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十七章 别的小朋友有的玩具,为什么我没有!

“傅选,咱们今年二十六岁,正是大好年华的时候,如果有幸埋骨于此青山,也不枉此生了。”岳飞将手中铁槊指着峡谷入口,心情尤为复杂的说道。

岳飞在看到月牙城的时候,就知道死守月牙城将是个必死的局面了!

月牙城城矮粮少,五千守城士兵并无战心,只怕金兵刚到城下,月牙城的守军就会弃城而逃。

岳飞并不对他们抱有期望。

傅选陪着岳飞站在山岗之上。两人都牵着自己的高头大马。

从山岗往下看,山石嶙峋的邢州峡谷的昏黄石壁上,蜿蜒盘旋着栈道。

峡谷深处在夏天的时候,是河流,水深三丈,河流湍急,暗礁无数,一年中,多数的时间里,来往大峡谷都是用栈道通行。

邢州大峡谷最窄的地方,青天一线峡,在夏天时,站在峡谷之上,俯视脚下,水流不断,相隔不远便有一道瀑布,溪水清澈见底,清凉透骨。

峡道里,相隔不远,就有一石卡喉,每卡一处便是一道瀑布,每道瀑布下面都有一个大小不同的小石潭,深则三丈五丈,浅则一尺。犬牙交错。

每逢雨季,瀑布成群,非常壮观,那时别说人走,就是猿猴也难以攀爬。

峡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现在是冬季!水面结冰,完颜宗望的部众完全可以通过。

这处天堑,现在是通途。

远处山顶有很多低矮的石屋,石屋之后是金黄色琉璃瓦的宫殿,在晨阳下,熠熠生辉。相传那是唐末黄巢驻扎的军营,隐隐能看到跑马道,金色的琉璃瓦是黄巢的金銮殿。

傅选看着地形图,用自己的马鞭指着山脚下的关隘说道:“峡谷南方是天明关,即使关卡年久失修,但是至少可以阻拦完颜宗望的脚步三到五日。到那时前后夹击,完颜宗望军队必定损失惨重。”

“那么山的北面这里,就是完颜宗望必经之路,宽约百步长约两千步的青天一线峡,可绕开天明关,之后一路都是大路,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马陵关。”

“岳帅,不如我们前往马陵关固守?从邢州入太行,山路难走,极为崎岖,固守马陵关,即可阻挡完颜宗望想要和宗翰回合的目的。”

岳飞点了点头,对于傅选所说,他表示认同。

在昨天看过地图之后,他就知道,在冬季的邢州峡谷,就是通途,无险可守。

退守马陵关的战法,非常实用。

但是岳飞却更清楚马陵关的作用。

岳飞指了指马陵关的位置说道:“我们退守马陵关固然可以保存实力,可是也阻拦了种家军驰援太原的步伐。毕竟关隘只有一处,我们阻拦了完颜宗望,也阻拦了种家军驰援太原。”

“堵住了马陵关,也就堵住了种家军前进的路!两难。”

“等到种家军到马陵关外的时候,我们出关,前后夹击完颜宗望岂不是更妙?”傅选立马说道。

“铁浮屠,人披甲,马具装。其价值非凡啊!”岳飞非常羡慕金国的铁浮屠,那曾经是汉家天下的绝活。

事实上,不管是西夏的铁鹞子,还是辽国的铁林军,亦或者宋国的步人甲,甚至是现在的铁浮屠,都是脱胎于盛唐的玄甲军,冶炼技术同出一脉,皆为山纹冷锻甲。

但是因各地的铁矿有所不同,铠甲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以宋人的步人甲最弱。

“想要击败铁浮屠就会消耗大量的精锐,而此处,是进太行的月牙城,出太行马陵关之间,最后一处不适合铁浮屠冲锋的地方了。”岳飞无不叹息的说道。

他的马鞭指着这处不足百米宽的峡谷,说道:“后面虽然都是山地,但是路都好走,也很宽敞,最窄的地方,也有三千步以上了。这里就是最适合的地形啊!”

傅选翻开地图看了半天,给岳飞竖了一个大拇指,他的眼光绝对独到。

此处的确是最适合作战的地方。等一下,要在邢州峡谷作战?而不是退守马陵关?

不过他忽然想到了岳飞刚才第一句所言的有幸埋骨于此青山,不枉此生的话,终于明白了岳飞的想法。

将完颜宗望的部队阻拦在大峡谷处!至少阻拦三到五日!

然后等到种朴赶到,歼灭完颜宗望。

“那可是重骑兵!岳帅!”傅选的手都在抖,他们只有六千人,还有一堆没有经过任何战场检验的战车。

对方是开国精锐,至少两万名精锐骑兵,少说有两千名铁浮屠在!

虽说狭窄的地形,不利于剩余拐子马的主力部队展开,但是这两千名铁浮屠足以一个冲锋撕裂他们的防线!

岳飞点了点头说道:“那可是重骑兵啊!可惜我大宋没有重骑兵。否则重骑兵对冲,可制敌。”

人披甲,马具装的铁甲军的威力如何?

昔有前唐世宗皇帝李世民以五百玄甲军冲击窦建德十万军卒!

重骑兵就是这么猛。

铁浮屠人马共计五百多公斤,瞬息五步的速度,所到之处,就如同一柄巨锤一样,凿开所有的敌人阵型!

而重骑兵的配置是一匹承重马,担任冲锋使用,一匹马托运人马战甲,一匹马用来赶路和与托运马匹进行交替。称为三马并蒂。

所消耗的补给约是一名普通步卒的十六倍还要多。

山纹冷锻甲对各种兵器的防御效果极好,除了重弩,根本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有效的破开这种铁甲。

而铁浮屠在玄甲军的外玄甲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内甲,并且在隔层中,加以软垫。

即使是步人甲重步兵,想要阻挡重骑兵的冲锋,也都是同归于尽的打法。

钝器破甲不错,可是钝器制作成本极为昂贵,头沉脚轻,没有长时间训练,怎么可能如意的操作得了钝器?

培养五个钝器士兵,大概可以培养一名重骑兵。

有钱培养钝器士兵,为何不培养重骑兵?

钝器士兵只是单纯用来破甲,而且受限于速度等原因,钝器士兵可做不到一换一的战损比。

重骑兵的使用,也很简单。

轻骑兵侧翼骚扰,打乱敌人阵型,重骑兵缓慢加速,发动雷霆万钧的一击,一锤定音,击溃对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花里胡哨的花拳绣腿,都没用。

这就是重骑兵的威力。

每一名重骑兵的价值大约在三十头牛左右,而且士兵本身也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重骑兵骑手。

这也是岳飞选在峡谷与对方决战的原因之一,对方的轻骑兵拐子马无法展开,对他们是极为有利的。

自己的车阵不会被对方扰乱,就可以阻挡敌方重骑兵的步伐。

亲事官人人披甲,都是步人甲,与铁浮屠相比,防御力并不弱太多,重步兵对上重骑兵,自己拼光了消耗掉对方的精锐,种朴到的时候,足以收割轻骑。

此处地形对骑兵尤为不利,乃是河道,地面虽然冻熟,但是已经过了立春,地面已经有了些温润。

此为地利。

傅选看着峡谷的地形,知道想要完成种朴率种家军驰援太原的战略,就必须在此拦住对方,只是他有些不解的问道:“重骑兵乃是国之利器,无往而不胜,为何西夏都有铁骑,而我们大宋只有步军呢?”

有五千重骑兵,完颜宗望能这么嚣张?

长驱三千余里,直奔汴京城?

岳飞摇了摇头,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重骑兵很厉害,但是也是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主要诱因之一。

重骑兵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养一只一万人的重骑兵,相当于养了一只近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队。

消耗实在是太大,前唐的富裕,都养不起大规模的玄甲军,为了降低财政的负担,选择用土地代替俸禄的方式,是军队掌握了财权。

府兵制的前唐,的确是军威极盛,但是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军权和财权的融合,只会滋生出藩镇这种割据势力。不利于国朝大统。

岳飞深知大宋为何没有重骑兵,并非无马,二十年前,青塘变成了大宋领土。

青塘马也不比金人的马匹差到哪里,为什么我们没有重骑兵?

是因为赵宋一脉,对军权旁落,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恐惧,让大宋无重装骑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