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纲更高明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纲更高明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唐闳来到殿上之后,赵桓简单了叙述了一下自己的设想,唐闳表示很简单,并且产量可以做到很大,至少可以满足御医院调派出去的医者使用的份额。

这让赵桓心中那块巨石,终于落地了几分,而赵桓也给宗泽和韩世忠写了书信,叮嘱他们小心防范。

“鄂州知府,宋少卿,朕以为直接流放去岭南好了。”赵桓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是鄂州知府的瞒报,这事能闹腾的这么凶?

之前苏州知府瞒着赵桓水患,那是仅仅瞒着皇帝,但是该通报汴京,让朝廷做出处理和支援。

赵桓可以容忍这样的潜规则,毕竟朝堂这种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地方,没点不为人道的规矩,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是他不能容忍鄂州知府的隐瞒,潭州是流民起事,导致州府被攻破,潭州知府都被暴起的百姓给剁了脑袋,他也报不上来。

难道他鄂州也被攻破了?!

“臣以为还是带枷进京比较妥当。”宋世卿拿出了一本《大宋律》翻了翻说道。

“找到了,《卷三·尚书吏部》吏治第三十二款。“

“官家,按照大宋律,鄂州知府,为渎职之罪,下诏申斥乃是应有之意,可是这鄂州知府的行径,极为恶劣,并且造成了大规模的影响,按律带枷革职流放岭南。”

赵桓看着宋世卿手里的大宋律,还真的看到了关于鄂州知府的处理办法。

【诸食禄之官,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公罪下下,并解见任,夺当年禄,追告身。公罪极恶,带枷归京。】

大宋律·卷三·尚书吏部,乃是脱胎于唐六典·卷二,宋随唐制,骨还是唐骨。

这一卷,主要记录的就是考核官员任免、考核以及奖惩。

而宋世卿说的第三十二款,乃是考核。

为官一方做父母官,一旦获得中下以下的考评,这名官员,就会降级,罚俸一个季。若是公罪,就是下下考评!

下下评,这名官员,就会被夺去官身,流放岭南,运气好点皇帝想起来,还能起复用,运气不好,就只能在岭南建设大宋了。

公罪极其恶劣,就是带着枷锁进京面圣,通常意味着,砍头。

赵桓疑惑的指着下面一条问道:“凡亲、勋、翊卫皆由考第,考第之中,增减三等,这句是罪加三等的来历吗?”

亲,就是宗亲,勋,就是勋贵。这些人的考第是增减三等。

按照赵桓的理解,就是立功多加三等,犯罪就也是罪加三等。

宋世卿点头应道:“官家,这就是臣认为鄂州知府应该押解归京的原因,鄂州知府赵承佑乃是赵氏宗亲,他是镇恭懿王赵元偓的第六世孙,理应罪加三等。”

赵桓一副朕听明白了的模样,仔细揣摩了半天,才问道:“就是按照宋少卿的说法,赵承佑因为是宗亲,才罪加三等,带枷进京。”

“那他欺瞒瘟疫肆虐之事,居然算不上公罪极恶?”

鄂州知府因为是宗亲罪加三等才带枷锁进京,他原来的罪恶居然就捞了个中下评的考核?

这就是赵桓的问题,鄂州知府的瞒而不报,居然还算不上公罪极恶。

宋世卿疑惑的看着官家,又看了一眼赵英,仔细思量了良久,才懂了官家这个问题的含义。

他小心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官家,水患之后常有瘟疫,不算什么稀奇事,若非鄂州知府乃是宗亲,需要罪责三等,否则顶多落一个中下评,算不上公罪下下和公罪极恶。”

“吏部考核,多由吏部牵头,官家可以问问郑少卿。”

“郑望之。”赵桓喊了一嗓子问道。

郑望之左右看了看,不停的给李纲打眼色,这个奏对,他不能回答!

否则自己怕是要以左脚踏入文德殿,被去官流放了!

但是李纲连看都没看郑望之一眼,郑望之那道札子,戳到了官家无嗣的痛脚上,作为一直希望大宋皇帝更加刚猛一点的太宰,他不希望看到有影响君权的存在。

皇帝越强势,他的商改才能走的越远。

郑望之只好硬着头皮,出列说道:“官家,的确如此,这私罪和公罪有很多讲究,赵承佑之事,完全称不上公罪。”

“一般都是激起民变才算是公罪,比如已经死了的潭州知府。公罪极恶,一般都是方腊漆园起事那种规模才算。”

赵桓点了点头,示意郑望之回班,他可以毫无理由的把金国使者以左脚迈入燕京给砍了。那是两国交锋,做的再过分,也都是为了胜利。

但还不至于为了点私事,就无缘无故的把郑望之给拖出去砍了,或者去官。

郑望之的恐惧,赵桓看得出来,他身后的人,赵桓已经完全清楚,解决的办法,就是再生个儿子,这事急吗?不急。

不如解决鄂州瘟疫急。

赵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评了。

大宋是个封建王朝!

以民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甚至还是孟子的学说,在儒家学说里,都属于末学,不为当权者所喜。

在大宋,百姓不重要。

这就是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评的原因。

而这番奏对,显然,宋世卿略带几分甩锅的操作,是完全明白了官家那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的本质。

郑望之当然也明白,站在文德殿常朝上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但是他既然拿出了那道札子,就注定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的回答了问题。

“胡元前往辽东,命宗泽前往鄂州,提举王善为灵官,敕加凝神殿侍宸,加封特授太素大夫,主持鄂州瘟疫之事。李邦彦、唐闳等人各司其职。”赵桓下令,让朝臣们退下了。

李纲走了两步,又回头,等在了原地,看着官家说道:“官家,臣弹劾郑少卿指斥乘舆之罪。”

“李太宰还没走呀。”赵桓听到了李纲说话,才发现李纲并没有离开文德殿,坐直了身子说道:“李太宰,指斥乘舆可是重罪。”

指斥乘舆,通常指的是不尊重皇帝,指着皇帝的车驾骂,那能尊敬皇帝嘛?

李纲说的就是郑望之那道札子之事。

“身为臣子,非议圣上,指斥乘舆,证据确凿,而且就在官家手里,不治其罪,不能正视听,明朝宇。”李纲还在坚持。

“朕不想兴党争之祸,李太宰。”赵桓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

李纲猛地抬起头,盯着坐在御前的官家看了良久,才低头诚服说道:“官家圣明,是臣思虑不周了。”

“哪里算是什么圣明,我大宋百年基业,都毁在了党争这两个字上,朕自然要小心避免,最好的法子还是再生个皇子。这件事朕心里有数。”赵桓一脸轻松的说道。

自己这副身子骨已经被系统给检查修复妥当,生个儿子,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