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一十七章.书房内(上)

摄政大明 第六百一十七章.书房内(上)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57 来源:笔趣阁

……

……

组建了幕僚团队之后,可谓是成效显著,让赵俊臣在许多事情上都省心了许多。

幕僚们平日里的工作有很多,日常事务的整理归类、情报材料的收集与梳理、文书的起草、公文的制定,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一来,赵俊臣就能够节省许多心力、从细枝末节中脱身,进而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用一种更加敏锐的眼光窥视全局,并且做出更加理智长远的判断。

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户部与工部的政务、庙堂里的党争博弈、“赵党”的未来发展、联合船行的运营操办、赵府的各项产业、德庆皇帝的行宫筹建、情报的收集与整理、以及赵俊臣私下里的种种计划——若不是有幕僚团队的辅佐,赵俊臣恐怕早已经被这些繁杂事务给彻底拖垮掉了!就算可以勉力支撑,也早已经被繁杂的表象迷乱了心眼,不可能一直保持着理智头脑与大局眼光。

在赵俊臣的幕僚团队内部,最核心的人物共有七人,分别是肖文轩、苏西卿、李传文,牛辅德、欧阳博、李伦、以及徐靖,这七个人各有所长,皆是难得的人才。

其中,肖文轩学问最好、悟性最高、潜力最大,目前远在扬州,帮着赵俊臣处理扬州赵家的事情,并且负责监视南直隶的官场动向与联合船行的发展进度,这是赵俊臣对他的刻意磨练,有意让他独当一面;而李传文乃是众位幕僚之首,经验最是丰富,主要是负责统筹全局,也会帮助赵俊臣处理朝廷政务,如今则是跟随顾全前往南直隶处理苏长畛与联合船行的事情,这两人目前不在京城,暂且不用多提。

在剩下的几位核心幕僚之中,苏西卿擅长账目数字,一向是负责赵俊臣的银库收支与各项产业;牛辅德性格冷静、眼光敏锐,一向是负责情报的整理与分析;欧阳博性格谨慎、谋定而后动,一直辅佐赵俊臣处理“赵党”与党争的事情,李伦的年纪较轻、经验略有不足,但天资聪慧、眼光别具一格、做事不循常规,则是负责查漏补缺、提供建议。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名叫徐靖的幕僚乃是赵俊臣新近挖掘出来的人才,此人擅长文笔,性格也内敛可靠,一向是负责赵俊臣的文案工作,赵俊臣平日里的奏疏与政令皆是出自于徐靖的手笔。

这些幕僚们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一向是成效卓著、效率极高,虽然赵俊臣手中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有了他们的辅佐之后,却依然能够游刃有余。

这些日子以来,赵俊臣的发展一直是顺风顺水,这些幕僚们的尽心辅佐绝对是功不可没。

*

最近几天时间,幕僚中最忙碌的人物无疑就是苏西卿与欧阳博了。

“赵党”官员们纷纷入股“联合船行”的事情,涉及到了数量庞大的银子,需要苏西卿来操办,而“京察”的事情则要更加繁杂,许多事情都需要欧阳博来处理。

这一天的傍晚时候,苏西卿推门进入了赵俊臣的书房,呈给了赵俊臣一份账目,禀报道:“大人,官员们入股‘联合船行’的账目都已经做好了,共有六十七位官员拿出了银子,他们最多拿出了十万两银子,最少也拿出了一万两银子,总计有三百三十五万两银子。除此之外,陛下的内帑也拿出了一百万两银子入股联合船行,若是再加上这笔银子,则总计有四百三十五万两银子。”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数量要比我想象中更多一些,有了这笔银子的投入,足以让我操控‘联合船行’的未来走向了。”

说完,赵俊臣向苏西卿询问道:“咱们府里面还有多少银子可以动用?”

苏西卿的眼光微微一闪,答道:“府里面能动用的银子不多,大约只有不到七十万两银子的样子,若是再算上一些容易变现的珠宝财物的话,这个数字则可以达到八十万两以上。”

赵俊臣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哦?只剩下这么一点银子了?”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苏西卿却是紧紧闭着嘴巴,没有任何要回答的意思。

赵俊臣的银子仅仅只有不到七十万两,这件事若是传了出去,恐怕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这笔银子看似数额庞大,但完全配不上赵俊臣的贪官名声!

事实上,苏西卿非常清楚,赵俊臣虽然早已经不再贪污了,但他的各种入项依然极多,每年仅仅是党羽们的孝敬与诸项产业的盈利加起来就有上百万两银子!但赵府的账目依然是入不敷出,因为赵府账目中经常会有数额庞大的银子突然消失不见,这些神秘消失的银子前后加起来已经有近三百万两之巨了!

这些银子究竟用在了哪里,除了赵俊臣、方茹、以及许庆彦之外,却是没有任何人清楚,苏西卿虽然也算是赵俊臣的心腹了,但他也只是负责拿出银子交给方茹而已。

显然,在幕僚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赵俊臣正在暗中进行着某些计划。这些计划需要数额庞大的银子支持,以至于就连赵俊臣这样富可敌国的大贪官都只能勉力维持!

但这些计划究竟是什么,依然是没人知道。

赵俊臣安排顾全去插手苏长畛的事情,就是因为赵俊臣发现自己手里的银子不够用了,所以眼馋苏长畛的庞大家产罢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些计划太过于神秘了,所以苏西卿也是恪守本份,不该知道的事情绝不过问,也没有任何要深入探究的意思,只是听从赵俊臣的吩咐办事。

此时他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更是闭口不言,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事实上,赵俊臣也明白自己的银子都流向了哪里。

渗透军镇、收买内廷、扩张情报网络……这些事情都是吞金兽,即使是赵俊臣的庞大家产也完全经不起消耗。

所以,赵俊臣的询问只是自言自语罢了,并没有期望苏西卿能够回答自己的问题,只是继续说道:“既然这样的话,就从府里拿出六十五万两银子,凑足五百万两银子,然后通过户部的渠道转到南直隶,尽快将这笔银子交给李传文与肖文轩。”

苏西卿犹豫道:“大人,若是这样的话,咱们府里就剩下只有不到五万两银子了,若是有需要银子应急的时候,这五万两银子恐怕不够用啊。”

赵俊臣摇头道:“无妨,‘悦容坊’这个季度的收益马上就要交到府里了,到时候府里的存银自然也就宽裕了。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李传文与肖文轩那边,他们要办的事情必须要有这笔银子支持,否则很难会有成效。”

苏西卿自然知道李传文与肖文轩要办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这次,赵俊臣安排黄有容与顾全前往南直隶,除了审办苏长畛的案件之外,还要出手整治那些不愿意加入“联合船行”的徽浙商人!将那些徽浙商人尽数整垮之后,他们的家产财富就会尽数充公,他们名下的各项产业就会尽数拍卖,其中包括了数量庞大的商行、船只、与田宅!

到了那个时候,李传文与肖文轩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商行、船只、以及田宅全部低价买入手中。

然后,收入手中的田宅转手高价卖出,就能够收获大笔的利润,至于那些商行与船只,则可以整合到一起,组建成一家规模庞大的新商行!

这家商行,赵俊臣将它命名为“赵氏商行”,很俗气的名字,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这家商行表面上的东家将会是扬州赵家,与赵俊臣也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赵氏商行”的启动基金,全都是来自于德庆皇帝与“赵党”官员的银子,赵俊臣的银子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只要在账目中稍稍动一下手脚,赵俊臣就能够成为“赵氏船行”的真正主人。

比如说,肖文轩与李传文用五百两银子拍卖得到了一艘货船之后,再将这艘货船按照价格一千两银子投入“赵氏商行”,而账目中多出来的五百两银子,就成为了赵俊臣的投入与股份。

所谓“空手套白狼”,就是这个意思。

等到“赵氏商行”成立之后,它的规模必然要远远超过任何一位徽浙商人的商行,所以“赵氏商行”一旦加入到“联合船行”之后,就必然会成为“联合船行”的主导力量!赵俊臣本人也就成为了联合船行的最大股东!

这样的话,赵俊臣作为“联合船行”的创建者、监督者、以及最大股东,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操控“联合船行”的未来方向,“联合船行”这个庞然大物,也必然会成为赵俊臣手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究竟能够收获多大的好处,自然不用多提。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五百万两银子的投入是必须的!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并没有任何犹豫。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苏西卿也就没有任何异议了,

不过,略略犹豫片刻之后,苏西卿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大人,您当初组建‘联合船行’的时候,曾向那些加入‘联合商行’的徽浙商人们承诺过,说您只会为‘联合船行’提供优惠政策,并不会插手‘联合船行’的日常运营,但咱们这次的动作不小,任谁都能看出咱们想要进一步控制‘联合船行’,那些加入‘联合船行’的徽浙商人恐怕会心中不服。”

赵俊臣轻轻一笑,说道:“他们不服又能如何?我只是暗中控制‘联合船行’,谁也挑不出毛病。我安排黄有容去整治那些不愿意加入‘联合船行’的徽浙商人,也有杀鸡儆猴的意思!那些加入‘联合船行’的徽浙商人就算是心中不服气,也一定会先老实一段时间,等他们忍不住想要反弹的时候,‘联合船行’就已经被咱们牢牢控制在手里了……更何况,只要能保证他们的收益,他们的反弹也不会太过激烈,并不会出现太大的乱子。”

见赵俊臣已经考虑周详,苏西卿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点头之后,就离开了书房,按照赵俊臣的吩咐办事去了。

然而,苏西卿刚刚离开书房不久,牛辅德与欧阳博就联袂进入了赵俊臣的书房之中,两人皆是表情严肃,似乎有什么重要消息要向赵俊臣禀报。

……

PS:有点累,脑子昏昏沉沉,原本只想要躺着休息一下,结果竟然睡着了。

所以第二更会比较晚,大家先睡就好,明天再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