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176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三)

摄政大明 第1176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三)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57 来源:笔趣阁

……

……

其实,这些南京官员的沉默不语,就是一种反对态度。

而朱和坚却硬是说南京官员们的沉默表现乃是“不反对”的意思,这简直就是混淆黑白、指鹿为马了,若是真让他借机总揽南京大权,说是一场政变也不为过。

然而,就算是明知道朱和坚的这般做法不合适,南京百官依然不敢直接反对,只能是继续用沉默来回应。

毕竟,朱和坚乃是众所周知的准太子,“新太.子党”也是朝廷中枢势力最盛的三大派系之一,又因为“周党”这段时间以来的暗中捧杀,朱和坚在南京各界人士之中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这般情况下除非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否则也没人敢直接站出来表态反对朱和坚。

所以,就这样,在一片沉默不语的尴尬氛围之中,朱和坚名不正、言不顺的接掌了南京大权。

就像是赵俊臣当初在陕甘三边的做法一样。

然而,朱和坚的狠辣决绝还要明显更强于赵俊臣,南京百官们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立刻就要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

“现在,本皇子宣布三项命令,所有人皆是不可违背,否则就以抗命论处!”

随着朱和坚的话声落下,又经过了短暂时间的沉默之后,在“周党”的南京都察院担任左副都御史马森、以及“赵党”的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的领头之下,陆续有南京官员表态自己会听候朱和坚的命令。

但绝大多数南京官员,此时依然是沉默不语。

见到这些南京官员的表现,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丝冷笑与讥讽,然后大声宣布道:“其一,以我的名义传令于南京守军,让他们立刻封锁城门、并且赶往南京城内的各处主要路口封锁!

但必须要向他们强调一点,那就是他们的任务只是封锁,限制这场民乱的范围与规模,但绝不能与百姓们发生冲突!

若是百姓们还要冲击他们的封锁,就让他们用身体扛着,告诉所有南京守军,只要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事后就会亲自向朝廷为他们请功!

其二,派人设法与南京民间各界的领袖人物进行联系,让他们出面协助官府平息这场民乱、约束各自的门生、族人、以及下属!

等到这场民乱平息之后,他们不论是有任何不满、心存任何怨气,只要是合理诉求,本皇子都愿意与他们谈、也愿意为他们解决!

还有,要立刻调查清楚今天这场民乱究竟是由哪些人领导,也同样向他们传达本皇子的这般态度,向他们说清楚,只要他们立刻收手、协助朝廷平息乱象,本皇子事后将会视情况减免他们的罪责!”

听到朱和坚的这两项吩咐,绝大多数南京官员皆是不由一愣,没想到朱和坚虽然是迅速调动了南京守军,但并不是为了镇压暴民,而只是为了限制这场民乱的规模与范围,更没想到朱和坚竟然还想要与乱民们进行谈判。

在一部分南京官员看来,这般态度似乎是过于软弱了、也过于天真了,恐怕是很难迅速见到成效。

不过,既然朱和坚已是主动接掌了所有权力,决策之际也没有与任何人商议,事后若是计划失败,自然也要承担全部责任。

甚至,还有许多南京官员心中暗暗盼望着朱和坚的计划失败,因为一旦是朱和坚的计划遭遇失败,他就不能再像是现在这般一言而绝,也必须要借重于南京百官的力量来控制局势,到时候朱和坚就会有求于他们,许多事情就好说了。

更有甚者,有几名胆大妄为的南京官员,这个时候还想着要设法暗中破坏朱和坚的计划,逼着朱和坚不得不倚重他们。

就这样,出于各种各样的想法,再加上他们这个时候也确实没办法违抗朱和坚,所以这一次南京百官并没有沉默太久,很快就陆陆续续的表示领命。

但所有人皆是没有想到,对于乱民们态度软弱的朱和坚,下一刻就冲着他们这些南京官员重拳出击了。

只见朱和坚冷冷扫视了在场所有南京官员一眼,语气也变得愈发冷厉,又说道:“其三,考虑到百姓们今天纷纷参与到这场民乱之中,主要是对于南京六部衙门积怨已久,本皇子来到南京城之后,也屡次听闻过南京六部衙门的倒行逆施、昏聩暴政,为了平息民怨、也为了溯本求源、更是为了朝廷纲纪……

锦衣卫听令,立刻把除了南京兵部以外的所有南京六部官员尽数监押,等待本皇子的亲自审问!

除此之外,其余各衙门的南京官员,必然也有许多人参与了南京六部的诸般罪责,接下来这段时间同样是不可随意行动,除了少数负责执行我前两项命令的官员,其余官员尽速前往奉先殿等候进一步调查!”

随着朱和坚的话声落下,周围的锦衣卫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了起来,就像是虎入羊群一般闯入了南京百官的队伍之中,开始抓捕除了南京兵部之外的所有南京六部官员,现场顿时是一阵大乱。

现场的锦衣卫数量并不多,只有几十人罢了,但数量再少的锦衣卫也是锦衣卫,当这些锦衣卫出手抓人之际,根本没有任何人敢反抗,南京官员们所能做的只是疾声大呼、表达抗议。

“七皇子殿下,您绝不能这样做,我等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您也不是正式的储君太子,您没权这般处置我等!”

“殿下三思!三思啊!若是南京百官皆是受到关押与监禁,接下来又要让谁来辅佐您?还望殿下以大局为重啊!”

听到南京众位官员的疾呼与抗议,朱和坚这一刻也终于是彻底展现了自己果决强硬的一面。

只见朱和坚表情愈发冰冷,凝声道:“本皇子自然是没资格关押与监禁你们,所以你们若是心有不满,大可以向朝廷中枢上呈奏疏弹劾本皇子,本皇子绝不拦着!

还有,千万不要以为朝廷做事离不开你们!朝廷的根基从来都不是你们这些官员,甚至也不是我这样的皇子皇孙,而是道统与民心!”

说完,朱和坚已是转身离开,再也没有理会南京官员们的抗议与哭嚎。

接下来,朱和坚必须要尽快处理民乱之事,根本没功夫与他们纠缠下去。

只不过,朱和坚转身之前,还隐晦的瞥了“周党”马森、以及“赵党”曹文斌一眼。

此时的马森与曹文斌二人,也皆是满脸震惊,还有些懵愣无措。

在此之前,在南京百官纷纷沉默之际,唯有马森与曹文斌二人主动表态支持朱和坚主掌大权,虽然他们的支持态度只是出于各自幕后靠山的指示,并不是真心实意,但他们也万万没想到,朱和坚竟然是这般快就翻脸无情、过河拆桥,把他们二人也同样抓捕与监禁了起来。

作为“周党”与“赵党”两派安插在南京官场的内应,他们原本还在摩拳擦掌、打算趁机为各自派系出一份力呢,却没想到朱和坚竟是直接就根绝了他们浑水摸鱼的机会。

见到马森与曹文斌的这般反应之后,朱和坚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得计的笑意。

从某方面而言,朱和坚突然命令锦衣卫们关押与监禁南京百官,主要就是为了针对于马森、曹文斌这些“周党”与“赵党”所安插的棋子,防止他们设法捣乱,其余的南京官员固然都有各种各样的罪责需要追究,但现在就受到关押与监禁,很大程度上只是受到牵连罢了。

*

却说,在锦衣卫出场抓人之际,在场的众多官员之中,依然还有许多人并未受到波及。

比如说礼部侍郎鲍文杰、太仆寺监正刘冶等人,他们皆是朝廷中枢的官员,只是跟着朱和坚来到南京协助祭祖之事而已,朱和坚命令锦衣卫关押与监禁南京官员之事,自然是与他们毫无关系。

与此同时,太子太师王保仁如今也同样是朝廷中枢的官员,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滞留在南京城罢了,也同样没有受到牵连。

所以,当朱和坚转身离开之际,王保仁、鲍文杰、刘冶三人也纷纷跟上。

而朱和坚面对这三人的时候,也立刻就收敛了此前的强硬与独断,再次恢复了一贯以来的谦逊温和,但朱和坚的态度与语气,却依然是雷厉风行、担当果决。

只见朱和坚一边快步向着孝陵之外走去,一边向鲍文杰与刘冶二人吩咐道:“其实,刚才那些南京官员所说也没有错,把他们尽数监禁关押之后,我身边缺少人手协助,确实是有些独木难支……所以,鲍大人、刘大人,不论你们二位是否认同我今日的所作所为,我接下来都必须要倚重两位出力。”

听到朱和坚此言,鲍文杰与刘冶二人皆是连忙表示随时听候朱和坚的吩咐。

其中,鲍文杰的表情有些复杂,他当初曾跟随赵俊臣一同前往陕甘三边、亲眼见证了赵俊臣当初的雷厉风行,而朱和坚的此时表现,与当初赵俊臣颇为相近,鲍文杰只觉得朱和坚与赵俊臣二人本质上有很多地方极为相似,但又有些地方截然相反。

但究竟是那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相反,鲍文杰一时间却说不清楚。

与此同时,刘冶却是神色异常兴奋,只觉得今天的这般情况乃是自己的一场机遇,只要他能尽力协助朱和坚、完成朱和坚所交代的任务,今后必然是前途无量。

朱和坚似乎完全没有看出鲍文杰与刘冶的表情变化,只是快声吩咐道:“我刚才的那三项命令,两位大人也都听到了,但我并不放心把这些事情全部交由南京官员去做,所以与南京各界领袖人士进行联系之事,就由鲍大人全权负责,协调南京守军行动之事,则是交由刘大人负责……现在局势紧迫,还望两位大人能够抓紧时间,竭力而为。”

听到朱和坚的吩咐之后,鲍文杰与刘冶二人皆是表情严肃的领命保证,然后就迅速离开了。

这样一来,朱和坚的身边也就只剩下了太子太师王保仁。

在王保仁的面前,朱和坚的锋芒也是愈发收敛,态度也是愈发谦逊,更不见了此前的急迫态度。

毕竟,这场民乱就是由王保仁与朱和坚二人暗中推动的,他们早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后备方案可以收拾乱局。

只见朱和坚放缓了脚步,表情间也多了一丝笑意,向王保仁请教道:“王太师,您觉得晚辈今天的表现如何?”

王保仁点头赞许道:“可圈可点,就算是由老夫亲自出面主持局势,也不会比七皇子殿下表现更好了,因为七皇子殿下的这般手段,如今咱们不仅是没了南京官员的拖后腿,也不必担心‘周党’与‘赵党’安插在南京官场的棋子们捣乱,少了这些后顾之忧,接下来就可以放手而为了。”

赞许之际,王保仁还深深的打量了朱和坚一眼。

在朝廷的老一辈权臣之中,王保仁的眼光手段仅次于周尚景,自然是有见微知著的本事。

自从朱和坚来到南京之后,王保仁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关键时刻才会出面力挽狂澜的压阵人物,为了考验朱和坚的秉性与能力,对于今天的种种事情,王保仁依旧没有对朱和坚过多指点,只是任由朱和坚自行发挥。

而朱和坚的表现,也远远超出了王保仁的预料,不仅是迅速控制了南京官场,还趁机展现了自己的强硬一面,更还顺便破坏了“周党”与“赵党”的后续行动。

但也正是通过朱和坚的这般表现,王保仁也略略窥探出了朱和坚的真实性格。

一个人的真实性格究竟如何,就算再是如何极力掩饰,依然能从他遇事之后的种种选择看出端倪。

朱和坚今天把南京官员们尽数关押与监禁的行动,尤其是那种不顾后果也要根绝后患的作风,已是让王保仁隐约间察觉到了朱和坚的真实一面。

不过,这个时候王保仁还并不认为朱和坚的这种秉性是一件坏事,毕竟官场中人性格决绝、不留后患从来都是一种优点,只是认为自己应该重新看待朱和坚、也要重新考虑与朱和坚的相处模式罢了。

听到王保仁的这般赞许,朱和坚自然是就要谦逊一番。

然而,还不等朱和坚开口说话,就见到王保仁的一位幕僚匆匆跑到两人身边,禀报道:“殿下、王太师,刚刚收到了吕公子的传讯,说是他在观察民乱局势之际,偶然间遇到了大学士霍正源,而且他已是越权代表殿下与王太师两位,邀请霍正源这几天前往瞻园一叙!”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