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魏承恩看着孙历皮笑肉不笑的模样,也是连连感慨,过去的他,活的和孙历何其相似。

每日里勾心斗角,每日里为了往上爬一爬,干尽了坏事。

脸上随时挂着一副面具,皮笑肉不笑,都成为了习惯。

直到从宫里出来之后,他还为自己宦官的身份,自卑了很久,直到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他也对宦官这两个字不再抵触。

胯下挂着俩铃铛的不见得,就一定是个男人,魏承恩觉得自己当得男子这个称呼。

魏承恩的思绪飘了很远,才慢慢的收回了心思,说道:“那还有什么可以交代的话,就是高丽的勋贵有罪,但是高丽的百姓无罪。”

孙历摇了摇头,将蒲扇一收,说道:“果然,老祖宗说的一点都没错。走出宫的宫人,心思都长上了翅膀,宫院墙围起来的小天地,早就不能满足。”

孙历拿出了圣旨,但是依旧没有宣旨,问道:“你埋伏的刀斧手呢?依靠安州的地势,再加上眼下的局势,官家一时半会没空收拾你。”

“若是官家把金人打完了,你把高丽好生经营几年,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魏承恩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的整个宫室都是回音。

长笑之后,他无力的摇头说道:“我现在跟你说,我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的鬼,你估计是不信的。但是,等你哪一天被官家派出去之后,就懂了。”

“苏太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曰:此心安处是吾乡。你不是游子,无法理解。”

孙历拿起了圣旨,大声喊道:“魏承恩,接旨。”

圣旨的内容极其简单,就是官家招魏承恩去辽阳前线述职,而高丽国政暂时交给金福辙进行处理。

孙历指着案上的酒壶笑着说道:“请魏提督喝了这家乡的苏荷酒,再上路吧。”

喝酒再上路,这句话,在大宋基本就是明摆着告诉你,酒里有毒。

当初宋江在水泊梁山起事被招安之后,也是一个套路。

宋江在宣和二年在水泊梁山起事,但是其规模相比较方腊,规模上显得有些小,但是其如同一把尖刀一样,扎的宋徽宗瑟瑟发抖,连连派出了多人前往招安。

宋江不敌现在的汴京四壁守御使张叔夜的进攻,带着手下武松、柴进等三十六人,接受招安。

而那时李若水,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府少尹,就做了一首讽刺的诗词,名曰《捕盗偶成》。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廓。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而宋江也在宣和四年,童贯带人平定方腊之后,朝局稍微稳定之后,就被反复逼迫,最后再次走上了造反之路。

但是已经没有了方腊在南方的呼应,宋江的再次起事,很快就被宿将折可存平定,最后一杯毒酒归天。

孙历和魏承恩都是宋徽宗时候进宫的宦官,见证了宋徽宗反复出尔反尔逼迫宋江参与平定方腊,直到逼死宋江,都是见过这一幕,亲手送走宋江的还是魏承恩提着酒壶去的。

大宋的皇帝一向如此薄情寡义。

魏承恩接过圣旨好好的放在了匣子,郑重的放在案头,再次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之后,反而重重的松了一口气说道:“有好酒,焉能没有好菜?!来人!”

魏承恩在高丽的名望,比孙历想的要深的多,尤其是宫人进了宫室之后,那副担忧的神情,并不是作伪。

甚至有宫人看出了那坛子酒有问题,想要故意弄洒,被手疾的孙历一把扶住。

“你不要命了?”孙历按着酒壶,看似对宫人说话,但是目光却紧紧的盯着魏承恩。

魏承恩对着宫人赶忙挥手说道:“就这几碟就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魏承恩大口的嚼着菜,倒满了酒,说道:“此酒就不邀孙押班共饮了,某独饮了。”

魏承恩说完大口的吞咽下了海碗里的酒,连吃了好几口菜,才笑着说道:“劳烦孙押班回去告诉官家,我魏承恩未曾一刻辜负官家恩情。”

说完,魏承恩逼上了眼睛,不再言语,默默的等待着宫廷秘药牵机药的发作。

而此时的辽阳前线军营里,大宋军队正在一步步的向辽阳城的内城试探,敌人的反抗意志出乎意料的薄弱,连固守城池的箭,塔接连几座都是无人镇守的局面。

赵桓对岳飞的行军打仗非常信任,也没有督促岳飞,反而看着跪在脚下的赵英,气不打一处来。

赵桓厉声问道:“赵英,朕说了你多少次了,没事不要猜测朕的想法!你看看你做的这些事!你为什么要毒死魏承恩!”

“你自己都说了,魏承恩已经外派做了提督,那就是大宋官员,哪怕大宋祖制在,宦官不得参政,但是也要学会变通!你嘱咐孙历带酒,为何不问朕一句!”

赵英这次没有做磕头虫,反而摇头说道:“官家,魏承恩回来不也是个死吗?他是臣的人,我们都是同时入宫,相互扶持着才等到今日,臣也不忍心看着他死。”

赵桓看着赵英,拍着桌子愤然喊道:“连你也要顶撞朕吗!朕说不让他死!那些文官长着一百张嘴,就能把魏承恩喷死了吗!那是朕的家臣!”

赵英伏在地上说道:“官家没有赐死童贯,童贯因为过去权势滔天,朝中朝臣也就陈东欧阳澈上书请诛六贼,没人敢造次,后来大宋忙着收拾新收复的燕云十六州,也就没人说这事了。”

“童贯不也是死了吗?”

童贯死的原因,还是因为赵桓想要杀掉赵佶。

当时的情势,赵构在南方作乱,赵桓把大宋岌岌可危的局面,都算到了宋徽宗无能的头上。

童贯自杀其实就是告诉官家,自己都死了,太上皇再想作乱也没有依仗了。

童贯即使献出了湛卢,暗通曲款和大宋皇帝联手把赵佶送回了汴京,到最后依旧为了赵佶而死。

其目的为了安定官家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