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九十二章.问与答(一)

摄政大明 第九百九十二章.问与答(一)

作者:虫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15 来源:笔趣阁

……

……

对于赵俊臣的这般反应,太子朱和堉似乎是早有预料,沉声答道:“赵阁臣若是心有疑虑的话,就直接开口询问就是,我必然是知无不言!”

听到朱和堉的这般答复,赵俊臣先是不紧不慢的清了清喉咙,然后则是端起茶盏轻饮了一口,似乎是并不在意接下来的这场问答。

当赵俊臣开口提问的时候,语气也略有随意,但他的眼神却是充满了的凝重与认真。

“我想要知道,太子殿下可是心意已决、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陛下如今已是下定决心,要让七皇子朱和坚成为新任太子了!而太子殿下与七皇子乃是一母同胞,向来是感情深厚!所以,若是想要稳住储君之位,太子殿下今后不仅是要想方设法的对抗陛下,更还会与七皇子殿下反目……你可是做好了这般心理准备?”

询问之际,赵俊臣的目光炯炯,完全不放过太子朱和堉的任何神态变化。

这个问题,可谓是至关紧要,既是为了进一步试探太子朱和堉的性情变化程度,也是为了打探太子朱和堉对于德庆皇帝以及七皇子朱和坚的真实看法。

尤其是,朱和堉对于七皇子朱和坚的真实看法,以及朱和堉是否已经发现了朱和坚的真实底细,这将是影响赵俊臣最终决定的关键因素。

在此之前,朱和坚在朱和堉的眼里就是一个完美无暇的胞弟与亲人,不仅是异常信任朱和坚的任何说辞,也不会向朱和坚隐瞒任何秘密。

也正是因为这般情况,赵山才当初对付朱和坚的时候,才会是困难重重、无处下手!

时至今日,眼看着朱和堉即将失势、朱和坚很快就要成为新一任储君,赵俊臣的敌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朱和堉想要与赵俊臣结盟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赵俊臣的心中也有扶持朱和堉压制朱和坚的选项。

这样一来,若是朱和堉的态度不变,依旧是对朱和坚推心置腹、毫无防范的话,赵俊臣也会面临着赵山才曾经的相同困境,到时候就算是朱和堉得到了赵俊臣的全力辅佐,也依然会被朱和坚玩弄于鼓掌之间。

当然,朱和堉对于德庆皇帝的态度变化——他对抗德庆皇帝的立场是否坚定——也是赵俊臣的重要考虑因素。

另一边,朱和堉仿佛也早就猜到了赵俊臣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意外与无措,直接答道:“贞观之风,到今歌咏……所以,赵阁臣大可不必怀疑我的决心!”

赵俊臣的古文功底很一般,所以他并不知道“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这句话出自于《旧唐书》,乃是评价“玄武门之变”的句子。

不过,赵俊臣是一个聪明人,好歹是明白贞观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也很清楚李世民当年的夺位手段,所以他很快就猜到了朱和堉这一句话的暗示。

简而言之,朱和堉这是表示自己为了稳住储君之位,不惜是学当年唐太宗一般发动政变!

所以,听到这般回答之后,赵俊臣一时间再也无法控制表情,脸上不由是闪过了一丝震惊之色。

赵俊臣猜到了朱和堉经历了这段时间的挫折之后会发生变化,刚才也初步见证到了朱和堉的变化,但直到现在……赵俊臣才发现朱和堉的变化究竟是多么巨大,说是改头换面也不为过!

与此同时,朱和堉的这般坦诚表态,也算是他寻求赵俊臣结盟的诚意之一了。

赵俊臣稍稍卸下了一些伪装,表情间显出凝重之色,算是给予朱和堉这般诚意的回报,再次问道:“我……我万万没想到,只是数月时间未见,太子殿下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大!若是半年之前,这般念头根本不可能出现于太子殿下的心中!……却不知,太子殿下为何会有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见到太子殿下的这般变化,我心中着实有些不安啊!又或者说,是什么事情,让太子殿下这般坚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储君之位?”

朱和堉沉默片刻后,却是面现苦笑。

然后,朱和堉抬手解下了自己头上的太子冠冕,然后又解开了束发,任由头发披散而下!

顿时间,赵俊臣见到了大片大片的斑白!

粗略估算一下,朱和堉的鬓发已经有三成以上的数量彻底变为花白之色!

等到赵俊臣看清楚这一切之后,朱和堉又默默的束好了鬓发、戴上了太子冕冠。

做完这一切之后,朱和堉缓缓说道:“也怪我从前持身太正,自从成为太子储君以后,固然是办砸了一些事情,但也从来都没有任何足以被废黜的大错!所以,父皇他下定决心要废黜于我之后,必然是心中很是为难,想要废黜我却又寻不到合适的理由,所以就打起了‘太子失德’、‘屡教不改’的主意!”

说话之际,朱和堉的表情依然平静,但他的声音之中满是苦涩,又道:“这数月以来,我前后已是七次被父皇传诏训斥、五次被父皇下旨禁足于东宫、四次被迫在百官面前认错告罪,更是还有一次‘失德不孝’的罪责!

呵!当真是颜面扫地、威望尽失!说是沦为朝堂笑柄也不为过!这让我每一天都是焦躁难安、每一夜都是辗转难眠、每时每刻都是满面愁容……再等我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已是满头华发了!这般压力与打击之下,心态自然是有了些变化。

尤其是前些日子那次莫须有的失德不孝之罪,对我而言更是打击极大!父皇他偶感风寒之后,传召皇子们入宫探望的时候,偏偏是刻意漏掉了我这个太子储君,然后又传旨到东宫、措辞严厉的训斥于我,说我没有在病榻前伺候,乃是不孝失德,我接旨之后当即就大病了一场……

也许是我与清流们接触多了,对于自己的青史评价、身后名声,一向很是在意,一想到自己今后会被史书评价为无德无道的昏聩废太子,心中就满是苦楚!而父皇他的偏心与无情,更是让我痛意难平……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储君之位、为自己正名!这是出于我的一份私心!

但是,除了这一份私心之外,我想要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同样也是出于一份公心!”

听到朱和堉的这一番话,赵俊臣的表情间带着半真半假的同情之色。

但听到朱和堉的最后一句话之后,赵俊臣不由是眉头轻扬,追问道:“哦?却不知太子殿下的公心又是源自于何处?”

自从赵俊臣与朱和堉二人单独相处之后,朱和堉的表情就一直是平静且又坦然。

但这个时候,听到赵俊臣的追问之后,朱和堉的神态终于是再次发生了变化,充满了无法描述的复杂情绪。

然后,朱和堉缓缓说道:“这份公心就是——我这段时间反复思考之后,依然认为自己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至于七弟……他的各方评价都太好了,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他、拥戴他,所以若是让他继承皇位,大明江山必将会迎来一场灭顶之灾!”

听到朱和堉的这般说法,赵俊臣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朱和堉已经发现了七皇子朱和坚的真实面目,所以才会这般排斥朱和坚成为储君,决心要不折手段的保住储君。

但细细品味了朱和堉的这一番话之后,却又觉得不像是朱和堉发现了朱和坚的真实面目,朱和堉对于朱和坚的排斥似乎是另有原因。

于是,赵俊臣再次追问道:“哦?七皇子的各方评价都太好了,所以他继承皇位之后就会让大明江山迎来灭顶之灾?太子殿下为何要这样说?”

……

PS:最近三章的字数不多,内容也不复杂,但我确实是思考了很久才做出了决定——这段情节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子朱和堉的心性是否应该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以及……太子朱和堉的所谓“成熟”,究竟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