必然是河套战事发生了某种变故,只是还不清楚这般变故究竟是好是坏。

河套战事的成败关系到赵俊臣的许多计划,赵俊臣的心情难免是略有忐忑,但他并没有急切询问详情,而是表情平静的拆开了方振山的密信、认真读着。

阅读之际,赵俊臣先是表情逐渐变得凝重、眉头也是越皱越紧,但很快就舒展了眉头,似乎是暗暗松了一口气,最后则是一副似笑非笑的嘲讽模样。

“德庆皇帝太过于心急了,梁辅臣也太过于愚忠了,险些坏了大事,幸好是结局还算不错……尤其是关武元这一头站在风口上的肥猪,这一次竟是越飞越高了,时也运也,又让他落到了最大的好处……”

*

时间返回到了五天之前。

德庆皇帝瞒着朝廷百官,向花马池营传去了一道密旨,催促梁辅臣尽快结束河套战事,一定要赶在自己的寿辰之前,彻底收复河套地区。

对于德庆皇帝而言,若是能在自己的寿辰当天,当众宣布朝廷已经彻底收复河套的丰功伟绩,显然是一件极为光彩的事情。

当然,德庆皇帝也知道战场胜负不可急求的道理,但他就是按耐不住。

梁辅臣收到圣旨之后,实际上也是正合心意。

赵俊臣认为这场战事宜缓不宜急,那是因为他没有坐在梁辅臣的位置上,想法也有些太简单了。

这场战争发展到了现在,尤其是北疆各地冬至以后的天寒地冻、冷冽冰风,局面已是愈发艰难了。

这段时间以来,朝廷为了尽快收复河套地区,就征调了各路兵马赶往陕甘境内支援,总兵力高达二十余万,也就给陕甘三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负担与混乱。

各路大军混杂于一处,后勤补给、军纪管理、作战配合,等等等等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至少梁辅臣就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北疆各地的气候愈发寒冷,军中出现了许多冻死冻伤的将士,极大的影响了士气;

各路军队为了争夺后勤物资,陆续发生了好几十起私斗,私下里劫掠百姓的事情也是屡禁不绝;

陕甘各地为了支援朝廷军队作战,早就耗尽了最后一点余力,渐渐也是不做回应了;

百姓们耽误了今年的秋种,明年的生活又没有着落,心中不满更是日益增涨。

这些问题,都是梁辅臣无法解决的。

简而言之,就是快要坚持不住了。

当然,蒙古右翼军队的情况并不比朝廷军队更好多少,河套境内经常可以见到冻毙于地的蒙古骑士与战马,也同样是到了极限。

可以说,双方军队都已是精疲力竭了,后续就要看两军将士谁可以咬牙坚持更久了,但梁辅臣很是了解明朝军队的状况,心中并没有太多信心。

而且,梁辅臣出于自身的考虑,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结束这场战事。

在赵俊臣离开陕甘三边之前,因为赵俊臣的暗中算计,梁辅臣的威望已是大为降低,陕甘各方对于梁辅臣也不大服气。

现如今,眼看着河套战事迟迟没有进展,所有人就会忍不住拿着赵俊臣与梁辅臣作比较,他们不会看到梁辅臣所面临的局面与赵俊臣当初完全不同,只会认为赵俊臣当初只是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全歼了蒙古联军,又为朝廷大军收复河套地区营造了大好局势,可谓是立竿见影、功勋卓著,但梁辅臣接手了这场战事之后,却是一直都没有太多建树,相较之下就认为梁辅臣的胆魄与能力远不如赵俊臣,这也就进一步影响了梁辅臣的威望。

若是这般状况持续下去,梁辅臣很快就要无法调动那些拥兵自重、骄横自大的将领们了。

所以,无论是从任何一方面考虑,梁辅臣都认为自己这个时候必须要主动出击、速战速决了,德庆皇帝的旨意也进一步坚定了他的这般想法——毕竟,赶在德庆皇帝的寿辰之前收复河套,也会成为他今后的政治资本。

坚定了这般想法之后,梁辅臣很快就召集了军中众位将领议事,表示他想要主动求战、速战速决的心思。

这个时候,陕甘三边的各位将领——譬如固原总兵方振山、禁军统领关武元、老将何漳等人,因为他们已经收到了赵俊臣的密信,也认可赵俊臣“宜缓不宜急”的作战思路,就纷纷表态反对,认为朝廷大军这个时候应该稳扎稳打、以防为主。

但另一边,各路援军的将领们却是纷纷表态支持了梁辅臣的想法,这些将领皆是来自于陕甘三边的附近军镇,也都是最近这段时间才抵达了战场之中,自然是不会受到赵俊臣的影响。

这些将领率兵支援河套战事,就是想要建功立业、牟取好处,眼看着河套战事迟迟没有进展,也不愿意一直苦挨北疆的凌冽寒风,自然是有些立功急切。

而且,这些将领也是信心满满,认为朝廷大军这一次主动出击、速战速决的胜算很高。

根据赵俊臣的建议,梁辅臣无条件释放了朝廷军队所俘获的那些蒙古右翼各部落的首领与贵族之后,除了鄂尔多斯部落的军队还是急切想要夺回河套地区、依然保持着战意之外,其余部落的军队皆是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敷衍与自保之意,也极少会与朝廷大军拼命。

所以,这些援军将领们就认为,只要是朝廷大军寻到了鄂尔多斯部落的剩余军队主力,并且是一举重创他们,蒙古右翼其余各部落的军队很快就会退兵离去,到时候朝廷就可以彻底收复河套了。

接下来,就是无止境的争吵与辩论,支持稳扎稳打的将领与支持速战速决的将领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了。

然后,因为梁辅臣的强烈坚持,朝廷大军最终还是主动出击、寻敌决战了。

再然后,朝廷大军很快就迎来了一场惨败!

这是因为,就在朝廷大军出兵的第二天,河套地区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暴风雪!

……

下周一之前,虫子有事,更新也许会不稳定——只是也许,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但从下周一开始,更新会再次稳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