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长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长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这个问题,才是李纲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要军卒救灾…

“各州府官员都对这条调令很有意见,各地府兵还是不动为妙,否则这原来还只是水患,就得加上兵灾了。”李纲擦了擦额头的汗提醒官家说道:“不是什么兵,都是岳飞的河间军冻死不拆屋,不是韩世忠的山海军对百姓秋毫无犯…”

“两荆水军乃是宗少卿和杨幺亲手训练,这军纪是按着岳将军那一套来的,自然可以去救灾。臣就派了两荆水军去了。”

赵桓紧蹙的眉头才舒展了一些,他看到的大宋军队,是什么样的?

令行禁止,军纪严明,作风优良。

但是大宋的军卒眼下,除了河间军和山海军能做到如此,其他的不比流匪好到哪里去。

赵桓才意识到军民鱼水情,也只能出现在后世,眼下这个时间节点,百姓看军卒如同看流匪,几无差别。

“是朕想当然了。”赵桓无奈的说道,但是筑堤之事,总得要做,军卒的军纪无法保证不扰民,甚至有可能会扰乱本就混乱的灾民。

“臣建议调集各地民夫,由工赈院牵头,先把灾区的堤坝重铸起来,同时督促各地府官,把百姓们调动起来。还有红巾军可堪一用。”李纲解释着。

他反对了官家的政论,拿不出更合适的方案,那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宋宰执。

“红巾军?”赵桓的脑海里复现的是韩宋红巾军,这不是应该到了元末明初才会有的军卒吗?

李纲看着官家脸上的疑惑说道:“金人屠掠河东、河北两路大部分州郡,两河民众组成忠义民兵,纷纷反抗,袭扰金人军寨行军,河东、河北百姓以红巾为号,号红巾军。”

【历史事件提醒: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口号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其首领韩山童自称乃是宋徽宗赵佶的八世孙,其三路军卒北伐,其军卒也多是北地军民。西路军甚至攻破了元上都,转战至辽阳等地,沉重的打击了元军士气。】

【红巾军由来已久,自金人南下之时,就已然存在。】

赵桓这才想起来,在太原、大同、锦州、辽阳等地,他多次见到了大宋军卒们,臂膊上的红巾,也有的带在了顿项上,本来他以为是在辨识敌我。

感情,他们的这个背后,还有红巾军这件事。

“那就调集一下各地红巾义军,前往灾区,所需粮草一应国帑、内帑交付。”赵桓点头说道。

“红巾军不要粮,已经在路上了。”李纲笑着说道:“都是自发的,今年河东、河北两路丰收,百姓手里有粮食,秋耕谷豆之后,各地红巾组织起来,前往了灾区救灾了。”

赵桓看着李纲,眼神里带着满意,大宋养士一百六十载,养了一群废物,大宋苛刻了百姓一百六十年,一处有难,八方支援。

赵桓总觉得自己对文臣们有偏见,这不好,但是有时候这些事,一件件发生,他觉得自己的偏见越来越深了。

他点头说道:“好事。”

李纲看着官家的脸色,犹豫的说道:“潭州被起事的百姓给攻破了,潭州知府刘安道被杀了。”

“两江各路,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攻破潭州号天王,攻破建宁者名索弥勒,为至不可胜数。”

“声势骇然,已经有数个州府被围攻,其号称,天王出世,弥勒下生,生黎民,济苍生。”

李纲小心的看了一眼官家,这有人造反了,可是官家的脸上居然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们都说朕是阎王爷转世,自己倒是给自己按了个好名头。”赵桓无奈的说道。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有些人心思不定,连累着百姓跟着遭殃。

赵桓看了一眼身后的忠魂铭,摇头说道:“范汝为的水师也训练一阵了,让范汝为去,他本身就是义军出身,能招安,就招安,眼下以救灾为主。”

“灾害去了,这起事之人,自然没有了根脚,也就消停了。”

李纲俯首朗声说道:“官家英明。”

李纲最担心的就是大宋皇帝听闻造反,派出精兵悍将去平叛,他是见识过大宋军卒令行禁止的模样,这要是下了十抽一杀令,江南的百姓又得遭殃。

当初太上皇在江南大造杀戮,有什么用吗?

反而成为了百姓们造反的理由。

太上皇薄情寡恩,留下了不好的名声,赵构在江南也没少搜刮,杜充的都搞了万万缗的财资,赵构该弄了多少钱?

江南再次造反,只要有人擅动,那就是必然的事实。

赵桓看着李纲的担心的模样,就是摇头失笑,自己不是刚到大宋那个手足无措的皇帝了。

他笑着说道:“朕明白李太宰的担心,百姓蒙昧,有些百姓甚至连大宋换了皇帝都不知道,朕对他们有耐心。只要范汝为进了两江,宣扬招安,再兴以教化。”

“江南之事,其实本质上是水患引起的人心浮动,解决这水患才是平定祸乱之根本。”

李纲深深的舒了一口气,自己的官家在燕京这多半年,显然更稳重了许多。

“官家,崇德王来了。”李纲终于把遗留朝政中的一件,汇报给了官家。

“他不在倭国好好当他的崇德王,跑我汴京干啥?鸟羽上皇把他撵出来了?”赵桓惊讶的问道。

“官家下令申斥,这个笨蛋羽翼尚未丰满,就跟鸟羽上皇吵吵起来了,然后鸟羽上皇联合其他人把他架空了,他算是跑到汴京避难了。”李纲也是哭笑不得的说道。

赵桓回过味来,臣属国国主被赶下了台,能跑到汴京来,也算是造化了。

“他想请兵三千,回倭国平叛。”李纲小心的说道。

赵桓摇头,说道:“你既然都说他是个笨蛋了,朕再给他三千兵马,朕岂不是也是笨蛋了?把朕这三千人再折进去?”

“明年吧,朕让人带兵去,去问问这个鸟羽,他到底长了几个胆子,敢收留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