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后(上)

摄政大明 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后(上)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此时,百官们皆是忧心仲仲,因为内阁一向是臣权的代表性机构,若是让德庆皇帝插手内阁,并且还是至关紧要的任命权,就代表着皇权的极大增强、以及臣权的极大削弱。

德庆皇帝本身就是一位作风较为强势的皇帝,也向来不大重视百官的感受,若是让德庆皇帝的权势进一步增强,那么百官们的日子就要更加难过了。

可惜,事已至此,特简已是定局,再也难以挽回,百官们只好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阁候选名单上面——毕竟,按照德庆皇帝的说法,他会根据百官们的推荐来拟定一份名单,内阁辅臣的人选最终只会在这份名单之中选出。

虽然,百官们皆是心知肚明,德庆皇帝的这套说辞只是一种遮眼法罢了,毕竟“帝党”的三边总督梁辅臣一定会在这份推荐名单之中,最终德庆皇帝也会顺水推舟的将梁辅臣捧入内阁、趁机通过梁辅臣来插手内阁事务,但这份推荐名单已是百官们心中仅有的安慰了。

此外,德庆皇帝宣称这次入阁的大臣至少会有两人,这般情况也让许多自以为有资格的官员心中一动、各有想法,纷纷考虑着内阁候选名单的事情。

*

就在百官们接受事实、开始认真考虑候选名单之事的同时,赵俊臣则是考虑着另外一件事。

赵俊臣乃是一位利己主义者,他更加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也正因为如此,此时的赵俊臣反倒是注意到了百官们没有注意到的某些细节。

那就是,随着今天早朝上的诸多事情尘埃落定,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的关系开始趋于缓和了!

原本,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虽然是名为父子,但相互间的关系并不和睦,德庆皇帝厌恶太子朱和堉的固执莽撞、也嫉妒太子朱和堉的贤名卓著,而太子朱和堉则是认为德庆皇帝不辨是非、庇护奸邪、祸害了祖宗传下来的大明江山。

所以,两人虽然既是父子也是君臣,但相互间总有些势如水火的架势,他们的政见相反、立场不同、性格迥异,经常会产生争执,已是有很长时间没有密切交流过了,尤其是近些年来,除非有必要,否则德庆皇帝绝不会单独召见太子朱和堉谈话,而太子朱和堉见到德庆皇帝之后也总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完全看不到父子间的亲情。

虽然,德庆皇帝已然会为朱和堉考虑,时不时也会出手帮助太子朱和堉,但仅只是为了江山传承考虑罢了,而太子朱和堉对德庆皇帝固然是忠心耿耿,但也只是在恪守儿臣之道而已。

在德庆皇帝面前,太子朱和堉是模范臣子,忠心耿耿、一心奉公!在太子朱和堉面前,德庆皇帝也是一位模范皇帝,遮风挡雨、多有庇护……但偏偏,两人之间绝没有任何的父子之情。

赵俊臣并不认为这样的关系会持续长久,因为两人缘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都认为自己在单纯付出,却得不到任何回报,时间一长他们难免会感到厌倦,到时候就是他们父子二人彻底决裂的时候了。

但今天,随着太子朱和堉主动襄助德庆皇帝得到了内阁的任命权,情况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早朝结束的时候,德庆皇帝突然召唤太子朱和堉前往御书房谈话——这种情况已是有许久未见了。

此外,德庆皇帝召唤太子朱和堉的时候,表情温和、眼神欣慰,显然是极为满意太子朱和堉今天早朝上的表现,认为太子朱和堉总算是成熟了,这样的表情也总算是有了些父亲的模样。

在这般情况之下,只要太子朱和堉不是傻子,愿意在德庆皇帝面前表现出应有的孝义与谦逊,那么两人之间关系趋向缓和就是必然的事情!

毕竟,两人是父子,只要相互退让一步,关系很快就可以缓和。

太子朱和堉虽然固执莽撞,但他绝不是傻子,他背后的幕僚赵山才更加不是傻子。

所以,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之间的关系会趋于缓和、“帝党”与“太子党”之间,也会渐渐趋于合作!

这也就意味着,朝中局势还会进一步产生变化。

这样一来,赵俊臣的未来处境,也会进一步趋于恶化!

“德庆皇帝对我一直是存着卸磨杀驴的主意,太子朱和堉更是恨我入股,从前他们两人关系不和睦,我还有一些施展空间,但接下来……这个赵山才,越是了解他,就越是发现自己小瞧他了!没想到他会利用内阁空缺的机会暗算沈常茂,又趁机帮助太子朱和堉讨好了德庆皇帝,挽回了两人的关系,这样一来,德庆皇帝与太子关系趋于缓和之余,德庆皇帝也会更加积极的庇护太子,并且德庆皇帝有了插手内阁的能力之后,庇护太子的能力也大为增强,让太子的储君之位稳固了许多!……真是了不起,太子原本已经是岌岌可危的局势,竟是被赵山才轻易的扭转了……此子威胁太大,幸好还有一个七皇子朱和坚的存在,否则……“

联想到前些日子赵山才突然秘密拜访沈常茂的消息,赵俊臣自然能够推断到太子朱和堉今日的种种表现,以及沈常茂这次的摔跟头,全都是赵山才在暗中推动。

暗思之际,赵俊臣眉头紧紧皱着,认真考虑着自己今后的方向。

此时,一众“赵党”官员纷纷跟随在赵俊臣身后。

与百官们一样,他们此时更加关心百官推选内阁候选名单的事情,有心向赵俊臣讨主意,但见到赵俊臣眉头紧皱、认真思索的模样,却又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相随。

赵俊臣一心考虑着自己的事情,直到准备上轿回府的时候,才发现“赵党”众人正在自己身后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见到“赵党”众人的模样,赵俊臣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想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当务之急还是先保送左兰山进入内阁……”

想到这里,赵俊臣转身向“赵党”众人轻轻一笑,重新换上了一副信心十足、尽在把握的表情,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诸位大人若是不介意的话,到我府上详谈如何?今日早朝之上风起云涌,今后庙堂也会发生许多变化,我等也应该详细谋划才对!”

见赵俊臣这般表现,“赵党”众人以为赵俊臣心中已是有了定计,纷纷是心中一定!

赵俊臣近年来所展现的种种手段心智,近乎是无往而不利,早已经是折服了他们,让他们产生了莫大的信任,所以赵俊臣有了决定之后,他们也纷纷觉得前途明朗了!

于是,“赵党”众人得到吩咐之后,就陆续离开、乘上了自己的轿子,随着赵俊臣向着赵府而去!

*

与此同时,阁老周尚景也同样是默不发声的离开了紫禁城,准备乘轿子回府。

然而,周尚景的沉默表现,却是急坏了周尚景身后的“周党”众人。

要知道,周尚景乃是朝中最大的权臣,也是当今臣权的代表性人物,这些年来他牢牢把控着内阁,如今眼见德庆皇帝即将要插手内阁了,“周党”众人自然是心中急切,只想要尽快寻找办法扭转局势。

毕竟,内阁一旦被德庆皇帝插手,就意味着周尚景的权势会衰落许多,也就意味着“周党”要走向衰落了,到时候“周党”众人自然是落不到好处。

可惜,周尚景依然是一副不紧不慢的表现,竟是没有丝毫的急切,只是不发一言的离开了紫禁城、准备乘轿回府,“周党”众人的心情自然就更加急切了。

眼见周尚景坐入了轿中、即将要离开了,吏部尚书宋启文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拦住了轿子,弯腰向轿子里的周尚景问道:“阁老,今天早朝上的事情,您看咱们是不是到你府中详谈?”

周尚景依然是面色不便,只是抬眼向宋启文问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不用担心,陛下的手段固然高明,但他终究改变不了人心……所以咱们不会损失什么……自古以来,你见过有人给自己造反吗?不论是谁,哪怕是再忠心陛下,但他一旦进入内阁,他的立场也就悄然间转变了……若是同僚们心中有些忧虑,你就将老夫的这些话告诉他们,想必他们自然会明白的……”

说完,周尚景靠坐在轿子之中,双眼微微闭合,一副想要静心休息的模样。

周尚景的年纪大了,精力最是不济,今天的早朝时间太长、事情太多,却是让他有些疲惫了。

见周尚景这般表现,宋启文不敢再打扰,连忙闪身让开,让周府轿夫们抬轿离开。

与此同时,想到周尚景的那几句话,宋启文也是若有所思、隐隐领悟了一些什么。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