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一十七章.重返潞安府

摄政大明 第七百一十七章.重返潞安府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57 来源:笔趣阁

……

……

朝廷发现西北诸省的赈灾钱粮出现纰漏之后,马上就派了赵俊臣与鲍文杰前往山西与陕甘调查实情,根本没有给西北诸省的地方官员反应时间。

所以,当赵俊臣一行人进入了山西境内之后,一开始也没有惊动地方官府。

这就给了赵俊臣明察暗访的机会。

在离京之前,赵俊臣就吩咐锦衣卫们每人都携带了一身明朝普通士兵所穿的制式军服鸳鸯战袍,就是为了尽量不要引起地方官府的注意,锦衣卫的飞鱼袍实在是太显眼了。

所以,进入山西境内之后,赵俊臣就吩咐锦衣卫们脱下了飞鱼袍、换上了鸳鸯战袍,队伍也就伪装成了过境的禁军马队,虽然是同样会引人瞩目,但这个时期正值火筛入寇之际,经常会有军队调动,至少可以麻痹地方官府一段时间,不至于让地方官府马上就猜到赵俊臣的来意。

不过,就算是伪装了身份,但沿途的百姓见到大队骑兵路过之后,依然是一哄而散、远远逃开。

在许多百姓的眼中,这种规模不大的游骑散勇,虽然是朝廷的正规军队,但性质与土匪马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祸害百姓的存在。

却说,进入了潞安府的境内之后,眼看着时间已经是下午了,洪高功向赵俊臣请示道:“赵大人,咱们如今已经深入山西境内了,再过四五十里地就是潞安府城了,您说咱们是先去潞安府城休息?还是一路不歇、直接前往山西巡抚的驻地太原府?”

说到这里,洪高功犹豫了片刻之后,却是面显哀求之色,又说道:“赵大人,咱们已经赶了三天路程,一路上都没有太好的歇息,卑职手下的兄弟们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当然,为朝廷办事,幸苦点也是应该的,但赵大人您乃是金贵之躯,同样是一路马不停蹄,卑职实在是担心您的身体……要不咱们就去潞安府城歇息一天?”

赵俊臣向着洪高功看去,却见到洪高功年轻英俊的面庞上满是疲态,双眼无神、披头散发,总是歪歪扭扭的身子这个时候更是靠在马背上,显然已经是到了极限。

赵俊臣又转头向着身后的锦衣卫们看去,却发现除了毛家栋麾下的三十人之外,他们同样是疲惫不堪,一幅快要坚持不住的样子,如今正是有气无力的相互抱怨着,反倒是赵俊臣的二十名家丁依旧是尚有余力的模样。

见到这一幕,赵俊臣心中又是暗暗叹息。

这就是明朝禁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锦衣卫了,仅仅是不疾不徐的赶路三天时间,午歇晚睡、三餐饮水从来没有耽误过,但就这样他们已经是承受不住了!

相较而言,赵俊臣与鲍文杰身为文官,虽然也同样是疲惫不堪,但也不像是他们这样叫苦连天。

这样的少爷兵,根本不能让赵俊臣报以任何指望。

暗暗叹息之余,赵俊臣表面上不动神色,只是转头向一旁的鲍文杰问道:“鲍大人以为如何?”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鲍文杰面无表情的说道:“一切任凭赵大人做主,下官并无主见!”

见到鲍文杰的模样,赵俊臣又是摇头叹息。

自从两天前的那场谈话之后,鲍文杰就一直是面无表情、沉默寡言,似乎是与自己怄气一般。

赵俊臣沉思了片刻,却是唤道:“许庆彦!”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许庆彦策马来到了赵俊臣的身旁,问道:“少爷,有何吩咐?”

赵俊臣问道:“这里已经距离潞安城不远了,我记得咱们去年灭蝗的时候也来过这里,你可还记得王老丈所在的南关村的位置?”

赵俊臣所说的王老丈,就是赵俊臣当年在潞安府灭蝗之际所遇到的那位“笑着等死”的老丈,当时王老丈的儿子被官府打断了双腿,儿媳妇也跟人跑了,仅剩下两个不懂事的孙儿,田地里的粮食也全部被蝗虫糟蹋了,王老丈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变卖了房子与田地,最终却是一无所获,只落得一家人等死的结局。

王老丈的遭遇,当时也给了赵俊臣很大的促动,让赵俊臣下定了灭蝗赈灾的决心,并且还让人给王老丈的儿子治好了双腿、赎回了房屋田地,利用王老丈好好的作秀了一次,却是赢得了潞安府无数百姓的赞誉。

灭蝗之际,赵俊臣也是与王老丈所在的南关村百姓们一同幸苦、亲力亲为,而赵俊臣亲自动手扑杀蝗虫的样子,更是让潞安府的百姓们视为古今难得一见的青天大老爷,尤其是那些南关村的百姓们,简直就是把赵俊臣奉若神明!

当初,潞安府的百姓们为赵俊臣送了万民伞,也正是南关村的百姓领头。

所以,赵俊臣来到潞安府之后,首先就想到了王老丈以及南关村的百姓,那里的百姓们对赵俊臣尊敬有加,根本没有任何的防范,赵俊臣也可以从他们口中打探到许多真实消息,进一步了解山西境内的详细情况。

赵俊臣是一名贪官,所以他非常清楚贪官们的奸猾,也压根不相信地方官员所说的任何消息,所以他更愿意通过百姓了解情况,虽然并不全面,但足够真实。

而许庆彦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则是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然后摇头道:“少爷,已经隔了一年多的时间,潞安府咱们也就来过一次,我哪里记得那么清楚,只记得南关村位于潞安府以南,但具体在哪个位置就不知道了。”

赵俊臣无奈摇头,却也没有责怪许庆彦,因为赵俊臣本人也忘记详细的路程。

所以,赵俊臣向洪高功吩咐道:“去把毛百户唤来,他也许知道路径,否则就只能询问当地的百姓了。”

洪高功并不清楚赵俊臣为何要询问南关村的位置,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也不敢怠慢赵俊臣的吩咐,马上就转头高声呼喊了毛家栋。

很快的,毛家栋策马来到了赵俊臣的身旁,向众人拱手示意道:“卑职见过钦差大人、见过副使大人、见过千户大人,还请三位大人吩咐。”

根据这段时间以来的观察,赵俊臣发现毛家栋确实是一位人才,虽然不知道他的领兵才能究竟如何,但他作风干练、性格冷静,将众人的队伍管理得井井有条,一路上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毛家栋总是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所以,赵俊臣也就愈加欣赏毛家栋了,经常会找机会与毛家栋直接接触,想要拉拢毛家栋为己用。

只可惜,毛家栋确实是性格很倔,虽然话语不多,但心中很有主见,并不是赵俊臣稍稍施以恩惠就可以轻易收买的墙头草。

但也因为如此,赵俊臣对毛家栋也就更重视了,认为毛家栋这种人一旦投靠了自己之后就绝不会轻易背叛。

见到毛家栋之后,赵俊臣的态度很客气,向毛家栋含笑示意,并且问道:“毛百户曾在山西担任军职,可知道潞安府附近的南关村怎么走?”

毛家栋稍稍思索了片刻之后,手指向一个方向,说道:“向西行二十里地,有一座黄土山,再往北走十余里地就到了。”

赵俊臣面现恍然,说道:“想起来了,确实是这样的路径,毛百户当真是好记性。”

听到赵俊臣的称赞之后,毛家栋并没有受宠若惊的喜色,只是态度沉稳的答道:“钦差大人过赞了,卑职曾在山西走镖,自然是熟悉这里的情况,没什么好称赞的。”

看得出来,赵俊臣对待毛家栋态度客气亲切,毛家栋也心有感激,但这种感激远远不足以让毛家栋投靠赵俊臣。

赵俊臣也知道这种事情只能慢慢来,也就没有继续向毛家栋示好,只是向众人吩咐道:“时间不早了,咱们确实要休息,但咱们并不去潞安府城休息,而是去南关村休息,那里的百姓皆是与我相熟,定然会热情招待咱们。”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众人皆是心中疑惑不已,不明白赵俊臣身为朝廷权臣,为何会与潞安府境内一处寻常村庄的百姓熟悉,但赵俊臣也没有详细解释,而是先行策马前行,沿着毛家栋所指的路径而去。

见到赵俊臣这般模样,众人也只好压下心中的疑惑,纷纷是策马跟随。

等时间临近傍晚之后,赵俊臣一行人终于是远远的见到了记忆中的南关村。

如今的世道多有风险,山西境内不仅每年都有蒙古鞑子深入劫掠,平时还会有马贼流寇出没,百姓们自然是心中戒备,府城外的村庄大都是高筑堡墙、防备森严,与堡垒无异。

潞安府虽然是位于山西之东南,受到蒙古骑兵的劫掠不多,但南关村作为一处规模较大的村庄,同样是建筑了高大结实的黄土围墙,以防备不时而至的危险。

近三百名骑兵的突然出现,却是吓坏了南关村的所有百姓,引发了不少慌乱,等到一行人赶到了南关村外的时候,围墙外的百姓们已经是纷纷跑入了村庄内部,围墙上的吊门也被拉了起来,村庄的壮丁们更是纷纷拿着刀枪农具跑到了围墙上面戒备。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皆是暗暗咂舌,感叹西北百姓们的戒心之重。

就在众人感叹之际,就见围墙上有一位老者高声喊道:“你们是哪里的骑兵?为何要来我南关村?若是想要借宿,再往北走二十余里地就是潞安府城了,也有专门的营地,各位军爷还是去那里借宿吧,我南关村物资匮乏,地方也不足,恕不能招待各位军爷了。”

见南关村的百姓想要驱赶众人离开,洪高功顿时是面现怒色,就打算怒斥对方。

然而,赵俊臣却是抬手止住了洪高功,并且是亲自策马上前,靠近了南关村的围墙,让南关村的百姓看到自己的相貌。

然后,赵俊臣高声唤道:“各位南关村的百姓,可还记得我赵俊臣吗?”

见到赵俊臣向前,所有人都是面色大变,生怕南关村的无知刁难会伤害赵俊臣。

然而,随着赵俊臣的出面发话,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

第二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