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四十二章.暗中争锋

摄政大明 第九百四十二章.暗中争锋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简而言之,为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赵俊臣如今颇是有些以明朝国运为赌注的嫌疑。

当然,赵俊臣的赌性并不算重,也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命运寄托在运气之上,他的每一项决定都是经过了充分考虑与反复推演。

更何况,赵俊臣如今也算得上是依附在明朝这颗老树上的一只蛀虫,一旦是这颗老树轰然倒下,赵俊臣本身也不会落得任何好处。

所以,为了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诸项危机,赵俊臣已经准备了许多方案。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是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走到了目前这一步之后,赵俊臣的位置已经变得有些尴尬了。

在此之前,赵俊臣只是德庆皇帝眼中的一头养肥就宰的肥猪、一个用完了就要被嫌弃的夜壶、一枚吸引民怨的棋子,一个新皇登基之后杀之立威的猴子,今后注定会是兔死狗烹的结局。

赵俊臣一直都在极力抗争着这般命运,但这般命运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至少在新皇登基之前,赵俊臣并不会有任何危险,德庆皇帝对于他的一些小动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赵俊臣遇到危机的话,德庆皇帝甚至还会主动出手相助。

考虑到德庆皇帝的身体状况,赵俊臣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十年时间的安全无忧。

但如今,随着赵俊臣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更还策划推动了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大计,他的权势与威望大为增涨之余,也就彻底失去了曾经的缓冲时间,他在德庆皇帝眼中的定位更是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赵俊臣太年轻了,又有着与年纪完全不相配的权势与手段,似乎还是一个野心勃勃之辈,所以他也就变成了德庆皇帝眼里的一个威胁,一个足以动摇朱家江山的隐患!

这般存在,对于德庆皇帝而言简直就是眼中钉、肉中刺!

以德庆皇帝的性子,自然不会容忍赵俊臣继续发展下去,也不会刻意再等到新皇登基的时候,从今往后只要是赵俊臣稍是露出破绽、又或者是稍微显出颓势,就一定会遭到德庆皇帝的翻脸无情。

别看赵俊臣如今也算是权重位高、声望高涨,但若是德庆皇帝刻意针对、大肆攻击的话,赵俊臣依然是毫无还手之力。

这般情况下,出于短期考虑,为了防止德庆皇帝急不可耐的打压,国库里的钱粮绝不能太过充足!也唯有朝廷财政周转不灵的情况下,赵俊臣才能体现出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与作用,即使是德庆皇帝也不敢随意出手针对。

与此同时,出于长远考虑,为了抵抗德庆皇帝今后必然会出现的敌视,赵俊臣就必须要连续不断的拿出耀眼政绩,不断的增加国库收入、改善朝廷财政,让德庆皇帝无法找到翻脸与打压的理由。

这两项目标,可谓是南辕北辙、截然相反。

一旦是朝廷的钱粮状况出现了明显改善,赵俊臣就会失去作用,引来德庆皇帝愈加迫不及待的出手剪除;一旦是朝廷的钱粮状况迟迟不能出现明显改善,赵俊臣也同样是失去了价值,依然会引来德庆皇帝的打压与针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概就是指赵俊臣的目前状况了。

所以,赵俊臣唯有从两方面同时下手,一边是不断增加朝廷的国库收入,继续证明自己的作用与价值,一边是想办法增加国库的消耗,让朝廷钱粮一直处于入不支出的状况,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不可或缺。

关于前者,赵俊臣一直都在做,川盐开发、商税整顿、农业改革、以及未来的合并南京六部、剪除各地王室势力等等,都会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明显改善朝廷的财政状况。

关于后者,赵俊臣也同样在做,这一次赵俊臣极力推动朝廷出兵收复河套,就是出于这般原因!诸般出于一片公心的表现,也只是一种伪装罢了。

时至今日,赵俊臣已经为朝廷营造出了大好局势,所以赵俊臣毫不怀疑朝廷收复河套的计划可以成功。

但这件事情的真正麻烦,却是要等到朝廷成功收复河套之后——百姓移边之后的安置问题,边军驻防之际的建立卫城、大面积开垦农田期间所需的农具与种子,这些事情皆是需要消耗天量的银钱与粮草。

可以说,仅是这些善后事宜,就足以抵消朝廷今后三五年的财政收入。

所以,赵俊臣也就为自己再次争取到了三五年时间的缓冲期。

*

此前,赵俊臣认为朝廷中枢与德庆皇帝十有**是抵挡不住开疆扩土的诱惑、极有可能会同意出兵收复河套的计划,但这件事情终究是存在一定的变数,所以赵俊臣的心情也一直有些悬着。

实际上,赵俊臣早就做出了决定,一旦是朝廷不同意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他就会强行推动这项计划,让生米做成熟饭。

这也是赵俊臣知道了朝廷传来新圣旨的消息之后,就一直是神情严肃的原因。

此时,听完了圣旨内容之后,赵俊臣的心情顿时是放松了许多。

于是,赵俊臣领旨谢恩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端起一杯茶茗轻轻饮着,顺便是冷眼旁观着总督府正堂内的众人表现。

梁辅臣宣读了圣旨之后,顿时是掀起了一阵哗然与混乱。

有些官员因为赵俊臣这次全歼了蒙古联军的辉煌战绩,认为蒙古人的战力低下,不由是心中轻视,认为自己迎来了一次大展拳脚、获取军功的大好机会,纷纷是神情振奋、积极请战。

还有些官员的畏战情绪已是根深蒂固,即使是见证了赵俊臣的赫赫战功之后,也不能扭转想法,一个个皆是表情不安,他们缩着身子,鼻观口、口观心,生怕自己会引起梁辅臣的注意、被派到草原上送死。

另有一批官员拥有一定的眼光见识,即是见到了机遇,也是看出了危机,不由是有些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却是有些按耐不住,七口八舌的提出了一些异议与顾虑。

这般情况下,场面不由是有些混乱。

梁辅臣却是一个立场坚定、自有主见之辈,见到场面渐渐失控之后,顿时是表情冷肃的大声喝到:“肃静!……你们都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这里是三边总督府,又岂能像是民间菜市一般喧闹?成何体统!”

说完,梁辅臣转目环视着众位文武官员,然后又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我们是朝廷的臣子,手里拿着朝廷的俸禄,既然是朝廷中枢已经下达了旨意,我等自然是要遵旨办事!所以,本阁不希望再听到有任何人提出质疑,也不想看到有任何人退缩怯步!从现在开始,这里只需要讨论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完成陛下的旨意,出征草原、收复河套!”

因为被马匪绑架的事情,梁辅臣的威望大受打击,但他毕竟是钦差大臣、朝廷阁老,见到他的强硬表态之后,总督府正堂内的众位文武官员顿时是不敢再有喧哗,也不敢再是提出任何异议。

见到众人的顺从表现之后,梁辅臣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问道:“依照朝廷的命令,这一次将是由陕甘境内的各军将士担任出征草原的先锋,这项任务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各位大人皆是陕甘境内举足轻重的文武大员,可有什么想法与计划?”

在梁辅臣想来,这里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初次得知朝廷要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仓促间绝不可能提出多少有用的意见,即使是偶尔提出一些想法,也必然会有明显缺陷。

这般情况下,梁辅臣拿出了赵俊臣精心准备的那份计划之后,就必然会让众位官员惊为天人,到时候梁辅臣的威望也会大为高涨。

这般做法,显然是窃取了赵俊臣的功绩,可谓是手段卑劣,但梁辅臣却是毫不在意。

梁辅臣的性格固然是有些刚正,但也绝不是一个迂腐之辈,只要是这般手段可以增涨自己的威望,顺便是打压赵俊臣的影响力,梁辅臣就绝不会拒绝。

对于梁辅臣而言,他的底线只有两条而已,一是朝廷的利益不能受损,二是自己对德庆皇帝的忠心不能动摇,除了这两条原则之外,梁辅臣也算是一个不折手段之辈,这是他与太子朱和堉的本质不同,也是他能够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一直稳坐钓鱼台的赵俊臣见到梁辅臣的这般表现之后,也很快就猜出了梁辅臣的心思。

赵俊臣并不是一个大度之辈,他这段时间虽然是不会主动与梁辅臣争抢风头,但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梁辅臣窃取自己的功劳。

于是,赵俊臣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又向着固原总兵方振山打了一个眼色。

方振山的性子玲珑剔透,见到赵俊臣的眼神示意之后,很快就想明白了赵俊臣的意思。

听到梁辅臣的询问之后,就在众位官员纷纷陷入沉默之际,梁辅臣正准备说出赵俊臣的计划,方振山突然开口道:“说起来,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赵大人在很早之前就曾提及过……依照卑职的猜测,朝廷如今突然间决定要出兵收复河套,也是因为赵大人向朝廷提议的缘故吧?”

随着方振山的这一番话,总督府正堂内众位官员的目光纷纷汇聚在赵俊臣的身上,梁辅臣的表情则是有些难看。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赵俊臣则是一副智珠在握、成竹在胸的模样,脸上挂着了然一切的笑容,缓缓点头道:“正是如此!当初,蒙古联军被拖在阶州城下屡屡不能建功之后,我就想到了今日的局面,认为朝廷大军有机会形成包围、全歼蒙古联军!到了那个时候,蒙古各部就会元气大伤,也正是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大好机会,就向朝廷送去了一份密疏提议此事,时至今日终于是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说到这里,赵俊臣换了一副大义凌然的表情,又说道:“一旦是朝廷收复河套的计划能够成功,西北防线就会推进到草原深处,陕甘三边就会成为大后方,困扰朝廷多年的火筛入寇也就会彻底解决,到时候不仅是陕甘百姓们从今往后可以安居乐业,咱们这些官员也可以建立功业,甚至是留名史册,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就是想让众位官员皆是明白一件事情——等到朝廷顺利收复草原之后,在场的所有官员都会成为有功之臣,而这一切机会都是赵俊臣为他们争取到的。

并且,这一番话传出去之后,赵俊臣的朝野声望也会再一次的高涨。

果然,听到了赵俊臣的这般说法之后,在场的众位官员纷纷是争先恐后的歌功颂德,许多原本是畏敌如虎的官员见到赵俊臣的这般表态之后,思及赵俊臣这段时间以来的丰功伟绩、传奇战绩,不由是增添了几分信心,态度也变得积极踊跃了起来。

一时间,梁辅臣再次遭到了众位官员的忽视,他见到赵俊臣趁机为自己捞取声望的举动之后,表情也变得更加难看。

偏偏,赵俊臣的说法也是事实,所以梁辅臣也不能阻止这一切,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俊臣的威望再次高涨。

这个时候,方振山则是表情夸张的赞叹道:“原来赵大人与蒙古鞑子交战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这般眼光之长远敏锐,只怕是当世少有人及了!”

然后,方振山满脸的虚心求教,又问道:“既然赵大人您早就预料到了今日之局面,一定是心中早就想好了收复河套的全盘计划了吧?”

赵俊臣依然是一副洞若观火的睿智模样,点了点头后,淡然道:“这般重要的事情,既是关系到数千万百姓的福祉,也关系到朝廷官军的军功与性命,我这里自然是想好了全盘计划。”

说完,赵俊臣就把自己的调虎离山之计详细讲诉了一遍。

这般计划,一环紧扣一环,可谓是绝妙至极,即使是梁辅臣当初得知这般计划之后也是忍不住连连赞叹,就更别说是总督府正堂内这些文武大员了。

当他们发现赵俊臣的计划一旦是顺利达成之后,朝廷出兵草原收复河套的阻碍与危险皆是将会大幅降低,他们身为先锋的前期收获则是大幅增加,天赐良机就在眼前,顿时是情绪激动了起来。

就这样,梁辅臣预计中的语惊四座、惊为天人的场景,这一刻确实是出现了,但这一切风光却是尽数归到了赵俊臣的身上。

……

20.5/30!

凌晨左右还有一更。

另,感谢莱纳.龙特的一千元打赏,让虫子的本月稿费瞬间增加了五成,感激不尽、愧不敢当。

话到这里,就顺便说一下,这本书大约还有五百余位读者坚持正版订阅,因为起点已经放弃本书的缘故,没有任何推荐位,也基本没有新读者,成绩自然是一言难尽。

这一切都是虫子的自作自受,所以虫子恢复更新之后,就从来没有向大家索要过订阅与打赏之类,成绩再烂也要自己咬牙忍着……虫子只希望自己认真写完这本书之后,说一句“我没有辜负你们的等待与坚持”。

经常见到大家讨论“这本书成绩太烂的话虫子会不会坚持”的问题,这是最后一次回答,所以请大家安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