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六十六章.远在京城的变故(三)

摄政大明 第七百六十六章.远在京城的变故(三)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越权行事,无论是古今中外都是官场大忌,哪怕是事急从权,也终究是犯了忌讳、坏了规矩,而赵俊臣这一次的越权更是极为严重,一个主持赈灾事宜的钦差大臣因为抓住了地方官员的把柄,就强行整顿了西北数省的官场、架空了封疆大吏,不仅是插手了地方政务,并且还干涉了边防军务……简而言之,以这件事情的背景、影响、以及特殊性,今后注定是要纪录史书的,若是德庆皇帝轻易放过赵俊臣,官员们今后一旦是有样学样,整个官场都要乱了。

所以,德庆皇帝若是要出手严惩赵俊臣,理由也非常充分,仅仅是“以儆效尤”四个字就足够了!就算是赵俊臣这次在西北立下大功,也不会有多少人心生异议!

不过,赵俊臣的所作所为,表面上又是一心奉公,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犯了官场忌讳,却是甘愿为了朝廷之大局而身陷险境,德庆皇帝若是当真惩戒了赵俊臣,又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会让忠臣寒心,尤其是朝廷目前还有许多事情离不开赵俊臣,也就更不好下手了。

所以,德庆皇帝心中难免是有些犹豫不定。

见到德庆皇帝的沉吟不语,几位阁老表面上不动神色,仿佛只是静候着德庆皇帝的决定,但心情大都是有些期待或者紧张,急切想要知道德庆皇帝的态度。

像是沈常茂、程远道等人,皆是希望德庆皇帝会出手惩戒赵俊臣,左兰山自然是希望赵俊臣有功无过,至于周尚景、梁辅臣等人,则是态度中立,认为赏罚皆可,一切以德庆皇帝的态度为主。

最终,德庆皇帝沉吟良久之后,缓缓说道:“至于赵俊臣的越权行事……确实是坏了朝廷规矩,哪怕是赵俊臣的所作所为皆是出于公心,却也不可轻饶……不过,如今的西北局势还需要赵俊臣出力维护,一切还是等到今年的边疆战事结束之后再说吧。”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沈常茂、程远道等人皆是面现喜色,左兰山则是神色忧虑。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看似是没有准确态度,但至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情有可原”四字,隐含深意很明白,赵俊臣这一次的越权行事必定是要惩戒的,但要等到西北局势平稳之后再说,惩戒的轻重则是要视赵俊臣这一次的功勋而定,若是赵俊臣的功勋较大,则功过相抵、小惩大诫,但若是赵俊臣这一次不仅没有立下功勋,反倒是办砸了西北边防,那就是最完美的替罪羊了,必然是要倒大霉。

德庆皇帝的决定,也考虑到了西北督抚们的态度,西北督抚们如今犯了大罪,乃是因为赵俊臣的保证与建议,才有了戴罪立功的机会,西北局势才会稳定,若是德庆皇帝动了赵俊臣,那么西北督抚们也难免会多想,西北局势也会不稳,所以德庆皇帝为了稳定西北局势,也同样给了赵俊臣机会,一切延后再定!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目光再次转向了梁辅臣,吩咐道:“梁辅臣,你抵达花马池营之后,就让他前往陕甘腹地,只负责赈灾事宜,等到赈灾之事进入正规之后,就让他尽快返回京城……此外,赵俊臣在西北的一切行迹作为,你也要详细调查,然后呈报于朕!”

梁辅臣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明白了德庆皇帝的深意,点头后沉声说道:“臣明白了。”

德庆皇帝这是担心赵俊臣趁机插手兵权。

然后,德庆皇帝再次沉吟片刻后,目光再转向了其余几个阁老,表情严肃的说道:“西北督抚的勾结绥靖之事,你等务必要守口如瓶,绝不可传扬出去!此外,边防的问题愈加严重,乃是朝廷目前的头等大事,北方有了乱象,其余地方就应该全力保持稳定,若是各地一同生乱,朝廷就难以控制局面,所以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就暂且延缓行事……还有,朝廷中枢也必须要同心协力,你们身为内阁辅臣,也要以身作则,不可再有内斗内耗之事,可明白?”

自从赵俊臣离京之后,朝廷各大派系就一直是蠢蠢欲动,想要趁机蚕食“赵党”的势力范围,因为赵俊臣的权势影响已经逼近了德庆皇帝的心理底线,所以德庆皇帝对于各党派的做法一直是采取默许态度。

然而,如今西北出现了变故,赵俊臣又成了西北乱局的核心人物,德庆皇帝事后还要因为越权的事情惩戒赵俊臣,可以正大光明的限制赵俊臣的权势发展,但也不希望赵俊臣太过寒心,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番暗示,警告众位阁老不要再是觊觎“赵党”了。

众位阁老自然是听懂了德庆皇帝的暗示,心中大都有些无奈,但也不敢违背德庆皇帝的意志,相互对视一眼之后,然后齐齐躬身道:“臣等遵命!”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与几位阁老商议了朝廷再次支援西北边防的事情,最终则是从北方各省再次抽掉了三万余卫所兵,再加上两万禁军,以及一批粮草饷银,尽快奔赴西北支援。

在此期间,沈常茂想到后金近些年来一直还算老实恭顺,反倒是蒙古重新成为了心头大患,就提议朝廷从辽东军镇拨调五千关宁铁骑支援西北,但沈常茂的这一个提议却是遭到了周尚景、梁辅臣等人的强烈反对,就连德庆皇帝也没有支持于他。

后金这些年来固然是表现低调,但只是修生养息、积蓄实力罢了,依然是野心勃勃、随时觊觎着大明朝的疆土与财富,如今蒙古人的侵犯,在后金眼里或许就是良机,以德庆皇帝、周尚景、梁辅臣的眼光,又怎会抽调辽东边防的军力?岂不是给了后金可乘之机?

在周尚景与梁辅臣等人的反驳之下,沈常茂自然是哑口无言,有些挂不住脸面。而德庆皇帝看向沈常茂的目光则是有些失望,隐隐觉得沈常茂的能力眼光实在是不适合再担任内阁首辅的位置了。

*

德庆皇帝与众位阁老足足商议了近两个时辰,终于是让众位阁老离开了御书房。

商议之际,众位阁老皆是分配到了一些紧要任务,他们离开御书房之后,就各自忙碌去了。

等到其余几位阁老走远之后,李和走到周尚景的身边,面带疑惑的问道:“周阁老,在御书房的时候,眼看着陛下已是极度不满梁辅臣,说不定还要治罪于他,您为何要突然为他求情?陛下这段时间以来屡屡为梁辅臣树立威信,显然是想让他接手内阁首辅的位置,正是您的心腹大患,咱们趁机除掉他,岂不是正好?”

……

……

记住手机版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