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61章.失控

摄政大明 第1061章.失控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15 来源:笔趣阁

……

……

德庆皇帝想要扶持七皇子朱和坚继任储君之位的事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但终究还没有成为既成事实,尘埃落定之前总会存在变数。

所以,朱和坚若是想要无惊无险的顺利上位,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是必须留在京城中枢、陪在德庆皇帝的身边,既是巩固圣眷、也是遇到意外情况之后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其二,是一定要维持自身形象、减少政敌,秉持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尽量降低上位阻力;

以目前的庙堂局势,朱和坚只要做到这两点,自然就会顺利上位、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而如今,周尚景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也许会同时破坏这两点——不仅是让七皇子朱和坚远离了京城中枢与德庆皇帝,还会让朱和坚陷入多做多错多得罪人的泥潭之中。

与此同时,周尚景还让此前一直远离庙堂中枢的太子朱和堉提前返回了京城……

这些因素结合到了一起,储君更替的事情也许就要横生枝节了。

所以,也难怪百官们听到周尚景的表态之后会是一阵哗然了。

与此同时,百官们也是纷纷猜测——周尚景的这般提议,显然是存着刻意打压朱和坚的上位的心思,也暗中拉了朱和堉一把,难道说……周尚景这是要明目张胆的插手储君之争了?

而且,周尚景所选择的支持对象,还是如今已是岌岌可危的朱和堉?

这显然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变数!简直就是平地惊雷!

*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德庆皇帝的默许与纵容,朱和坚的庙堂势力可谓是一飞冲突,不仅是赢得了绝大多数清流官员的支持,还有数量众多的政治投机者纷纷投效,又趁机吞并了前内阁首辅沈常茂的绝大部分势力与党羽,像是内阁辅臣程远道、少傅张诚、礼部尚书林维、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等等朝中重臣,如今皆已是成为他的拥簇,形成了一股极为惊人的官场势力!

时至今日,各方势力都认为朱和坚上位的事情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就把这股势力称之为“新太.子党”。

若是抛开实权、仅论声势的话,“新太.子党”已是丝毫不逊于周、赵二党!

此时,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新太.子党”的官员们皆是嗅到了危险气味,顿时是一改此前的沉默寡言,所有人都是神情激愤,也不等德庆皇帝表态,就纷纷出列表示反对。

“陛下,老臣认为,周首辅的建言很是不妥!七皇子殿下虽然是声誉卓著、各方信服,但他目前终究只是皇子之身,依照我朝祖训,皇子不可干政,并不适合担当这般重任。”

周尚景的积威太重,寻常官员根本没胆子抢先出头与他当面对质,而程远道身为内阁辅臣,这个时候自然是有责任率先站出来表明态度。

随着程远道的领头,林维、张诚、吕纯孝等人也是纷纷附和。

张诚的态度很是激烈,大声道:“陛下,无规矩不成方圆,祖训在先,万不可开此先河啊!”

吕纯孝则是摆事实讲道理,扬声道:“陛下明鉴,七皇子固然是品性高洁、聪慧睿智,但终究是经验不足,即使是抛开皇子的敏感身份,也不能突然就这般毫无预兆的让他担负重任!”

随后,礼部尚书林维更是一脸的大义凌然:“启禀陛下,老臣认为周首辅所言大谬,有误国之嫌!老臣以死直谏,还望陛下惩他妖言惑众之罪!”

周尚景的提议很是唐突,并没有与“周党”众人提前协商,“周党”官员这个时候难免是反应慢了半拍,并没有及时支援,随着“新太.子党”众官员的纷纷表态反对,太和殿内到处都是反对声浪,一时间竟是让周尚景的声势落于下风。

这十余年来,周尚景可谓是权倾朝野、风光无二,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到了。

德庆皇帝原本也恼怒周尚景的发言,毕竟他为了扶持朱和坚上位已经铺垫了近半年时间,眼看就要功成,却没想到周尚景选在这个时候突然跳出来唱对台戏,让德庆皇帝愈发是怒火中烧。

然而,见到“新太.子党”的踊跃表现之后,德庆皇帝也不由是心中一愣,却是猛然间发现——不知不觉之间,七皇子朱和坚的庙堂势力已是如此惊人了。

“若是没有今天的事情,朕只怕还看不出来,老七的前朝影响已是这般巨大了,他还没有成为新太子,就能让这般多的朝廷重臣为他效力,若是待他成为了真正的储君,只怕是权势还要进一步增长,也许能一举压倒周、赵二人也说不定……虽然是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但这般手段也是不同凡响了……但在朕的面前,他却是从未展现过这般手段与野心……”

暗思之际,德庆皇帝的心情愈发复杂,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是喜是忧。

不过,就像是程远道、张诚等人一样,德庆皇帝也不希望让朱和坚负责调查宗室的事情,这显然是一个烂臭的泥潭,而朱和坚则是德庆皇帝所看好的皇位继承人,绝不应该涉足其中。

所以,德庆皇帝很快就再次把注意力转移到周尚景的身上,目光中蕴含着怒火不减,紧紧盯着周尚景的表情变化,想要看明白周尚景的真实想法。

实际上,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虽然是明争暗斗了多年,但相互间也存在着许多默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默契就是——德庆皇帝不会轻易动用武力针对周尚景,周尚景也不会轻易出手干涉皇权更替之事。

这些年以来,正是因为这般默契的存在,周尚景从来都没有针对储君更替之事发表过任何意见。

在德庆皇帝看来,周尚景的这般做法显然是越线了。

只不过,让德庆皇帝感到奇怪的是,像是周尚景这样一个老狐狸,为何会突然间做出这般失智之事?他难道已经不打算平平安安的告老还乡了吗?

于是,随着“新太.子党”的反对声浪稍稍停歇,德庆皇帝缓缓说道:“众位爱卿所言有理!周首辅的建言确实是有些荒唐,不论是从各方面来看,七皇子显然不是负责调查宗室之事的适合人选!……周首辅,你提出这般建议之前,难道就没有想过利害?还是说,你已经老糊涂了?”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主要是为了试探周尚景的真实想法,但他刚才屡屡被周尚景撩拨怒火,说话间也有些夹枪带棒,隐隐还有反击之意。

接下来,若是周尚景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德庆皇帝说不定就要以周尚景已经“老糊涂”为理由,重新考虑内阁首辅的人选了。

此时,面对“新太.子党”众人的纷纷反对,以及德庆皇帝的讽刺与反击,周尚景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缓缓说道:“陛下,老臣也知道自己的建言有些不妥,七皇子的身份敏感,且又经验不足,并非是调查宗室的完美人选……然而,除了七皇子之外,老臣也确实想不出更合适的人选负责此事了!”

说完,周尚景缓缓抬头,表情似笑非笑,看向那一众刚才还在争先反对自己的“新太.子党”官员,说道:“自洪武二十二年以来,原本负责宗亲事务的宗人府已是虚设,所有宗人府事务皆是转由礼部负责……林尚书,你乃是礼部魁首,朝廷若是想要调查各地宗室的罪行嫌疑,正在你的职责之内,要不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全权负责可好?”

说话间,周尚景的目光定在了礼部尚书林维的身上。

刚才还在慷慨激昂、“以死直谏”,说要严惩周尚景“妖言误国”之罪的林维,顿时是吓了一跳。

任谁都能看明白,调查宗室的事情就是一个出力不讨好、后患无穷的泥坑,林维身为“新太.子党”的核心成员,固然是不愿意让七皇子朱和坚涉足其中,他自己更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于是,林维连忙摇头道:“下官才疏学浅、威望不足,又如何可以担当这般重任!更何况,礼部只是负责掌管宗室名册、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生卒、嗣职袭位、丧葬谥号等事,并且向陛下转陈宗室的陈诉请求罢了,并没有定罪宗亲的权责,又如何能够担负此事?万不可行!万不可行!”

听到林维的托词,周尚景并没有穷追猛打,只是轻轻点头后,又把目光转向了都察院、刑部、以及大理寺的几位长官,问道:“如今根据太子殿下的调查,许多宗室的罪行都在三法司的权职范围之内,要不就把调查宗室的事情交由都察院、大理寺、以及刑部三大衙门的某位重臣负责,如何?”

随着周尚景的询问,六扇门的几位长官也都是面色发白,连忙是敬谢不敏、表态拒绝。

其中,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白与刑部尚书张伯崇皆是周尚景的亲信,这个时候大致也猜出了周尚景的一些想法,皆是先后出列表态,配合周尚景行事。

杜白率先说道:“周首辅此言不妥,都察院众人曾经与太子殿下交往紧密,若是由都察院负责接手此事,各地宗室只怕是还会不服!”

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稍稍犹豫片刻后,也是说道:“陛下,杜大人所言有理,这件事情都察院并不适合出面,也无力妥善处置。”

另一边,张伯崇则是说道:“陛下明鉴,刑部虽然说是与大理寺、都察院共称为三法司,但权责却是有些不同,刑部主要是负责刑罚政令、审核刑名,且是‘大事上之,小事则行’,现如今各地宗室的罪名尚有争议,刑部并不适合接手此事!”

一向中立的大理寺寺卿方世文犹豫了一下之后,更是说了一句公道话:“陛下,臣认为,外臣并不适合负责调查各地宗室之罪行,难免是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这件事情终究还是交由宗室或者外戚之人负责,较为妥当!”

见到礼部与三法司官员的陆续表态之后,周尚景再次轻轻点头,向德庆皇帝说道:“陛下,如今就是这般情况,礼部与三法司皆是不敢、也不方便接手此事,太子殿下又被各地宗室所排斥,至于东西二厂与锦衣卫,则是与各地宗室颇有干系,似乎也不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合适人选也就不多了,老臣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觉得,由七皇子殿下负责接手此事,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人选,但也是目前的最佳选择了,所以老臣才会举荐七皇子殿下接手此事,还望陛下明鉴。”

听到周尚景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不由是再次陷入了沉默。

与此同时,见到各位朝臣的反应之后,德庆皇帝被周尚景撩拨起来的心中怒火也是愈发强烈了,只觉得这些臣子简直是毫无担当,完全不懂得为自己分忧,顺便还破坏了德庆皇帝反击周尚景的计划。

尤其是礼部尚书林维、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的表现,更是让德庆皇帝深为失望——他们明明是七皇子朱和坚的支持者,按理说这个时候就应该勇敢站出来为朱和坚顶雷,但他们事到临头依然是只想着明哲保身,完全没想过自己的做法会不会危害到他们身后的朱和坚,这般见识与担当简直是一无是处!

德庆皇帝只觉得,今天这场朝会简直就是万般不顺,随着周尚景的屡次搅局,局势走向已经彻底偏离了他的最初预想。

不过,德庆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朱和坚接手调查宗室的事情,否则他的储位更替计划必然会横生枝节。

所以,德庆皇帝强忍着心中不快,稍稍思索片刻后,突然把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赵俊臣,想要从赵俊臣这里打破僵局。

于是,德庆皇帝开口问道:“赵爱卿,你为何是一言不发?这可与你的过往行事不符,说说你的看法吧。”

说实话,今天这场早朝的局势发展,不仅是彻底脱离了德庆皇帝的掌控,也彻底脱离了赵俊臣的预想。

从刚才开始,赵俊臣就一直是心中急转,思索着周尚景今天这般异常表现得真实目标,他可不认为周尚景屡次的刻意挑衅与激怒德庆皇帝只是无的放矢,但周尚景的真实想法实在是藏得太深,赵俊臣这一次哪怕是绞尽脑汁也无法猜出真相。

听到德庆皇帝的点名,赵俊臣不由是苦笑出列,还没有看清局势发展之前,他实在是不愿意发表态度,生怕会受到算计。

所以,赵俊臣出列之后先是沉吟片刻,然后就摆出一副“就事论事”的态度:“陛下,臣认为周首辅与各位同僚所言皆有道理,臣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不妨,咱们把七皇子殿下请到太和殿,听听他自己的意思?”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