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当然没有吝啬一封特赦的诏书,而且这个海贸行军监察司,更像是一种招安的手段,对海上的地头蛇们进行招安。

而大宋要做的就是强龙硬压地头蛇。

这本来应该产生剧烈的冲突,但是大宋海商们的根在大宋,他们跑又跑不了,也无处可跑,只能乖乖的交出了护卫。

海商们每年都还要因为这些海贸监察司的成立,而付出一笔费用。

这笔保护费比过去养护卫的花费要少很多,进行的还算顺利。

范汝为和何栗两人作为两浙路和福建路岭南路的经略使,自然要他们负责招募、训练护卫之事。

大宋人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哪怕在赵桓对金国有如此压迫性的优势下,针对黑水司的活动,皇城司几次重拳出击,到现在,黑水司不还是在活动?

大宋一亿人丁,出几个愚钝之人,也不稀奇。

这次的招安护卫的行动,有的海商愿意交出护卫,有的海商觉得自己养的护卫,凭什么?不愿意交出护卫之人,就带着护卫远遁倭国、占城,也不算少。

“罗马人曾经几次面对瘟疫,大约在五百年前,查士丁尼一世是一位和陛下一样强大而自信的君王,他想要恢复罗马曾经的荣光,并做出了努力,就要达成目的时,一场源自于埃及的瘟疫,打断了他的复兴。”安娜扶着茶盏,看着忙碌的大宋皇帝,叹气的说道。

赵桓放下了手中的札子,严山高这个知县,做事还是极度认真,有些海商觉得自己被官家抢夺了利益,不愿意交出护卫,严山高都进行了劝解,目前途径上海浦的众多海商,已经交出了手中的护卫。

简在帝心。

安娜长公主在大宋的游学还算顺利,大宋百姓和官僚也有大唐遗风,并没有太过为难这位长公主,因为其著作在京畿路的大卖,她的日子也算不错。

而今天安娜长公主递交了拜帖,希望大宋皇帝能够解释一些疑问,赵桓闲来无事,就准了她入宫。

安娜翻动着手中的笔记本,说道:“当时君士坦丁堡大约四成的城民死于那场瘟疫,英武的查士丁尼一世以及大量的将军被感染。而整个罗马,大约有三成的民众死去。那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浩劫。”

“你想问什么?”赵桓看着安娜,接过了朱琏递过来的糕点和茶水,放在温泉旁侧。

延福宫住着三个妃子,贵妃朱琏,淑妃李清照,德妃朱凤英,贤妃曹娴并不住在延福宫。

三妃一帝,伺候的宫宦络绎不绝,因为温泉的原因,四周并不寒冷。

安娜将自己的笔记本放好,掏出了鹅毛笔,说道:“据我所知,金国和倭国,甚至克烈部的鼠疫正在蔓延,除了克烈部地广人稀,疫情并没有迅速扩大,金国和倭国以及塔塔尔人,在病魔手中,如同待宰的羔羊的一般,是什么让大宋免于此难?”

赵桓摇了摇手说道:“首先朕需要提醒你,大宋并没有幸免于难,我们鄂州水疫造成了超过十五万以上的伤亡,这些人死于水患、水疫、天气、食物,瘟疫对于金国是一场灾难,对大宋同样也是一场灾难。”

“天气复杂多变,疫情如同这干燥冬日里的火苗一样,哪里都可能燃出熊熊烈火,吞噬掉它能看到的一切。”

大皇帝系统说靖康二年开始的百年平均降低两摄氏度的气候灾难,伴随着瘟疫、暖冬、蝗灾、水患,瘟疫甚至都不知道的危急,都是对大宋中兴的考验。

安娜露出了苦笑:“大宋还会对瘟疫分出水、金、鼠疫,我们甚至不知道瘟疫已经降临。鄂州城邦的水疫,已经控制得当,你们的保民官正在鄂州城邦进行救灾,显然他的能力可以完成鄂州城邦的复苏。”

赵桓哭笑不得看着安娜,保民官这个职能倒是符合大宋朝经略使和总管的职能定位,只不过鄂州城邦,俨然属于文化差异。

赵桓试着用安娜能够理解的话说道:“因为我们大宋的百姓相信我们的朝廷,他们知道朝廷需要对百姓负责,而朝堂显然也有这个责任。”

“当然有时候,有些君主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百姓对前往救灾的荆湖水军比较恐惧,但是荆湖水军用行为证明了他们的价值,随后百姓们在这场鄂州战疫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相互成就。”

“鄂州不是城邦,在秦以后,城邦联盟政治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了生长的土壤。”

赵桓纠正了安娜的说辞,显然这个和宋人长得较为接近,鼻梁高挺的姑娘,依旧没有发现大宋的核心价值观。

大一统,是所有君王毕生的追求,包括赵桓本人。

安娜尝试着理解,然后问道:“是因为你是皇帝吗?在我们罗马,皇帝必须要亲自上战场,并且足够的勇武,而且还需要赢得元老院的支持。我的父亲就是如此,他一生忙于战争和说服元老院,一刻也不能停歇。”

“而陛下似乎没有亲自作战的战绩,也不像是一个将军,也不需要说服和元老院对等的朝臣们,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甚至连赦免罪犯,都无人反对,还要夸耀陛下的善良。”

“似乎陛下没做什么,就赢了所有城邦的保民官的尊重,甚至这些官员的生死都掌控在陛下的手中,而且似乎很清闲,与三位美丽的妻子,在如此华丽的宫殿里的温泉边喝茶。这让我很难理解。”

灵魂拷问!

赵桓掰着指头算了算,安娜的这个说法,其实并没有错,赵桓的确是一路躺赢过来,军事上前期依靠种师道,后期依靠岳飞,而在政治上,李纲从赵桓登基以来,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

财路上,国帑靠的大宋朝堂,内帑靠的赵英。

赵桓笑着说道:“首先我们的皇帝若是无道,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样被百姓用残暴的方式赶下台,下场极为凄惨。而皇帝的责任就是保民生,安天下。”

“保民生,就是阻止勋贵对百姓们的压迫,安天下,自然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我给了百姓尊重和安康,就不会被迫吊在歪脖树上。”

“倘若我不给百姓安定和尊重,他们就会在我被金人抓走的时候,额手称庆。”

李清照听着官家胡说八道,哭笑不得说道:“他们不会额手称庆,甚至会想方设法的救你,工赈院的民夫,可是有很多流匪,他们闻王城被围,赶来相救之人,连琼州都来了人。”

“这就是大宋百姓,而他们要的并不多,吃饱穿暖。”

“他们虽然不认识官家,但是他们希冀于官家是个明君,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

“而官家就是这样的明君。”

赵桓点头,李清照显然比他说的更有几分道理,也更能回答安娜的问题。

赵桓对皇帝的理解是食物链关系,百姓们会选择他们的皇帝,而皇帝需要压制贪婪的官吏、勋贵、宗亲、地主和流匪。否则百姓们会用小推车投票,到底谁才是真王。

李清照的理解是周朝至今,基于周礼的千年来建设起来的价值观和需求来回答问题。

安娜追问道:“倘若有一天,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听说过吗?”赵桓满脸的笑容的说道。

他和李清照的回答,其实殊途同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