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88章.心头之患

摄政大明 第1088章.心头之患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15 来源:笔趣阁

……

……

王佑伦,庙堂之中近期以来最受瞩目的风云人物,他原本是前阁老、现任太子太师王保仁的得意门生,现如今则是转投于准太子、七皇子朱和坚的门下,仅是寥寥几次接触之后,就已经成为了朱和坚心目中最为依仗的心腹干将。

与此同时,趁着这次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的争端,因为王佑伦毛遂自荐的举动,他同时还受到了德庆皇帝的看重,把他视为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忠心臣子。

但在暗中,王佑伦实际上早已是投靠了内阁首辅周尚景,乃是周尚景暗中布下的一枚重要棋子,王佑伦这段时间以来的所有行为,不论是主动请缨调查藩宗罪行,还是变换门庭转投七皇子朱和坚,事实上皆是出于周尚景的授意。

同时受到德庆皇帝、七皇子朱和坚、以及内阁首辅周尚景三人或明或暗的支持,王佑伦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王佑伦这几天赶来洛阳的路上,表面上看似是风光无二、镇定自若,但实际上则是忧心忡忡、迟疑不定。

这是因为,当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之后,就立刻被德庆皇帝单独召见谈话——德庆皇帝召见了王佑伦之后,竟是要求王佑伦在调查藩宗罪行期间,一定要把藩宗们的罪行与“周党”势力扯上关系,矛头直指当朝首辅周尚景。

德庆皇帝的这般吩咐,对于早已经被周尚景彻底折服、把自己视为是周尚景心腹的王佑伦而言,自然是左右为难。

随后,王佑伦当然是暗中向周尚景请示意见,但周尚景的回应则是含糊其辞,只是让王佑伦依照德庆皇帝的旨意做事就好,他自有计划应付德庆皇帝的算计,事后也不会让王佑伦承担责任。

周尚景的这般态度,似乎是成竹在胸、智珠在握,但他的答案实在是太过于模糊了,所以王佑伦依然是忍不住心中惴惴。

毕竟,就像是太子朱和堉的看法一般,“周党”与藩宗的势力皆是极为庞大,双方平日里进行活动之际必然会发生接触,有意无意之间的合作协作绝对是多次发生、有迹可查,在这般情况下,想要把藩宗们的罪行与“周党”扯上关系实在是太容易了!

王佑伦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些信心的,他认为自己若是按照德庆皇帝的吩咐全力以赴的话,“周党”以及周尚景本人今后必然会迎来一场天大的劫难,而且他也完全想象不到周尚景究竟有何应对之策,能够完全躲过这场劫难。

怀着这样的复杂心情,王佑伦迅速抵达了洛阳境内——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底细,这一路上他完全不敢耽搁时间,可谓是快马加鞭、星夜兼程。

当王佑伦进入洛阳境内之后,很快就遇到了正候在洛阳驿站迎接他的众位洛阳官员。

在迎接队伍之中,为首之人自然是河南巡抚张博真,而洛阳知府郑以诚就跟在张博真的身后不远处。

见到迎接众人之后,王佑伦先是认真观察了一眼,顿时就表情严肃了起来。

这是因为,在这支迎接队伍之中,竟是缺少了两位最为关键的人物——分别是太子朱和堉、以及福王朱慈佟!

太子朱和堉与福王朱慈佟这二人固然是地位尊荣,若是寻常时间,也根本没必要屈尊现身迎接王佑伦,但王佑伦如今乃是钦差身份,代表着德庆皇帝与朝廷中枢,但朱和堉与朱慈佟二人却依旧是没有现身迎接,这般情况完全可以追究他们大不敬的罪行了!

想到这里,王佑伦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只觉得他这次的任务恐怕是不会一帆风顺。

然而,王佑伦依旧是严重低估了事情的复杂程度!

就在王佑伦心中暗思之际,以张博真为首的一众洛阳官员已是纷纷赶到王佑伦的面前,对着王佑伦手上的圣旨行礼问安之后,就见到张博真表情急切的说道:“钦差大人,您总算是来了!洛阳城目前的局势极为复杂,下官只觉得力不从心,也完全不敢做主,如今您终于赶至,也终于有人可以主持大局了!”

听到张博真的诉苦,王佑伦表情也变得愈发严肃,当即是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竟然就连张巡抚也会束手无策?”

张博真苦着脸解释道:“就在六天之前,福王长子朱和增突然中毒身亡,凶手至今也未能查明;又到了四天前的下午申时,太子殿下突然以调查王长子毒杀案真凶为理由,派人封锁了整个福王府,自福王以下所有人皆是受到软禁,大肆搜查审问!

然而,福王殿下当即是表示不堪受辱,号令福王府所有侍卫与仆从进行反抗,还与太子殿下麾下的厂卫们发生了刀兵冲突,最终死了三名厂卫、以及十一位福王府的侍卫与仆从,直到太子殿下传令调集了洛阳城守军镇压,这场骚乱才得以制止!

经此一事之后,太子殿下也就趁机掌握了福王府的库房与账薄,还趁机审问了福王府内大量的高层人物,期间不乏有严刑拷打之举,最终依然是没能查明王长子毒杀案的真凶,却‘意外’寻到了福王府这些年来非法兼并土地、走私偷税瞒报、干涉地方政务、贩卖人口欺压百姓的诸多证据,更还寻到了一部分僭越逾规的宫中禁品,可谓是证据确凿!

再加上,福王他引发骚动、行刺钦差、杀害厂卫的行径皆是辨无可辩,,所以福王以及福王府众人目前已经被太子殿下彻底拘禁了起来,完全是寻常犯人的待遇。

唉,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当真是非同小可,如今不仅是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消息传到朝廷中枢之后,只怕还会引起庙堂震动!这样的大事,下官当然是不敢作主,只能是束手无策、静候钦差大人您来主持大局了!”

张博真并不知道王佑伦其实与他一样、也是内阁首辅周尚景的心腹,。所以他此刻虽是态度谦卑,但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也完全没有向王佑伦透露实情的意思。

另一边,听到张博真的禀报之后,王佑伦顿时是面色大变,只觉得事态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也彻底脱离了掌控,一时间竟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就这样慌神片刻之后,王佑伦终于是发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再次追问道:“太子殿下呢?太子殿下如今在何处?”

张博真摇头一叹,继续说道:“下官正要禀报,太子殿下他连夜搜查证据、审问相关人员之后,就表示福王一脉的罪证已是可以盖棺定论,所以他也就没必要继续留在洛阳,于是就在两天之前的清晨卯时三刻,率领着麾下厂卫们离开了洛阳城,向着湖广方向而去,说是要去湖广地区进一步收集各位藩宗的罪证……

太子殿下不仅是当朝储君,更还是朝廷钦差的身份,下官如何敢留?但未曾想,太子殿下刚刚离开洛阳城不到一天时间,下官就突然收到消息,才知道朝廷又要安排一位新钦差接替太子殿下的权责!

下官自然是不敢怠慢,当即就派出快马去追太子殿下,只可惜太子殿下显然是存着暗访查证的心思,离开洛阳城之后就隐藏了行迹,下官派去的人马也完全无法寻到太子殿下,更别说是向太子殿下禀报朝廷安排新钦差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张博真满脸都是苦楚与无奈,就好似这件事情当真与他毫无关系。

另一边,王佑伦则是表情稍冷,他也是官场老油条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又如何猜不到太子朱和堉之所以是急匆匆的离开,就是为了躲避自己、不愿意交接权责?

然而,这般情况下,王佑伦虽然是心知肚明,却也挑不出毛病。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王佑伦也别指望自己能追上太子朱和堉了,他目前的首要之务,就是留在洛阳城、为太子朱和堉收拾烂摊子!

这一刻,王佑伦只觉得自己被算计了。

“既然如此,留在这里多说也无用,咱们立刻进入洛阳城,本钦差必须要尽快与福王见面,问清楚事情的详细经过,然后才能向朝廷禀报消息。”

冷声说完,王佑伦就立刻返回了坐轿,命令轿夫尽快赶去洛阳城。

但与此同时,王佑伦心中也大概可以猜到,德庆皇帝的计划,大概率是很难实现了。

接下来,太子朱和堉只怕是还会陆续引发混乱,而他也必须要继续为太子朱和堉收拾烂摊子,这些事情就足以耗掉他所有的时间精力了!

*

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就在王佑伦进入洛阳城的同时,京城中枢之内,也依然是暗流汹涌。

而这一次处于漩涡中心之人,则是看似地位已经逐渐稳固的赵俊臣!

这一天,赵俊臣下了早朝之后,并没有前往文渊阁处理朝廷公务,而是提前返回了赵府,与一位神秘人见面。

这位神秘人,来历也是非同小可,乃是台湾郑家的后起之秀、安南伯郑芝龙的第三嫡孙郑明!

这段时间以来,在赵俊臣的吩咐之下,大学士霍正源与郑明二人一直在秘密磋商双方的合作事宜。

到了昨天,终于是商议出了双方皆是可以接受的成果,可谓是各有所得。

简而言之,就是郑家会全力协助咱们的海运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精良海图、协助训练水手,低价转卖部分远洋大舰、共享南洋各国的人脉与消息、提供护航支持等等;此外,赵俊臣还会全权代理郑家运往内陆的走私货物,利润三七分成;最后,郑家还会为赵俊臣尽力招揽西洋各国的相关各类人才;

与此同时,当赵俊臣展开他的远洋计划之后,郑家也要拿走两成利润;而且赵俊臣还需要为郑家疏通官场关系,让他们在江浙沿海各处建造几家新船厂,更还要向他们廉价提供大量的木材与各类器具、支持郑家造船厂的运转;最后则是要协助郑家招募大量移民充实台湾;

对于这个结果,赵俊臣还是较为满意的,与郑家的这场合作也就彻底定了下来。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场合作的持续时间会很长,也必将是影响深远。

谈妥了合作条件之后,郑明就再次通过霍正源提出要与赵俊臣见面的请求,而赵俊臣眼见到合作已经达成,自然是不会再次的避而不见,也就答应了下来。

见面的时间就定在了这一天的早朝结束之后,地点则是就定在赵府之中。

却说,当赵俊臣返回赵府之后,很快就在小书房里秘密接见了郑明,而霍正源与许庆彦二人则是坐在一旁陪同。

双方见面之后,赵俊臣先是认真打量了郑明几眼,然后则是满意点头。

作为郑家的后起之秀、顺位靠前的接班人选,郑明显然是一个聪慧精明、颇有城府的年轻人,在赵俊臣的注视之下并没有任何拘禁之态,只是表情如常的行礼问安,态度既不谄媚讨好,也不妄自尊大,让人颇有好感。

既然是决心要与郑家长久合作,那么赵俊臣自然是希望郑家之人越是精明能干就越好。

安排郑明入座奉茶之后,赵俊臣很快就与郑明展开了交谈。

刚开始的时候,这场交谈并没有任何出奇之处,气氛也算是和睦,先是郑明向赵俊臣转交了安南伯郑芝龙的密信与礼物,并且表达了郑家对于赵俊臣的钦佩之意,赵俊臣看过郑芝龙的密信之后,当即是写了回信交给郑明负责转交,然后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郑芝龙的敬仰之意,还命人从赵府库房之中挑选了一件价值更为贵重的珍品作为回礼。

再接下来,双方分别表达了合作诚意、畅想了这场合作的美好场景、又约定了今后的协商手段,一切皆是正常。

赵俊臣原本还以为,这场谈话会就这样平淡无奇的结束。

“有一件事情,本阁在这里必须要再次强调一下,本阁与郑家之间的走私利润分成,只限于金银财物之类,但所有的粮食走私生意皆不会参与分成,必须要全部运往内陆!这一点,还望郑公子谨记心中,务必要转告于安南伯知晓,省得咱们双方今后会在这件事情上引发纠纷。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郑家船队今后能多往内陆运粮,若是寻常的财物珍宝,我们负责为郑家售卖之后将会分走三成利润,但若是售卖粮食的话,我们不仅是有多少就要多少,而且只会拿走半成利润,所以郑家今后只要想办法往内陆运粮,利润就绝对可以保证!”

谈话进行到了最后,赵俊臣再次向郑明强调了他目前心中最为紧要的几件事情之一。

听到赵俊臣的强调,郑明表情严肃的点头答应,然后则是忍不住问道:“内陆各省的粮荒,竟已是严重到这般地步了?就连赵阁臣也会这般忧虑?”

赵俊臣沉着脸轻轻点头,眼神阴霾。

前几年时间,随着小冰河时期的迟迟而至,朝廷各地的天灾现象已是愈发频繁,粮食周转也是愈发紧张,民间粮价已经逐渐濒临百姓们的接受极限,即使是赵俊臣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到了今年,赵俊臣这几天更是陆续收到各地消息,说是北直隶、河南、湖北、山西等地,数月以来几乎没有见到任何一场降雪!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民间更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但今年大量地区没有迎来降雪,就算是后续不会遇到旱灾、洪灾、蝗灾、战乱之类的麻烦事,今年秋收之际的粮食田产只怕也是很不好看。

而且,随着小冰河时期的自然现象愈发明显,各地的粮食减产只怕是还要更为严重。

为了压制民间粮价的上涨幅度、保证民间百姓最基本的情绪安稳,天知道赵俊臣这段时间付出了多少努力。

所以,如何收集更多的粮食,已经成为赵俊臣目前心中最为紧要的事情之一。

事实上,赵俊臣如今已经不再考虑如何喂饱明朝所有百姓了,只要是今后几年没有让百姓们大规模的饿死于荒野,赵俊臣就能给自己的功绩打一个及格分。

另一边,见到赵俊臣的表情之后,郑明也愈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叹息道:“赵阁臣如今负责监管户部,若是朝廷粮食出了大问题,只怕是就要承担所有责任……再考虑到目前民间关于赵阁臣的诸般流言蜚语,也难怪赵阁臣会格外紧张了。”

顿了顿后,郑明则是善意的补充道:“但赵阁臣大可以放心,若是您今后万一出了事情——当然,只是以防万一罢了——我们郑家作为您的可靠盟友,台湾永远都是您最可靠的退路!”

赵俊臣听到此言,不由是眉头一皱,就好似是完全不知道郑明所说的事情,反问道:“流言蜚语?与本阁有关?却不知郑公子所说的流言蜚语究竟是什么内容?本阁为何全然不知?”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