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158章.事端开启(三)

摄政大明 第1158章.事端开启(三)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57 来源:笔趣阁

……

……

赵俊臣这次主动参与到周尚景的计划之中,不仅是为了联合周尚景一同坑害七皇子朱和坚,也是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为自己攫取好处。

现如今,因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的缘故,赵俊臣不敢在暗中搞太多小动作,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到周尚景的计划成败,可谓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能是尽量配合周尚景的计划行事。

不过,反复翻看了周尚景的密信内容之后,赵俊臣心中不断推演着南京方面的后续发展,依然是敏锐的寻到了好几处切入点,能让自己在不影响计划全局的情况下,攫取一定利益。

譬如说……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以及南京僧道司!

自从靖难之役以后,明朝一向是拥有两套行政班底,北京、南京各有一套,京城中枢所拥有的各大衙门,南京官场往往也会拥有有相同机构。

京城中枢有六部衙门,南京官场也有六部衙门,京城中枢有都察院,南京官场也有都察院,京城中枢有国子监,南京官场自然也有国子监。

这一次,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官场的收权计划,只针对于南京六部,所以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南京僧道司等等衙门的权力,依然还会延续一定时间。

而这些衙门的权力,也同样不小。

就以南京国子监为例,下辖着明朝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明朝规模最大的南京贡院、以及技术实力与影响力最为雄厚的江南书局!

其中,应天书院就像是京城国子监一般,拥有招收贡生的权力,院内众位教授一个个皆是当世大儒,院内贡生不仅是享有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资源,更还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考虑到江南境内的文化荟萃,应天书院自然是汇聚了大量人才,就连当初的赵山才也是应天书院出身——赵山才曾经被称作“江南才子”,年纪轻轻就拥有诺大名气,也是因为他当初在应天书院读书期间表现鹤立鸡群的缘故。

事实上,相较于京城国子监如今早已是沦为了勋贵子弟的镀金之地,应天书院的人才质量还要更高一点。

至于南京贡院,则是明朝时期规模最大的科考场所,明朝官员至少有一半人乃是从南京贡院考出来的。

还有江南书局,拥有这个时代最强的刊印技术,明朝时机的各类主流书籍,也有三分之一乃是由江南书局负责刊印与流通。

简而言之,若论在明朝读书人心目之中的影响力,南京国子监还要远在京城国子监之上!

至于南京都察院,则是清流们除了京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个大本营,肩负着督查南直隶各地官场之权责,更还是清流势力的造血与养老之地。

简而言之,清流之中若是冒出了一位优秀新人,往往都会率先安排到南京都察院历练一段时间,趁机养望造势,等到这位清流新人的声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调任到京城都察院任职,藉此来源源不断的为清流势力提供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庙堂中枢的清流们若是不小心栽了跟头,又或者是到处弹劾之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往往也会离开京城都察院、前往南京都察院躲一阵风头,虽然这般情况下已是很难返回京城中枢,但至少可以保证全身而退。

而且清流们又凭借着南京都察院的监察南方官场之权,也可以不断经营人脉、增强底蕴,为他们的家族基业保驾护航。

再说南京僧道司,也同样是管着南方各地的宗教事宜,南方各地佛势力若是想要新建僧院道观,皆是需要南京僧道司的许可,南方各地的僧院道观,若是想要招收新的僧人道士,也皆是需要南京僧道司发放度牒。

这三大衙门的权力影响,皆是不可小觑,在南直隶境内尤其是根深蒂固,对于赵俊臣的未来计划也皆是可以提供助益。

于是,赵俊臣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已经决定把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南京僧道司这三大衙门作为切入点,趁着南京官场的变动,再次扩张自己的势力影响。

当然,赵俊臣并没有妄想着要彻底掌控这三大衙门,因为赵俊臣相信周尚景这个时候必然也盯上了这三大衙门……至少是盯上了南京国子监与南京都察院,绝不会让赵俊臣摘了大多数桃子。

与此同时,正在南京境内坐镇的王保仁与朱和坚二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必然也会趁机扩张他们的势力。

所以,赵俊臣并不贪心,他不认为自己可以顺利掌控这三大衙门,但只要是能把自己的影响力逐渐渗透进入这三大衙门,将来可以有限度的干涉这三大衙门的决策,赵俊臣就很满足了。

*

思定之后,赵俊臣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但他并没有急着给周尚景回复消息,而是率先给南直隶境内的诸位朋党与盟友,像是南直隶巡抚黄有容、东南巡阅使霍正源、江浙巨贾林云璞、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等人,皆是写了一封密信、交代了许多事情,然后就安排快马信使连夜把这些密信送往了南直隶方向。

随后,赵俊臣又召来了刚刚加入赵府的幕僚江正,也同样向江正交代了许多事情,然后也让江正尽快收拾行囊、同样是连夜赶往南直隶。

赵俊臣把江正派去南直隶,其实并没有托付多少重任,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后续计划加一道保险罢了,最主要还是想要趁机考察江正的立场与忠心,也想要趁着江正离开京城之际重组自己的幕僚团队。

也直到此时,赵俊臣才终于抽出时间,给周尚景写了一封回信派人送到了周府,回信内容自然是信誓旦旦保证自己会全力配合周尚景,对周尚景的计划没有任何异议,一切皆是以周尚景马首是瞻。

等到这一切事情皆是结束之后,赵俊臣发现时间已是傍晚酉时三刻,天色也已经逐渐昏暗,而赵俊臣只顾着处理事情,竟是连晚饭也忘了吃,自然是身心疲乏。

但赵俊臣总算是还记得自己不久前对方茹的承诺,派人从厨房之中取来一碟夜宵随意吃了几口之后,又命人取来一盆水洗了一把脸、稍稍提振了精神,然后就强行让自己抛下手头上的剩余事务,匆匆赶往方茹的房间陪伴照顾了。

毕竟,赵俊臣此前已是信誓旦旦的做出了承诺、保证自己会尽量陪伴方茹,虽然很快就遭到了打脸、被迫食言,那些承诺很快就变成了笑话,但赵俊臣依然不打算完全放弃自己的承诺。

“虽然是食言了,但并没有完全食言,我只是食言了一点……希望方茹此时已经睡下、并没有刻意等我……”

渐暗的夜色之下,赵俊臣快步赶往方茹的房间之际,心中自我安慰道。

这般暗思之际,赵俊臣已经再次来到了方茹的房间之外,却发现房间内依然亮着灯火。

当赵俊臣进入到方茹的卧室之后,却发现方茹还是半躺在床上,双颊依然是有发烧之际的病状殷红,身体也依然是萎靡虚弱。

与此同时,方茹的侍女小碧则是捧着一本诗词不断朗读。

这般胎教方法,依然是缘于赵俊臣前段时间的随意一语,但方茹显然是记在了心上,生病之际也依然没有忘记。

见到推门而入的赵俊臣,方茹顿时是散去了虚弱萎靡,好似是瞬间就恢复了许多精神,笑靥如花。

赵俊臣走到方茹床前,问道:“茹儿你是在刻意等我?”

方茹摇头,道:“茹儿也想要等待相公,但终究是养胎为重,只是下午时候已经睡过一次了,现在有些睡不着,所以就让小碧为腹中胎儿朗诵诗词,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像是老爷一般有出息……

从前一直都是茹儿自己读给腹中孩子的,但今天茹儿的喉咙有些肿痛,所以就让小碧代读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然后就挥手让小碧离开房间,自己则是坐在了方茹的床边,拿起了小碧所留下的诗词抄本,又倾身靠近方茹隆起的腹部,翻开一页之后继续轻声读道:“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在赵俊臣轻声诵读之际,方茹最初还是用一双明眸静静注视着赵俊臣的温馨表现,但很快就逐渐闭上了双目、呼吸也逐渐放缓,再次睡了过去,嘴角噙着笑意。

*

对于赵俊臣而言,这种温馨很难得,持续时间也总是不长。

但对于七皇子朱和坚而言,却是从出生以来就与这种温馨无缘。

也正因为如此,朱和坚从来都不会盲目相信任何人,也从来都不会盲目依赖任何人。

朱和坚很清楚,当他面对真正困难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

所以,就在赵俊臣、周尚景等人皆是在暗中布局、就连王保仁也是另有算计之际,朱和坚抵达南京之后,只是短暂休息了一个晚上,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因为王保仁的提醒,朱和坚已是很清楚他接下来所面临的困局——他很快就要被迫站出来主持南京官场的混乱局面,也必须要亲手处理周尚景为他所准备的那一系列难题!

王保仁虽然是朱和坚寄以厚望的盟友,但他此时显然是另有心思,想要趁机试探朱和坚的秉性与手段,也想要趁机加强自己在朱和坚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所以朱和坚这一次依然只能依靠自己。

朱和坚其实早就习惯了这般情况,虽然是心中暗暗怨恨王保仁的这般反应,但他并没有过多抱怨什么,只是把全部精力皆是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不过,王保仁虽然是另有算计,并没有一帮到底,但他依然是已经帮了朱和坚不少忙——不仅是提前推测出了周尚景的计划全貌,也预先推算出了周尚景的具体手段,而且他推荐给朱和坚的两位幕僚,也就是吕德与傅平生二人,也确实是能力出众,为朱和坚提供了不少助力。

当朱和坚抵达南京之后的第二天,在吕德与傅平生的协助之下,再加上贾伦在暗中所提供的一系列情报,朱和坚很快就理清了南京官场的复杂利益关系、以及现阶段的复杂混乱局势。

在此期间,朱和坚也顺便发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王保仁为何会这般看重年纪轻轻的吕德!

“哦?这样说来,吕先生你与那位江南才子赵山才很熟悉了?”

这一天,朱和坚半途休息、与两位幕僚闲谈之际,也趁机打探出了吕德的身份来历,却很快就发现了一项很有趣的消息,便是开口确认道。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