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亲身上的板子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亲身上的板子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杀!”赵桓点了点头,他已经完全想好了,赵承佑并非士大夫们妥协的筹码,甚至连太皇太后都算不上是他们的筹码!

他们妥协的筹码,还是自己的脑袋。

对付这群官僚,最好用的,还是铡刀。

“那就杀了吧。”李纲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阻止官家杀人的打算。

不杀两只鸡,怎么给猴看?

赵桓和李纲继续商量着国政,大宋的国帑的收入越来越多,内帑虽然在高丽弄了一笔烂账,但是还算是收支平衡。

“宗室的消耗还是有些大。冗费的问题,元丰改制并没有改明白。”赵桓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札子,说道:“冗费的问题,朕有个思路,你看看。”

李纲看着札子,又看了看坐在御座上的皇帝,问道:“急吗?”

“很急。”赵桓点头说道。

他这么札子,在上次前往燕京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只不过当时的局势不明朗,对金国依旧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他想做,也没办法做。

但是现在不同,已经取得了对金国绝对优势的赵桓,终于放开了手脚,开始了他的深度改制。

“正好孟太后跳了出来,本来朕打算等与金国战事结束之后,再做这些事,正好借着这个事,把这事办了。”赵桓抿了一口茶,面色平静的说道。

这道札子上的内容,并不新鲜。

早在元丰改制的时候,就有人提过这件事。

减少宗亲供养份额。

当初反对的声音太大,只对道士的道观和释家的庙宇下了手。

大宋的国帑每年开支的大头,都仍在了军费上,但是官家直接把旧军解散,改为了均田令之后,冗费的问题得到了巨大的缓解。

国帑的收支开始结余,赵桓本不打算削减宗亲供养份额,那样会激化国内矛盾。

说到底,还是孟太后跳了出来,赵桓自然不能只打士大夫,不打宗亲。

减少宗亲供养份额,就是赵桓打到宗亲身上的板子。

赵桓站了起来,走到了文德殿外看雪,他在赵英面前装作胸有成竹的模样,自己未尝不为这场大雪赶到庆幸?

他伸着手接了一片雪花说道:“大宋各地都需要钱,纺织所需要钱,驰道、直道需要钱,各地国子监需要钱,边军犒赏也需要钱。常平仓也需要钱,荆湖、两江、两浙常平仓也需要钱。”

“既然他们不愿意老实,蹦跶起来,这钱,朕不给了。”

这是一笔巨款,以赵构的遗子赵旉为例,赵桓当初给了这个刚出生的小孩魏国公。

一个魏国公,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银钱两万五千两,锦缎四十匹,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又一千匹,其余开支数不胜数。

孔端友的衍圣公也是这个数字,郡王还要翻倍!

而大宋的亲王、郡王、国公等等皇亲国戚的宗室,而他们的土地还不纳税!!

赵家人真不是白叫的……

供养这些猪…这些勋贵的钱和财货,哪里来?最后还是摊到了百姓的头上。

赵桓的这道札子上,是把所有的布、绢、银钱全部取消,而米粮的数字砍到了大约二成。

这是赵英详细核算过的,保证他们吃好、喝好、不饿肚子,赵英核算的标准,是按照大宋皇帝的膳食标准去定制,二成完全够用了。

这一刀,很疼。

更疼的是赵桓打算给这些宗亲的土地们上税,这才是要命的地方。

宗亲们之前不上税,自然不用厘定田亩,他们有多少田,有多少宅子,有多少铺子,压根就没人知道。

盛传甜水巷和樊楼的背后有亲王、郡王的背景,可是谁都不清楚。

但是一旦收税,就代表着大宋皇帝要厘清他们的财货,这一盘点,就要了宗亲们的命。

历朝历代对亲王、郡王、国公的田亩、家宅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越了线,就是僭越。

宗亲们没一个干净的,就连风评极佳的循王赵士褭,都超标十倍有余。

“这比要了他们的命都难受呀。”李纲将札子合住,既然是很急的政令,自然要在过年前把这些事处理干净,干干净净过年。

“要命还是要钱,让他们自己选。”赵桓对着赵英说道:“着令皇城司的察子和风闻言事的县尉们,配合李纲推行削恩令。”

既然动手,赵桓就没打算留情面,明火执仗,大动干戈,不是死一个赵承佑就能平定自己内心的怒火。

李纲点头,他止了官家的屠刀,当然得帮官家把这件事做好,这就是君臣舍得之道。

硬拦着皇帝,那不是一个宰执要做的事,拦住了官家,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来。

“官家,公务处理完了,朱贵妃那里,咱们还去不去?”赵英问道。

今天安娜长公主在延福宫里,教授赵谌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

这还是当初赵桓埋下的因果,他借着系统的翻译,听懂了安娜和主教商量的话,仔细琢磨了下,自己这大宋地盘越来越大,抱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他就给赵谌报了个“外语班”。

天下父母一个样,总觉得孩子多长点本事,没坏处,至于赵谌愿不愿意,赵桓听朱琏说,他很喜欢外语课。

赵桓走到了延福宫,古拉丁文和后世的英语那是天差地别,赵桓是一个字都没听懂。

“伟大及强壮,不可战胜的大宋皇帝,又见面了。亨伯特枢机主教主托我向尊贵的约翰王问好。”安娜行了一个标准的罗马的公主礼,递出了一封信。

赵桓拿过来信,还是用拉丁文写的,系统即时翻译,赵桓才明白了亨伯特来信的目的,

他无奈摇头说道:“还是这档子事,他传教,朕不拦着,可是我大宋百姓,不信你们这个。”

赵桓对景教没有好恶,奈何大宋这个文化背景和景教格格不入,强扭在一起,这瓜,真的不甜。

赵英将书信收好,这都是要归档的东西。

“听闻大宋皇帝在出征前,也要到武庙去拜祭。证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有信仰的。”安娜依旧不死心的说道。

赵英一听这个,差点笑出声,官家去哪里他都跟着,武庙拜祭那三炷香的时候,他可是把官家的话,听的明明白白。

当时官家就说了,要是仗没打赢,就再也不去了,甚至威胁说要砸庙……

也不知道姜太公在主祭位上是什么感觉……

“亨伯特是红衣主祭,你是罗马长公主,朕问你,朕跟你们说,有个人在天上,啥事都不干,天天眼巴巴的瞅着你们,抓你们小辫子,你们自己信吗?”赵桓看着安娜问道。

“嗯?”安娜哭笑不得,她无法反驳,因为赵桓说的是事实。她笑着说道:“我其实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