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四百一十三章.逆转(中)

摄政大明 第四百一十三章.逆转(中)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11 01:57:26 来源:笔趣阁

……

……

周尚景的语气,轻缓平静,但内容却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无论是德庆皇帝还是赵俊臣,一时间皆是震惊无比。

尤其是德庆皇帝,听到周尚景的解释之后,身体一晃,竟是险些摔倒!

赵俊臣不愧是最善于溜须拍马的佞臣,发现了德庆皇帝的状况之后,连忙迈前一步,扶住德庆皇帝的胳膊,表情关切且又焦急,连声宽慰道:“陛下,您千万不要动怒,一定要保重圣体啊,还是先听听沈阁老与周首辅他们的详细解释吧,待咱们将这件事情完全搞清楚了之后,或可以找到解决之道。”

不过,赵俊臣虽然宽慰着德庆皇帝,但心中情绪却是起伏不定。

就在昨晚,受到李伦的提醒,赵俊臣大约已是猜到了周尚景的底牌会是什么——那就是与皇权形成某种一损俱损的关系——德庆皇帝若是扳倒了周尚景的话,皇权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到了这般时候,德庆皇帝投鼠忌器之下,或许就会主动放弃对周尚景的攻击。

只是,赵俊臣虽然猜到了大略方向,但一直想不到具体的方法,毕竟周尚景乃是臣权的代表,与皇权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又怎能将自己的荣辱与皇权绑在一起?

如今,当周尚景终于亮出底牌的时候,赵俊臣也终于明白了周尚景的具体方法了!

海外贸易,一向都是日进斗金、一本万利的生意,奈何明朝一直奉行着海禁政策,不允许商船出海,也就禁绝了海外贸易,到了隆庆年间,海禁政策略略有些宽松,但依旧受到诸多的管理与限制。

然而,钱帛动人心,足以令人铤而走险。所以明朝海禁政策的后果就是海上走私的泛滥,许多商贾与显贵,皆是暗中参与,借此牟取暴利——所以。会出现“八王船行”这样背景深厚的走私船行,也就不足为怪了,毕竟明朝藩王们也是爱银子的。

而周尚景就是利用这一点,因势利导之下,将苏州的倭寇之乱与“八王船行”联系到了一起。

如此一来。周尚景之前的种种作为,就不再是庇护族人、欺君罔上,反倒变成了忍辱负重、维护皇室威望,顿时从万恶不赦的罪臣变成了用心良苦的忠臣,也顿时让德庆皇帝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细思起来,德庆皇帝只剩下了两条道路可选。

其一,继续追究周尚景的诸般罪责,穷追不舍,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将周尚景彻底扳倒。

但可以想象的是,若是德庆皇帝这么做了,就必须要明查“八王船行”的事情,就算德庆皇帝没有明查,周尚景也一定会将“八王船行”的事情宣扬出去!到了那个时候,明朝藩王们违法走私、勾结倭寇、祸害百姓的举动,必然会在朝野之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明朝皇室的声望,也必然会因此而大跌,甚至还会引发百姓们对皇家的敌对情绪。如此一来,德庆皇帝虽然扳倒了周尚景,但他巩固皇权的目标却是无法达到了,只是平白引发了一场风波罢了。得不偿失。

对于这样的情况,德庆皇帝自然是不愿意看到。

其二,则是隐瞒真相,明面上不再追究倭寇之乱的事情,对于周尚景的诸般罪责,也是从轻发落。至于“八王船行”的种种罪行,则是交由厂卫们暗中处理,然后再将整件事情轻轻揭过去,只当它从来没有发生过。

只是,这样一来,就代表着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这场博弈,最终是以德庆皇帝的完败而告终!明明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竟是在胜负即将揭晓的最后时刻被周尚景逆转翻盘,从某方面而言,德庆皇帝几乎是被周尚景玩弄于鼓掌之间!

以德庆皇帝的骄傲,这样的结局也同样无法接受!

然而,到了此时,德庆皇帝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已是别无他法了。

从某方面而言,不论德庆皇帝如何选择,这场博弈斗法之中,他都会是输家!

所以,也怪不得德庆皇帝听到周尚景的解释之后,一时间竟是头脑晕晕、险些摔倒,一方面是恼恨明朝藩王们的目无法纪、胆大妄为,另一方面也是德庆皇帝自觉受到了羞辱,所以有些羞怒攻心了!

*

却说,德庆皇帝听到赵俊臣的宽慰之后,稍稍稳定了心神,也终于冷静了许多。

然后,德庆皇帝站稳了身体,又挥了挥胳膊,支开了赵俊臣的搀扶,只是死死盯着沈常茂与周尚景二人,咬着牙问道:“将你们所知晓的消息全部说出来!‘八王船行’只是走私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勾结倭寇祸害苏州?朕要了解最详尽的消息!”

眼见德庆皇帝这般模样,可谓是失态至极,沈常茂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得意,缓缓解释道:“陛下,此次倭寇侵犯苏州,受损最严重的地方莫过于李家集了。当然,在苏州境内,李家集是出了名的富裕地方,倭寇将它视为一块肥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实际上,据臣所知,倭寇之所以会祸害李家集,乃是另有内情。”

说到这里,沈常茂故意的稍稍停顿了一下,等待德庆皇帝的追问。

然而,沈常茂最终迎来的并不是德庆皇帝的追问,而是一块黄石镇纸!

原来,德庆皇帝如今急切的想要了解“八万船行”与倭寇相互勾结的详细消息,却看到沈常茂不仅没有认真解释,反而得意洋洋的卖关子,顿时怒火冲天。

若是平时,德庆皇帝还可以保持风度,但如今他正是羞怒异常的时候,又哪里还能够保持风度?大怒之下,随手抓起书桌上的黄石镇纸,狠狠朝着沈常茂掷去!

好在,德庆皇帝的准头不佳,明明是瞄准着沈常茂的脑袋,却只砸到了沈常茂的肩头,否则,皇帝砸破了阁老的脑袋,又会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被镇纸砸到之后,沈常茂一向是养尊处优,又哪里能忍住痛楚?自然是忍不住大声惨叫了起来。

然后,沈常茂的惨叫声嘎然而止!

原来,惨叫之间,沈常茂看到了德庆皇帝的眼神——冰冷,无情,充满了杀气。

这般眼神,十分可怕,即使沈常茂的性子一向冷厉,也是下意识的打个一个冷战,心惊之余,竟是忘记了肩头的痛处。

然后,只听德庆皇帝冷声说道:“朕现在只想要了解八王船行勾结倭寇祸害苏州的详细消息,不想听你绕圈子、卖关子,朕现在心情很不好,没那个耐心!”

听到德庆皇帝的最后通牒,沈常茂终于是不敢怠慢,连忙将“八王船行”勾结倭寇祸害苏州的具体原因详细讲诉了出来。

*

原来,李家集之所以会是苏州出了名的富裕村镇,乃是因为李家集位处于长江与几条支流的交叉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良。

“八王船行”的掌柜钱鲜如正是看中了李家集地理位置的优势,想要在李家集建一处货仓,作为“八王船行”走私货物的集散之地。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十分顺利,因为李家集的存在,“八王船行”走私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然而,当李家集的百姓们发现了“八王船行”的走私活动之后,却是起了贪心,屡屡向“八王船行”索要银钱,并且还威胁“八王船行”,宣称“八王船行”若是不给足他们好处的话,那么他们就要去衙门告发“八王船行”的走私罪行。

“八王船行”的背后股东乃是八位明朝藩王,背景固然是深厚,但这个时候反倒是有些投鼠忌器,生怕事情会闹大,所以多有容忍退让,却是让李家集的百姓们愈加的有持无恐了。

最终,“八王船行”与李家集的百姓屡次发生冲突之后,那钱鲜如亲自来到李家集调解,没想到他不仅没有调解成功,反倒是受了许多羞辱与威胁。

于是,钱鲜如恼羞成怒之下,竟是联络了倭寇海盗,打算教训一下李家集的百姓。

只是,钱鲜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倭寇之凶残,竟是远胜于传闻,他明明只是打算教训一下李家集的百姓就好,没想到倭寇们竟是将整个李家集都焚于一旦,李家集的百姓们也是被杀了大半,连带着李家集附近的河上村与西邻村等等,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只是,到了这般时候,钱鲜如已是无法后悔了,只能匆忙掩护倭寇离开。

也正是因为有钱鲜如的掩护,倭寇们才可以来去自如,将江阴军镇的巡防水军视为摆设!

事实上,因为走私的缘故,江阴军镇的上上下下,早已经被“八王船行”收买了。

……

ps:这章原本是四千字大章节,但就在虫子即将要写完的时候,电脑突然重启了,只剩下了两千字,真是欲哭无泪。

恩,先发三千字,内容不全,大家见谅!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