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香江1981 > 第949章闭门协商

重生香江1981 第949章闭门协商

作者:小楊刚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0:56 来源:笔趣阁

一场关乎北领地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在达尔文政府大楼会议室里进行着。

整个会议并没有向社会公开

采取的是全封闭式协商

之所以选择封闭式协商,这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政府不想将协商内容,过早的被媒体曝光。

一直到现在澳大利亚国内依旧还有不少人,他们对华人以及亚裔大规模移民澳大利亚持抵触情绪,尤其是一部分白澳政策的拥护者,更是不遗余力的在一些新闻媒体批评政府。

跟其他西方政府经常被底层民众声音左右不同,澳大利亚政府在很多时候并不理会底层的声音,当选者上台前可以糊吹承诺,可是屁股坐到位置上以后施政又是另一番场景。

对于北领地开发,澳大利亚这届做了很多的努力,甚至不惜代价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修建铁路,改善北领地交通问题,以便让杨氏财团向北领地投入更多的资金。

随着北领地的开发不断加深,一系列建设需要原材料,源源不断从澳大利亚其他地方向北领地运送,北领地大开发,真真切切的带动了澳大利亚整体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政府不希望自己这边刚刚尝到甜头,就被一群无知的人破坏。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大洋孤岛,它比邻亚洲,却又切切实实属于西方阵营,岛国早年想要脱亚入欧,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自二战之后受到美国的扶持和控制,岛国很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而澳大利亚作为英帝早期的一块飞地,说难听点就是英国犯人流放之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都是乖乖的跟在自己主子屁股后面转悠,自己拿主意的情况很少。

而随着英国逐渐没落,澳大利亚虽然拿主意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却失去了赖以生计的最大依靠。

澳大利亚资源丰富,人口少,好比一个地主家守仓库的长工,突然有一天地主家落没了,管不住手底下的长工。

最后长工们跟自己家的地主老爷开了一个和平会议,大家和和和气气的把家产稀里糊涂瓜分一空。

要说澳大利亚这个长工也是可以的,坐拥整个大陆,妥妥的大粮库,前期可以说是吃穿不愁。

俗话说的,‘坐吃山空’。

金山银山也有花玩的时候,

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长工,发现自己家的粮仓里面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于是乎,便想着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可是环顾了一下自己四周,澳大利亚突然尴尬了起来。

因为澳大利亚政府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面临一道选择题。

什么选择题?

那就是选择姓西

还是姓东

选择靠向东方,还是继续紧跟着西方。

这有点像早期岛国明治维新成为列强以后,面临的同一个问题。

不过,澳大利亚的情况与岛国有些不太一样,岛国当时是自身强大了,就看不起自己周围的穷邻居,所以一心想要跟富人区的西方人混在一块,想要跟富人们交朋友。

而澳大利亚则是妥妥的西方阵营,西方国家也从来都没有否认过这一点。

但是吧,澳大利亚离西方大本营太远了,身边周围的邻居都是亚洲国家,一旦发生什么事情,西方国家根本帮不上忙。

最要命的一点,它没有岛国强大,人口没有岛国多,背后的靠山更是日渐衰弱,连原材料都不向它这个小弟进口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很迷茫,历史上,迷失的“西方桥头堡”,就是形容澳大利亚的。

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政府终于想清楚了,远亲不如近邻,于是动手废除白澳政策,开始顾及亚裔移民澳大利亚发展。

其总理惠特拉姆更是一度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到“我们要把澳大利亚建设成一个在亚太地区独立的、重视宽容与合作、反歧视的国家。”

在特拉姆的理念指导下,远离冷战“壁垒”的澳大利亚开始了与亚洲的初次接触。

先后与内陆、越南建立关系,并积极同敌对的邻国印尼修复裂痕。

而继惠特拉姆之后,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也同样遵循前任澳大利亚总理的政策理念,不过不同于前任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在这方面的动作更大,也更加的积极。

澳大利亚两任总理都积极推进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澳大利亚经济衰退。

自二战结束以后,欧洲各国为了恢复本国经济,大搞关税堡垒,阻止其他国家商品流入本国,这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不过,相比较欧洲各国关税堡垒,让澳大利亚经济遭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七十年代英联邦贸易体系解除。

一九六一年及一九六七年英国两次申请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后都被拒绝了,而在谈判中的最大障碍,便是联邦特惠制。

英联邦特惠制,是英联邦体系内各个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协约,这条贸易协约让英联邦各个成员都可以彼此享受特惠国待遇。

在英联邦贸易体系中,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自然是属于特惠协议中得利的一方,在英联邦特惠制没有解除之前,澳大利亚的资源出口根本不用发愁。

英联邦成员国那么多,澳大利亚的资源不愁没有销路,可是随着英联邦特惠制解除,澳大利亚失去了特惠国待遇,出口立马受到了冲击。

欧美离得远,没有特惠国待遇,澳大利亚原材料出口价格优势一下子就消失了。

经济下滑,使得澳大利亚以西方为中心的贸易开始出现动摇,迫使着澳大利亚急需找到新的市场。

恰恰六七十年代,亚洲经济开始冒头,尤其是七十年代,湾湾、香江、新加坡和韩国四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

亚洲爆发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这让一直以欧洲为主的澳大利亚终于回过头来看待自己身边的穷邻居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