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1034章.好像跑偏了

摄政大明 第1034章.好像跑偏了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15 来源:笔趣阁

……

……

赵俊臣大约可以猜到德庆皇帝的心态。

朕的文成武德,已经是这般伟大了……但朕还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往后余生总要寻些事情做吧?

依然是励精图治、专注政务?倒是也还有些事情可做,譬如是从南京六部收回权柄、加强中央集权;又譬如是削弱藩王们的特权、减轻朝廷负担;再或是继续推进商税整改、川盐开发、农务改革等事,以巩固江山根基……但这些事情大都已经步入正轨、有了眉目,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

难道说是骄奢淫逸,多收些后宫妃嫔、多吃些珍馐美味,尽享人间之欢愉?倒是有些兴趣,但朕的年纪已经五十有六……不论是肠胃脾肾还是别的身体器官,都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怕是扛不住。

这种情况下,德庆皇帝志得意满之余,心中也涌现出了一种失去目标的茫然感。

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不论是如何的英明神武,这般情况下往往都会寄情佛道、结交方士、寻求长生,例子数不胜数。

德庆皇帝自然也不会有例外。

当然,德庆皇帝原本还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走到这一步,但偏偏赵俊臣进献祥瑞的举动、以及赵俊臣所编造的那个荒诞故事,极大的加速了德庆皇帝的心理变化进程,让德庆皇帝直接就寻到了下一个目标——求仙长生。

想明白了德庆皇帝的心态变化,赵俊臣不由是心中一动。

若是德庆皇帝从今往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修道长生的方面,不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压制与算计赵俊臣,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当然,这般情况之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劳民伤财、动摇国本的事情,但赵俊臣一向是自私自利、不折手段,当然是不大在乎。

而且,赵俊臣也巴不得德庆皇帝多花一些银子,让国库依然是处于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不可或缺。

更何况,赵俊臣认为自己有把握尽量减少这件事情的坏处,甚至是转弊为利、变祸成福。

想到这里,赵俊臣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不过,德庆皇帝对于赵俊臣的故事,如今依然只是半信半疑,若是赵俊臣这个时候信誓旦旦的保证确有其事,就会着于痕迹、显得态度过于急切,反而会引发德庆皇帝的猜疑。

若是想要让德庆皇帝确信不疑,就必须要使用一些小手段、引导德庆皇帝的思维才行——像是德庆皇帝这般天性多疑之辈,他绝不会完全相信任何人的说法,只会相信自己的“推论”。

于是,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心中沉吟之际,也故意没有隐藏自己的迟疑之态。

*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表现,德庆皇帝不由是面现不满,质问道:“朕只是问了一个简单问题,你为何要迟疑不定?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赵俊臣叹息一声,终于答道:“陛下,臣所讲的那个故事,是真是假就真的重要吗?就像是汉高祖斩杀白蛇、宋太祖出生之际满屋红光一般,不论它是真是假,今后都会记载于史册、流传于后世,所有人都会因为这个故事而明白陛下您的英明神武,这就足够了。”

赵俊臣的避而不谈,德庆皇帝先是轻轻点头表示认同,但很快就愈发表情不耐,再次追问道:“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你编的?”

赵俊臣又是犹豫一下,却是点头承认道:“陛下您就当它是臣瞎编的吧。”

德庆皇帝深深看了赵俊臣一眼,突然冷笑道:“这个故事若是你编造的,那朕可就要治你的欺君之罪了!”

赵俊臣面色一变,表情愈发是迟疑犹豫,说道:“陛下,神仙之说,过于荒诞,您是人间至尊,就应该是专注于朝政,又何必追着这种事情不放、必须要确认真假?”

德庆皇帝冷笑愈重,道:“你是想要刺探朕的心思?朕再问你最后一次,你所说的那个故事,究竟是真是假!……朕要你说真话!”

赵俊臣满脸的无可奈何,垂头答道:“细节之处有些不同,但大体都是真的!”

德庆皇帝的面色一喜,语气也有些急切,追问道:“果然是真的?那朕再问你,那位老神仙的法号为何?仙居何处?他除了赐下几颗仙果给朕之外,可还有别的交代?对了,这几颗仙果是否可以服用?服用之后又有何神效?”

赵俊臣答道:“启禀陛下,那位老神仙曾说过,这几颗仙果只是他的恭贺之礼,并没有特别的神效,只是延年益寿、提神健体罢了。”

德庆皇帝不由是面现失望,但转念之间,却是发现了蹊跷之处。

赵俊臣的回答并不全面,有许多问题依然是避而不谈。

于是,德庆皇帝冷冷注视着赵俊臣,缓缓说道:“看样子,朕对你太过于宽容了!即使是欺君罔上的大罪,在你眼里也只是寻常了?”

在德庆皇帝的逼视之下,赵俊臣抬起衣袖,擦拭了一下额头上不存在的冷汗,终于是再次叹息一声,说出了“真话”:“那位老神仙,他自称是‘南海三圣’何足道,但臣这段时间以来遍寻典籍,却是无论如何也寻不到这位神仙的传说……”

德庆皇帝面现疑惑,又问道:“南海三圣?难道说有三位神仙?”

赵俊臣又解释道:“神仙只有一位,他也曾向臣解释过这个称号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洞府就在南海深处的三圣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兼得了儒、道、佛三家之长,所以才会自称是‘南海三圣’。”

说到这里,赵俊臣偷偷抬眼,暗暗观察着德庆皇帝的面色。

因为是临时起意的计划,赵俊臣的准备并不充分,故事也是越编越荒诞,德庆皇帝会信吗?

然后,赵俊臣就见到德庆皇帝满脸都是沉思与神往,却丝毫不见有质疑之色。

他竟然真的信了!

德庆皇帝不仅是相信了赵俊臣的胡编乱造,联系到赵俊臣的前后表现,他还认为自己已经看穿了赵俊臣的心思。

“南海三圣、南海三圣,好大的名号,但既然是神仙在世,有这般尊号也是理所当然……”感慨了一句之后,德庆皇帝的目光再次转向了赵俊臣,开口训斥道:“你一直想要瞒着朕,是不是认为朕知晓了这些事情之后,就会荒废国事、一心寻仙,甚至是劳民伤财的耗费巨资、建造大舰,派人出海寻找三圣岛?”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德庆皇帝若是愿意耗费财力物力建造巨舰出海,正好是可以让明朝迎头赶上大航海时代!

但表面上,赵俊臣却是口苦良心的劝谏道:“陛下,神仙之说过于飘渺,臣当时所遇到的那位神仙,说不定就只是一个会耍戏法的民间骗子罢了,臣又如何敢详细禀报陛下?而且,朝廷目前的钱粮状况,陛下您也是清楚的,确实没有余力大举造舰出海了!我朝当年也曾派了郑和七下西洋,耗费钱粮无数,却又有何收益?那时候的舰队规模何等之庞大?航行范围何等之广阔?但也没听说有仙岛的消息啊!所以,出海寻仙之事希望渺茫,有大弊而无小利,对朝廷而言确实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这般情况下,赵俊臣越是态度鲜明的劝谏反对,德庆皇帝就越是觉得这件事情大有可为,也不再怀疑赵俊臣的故事有假。

德庆皇帝训斥道:“不论他是真神仙还是假骗子,你都应该把事情明明白白的禀报于朕,交由朕来亲自定夺,又岂能擅自隐瞒?究竟要不要派出舰队出海寻仙,也应该由朕来乾坤独断,又岂能由你妄自干涉?更何况,若是一个骗子,又岂能种出这几颗浑然天成的仙果?

哈!朕算是看明白了,你长期任职于户部衙门,心里只懂得钱粮小道,眼睛也只是盯着财政收支,也就全然看不到全局得失,更是完全忽视了长远前景,因小失大!鼠目寸光!”

训斥之际,德庆皇帝并没有解释何为全局得失、又何为长远前景。

当然,不必德庆皇帝解释,赵俊臣也能明白,所谓的长远与全局,就是德庆皇帝的求仙长生之望!

德庆皇帝也明白,求仙长生不仅是虚无缥缈、希望渺茫,也是空耗国力、劳民伤财,但他是皇帝,这天下所有东西都是他的,只要是能为他增加一丝一毫的长生希望,即使是耗费再多的钱粮物资,也是完全值得的。

当然,德庆皇帝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这般心态,眼见到赵俊臣垂着头听训完全没有反驳,但隐约间依然有些不服之意,德庆皇帝的态度反而是软化了一些。

毕竟,寻到了新的目标之后,德庆皇帝短时间内愈发离不开赵俊臣的赚钱手段了。

“你放心吧,朕确实是有寻仙之心,但朕并不是昏聩之君,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劳民伤财、损耗国力,即使是有所行动,也一定会量力而为!而且,朕想要寻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你想想,寻到了神仙之后,若是可以劝说神仙施展仙术造福百姓,咱们君臣今后也能减少许多辛苦……别的不说,只要是神仙愿意赐下一个滋生万物的法子,你今后也不必再担心朝廷遇到粮荒了……”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德庆皇帝稍稍劝慰了赵俊臣几句,然后就话锋一转,又说道:“所以,还是要想些办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派出一些船舰前往南海寻访仙岛……郑和他当年没有寻到仙岛,只怕是因为机缘不到,但如今有神仙现世赠下仙果,又留下了名号与线索,只怕是机缘到了,也未必就会空手而归……当然,这件事情不能传扬出去,否则就会引来群臣的竭力反对,只能是私下来做……”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沉吟了片刻,打量着赵俊臣若有所思。

就像是德庆皇帝所说,寻仙之事绝对不能传扬出去,否则不仅是群臣纷纷反对,若是最后毫无成果的话,也会影响德庆皇帝的史书评价。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想要寻仙,能够担当重任的人选也就不多了,除了赵俊臣之外,也就只剩下那些“帝党”官员、以及内廷的太监们了。

“帝党”官员大都是勋贵与武将出身,并不适合出面负责此事,德庆皇帝原本是想要把这件事交由内廷宦官们负责,但他对于那群太监的办事能力实在是不放心,而且郑和当年七下西洋也完全没有寻到任何有关于仙岛的消息,让德庆皇帝暗暗怀疑太监六根不全、身体不洁,所以才会让神仙避而不见。

如此一来,赵俊臣就是最佳人选了!——最重要的是,若是让赵俊臣负责此事,还可以拉着户部与内帑一同分担出海寻仙的钱粮投入。

但赵俊臣显然是反对寻仙之事的,所以德庆皇帝觉得自己必须要想办法调动赵俊臣的积极性才行。

于是,德庆皇帝沉吟片刻后,又说道:“俊臣,朕认为这件事情交由你来负责最为稳妥,当然,朕也会让内廷全力协助于你……说一句君臣交心之言,朕其实一直都明白你的心思,你总是担心自己年纪太轻、却又权位太高,等到朕百年之后会遭到新皇猜忌……你想过没有,朕若是当真寻到了长生之术,对你而言岂不是好事?有朕在一日,你就无忧一日,朕若是寻到了长生之望,你与你的后人,也就可以富贵永续了……”

德庆皇帝久违的亲切称呼“俊臣”,态度似乎也有些真心,赵俊臣闻言之后也是身体微微一动,好像是转变了心意。

思索片刻之后,赵俊臣抬头缓缓说道:“臣自然也愿意为陛下效力,但朝廷目前的钱粮状况确实不好,臣也只能是量力而行!”

德庆皇帝宽慰一笑,点头道:“朕也是这个意思,自然不会强迫于你!”

就这样,德庆皇帝与赵俊臣达成了一致,两人都认为自己的计划得逞了。

在德庆皇帝看来,如今只要是赵俊臣答应下来就好,今后自然是有办法逼着赵俊臣加快进度,到时候也就由不得赵俊臣拒绝了,还能让国库分担内帑的压力,可谓是占了便宜。

在赵俊臣看来,利用为德庆皇帝寻仙求道的理由,自己今后就能够正大光明的进行远洋贸易了,还能趁机从德庆皇帝的内帑掏出一笔银子资助海运,却是省时省力了许多。

在封建王朝时期,造舰远洋被视为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因为古人们总认为天下财富是恒定不变的,投向造舰远洋的资源越多,投向百姓福祉的资源也就越少……但赵俊臣却是明白,这个世界的财富是流动的、增涨的,造舰远洋不仅可以赚大钱,还可以造福于百姓。

所以,今后不必德庆皇帝刻意的催促施压,赵俊臣也会投入大量资源,绝对能让德庆皇帝满意。

当然,德庆皇帝若是无法察觉到远洋贸易的惊人利润,赵俊臣自然是要敬谢不敏了。

*

在御辇之中,君臣二人讨论了一些造舰远洋、寻访仙道的事情之后,德庆皇帝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对了,从去年南巡之前,朕就说要建造一处仿造江南园林风格的行宫别院,这件事也同样是交给你来负责了,目前的进度如何了?”

“进展顺利!”赵俊臣马上答道:“臣已经命人从江南地区寻到了最好的石料木材,用以建造行宫的假山池林,又命人寻来了最好的匠人进行雕刻堆砌,很快就会造出一片胜景。”

这一年以来,德庆皇帝一直记挂着自己的新建行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赵俊臣询问进度。

对于这个新建行宫,赵俊臣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相较于“出海寻仙”之事,这座新行宫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也就一直拖延着,但每次德庆皇帝开口询问的时候,赵俊臣的回答都是“进展顺利”、“成果喜人”,但新建行宫的落成时间却是一拖再拖,十年之后也未必能够见到成果。

一座规模浩大的行宫,建造时间原本就是数以年计,德庆皇帝尚还没有察觉到赵俊臣的拖延之计,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也是满意点头,说道:“朕觉得,为了表明朕的向道之心,这处行宫之内应该再建有一座‘请仙台’,若是今后真有机会寻到仙缘的话,朕也可以用以招待神仙,爱卿你认为如何?”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答道:“想要建成一座足以招待仙人的阁台,规格必须要很高才行,只怕是花费不小。”

德庆皇帝笑道:“朕相信爱卿的手段,自然是有办法解决。”

赵俊臣心中无奈,答道:“既然如此,臣尽力而为。”

德庆皇帝满意点头,又详细解释了自己对于这座“请仙台”的详细要求,每一项要求都要投入数以万计的银子。

赵俊臣一边是连连点头答应,一边是在心中打定主意要拖延下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德庆皇帝的御辇突然停了下来。

接着,车内的君臣二人就听到大太监张德的禀报声。

“启禀陛下,圜丘到了,百官们已经列好队伍,等待您主持祭天大典。”

听到禀报,德庆皇帝连忙是整理了衣冠,在赵俊臣的伺候下走出了御辇。

而百官们见到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一同走出御辇之后,不明状况之下不由是再次感到了震惊!

正值祭天大典之际,德庆皇帝与赵俊臣竟然是同车而行,这件事情的政治意味实在是太重要了!

再联想到德庆皇帝赐给赵俊臣一面免死金牌的事情,许多官员顿时是心生遐想。

注意到百官们的目光,德庆皇帝不由是眉头一皱,才发现自己一心只想着寻仙之事,却是不小心释放出了错误的政治信号,不由是心中懊悔。

但这个时候,德庆皇帝想要扭转也没有机会,只能是事后弥补,也就假装没有察觉到百官们的心思,迈步向着天坛而去。

而赵俊臣则是在百官们的注视之中,面无表情的走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祭天大典正式开始,一系列流程并无意外之处,倒也不必多提。

只不过,当德庆皇帝站在天坛之上大声读着祭天文章的时候,赵俊臣却是察觉到了一些异常。

这篇祭天之文的后半部分,用词造句既不华丽也不严谨,明显是德庆皇帝的临场发挥,内容全都是德庆皇帝对于天道的敬畏、对于仙道长生的向往,表示自己今后会多修庙宇、多敬神仙云云。

听着这些内容,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只觉得自己今年进献给德庆皇帝的寿礼、以及那一个临场发挥的荒诞故事,让大明朝的朝野局势走向彻底跑偏了,隐约间有些失控的感觉。

而大明朝今后会走向何方,赵俊臣一时间也是无法想象,只能把握机会尽量为自己争取好处、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大局生变的那一天。

……

利用德庆皇帝的寻仙之心发展海事,确实是虫子的既定思路,但被许多朋友提前猜到了,让虫子很有一种挫败感,但想了想还是就这样写下去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