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七百一十七章 直钩钓鱼,失败。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一十七章 直钩钓鱼,失败。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李纲闭目思忖良久,最终没有制止官家这个杀人诛心的决定。

赵桓的仁善是有目共睹的,杜充的死,并没有祸及家人,甚至连他远在临安的家人,都未曾告知前来收尸。

当然,就是朝堂统治了家属,大概杜充的家人也不会过来收敛。

而杜充之害,的确值得史书大书特书,让其遗臭百年。

李纲一直希望官家是个强势的皇帝,这好不容易才迈出了一步,自然不会跟官家别这个苗头。

“官家,金石学社到了。”赵英小声的提醒着官家,今天的目的地到了。

赵桓摆驾下了车驾,进门之时,就见到了意想不到的人。潘承毅。

“太子左卫率副率潘承毅拜见陛下,陛下万安。”潘承毅见面就是一个大礼。

赵桓眉头紧蹙的看着潘承毅,非常平静的说道:“平身。”

表面的平静不代表赵桓内心毫无波澜,赵桓这次前来金石学社,就是抱着直钩钓鱼的想法而来,堂而皇之,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金石学社,掉出幕后黑手,却没想到钓了个潘承毅出来。

“这金石学社,是你办得?”赵桓笑着问道,已经做了这么些年的皇帝,他也学会了什么叫做不喜色言表,心里的有些顾虑,但是依旧没有表现出来。

“是臣办的,这里面也有李大家的份儿。”潘承毅起身扶着官家,脸上挂着极为恭敬的笑容。

“李大家,李宫正吗?”赵桓疑惑的问道。

潘承毅点头说道:“正是,李宫正深蕴此道,不过人比较难请,平日里,基本不在学社里,错非极其重要的金石之物出现,李大家才会露面品鉴,乃是我金石学社鉴金石学之大家也。”

名誉教授……

赵桓瞬间明白了李清照在金石学社的作用和地位。

李清照喜欢金石学,赵桓自然清楚,他不动声色的走进了这金石学社的阁楼里。

进门的大牌额上写着挥云厅,一进门就听到了震耳的喧嚣声,入目即是人影憧憧,好不热闹,四处都是隔间,这里涉及的极为精巧。

“今日扑买的神龙本,不在这挥云厅,而是在旁边的揽秀轩,官家请这边来。”潘承毅引着官家来到了揽秀轩。

进门就是一片花团锦簇的场面,赵桓看着摆满各种花色的走廊,也是哑然失笑。

有点小时候学校迎检,校长带着大家摆花盆那味儿了。

“官家,这是特别为官家设的专厢,神龙本已经准备妥当,请官家御览。”潘承毅打开了房门,看到巨大的书架之前,站着一个妙影。

“拜见官家。”李清照俏生生的行了个礼。

赵桓有点懵,自己是来钓鱼的,又不是来泡妞的,怎么李清照也在这里?

他一头雾水的踏入了这处厢房,疑惑的问道:“听潘承毅说这金石学社,你也有份?”

李清照笑着说道:“臣妾甚喜金石学,只是朝堂身份使然,这等鱼龙混杂的地方,自然不能太过深入,平日里只有重宝,才会前来一观,这神龙本,自然是重宝,自然赶来看看。”

赵桓点头,坐在主座上,盯着那摆好的神龙本发呆。

自己钓鱼看来是钓鱼失败了。

潘承毅是潘美后人,严格来说,潘家在上次八门入京之事中,牵连甚广,基本上都被李纲给剁了。

潘承毅之所以逃过了一劫,因为潘承毅的祖上,其实是潘美的养子,潘惟吉。

潘惟吉成为潘美的养子,改姓潘之前,姓柴。

潘惟吉是柴荣之子。

所以,潘承毅其实是柴荣后人。

当初陈桥驿兵变之时,赵匡胤回到宫中,看到一个嫔妃抱着一个孩子,就询问宫人是谁的后人。

宫人坦言,乃是周世宗柴荣之子。

当时赵匡胤就询问赵普此子应当如何处置?赵普的回答是:除掉他。

而潘美当时在赵匡胤的身后,紧紧的抓着柱子不松手,赵匡胤又询问潘美,这个孩子该怎么处置,潘美没有做声。

赵匡胤看着潘美的脸色,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也是坦然说道:“我即位于周世宗,如果杀了他的儿子,不忍心这么做。”

潘美此时才松了一口气,回答道:“臣和陛下都曾经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劝说陛下不杀,陛下必然对我生疑。”

自此之后,潘美就多了个从子。

而当时的侍御史将这一切记录在宫廷的档案之中,起居录中详表此事,而赵匡胤得知之后,怒而斥责,严令删掉这段记载。

侍御史不从,与赵匡胤辩驳了几句,赵匡胤自然大怒,一拳锤掉了这名侍御史的两颗牙齿!

史官纹丝不动的捡起了两颗牙齿,面色极为淡然的放在了袖子里。

赵匡胤自然不解,问史官:“你收起来这牙齿,还要拿牙齿当证据,告朕的状不成?”

史官不慌不忙的说道:“臣子自然不能告自己的君主,但是自然会有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然后这名史官就把赵匡胤打掉他两颗牙的事,记了下来。

赵匡胤气的牙痒痒,又无可奈何,最后给这名侍御史赔礼道歉,并且赐予金帛慰问。

然后跟侍御史商量,能把能把这段删了?

侍御史又把赵匡胤赔礼道歉和金帛数量记了下来……

这就是大宋朝当时史官的气节,奈何现在的侍御史就是个应声虫,赵英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

在赵桓眼中,唐宗宋祖,在历史上,都是超一线的皇帝!

就这样的皇帝,在史官的记载中,也是鼻子不是鼻子,嘴巴不是嘴巴,糗事一箩筐又一箩筐。

而周世宗柴荣,在这些脊梁骨很硬的史官UU小说,是完美帝王。

【薛居正《旧五代史》,说他“乃一代之英主”,欧阳修《新五代史》,称赞他是“雄杰”“贤主”,司马光《资治通鉴》,说他是“仁君”,“明君”。】

而且还不是迫于政治压力的书写,而是这个柴荣,的确称得上完美帝王。

虽然他在位仅五六之数。

五六,就是五年六个月,但是这五年六个月,他做了超一线帝王一辈子做的事。

【区区五六之数,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

这就是潘承毅的在八门进京之后,依旧保有他这个太子左卫率副率的职位,并且逃脱干系的原因。

因为潘承毅虽然名义上姓潘,其实是柴荣的后人,与潘家的瓜葛很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