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八百六十四章 还请陛下教我!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八百六十四章 还请陛下教我!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看着手中小报的标题大约可以翻译为《等等你的百姓吧!》,这标题充斥着呐喊的味道,内容充斥着煽动性,只不过赵桓并不打算处理这个小报的发行者,正如他一贯的主张,这个世界不能只存在一种声音。

“朕是不是给他们自由过了火?”赵桓将手中的小报递给了赵英,继续说道:“把李邦彦叫来,朕教教他应该如何做舆论攻势。”

“官家,其实这些人抓一批,处理一批,以儆效尤,就没人敢整日里造次了。”赵英十分小声的提醒着官家。

赵桓摇了摇头手说道:“不不不,你想错了。朕不处理他们,是因为他们这篇小报里,并没有多少的虚假造谣。他说的问题切实存在。”

“难道磁州和大同府,因为煤田和铁山造成的污染是假的吗?当地百姓日夜笼罩在阴云之中,水源在被污染,日常起居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窘迫,百姓们被迫逃离磁州和大同是假的吗?”

赵英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这句话,想了很久才说道:“可是大宋需要发展,大宋缺铁,这都是急于解决的基本需求。吃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臣以为还是想办法填饱肚子才是。这些小报的主笔们,他们坐在红泥小瓦炉的火光下,暖和的过了寒冬,高高在上的指摘着,臣以为不妥。”

“若是煤田和铁山打铁、造钢的炉子停了,不知道多少人将会失去谋生的工作,他们上有父母,下有孩童等待着养活。”

赵桓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主笔是怎么样的存在。这是一群和娼妓、杀手同样历史悠久的一群人。

在汉时,他们是腐儒;在晋时,他们是名士;在唐时,他们是北门或者江左文人;在宋时,他们是党人;在明时,他们是东林;在清时,他们是清流;在民国时,他们是大师;在后世,他们是公知。

千百年来,皮肤换了无数,内核却数千年如一,始终不变。

食国之禄,喷国之实,百无一用,追求的就是批评的快感和不用做实事就能得到好处。

他们总是表现出一种不与权势合流的清高、关心普通草民死活的高高在上的士人情怀。

而这种清高和不接地气,最容易吸引一些不谙世事之人,获得大量重视的拥趸,进而扰乱民心。

赵桓沉思了片刻,敲着桌子说道:“如果所有的民舆都是歌功颂德,四海升平,潜藏在阴暗里的问题就会越积越深,无法得到重视,无法得到解决,最后这些问题都会在大宋这颗大树上,噬咬出一个个大洞,然后在某一天轰然倒塌。”

“不造谣,就不要查了。”赵桓给赵英划了一条线,越过了这条线,就会遭到从上到下的彻查。

“臣知道了。”赵英点头离开了文德殿,心情比较郁结,大宋的皇帝似乎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大宋的军卒的甲胄、马具、箭镞、蒺藜炮、神威镇远大炮、就是日夜阴霾的磁州和大同府的铁匠们,夜以继日的砸出来。

这种危险的言论,其实是在想办法削弱官家的基本盘,军队和民心。

李邦彦匆匆赶紧宫里去,瑟瑟发抖的行了个礼,等待着皇帝的发落。

一份小报能够呈到官家面前的时候,说明其在民间早已酝酿了很久,事情闹大了才呈在了官家的面前。

“士美呀,这只是一份小报,已经有很多小报都在做类似的文章,你是不是应对不暇了?”赵桓看着李邦彦,看着他的模样有些奇怪的问道:“你慌甚?”

“臣差事没办好,能不慌吗?这两天官家的新律法正在制定,什么妖魔鬼怪都蹦出来了,臣实在是应接不暇。”李邦彦双股之颤,就差跪下了。

赵桓笑着说道:“差事没办好,你的确有错,但朕却理解你,你一张嘴,或者你笔部的三十二个文编,怎么可能打得过其他人数百张嘴巴?这得亏赵英得力,把黑水司的场子砸了一遍又一遍,若是黑水司再凑进来,你更无招架之力。”

李邦彦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这天气转热不假,但是他心慌是真,他诚心诚意的问道:“官家,那该如何是好?”

“这就是朕今天叫你来的目的。”赵桓笑着说道,对于怎么打仗,赵桓不懂,岳飞擅长。对于怎么搞民生振奋经济,夯实物质基础,赵桓也不是很懂,李纲这些中流砥柱的大臣们擅长。但是对于舆论战,赵桓见惯了猪跑,总是能够照着猪的模样说两句。

这是个新型的领域,尤其是在赵桓将邸报、早报和小报规范化,统一受到大宋书坊管制的时候,才出现的舆论战,对于李邦彦来说,这是个新的挑战。

“这是王三品这次的札子,他在引咎告老还乡,你看,这就是文人的高明之处,甚至把干实事的王三品都忽悠了,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若是大宋停了大同府和磁州的煤田和铁山,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前线军卒连打仗的甲胄都没有。”赵桓将一本札子从袖子里掏了出来。

王重阳告老的札子写的极为周详,罪在吾身,就差自刎以谢天下了。赵桓分析,这大约就是王重阳以名“长生”路上的心魔劫。

赵英的眼神泛着奇怪,原来官家知道这群人到底在做什么!而不是小看了他们。

“还请官家教我。”李邦彦看完了宅子,终于有些挺不住了,他是个浪子宰相,混账是混账,可是他不傻。

“舆论战有上中下三策,下策就是在对手拼命抹黑的时候,你在跟对方争论,讲道理,还要黑对方坐的歪,吵来吵去,吵成了菜市场。请问我的李总编,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赵桓笑着问道,将早就写好的上中下三策,交给赵英。

李邦彦在看札子,赵桓还在数落李邦彦:“邸报的销量本来就很差,早报还有些人看。小报的销量领先你好几个数量级,你拿什么跟人家斗?你要是能赢,才是天底下最大的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