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

摄政大明 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57 来源:笔趣阁

……

……

思来想去,德庆皇帝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最终,对于周尚景的这般提议,德庆皇帝的态度只是不置可否,既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甚至是没有任何评价,只是让太和殿内的众位大臣寻找别的对策。

朝廷的衮衮诸公倒不是完全吃干饭的,一个个皆是踊跃提议,也多少提出了一些建议,但这些建议或是饮鸠止渴、或是车水杯薪、再或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甚至还有一些提议完全是不切实际,最终也陆续被否决掉了。

就这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又经过了无尽的争论与探讨之后,德庆皇帝与众位大臣依然是没能寻到一个可以迅速见效的可行之策。

眼看着时间已是临近晌午,德庆皇帝无奈之下也只能宣布下朝,让百官们回到各自衙门继续探讨对策,若是当真有官员寻到了一个见效迅速的可行之策,德庆皇帝承诺自己必有重赏。

但德庆皇帝实际上并没有当真指望百官们这个时候可以发挥作用,当他离开了太和殿之际,心里已是再一次开始考虑周尚景的提议了。

究竟要不要请赵俊臣出山解决朝廷的目前困局?赵俊臣又是否愿意出山帮助朝廷走出困境?若是赵俊臣不愿意的话,德庆皇帝又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让赵俊臣转变主意?

就这样,德庆皇帝满腹心事的抵达了御书房。

进入御书房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理会御案上的奏疏,而是继续思索着赵俊臣的事情。

“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朕夺去了他的财政大权之后,他只怕是心中有些怨气,倒是没有直接抵抗,但也绝不愿意再去理会户部的事情了,就更别说是帮着朕收拾户部的乱摊子了……

朕前两天强行迫使他临时坐镇户部衙门、帮着户部官员筹备河套战事的后勤粮草,他倒是干脆,提出了争议极大的筹粮三策之后,就当场直接昏死了过去,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直到今天,朕也摸不透他的那次昏死究竟是真是假!但无论如何,因为这场变故的缘故,朕已是不能强行逼迫他临时接手户部的麻烦了,否则就不提他一定会以自己的病情为借口,反复推辞、拒不领命,朕到时候也会落得一个不近人情的评价……

所以,若是真想要赵俊臣出山解决朝廷目前的钱粮困境,就必须要给予赵俊臣一些好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朝廷的财政大权再次交还给赵俊臣,唯有这般才能让赵俊臣心甘情愿的复出庙堂、为朝廷解决难题……

但朕好不容易才从赵俊臣的手里收回了财政大权、削弱了赵俊臣在户部衙门的影响力,这才没几天就要把户部衙门重新交给赵俊臣,到时候朕的诸般苦心尽数付诸于流水不说,也会让百官们看了笑话、损及朕的天威……

不过,朝廷的目前困局,只怕是唯有赵俊臣才能处理,若是就这样任由国库钱粮耗尽,只怕是麻烦会更大许多……”

反复思索之际,德庆皇帝愈发头疼,颇是左右为难。

最终,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御案上的几沓奏疏之上,决定要换一换心情、转移一下注意力,先行处理这些奏疏,也许能够触发灵感也说不定。

然后,德庆皇帝随手拿起一本奏疏,翻看一看,却发现是辽东总督毛家敏的奏疏,说是东北女真这段时间调兵遣将、频有异动,让辽东各镇皆是神经紧张,希望朝廷可以给辽东补充一批物资与军费,振奋军队士气。

简而言之,就是伸手要银子的。

德庆皇帝直接把这份奏疏丢到一旁,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之后,又拿起另一份奏疏翻阅。

这是凤阳知府张顺昌的奏疏,表示今年凤阳境内粮食欠收,请求德庆皇帝可以酌情减免凤阳税赋……以及,凤阳乃是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号称是明朝中都,可谓是政治意义重大,是绝不能出现乱象的,所以凤阳知府张顺昌这份奏疏话里话外的意思,不仅是要德庆皇帝减免税赋,还希望德庆皇帝拿出一笔钱粮赈济凤阳百姓。

简而言之,还是伸手要银子的。

德庆皇帝深吸一口气,依旧是把这份奏疏丢到一旁,又拿起了第三份奏疏。

这是阁老梁辅臣从花马池营发来的奏疏,表示他已经彻底控制了陕甘境内的军政局势,河套战事目前也是进展顺利……只是,为了减少朝廷今后统治河套的负担,梁辅臣提议朝廷应该拿出一笔钱粮,修建一条陕甘通往河套境内的官道。

依然是伸手要银子的。

德庆皇帝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就要炸了!

饮了一口茶水、勉强压下了心火,德庆皇帝再一次开始考虑赵俊臣复出的事情。

“说起来,其实朕完全不必担心赵俊臣会彻底控制朝廷的财政大权,就像是这一次,朕想要从赵俊臣手里收回财政大权,也很快就收回来了,赵俊臣固然是有些赌气,但也完全没有反抗的意图……所以,朕就算是把朝廷财政再次交给赵俊臣又能如何?今后想要收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段时间以来,诸般的财政麻烦,其实也是朕当初收权之际太心急了,朝廷财政在赵俊臣的管理之下已是逐渐好转,朕也是看在眼里,就应该等到朝廷财政彻底走向正轨、短时间内绝无隐忧之后,再从赵俊臣的手里收回权柄,这样也就没有后顾无忧了……否则的话,像是这次一般,朝廷财政的隐忧尚多之际,就迫不及待的抛开赵俊臣,自然也就要吞下苦果了!

唉,说根到底,还是赵俊臣他在陕甘三边的军功战绩太过于惊人了,让朕乱了手脚,一时间只是想着尽快打压他,并没有考虑太周详……

这样看来,目前的麻烦倒也是一个机会,让朕有理由把朝廷财政大权重新交给赵俊臣,这对朕也有诸多好处……

赵俊臣见到朕清洗了他安插在户部之中的诸多亲信之后,说是避嫌也好、说是赌气也罢,就不愿意再去理会户部的事情,还一直是告病请辞……

户部尚书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若是朕把这个位置交给某位‘赵党’官员的话,就相当于把朝廷财政再次交给了赵俊臣,既是可以表明朕的信任,也是可以抚平赵俊臣的心中怨气,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也就只能帮着朝廷解决财政困局了……

恩,朕固然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赵俊臣权势扩张,也绝不能容忍赵俊臣发展军中势力,陕甘三边的清洗与整顿依然还要继续,但财政之权倒是不必太过紧张,也不能把赵俊臣逼得太紧……”

暗思之际,德庆皇帝的想法已是悄然改变了。

这般转变,说根到底还是因为德庆皇帝在财政方面已是习惯于依赖赵俊臣了。

德庆皇帝对于赵俊臣的态度,就像是后世的烟瘾患者对于香烟一般,既是依赖、又是警惕,决定要再抽一根之余,还安慰自己抽完这根就要彻底戒烟。

而且,德庆皇帝完全没有察觉,他对于赵俊臣的容忍底线已是悄然间再次提高了。

*

心中有了决定之后,德庆皇帝的心情稍有好转。

德庆皇帝已经受够了自己这段时间要屡次为户部擦屁股了,如今决定要把户部再次交给赵俊臣,他只觉得一身轻松,就连头也不怎么疼了。

然后,德庆皇帝开始考虑下一件事情——他要如何安抚赵俊臣、与赵俊臣缓和关系。

毕竟,德庆皇帝前些日子打压赵俊臣的态度太过明显了,就这样直接把财政大权交还给赵俊臣,显得太过生硬了。

而且,德庆皇帝清洗陕甘官场的计划即将要开始,赵俊臣一旦是收到消息之后,就必然会进一步的提升怨气。

德庆皇帝暗暗思索片刻之后,突然开口道:“传朕的旨意,御医院院首温采宁昏聩无能、医德有缺,误诊了朝廷重臣、影响极为恶劣,朕极为震怒,着罢免他的官职、赶出御医院,钦此!”

赵俊臣经过了上一次的突然昏死之后,就一直是指责温采宁误诊了自己的病情,若不是温采宁信誓旦旦的表示赵俊臣的身体没有大碍,赵俊臣也不会强行拖着病体前往户部坐镇,最终也就不会昏死过去,所以赵俊臣认为这一切都是温采宁的过错,可谓是怨气极大。

按理说,这般情况下,德庆皇帝就应该第一时间表态重罚温采宁、以安抚赵俊臣的怨气,但温采宁毕竟是德庆皇帝身边的老人了,德庆皇帝对他一向信任,也终究是有些旧情,而且温采宁当初之所以是信誓旦旦的表示赵俊臣身体没有大碍,也完全是因为德庆皇帝的暗示,也算是给德庆皇帝背了黑锅,所以德庆皇帝也就一直拖着这件事情,只是不轻不重的罚了温采宁一笔年俸、降了他半级官职。

但如今,德庆皇帝为了尽快与赵俊臣修补关系,就不得不放弃温采宁了。

另一边,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大太监张德心中一惊,连忙是答应一声,就要派人传旨。

但不等张德有所行动,德庆皇帝又说道:“另外,再派人去赵俊臣的府上、给赵俊臣传一个口信,就说户部尚书的人选迟迟未定,朕一直拿不定主意,让赵俊臣给朕参谋一下。”

*

德庆皇帝突然间出手惩处了御医院院首温采宁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文华阁内,周尚景也是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收到消息之后,周尚景的老脸上多了一丝笑意。

德庆皇帝翻阅奏疏之际,连续看到三份伸手要银子的奏疏,这件事情并不是意外,而是周尚景的一个小手段。

最终,也果然不出周尚景的预料,德庆皇帝因为朝廷财政状况而烦不胜烦之下,终于还是决定做出让步、请赵俊臣出山了。

“……恩,只有让棋手们全部坐在棋盘之前,这盘棋才能继续下去……若是任由赵俊臣躲在幕后,就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数,也会降低陛下的戒心,谁也不知他究竟打着何种主意!如今借着陛下之力,让赵俊臣再次走到目前由暗转明,老夫也才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之中猜出他的真实意图……再下一步的话,就应该进一步减少变数,把那些不合格的棋手请出场了……”

想到这里,周尚景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内阁首辅沈常茂,目光很是柔和。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