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九十一章 简单意思和中等意思

韩昉现在成为了金国的统领之一。

虽然因为金国改制,勃极烈的制度,正在逐步被中原王朝的官阶所代替,但是依旧是一个极其尊崇而且不可替代的官阶。

赵桓给了韩昉诏命,代天子牧守百姓。

这道诏书,就是韩昉以后在金国做事的依仗。

宇文虚中的艰难,赵桓详细了解过,而大宋的价值观也导致宇文虚中一辈子都要背负贰臣这个骂名。

赵桓不能让韩昉回到大宋的时候,再背上一个三姓家奴的称呼。

他给了韩昉,大义。

悲剧上演一次就够了,自己一点教训都不吸取,才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连赵英都认为韩昉是一个三姓家奴,可想其他人的想法。

赵英笑眯眯的说道:“官家,岳将军已经行至天德州,昨天刚传来了军报。”

“要不说这驰道就是好用呢,从来州到山海关只用了小半天的时间,从山海关到燕京,再到大同,只有了三天不到的时间。”

“而从大同府到河套却需要十几天,造的时候嫌贵,用的时候才知道这么方便。”

赵英把这个【贵】字咬的很重。

赵桓看着赵英问道:“你还在心疼当初大同府到奉圣州军堡的驰道,内帑垫付的那五百万贯银钱对吧。”

赵英就是一个掉进钱眼里的人,他一眯眼,赵桓就知道他又在说当初之事。

赵桓垫付的启动资金,修建的大宋第一条驰道,由大同府到奉圣州。

本意是互为犄角,攻守有据,防备金人南下攻打奉圣州,大同府好进行驰援。

现在金人被全面赶出了辽阳府,这条驰道就变成商路。

但是赵桓内帑垫付的这笔钱,到现在国帑都没还回来。

赵英不管用什么理由提起这条路,总是想着把这笔钱要回来,这都三年了,国帑依旧没有还钱的意愿。

“官家什么都清楚。”赵英嘿嘿一笑,他也知道自己唠叨的有些多了。

赵桓语重心长的说道:“家天下和国天下不一样,国帑不还就不还了。你看现在金国这从家天下变成国天下,走的多难?咱们就不要往回走了。”

以现在大宋国帑的积蓄,还了这五百贯极为简单,简单意思而已。

但是这账并不是五百贯那么简单。

还有陈留门军民的抚恤、河东路、河北两路的常平仓,大宋内帑垫付的两千万贯,平州城的两千万贯,以及现在津口市舶司的船坞和整个高丽的投资。

这垫出来的五百贯算清楚,这剩下的将近万万贯的钱财就得算清楚。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或者中等意思可以解决了。

国帑没这么多钱,每年的税赋都有定数,也都有去向。

赵英才不管这些国家大事,他掌管内帑,这笔坏账死活算不清楚,就是他的职责。

即使赵桓不在乎。

赵英略显有些骄躁的说道:“那也总得有个章程呀,就是这貔貅只进不出也给人点福气,就这么不吞不咽算什么事?”

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这厮平日里顶多提一句,自己说两句,他就不会再问,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一大笔的钱财,所以才会他这么骄躁。

赵桓仔细一想,以现在的内帑规模,就已然明悟,他笑着问道:“是不是高丽那边撑不住了?”

高丽,是内帑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占用钱财最多,却没有任何回报的投资项目。

赵英点了点头,叹气的说道:“官家明鉴,高丽那边的确是有些入不敷出了。关键是魏承恩那边,又要钱,他要在高丽建立高丽窑,又是个只挣名声不挣钱的事,臣也是有些无奈。”

“你跟李太宰和李宫正沟通了吗?高丽的建设工作不是内帑能够负担的。朕当初就跟你说了,高丽那边不是什么优质地方,不值当的投。你非要给朕整个后花园。”赵桓笑着说道。

赵英赶忙解释道:“高丽这地方穷是穷了点,但是也是有些矿山,还有一些上田,若是经营得当还是能够盈利的,就是前期所需财帛超出了臣的预期。”

赵桓看着赵英焦虑的样子,这个投资人现在项目亏损都亏红了眼,他笑着说道:“这样吧,你让国帑参与进来,收益对半分嘛。”

“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硬道理,光想着独吞,又没那么大的胃。”

赵英略微犹豫的说道:“官家,其实有件事一直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事涉外廷?”赵桓拿着茶盏的手为之一顿。

赵英点头说道:“涉及到了陈冲,严格来说是陈冲的父亲,陈子美。”

“说说吧。”赵桓放下茶盏露出了倾听的模样。

商部是赵桓国政很重要的一步棋,若是这步棋子出现了差池,赵桓今年回去的想要进行的吏改,完全就是个笑话。

自己建的部门都没整明白,还去折腾其他部门?

赵英吞吞吐吐的说道:“陈子美也在高丽有不少的产业,而且他去的更早,那些盈利的大头,比如高丽参之类的行当都被陈家给占了,高丽迟迟打不开局面,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还有高丽秘色的买卖吧。”赵桓一副了然的模样,他知道高丽秘色到底是什么,那是人丁买卖,利润最为丰厚。

“官家英明。”赵英俯首说道,他算是看出来了,他在官家这里,什么都瞒不住。

赵桓伸了个懒腰问道:“是不是在魏承恩在高丽当提督前,陈子美就去了高丽?要是这样,人家做买卖做到高丽,是人家的本事,在高丽那地方,各凭本事挣钱呗。”

赵英看了一眼官家一脸轻松的样子,小心翼翼的说道:“在魏承恩做提督之前,陈家的确在高丽有点产业,但是抢生意这件事,还是在高丽归了大宋之后才如此作为。”

赵桓伸懒腰伸了个半截,为之一顿,他闭目思索了下,睁开眼说道:“朕一直不与民争利,这是挣到朕的头上了?”

他的表情有些无奈,做一个仁善的君王,怎么就那么难呢?

尚膳楼全面去掉了教坊女娼买卖之后,赵英也也一直没碰过这东西,看来在高丽,陈子美和魏承恩争抢的买卖,肯定不是高丽秘色,而且各方各面的商业冲突,而且是全面落败的局面。

否则也用不到赵英拐弯抹角从烂账开始说起了。

“你和陈家沟通过了没?”赵桓玩着茶杯盖,思索着陈子美这么做的理由。

难道是自己圣眷常在,陈子美飘了?

还是陈子美露出了他商贾逐利的本性来?

赵桓总觉得这件事充斥着古怪,陈家自自己登基之后的表现,那是一等一的义商,所图谋的是陈冲封侯拜相,对钱一直不大在意,这次为何一反常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