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艺术家开始 > 第36章 天才之誉,实至名归!

从艺术家开始 第36章 天才之誉,实至名归!

作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0:38 来源:笔趣阁

“大家之气象……”

这个时候,白叶轻笑起来:“他眼力不错嘛,难怪会成为行业中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完全说到点子上啦。”

“……不要脸!”

曹象面无表情,掩饰心中的震惊。

他也没有想到,高博对白叶的评价这么高。

如果他不是确定,高博生平与白叶没有任何往来,与李东兴更是毫无瓜葛,他也要怀疑高博的评价中,是不是掺杂了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

脸是什么,又不能吃。

白叶撇嘴,况且高博说的也是事实嘛。

毕加索本来就是大家。

他继续看下去,感觉高博的评论,真是有意思啊。

彩虹屁这么多,他都有些……高兴啦。

“回归正题,我之所以写这篇评论文章,就是受人之请,评价白叶的雕塑。不过在正式评论之前,我也看到了网上的非议。其中许多言论,在我看来不值一哂。”

“我归类总结一下,针对白叶的雕塑,多数人的看法是……”

“看不懂。”

“稀奇古怪。”

“哗众取宠。”

“莫名其妙。”

“……”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件不符合大众审美,古古怪怪的东西,却被中海美院一群老师学生认为是艺术杰作。”

“‘我’不喜欢的,‘你们’居然觉得好,肯定有黑幕。”

“这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交易。”

“真相只有一个……”

评论文章在严谨中,又有几分诙谐幽默。

这也是高博成名的原因之一。

不过行文却不辛辣,没有半点讽刺的意思,只是轻松的调侃。

因为高博也很清楚,辛辣、讽刺只能冲着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去,对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要以引导为主。

所以他在文章中,也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首先大家要知道,美和艺术,完全是两回事。白叶的雕塑作品,或许在一些人眼中并不美,甚至还有几分丑陋,但是却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

“为什么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艺术的进程,就是不断的颠覆之前人们的的审美观。”

“以国画为例子。”

“严格来说,国画起源于壁画,从最原始的石壁,再到陶土木板,然后画到帛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了体系。”

“到了北宋时期,官方画院鼎盛,艳丽华贵的风俗画,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但是到了南宋时期,有人觉得这种画太艳俗,开始挑战传统,才有了文人画的出现。”

“风俗画多数是以细笔描绘,也就是工笔画。”

“文人画讲究意境,那是写意画。”

“从那个时候,国画的两大支柱流派,开始成型啦。”

“但是在南宋的人来看,什么写意画……分明就是垃圾,造型线条粗糙,墨色又不均匀,画得一点都不好看。”

“然而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大家明白怎么欣赏写意画了,写意画自然而然成为了画坛的主流。可见世人的审美观,从来不是从一而终,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同样的道理,白叶的雕塑有人觉得丑,只不过是没找对观赏的角度而已。只要知道怎么去观赏,自然清楚雕塑的‘丑’,其实是一种另类的美,魅力非凡。”

“这一件雕塑白叶取了一个名字,空间的连续的特殊形体。”

“灵感来源于动态分析摄影的形式特点。”

“这个形象其实正是站在一定的距离上看到的人的形体的直观感觉,在感性的审美观中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有头有手的,正在连续行进中的人的形体。”

“不过在具体创作的时候,白叶却把形象的头与手去掉了,他是故意去掉的,这是抽象主义的思维。”

“所以要领略雕塑的魅力,千万不要直观的去看,而要多加一些感性想象。就像欣赏写意画的留白一样,思绪要延伸出去,进行无限遐想。”

“作品的真谛,应该是试图在静态中表现出真正的动感。”

“尽管以牺牲实物整体造型来追求外在的运动,似乎得不偿失。因为这偏离了大众审美,容易受到非议、质疑。”

“问题是,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这件雕塑作品,综合了速度、力量和空间,表现出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印象以及连带产生的跃动感。一个昂首阔步的人物,看他的神气,走得那样风驰电掣,飘然无定。”

“它是静止的,也是运动的……”

“不过在我眼里,它其实是一幅画,动态画。”

“虽然一切都处于急速的运动之中,我们看不清具体的物象,只能捕捉到运动之物的模糊印象。但是在这座非常前卫的运动的形体中,也可以发现某种古典之美。”

“雕塑中,曲面的体积基本上没有被实际的人体所限,好像是二度空间的平面运动,又像是一种浮凸的立体浮雕,让我想到了卢浮宫中无头无臂的胜利女神像。”

“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白叶刻意的取舍。不过把绘画的技巧,灵活运用在雕塑上,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前人没有的,他创造出来了,其中蕴含的艺术性,也可想而知啦。可以说,这是经典的艺术之作,更是可以传世的艺术珍品。”

“白叶天才之誉,实至名归。”

至此,评论文章结束,白叶意犹未尽。

“有点虎头蛇尾啊。”

白叶不满足道:“铺垫了一堆,最终怎么就几句话的总结啊。不应该继续长篇大论,再水几万字吗?”

“……知足吧。”

曹象没好气道:“高博站出来力顶你,已经很出乎意料了。这一篇文章,加上你的作品,已经足够为你正名了,你就偷笑吧,还要求那么多。”

事实上,高博的评论文章才发表出来不久,业界已经开始沸腾了。

要知道高博的文章,不仅是普通人观看,专业人士更关注。现在发现他竟然旗帜鲜明地支持白叶,这让许多人难以置信,第一反应是高博也……下海了?

呸,说好的高风亮节呢,倒头来还不是为了钱。

不过在细看文章之后,这些人纷纷沉默了。普通人看了文章,都可以领略白叶雕塑作品的魅力,更何况他们这些行家呢。

现代艺术,已经朝多样化,多元化发展了。很多艺术作品,明明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却由于创作者不会表达,往往受到大众的冷落、无视。

这时候,艺术评论家应运而生,把艺术品的内涵,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剖析得明明白白,让大家一目了然。

当然,有些艺术评论家收了钱,睁着眼睛说瞎话,没少干指鹿为马的恶心事,这是行业中的败类,不具代表性。

更何况,高博的品行,还是值得信赖的。

最关键是,哪怕一帮行家没有高博的眼力,能够明了分析雕塑的内涵,但是基本的艺术鉴别能力还是有的。

看了文章,再研究雕塑,如果还不知道这作品的价值。

那么他们也别混艺术圈了,尽早改行了事。

总而言之,评论文章一出,整个行业就炸了。不提全国范围,只说中海地区,业界人士议论纷纷,在感慨之中也有了结论。

没想到,白叶这条咸鱼,竟然还能翻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