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七百零九章 群雁乘风却云霄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零九章 群雁乘风却云霄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从最开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中,就可以看出这一基本事实。

对于皇帝来说,看家护院的若不是自己真的信得过的人,那很有可能睡觉、划船、吃饭的时候,突然窜出个尉迟恭来,告诉自己太子谋反了!

在玄武门之变中,有人看到了李建成毒杀李世民,有人看到了李渊诏敕罢黜了李世民的秦王爵,有人看到了李渊解除了李世民的兵权,并且将李世民的兵权交给了李元吉,给出的理由是李元吉要去抗击突厥。

但是赵桓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反复咀嚼之后,反过味儿来,仔细思量之后,心中产生了一个疑惑。

尉迟恭,是怎么未曾奉诏出现在宫内的海池之上的?

李建成也好、李元吉也罢,他们其实都不是李世民的最终目的,只有李渊才是。

这一胜负手,就是尉迟恭。

尉迟恭出现在了后宫海池的船上,并且【请求】李渊颁布亲笔敕令,令各军统一接受李世民的调遣。

尉迟恭到底是怎么进的宫?

赵桓在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里,找到了一个人,名为常何。

常何时任监门卫左右翊中郎将,担任的恰好就是玄武门守备军将,他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前一夜,悄无声息的给玄武门的门合页上涂油,防止玄武门打开之时的声音,惊动其他人。

次日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踏入玄武门之时,这场宫斗其实已经有了结果。

而玄武门之变,在盛唐,一共发生了四次。

分别是李世民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渊退位。

张柬之杀死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退位。

李崇俊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并意欲杀死韦皇后、安乐公主逼李显退位。

李隆基、太平公主杀死韦皇后、安乐公主扶李旦上位。

这四次之中,只有李崇俊失败了。

李崇俊在起事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占领玄武门,被韦皇后捷足先登,登上了玄武门城头,镇臂高呼,号令军卒奋勇抵抗。

而在李隆基之后,大唐皇室却变得疲软无力,各种宦官作乱,其中的缘由,正是负责皇宫守备的军卒,由唐十六卫变成了神策军,而神策军的直属领导,正是宦官。

神策军的领导权握在宦官手中,这样就使得神策军与宦官集团紧密的贴合在了一起。

自唐穆宗以后,唐朝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七位,均为宦官所立。

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控制皇权。

唐朝的宦官钳制天子和明朝的宦官乱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最大的区别,就是明朝的宦官,皇帝说让他们死,宦官绝对没办法见到第二天的太阳,甚至有可能自杀谢罪,省的污了主人的房舍。

而在唐朝,宦官们不想让皇帝见到明天的太阳,只需要伪造的讣告,再立一位就是。

赵桓在完整了这一段历史之后,才会做出对程褚恩威并施的举动来。

正因为以程褚为首的亲从官,控制着东掖门、崇德门两宫门的守备。

当初赵楷入宫走的是东掖门。

当初李纲处理八门进京的勋贵的时候,让学子们堵了崇德门。

而现在,赵桓回到汴京,就闻到了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此时的程褚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只要他还是忠于自己,那就可以被原谅。

而程褚的忠诚度完全没有问题,高达91点。

岳飞是厉害,可是他不能从河套飞到汴京,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赵桓搓着手,呆坐在文德殿的撵座上,看着面前已经不再滴水的御案发呆,到底是谁在做这些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他虽然不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的多么出色,但是接连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河套、辽东的自己,武功上,应该算是历代大宋皇帝里排的上第二的皇帝了。

而文治上,赵桓也没有一股脑打翻他那个废物太上皇的贡献,不管是图画院,还是蔡京的学改,以及官考,赵桓都没有弃之不用。

甚至在文治上,整合了应天、白鹿书院等,成为了大宋的新的国子监,并且积极安排那些无业学子,在军卒中充当扫盲先锋,教军卒和乡野百姓识字。

赵桓觉得自己文治武功上,都没有太过亏钱大宋的任何一个人。

他也在忠魂铭前,自我反省过自己是否行为出现差池,是否对得起他们。

结果自然是行无差错。

“到底是谁?”这是盘亘在赵桓心头的一个问题,他忽然站了起来说道:“赵英,去艮岳宫,告诉太上皇,朕要去看他。”

赵英略微紧蹙着眉头说道:“说起太上皇,刚才李宫正在跟臣交接宫内事物的时候,说自从出了景王、肃王之事之后,他就再未曾踏出过宫门一步,说是病了,可太医院说太上皇未曾生病,无法用药。”

赵桓稍一思忖,无奈摇头苦笑道:“朕都把禁足令给解了,他倒是自己把自己禁足了。”

“李宫正刚才来过了?”赵桓这才反应过来,愣愣的盯着宫门问道。

赵英点头:“是,李宫正看官家眉蹙思忖,就没有打扰官家,离开了。”

“那就去看看生病的太上皇吧。”赵桓有点不放心的嘱咐着,起驾前往了艮岳宫。

艮岳宫是赵佶倾尽全力修建的宫室,生生的在汴京城里堆砌了一座假山宫殿来。

汴京附近平皋千里,无崇山峻岭,少洪流巨浸。

而赵佶认为帝王或神灵皆非形胜不居,所以对寿山艮岳的景观设置极为重视。

赵佶取天下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南方艳美珍奇之花木,设雕阑曲槛,葺亭台楼阁,以生辰纲为名,掠夺大宋财富,购置山石,日积月累,历十数年时间,使寿山艮岳宫成为了整个汴京,也是整个大宋三百载,最繁华的苑囿。

赵桓走进去就看花了眼,人工渠、荷花、瀑布、奇俊山林、走兽飞禽、应有尽有。

群雁飞鸣乘风却云霄之景,让人叹为观止。

他走到万岁山之前,看着赵佶亲笔手书的瘦金体的御制记文。无奈的摇头说道:“奢侈,是真的奢侈。”

“要不在燕京搭一个?内帑出钱。”赵英看着官家眼中的艳羡,小声的问道。

“滚!朕又不是无道昏君。”赵桓踹了一脚赵英,笑骂着说道。

这艮岳再搭一个,岂不是正中了那句【亡宋者石】的箴言吗?

赵桓的燕京皇宫最奢侈的就是铺了满地的金砖,还是工赈监赚来的,起的宫室的木头都是铆榫拼合料,并非整料,就是为了省钱。

“陛下来了?快快快,去泡茶!”赵佶大老远就从宫室里跑了出来,鞋子都跑掉了一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