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八百一十七章.战巩昌(六)

摄政大明 第八百一十七章.战巩昌(六)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原本有些喧闹的大堂终于是渐渐重归于肃静。

明朝一向是重文轻武,如今虽然是在商议战事,但依然是文官们首先发表意见。

陕西学政郑家栋率先说道:“钦差大人,卑职认为,阶州城绝不容有失,这不仅是丢城失地、百姓安危的问题,陕甘的军粮与赈灾粮草如今大都是储存在阶州城内,一旦是阶州城被蒙古大军攻破,陕甘军民今年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按察使周勃也皱着眉头说道:“还有,蒙古人这两年同样是天灾不断,今年因为钦差大人坚壁清野的策略,蒙古人一直都没有抢到多少粮食,若是今年的火筛入寇能够让他们空手而归,恐怕今年就会是蒙古各大部落由盛转衰的开始,从今往后蒙古人必然是威胁大减,但若是让蒙古人得到了阶州城的粮草,来年也会愈加强大,更还会食髓知味,愈加是频频侵犯陕甘,所以这次的战事乃是关系到陕甘三边的百年边防大计,绝不可忽视!”

随后,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起身说道:“下官认为郑学政与周按察使的说法很有道理,阶州城的安危关系重大,乃是必救之地!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支援阶州城、确保阶州城的安危!”

文官们大都是不擅于战事,他们的诸般见解也只是表述此战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切实有效的建议。

事实上,赵俊臣也不期望这几位文官能够讲出什么高明的意见,只是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之后,就将目光转向了几位武官。

与此同时,文官们也知道自己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打战的事情终究还是要看武官们的表现,也纷纷是转头向着武官们看去。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几位武官也皆非怯弱之辈,并没有任何推诿之意,纷纷是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众位武官之中,方振山作为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位居正二品官职,地位最是高崇,按理说应该由他来率先发表意见。

方振山原本也是这样想的,正准备再次起身表态,却发现何漳已是抢先一步起身说道:“钦差大人,如今海原城已是大军云集,战兵新军、戚斌新军、以及禁军精锐加起来足有五万余人,皆是骁勇善战之强兵!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尚未发现我军之动态,反而是专注于进攻阶州城,这般情况下最是适合奇袭!卑职认为,可以将所有骑兵集结起来,由卑职亲自领军前往阶州城,必然可以打蒙古联军一个措手不及,让蒙古联军损失惨重,到了那个时候,阶州城的困境也必然是迎刃而解!”

见到何漳抢在自己前面发表意见,方振山眼中闪过了一丝恼怒。

方振山与何漳原本就有嫌隙,如今自然是不会赞同何漳的意见,说道:“钦差大人,卑职认为,何老将军的想法过于冒险了!如今海原城固然是大军云集,但我军并不是以骑兵见长,战马也一直都有不足,哪怕是所有骑兵集结于一处,也不过是万人左右的规模!与此同时,蒙古人这段时间虽然是多次分兵,包围阶州城的蒙古大军依然有四万余人的规模,全都是以骑术擅长的精锐骑兵,甚至还有许多骑兵是一人双马,并且蒙古人在进攻阶州城之际也依旧谨慎,阶州城百里范围之内都是斥候探马的警戒范围,即使是我军集结所有骑兵进行奇袭,也很难建立奇功,一旦是稍有闪失,骑兵们就会陷入全军覆灭的危机!所以,何老将军的建议,却是有些想当然了。”

方振山反驳了何漳的观点之后,何漳同样是面现怒色,就打算与方振山争论。

然而,不等何漳开口,赵俊臣就问道:“那么,方总兵可有良策?”

方振山沉声说道:“此次攻入陇南地区的蒙古联军,全都是蒙古右翼与准噶尔汗国最精锐的军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更加不敢有任何闪失,一旦是损失惨重,他们就要许多年都不能恢复元气,所以蒙古联军自从攻入了陕甘之后,行动就一直是极为谨慎,再加上蒙古人向来是不善久战,如今又是深入敌境,必然是不敢与我大军进行决战!如今钦差大人率领六万强军来援,再加上我固原军镇的兵力,足可以凑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大军,只要是这支大军摆开阵势向着阶州城压去,做出一副要与蒙古人决战的姿态,蒙古人一定是心生怯意、不战而逃,然后我军再趁胜追击,并且是命令各路边军进行拦截,也必然会有大量斩获!”

不得不说,相较于何漳的意见,方振山的意见更为稳妥,许多官员也皆是表现出了意动之色,但赵俊臣依旧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只是转头向着戚斌看去,问道:“戚斌,你乃是戚少保的后人,颇是擅长军略,可有什么不一样的建议?”

戚斌显然是有些不同的想法,早已经是迫不及待,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马上就起身说道:“钦差大人,卑职认为,如今的局势之下,若是想要取得最大的战果,首要之务既不是奇袭杀敌,也不是大军退敌,而是应该遣派一支强军前往渭水以北的破虏卫,断去蒙古联军的后路,让蒙古人无法再退回渭水北岸,在调集甘肃军镇的兵力堵住蒙古联军的西路!在此之前,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却不可太早支援阶州城,反倒是可以利用阶州城作为诱饵拖住蒙古大军,等到包围彻底成型之后,再以堂堂正正的军势压向阶州城,与蒙古联军进行决战,将这支蒙古军队彻底消灭!”

听到戚斌的建议之后,原本是一直不置可否的赵俊臣却是突然笑了。

相较于何漳的激进与方振山的保守,戚斌的这番建议却是最符合赵俊臣的心思!

然而,除了赵俊臣之外,其他人却不这么想。

随着戚斌的话声落下,有几位性格持重的官员顿时是面色一变,连忙发表了不同意见。

郑家栋对于戚斌一向是很有好感,但他这次却是率先起身反对了戚斌的意见,说道:“钦差大人,下官认为戚斌的建议不妥!何漳老将军的计策虽然是有些冒险激进,但至少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阶州城的围困,说不定还能够建立奇功!方总兵的计策略显保守,但却是万无一失之策,这些年来已是多次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相较而言,戚守备的建议看似不错,但这般方法必定是要耽搁许多时间,不能及时支援阶州城,一旦是阶州城在此期间有所闪失,可就大事不妙了!”

然后,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说道:“下官也是这般看法,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阶州城的安危!此外,按照戚守备的建议,我军必然是要与蒙古人进行一场决战,先不谈此战的胜负未料,即使是最终胜了,恐怕也会损伤无数……相较而言,还是方总兵的计划最为稳妥!”

郑家栋与吴启凡皆是老成之辈,他们作为地方衙门的文官也有些天然畏惧战争,若是按照戚斌的计划,就必然会有一场规模极大的战事发生,这场战争胜负未知、变数极多,自然是引来了他们的抗拒。

不过,按察使周勃与蒙古人有仇,对蒙古人一向是恨之入骨,却是极为赞同戚斌的建议,说道:“钦差大人,下官倒是认为,戚将军的建议很是不错,既不像何老将军一般激进,也不似方总兵一般保守,若是这个计划顺利的话,就能够将数万蒙古大军一举歼灭,必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功!”

看到众位官员之中终于有人支持了戚斌的意见,赵俊臣抬手下压,制止了众人进一步的争论。

然后,赵俊臣终于是再次开口了。

赵俊臣面容肃穆,缓缓说道:“自从接手了陕甘三边的防务之后,我先后组建了战兵新军、颁布了丰厚的军功赏赐、统合了陕甘所有的力量……我费尽心机的做了这么多事情,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安然度过今年的火筛入寇而已,关于这一点,我这段时间曾不止一次谈及,但似乎大家都只是认为我在说大话而已,依然是秉持着过去的想法,认为我们只要把入侵的蒙古人礼送出境即可,不需要大动干戈……”

说到这里,赵俊臣环视了在场众人一眼,又说道:“那么,我就在这里再说一次!我的野心很大,比你们想象中更大!我要与众位共同创建一场不世奇功!我要让蒙古人从此不敢再侵入我大明疆土!我要为陕甘境内所有遭到蒙古**害的百姓们报仇雪恨!我要确保陕甘三边今后百年之安宁!我要让这次侵入大明疆土的这支蒙古联军……有来无回!”

赵俊臣的话声不大,但语气却是极为坚定!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说法,在场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在此之前,赵俊臣曾不止一次的透漏过他想要大干一场的想法,但所有人都没有放在心里,认为赵俊臣的这般表述只是为了鼓动士气罢了,但如今再看到赵俊臣的重申之后,他们才发现赵俊臣竟是真想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甚至,听赵俊臣的意思,歼灭入侵的蒙古大军也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

一举歼灭数万蒙古大军,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明太祖当年都没有办到的事情!

明朝建立之后,虽然是把蒙古人赶出了汉人领土,但数百年来面对蒙古人的侵袭依然是一直处于被动!

若是陕甘三边拥有这般力量,又何必每年都要遭遇火筛入寇?

当年,明英宗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曾亲率五十万大军亲征,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土木堡之变!五十万大军被全歼,甚至就连明英宗也被俘虏,甚至险些丢掉了京城!

如今,赵俊臣这般狂妄的表述,究竟是哪来的底气?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