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谁都拦不住!

肃王和景王之案,在皇城司介入之后,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有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随着查封了多处私铸银元的钱庄之后,肃王和景王谋反之罪,证据确凿。

这些私铸银元获得利润颇丰,除了供给两人享乐之外,还有大量的弓弩箭矢以及甲胄被查货,随着越来多的证据出现,循王赵士终于不再阻止皇城司的察子带走赵杞了。

而随着案情的不断进展,也挖出了倭国在大宋多项案子。

李纲看着札子,略微有些为难的说道:“眼下大宋和倭国交易来往频繁,而大宋也需要倭国的白银,来铸造银元解决钱荒之事。”

“可是这倭国的这些度种的女子和男丁,反复弄这些幺蛾子,这可如何是好。”

李清照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事,交给官家定夺吧。景王的案子,官家说一查到底,可是终归只查到了肃王和景王两人参与其中,也只查到了他们和倭国的一些来往。”

“只?”李纲疑惑的看了李清照一眼,难不成官家还有要查的人?

李清照的本职是宫正隶属于内廷。

对于官家那里的消息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家担心的郑太后和孟太后两人参与其中的猜测,她多少知道一些。

但是眼下却没有任何证据指向二人。

“那就暂时这样吧。”李清照摇头说道。

这两天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她带着皇城司的亲从官,亲自涉及其中之后,朝臣们弹劾她的札子,跟雪片一样从黄河渡口送到了燕京,再由燕京送到了来州。

说什么的都有,武则天再世的说法也愈演愈盛,而李清照应付这些朝臣们的说法,费了不少的精力。

赵士参和到了肃王和景王之事中,他自己本身没参与谋反,自然全身而退,但是李清照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

赵桓待在来州的行辕里,身子骨都有些发霉了,这连续两天大雨倾盆,整个行辕里都是一股子潮湿的味道。

好不容易雨过天晴,赵桓打算亲自到前线去看看,鼓舞一下士气。

自己不会打仗,没有功夫傍身,但是他的身份足够的尊贵,到前线做个士气增加的吉祥物,也不是不可以嘛!

重在参与嘛。

“官家,不能去啊!岳将军战事顺利,雨前西城墙都快给金人轰塌了。官家去了,岳将军是接待官家,还是打仗啊。官家咱不去,咱不去。”赵英拉着跃跃欲试的赵桓,劝谏着。

“你是说朕去前线是给军卒们添麻烦捣乱,是吧!”赵桓气急败坏的说道。

自己都到来州了,去个前线怎么了!

结果赵英死活不让,岳飞也委婉的表达了不想让官家去前线的意思。

其实人就是这样,越不让做什么的时候,就越想做。

原来赵桓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结果随着将领军卒和赵英的反对,他倒是更想去前线看看了。

“官家,汴京书信,汴京书信。”孙历跑了进来,怀里抱着一大堆的札子,走到了行辕之中。

赵英面色一喜,其实他分析官家想去前线看看,就是闲的没事干。

这两天的大雨天气,阻挡的不仅仅是大宋进攻的步伐,还有一些不太紧急的书信,也都暂缓了送信。

现在汴京札子一到,官家忙碌起来,自然就忘记了亲上前线之事。

“拿到军营再看也不迟。”赵桓琢磨了一下说道,他还是想去前线看看。

他觉得自己就跟个老农民一样,春天埋下了种子,精心打理到了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而且这个耕耘,从自己来到大宋开始就已经种下了种子,中间还有和自己一起耕种的老农种师道,离开了人间。

连续耕耘了四年的时间,收获的时候,连看一眼都不让,这太憋屈了!

赵英眼珠子一转,给孙历挤眉弄眼,孙历莫名其妙的看着赵英,忽然恍然大悟,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赵英看着作势还要往外走的赵桓,故意大声的说道:“咦!李大家的书信。”

赵桓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忿忿的拿起了札子,坐在案牍之前,说道:“处理完这些!朕还是要去前线的!谁都别想拦住朕!”

赵桓看完札子,眉头紧皱的说道:“赵士也有问题?不应该。”

赵英略微犹豫的说道:“他老糊涂了。”

赵士岁数大了,这个大宗正事的确是越来越力有未逮,尤其是赵桓不在京的时候,这些纨绔给他惹了太多的麻烦,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

赵桓咂咂嘴,说道:“赵士岁数大了,也不能歇着啊,多辛苦两年吧。”

赵士这个大宗正事,只能他暂时领着,赵佶还活着呢,没有赵士的汴京,赵桓出不来。

宗亲处理起来本来就极为棘手。

赵士这次的强行参与,看似是添乱,其实何尝不是以大宗正事的身份,掺和到其中,给李清照和李纲在京中抓捕景王之事背书?

但是赵英说他老糊涂了,是说他不应该自己站出来。

随便写封公文过问一下,然后在审讯口供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手段显得更加温和。

大家也都互相体面。

之所以在这么大的事上,显得如此急切,想来他也是犹豫了很久。

大宋的宗亲不争气啊,赵士一把年纪了,还天天为他们操心。

赵桓打开了文官的札子,没看几页就重重的摔了出去。

他大声的喝问道:“这帮文臣一天到晚就知道酸酸酸!”

“我家李清照吃他们家的醋了还是咋地了!天天龙、夔、穷妖的,屁话不老少!干点实事啊!山海关的粮草到现在都没补上,这是准备把朕饿死在关外吗!”

“官家消消气,消消气,山海关的粮草快到了,宇文相公和李太宰办事,陆少卿盯着呢,耽误几天而已。”赵英赶忙端了杯茶水,给官家顺顺气。

赵桓气急败坏的坐在案牍之前,忿忿的说道:“岳飞老是说朕对文臣有偏见!他让朕一碗水端平。这怎么端得平!”

“你看看文臣这帮人,天天没事就骂朕,现在又骂着朕的人!一天到晚倒酸水,札子写的晦涩难懂也就罢了,连个标点都没有!一天到晚正事没有,感情领着俸禄就是骂朕来了是吧!”

赵桓怎么能对文臣没偏见?换哪个皇帝也得有偏见,这头军将们舍生忘死,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那头天天阴阳怪气,换谁也对他们有意见,也不知道以前皇帝怎么忍下来的。

“哎呦呦!这谁惹官家生气了?官家呀,气大伤身呐,我给官家刚冰镇的酸梅汤,正是喝的时候,解解暑,消消乏。”

一阵香风吹进了行辕,朱凤英踩着花就进来了。

的确是踩着花。

不知道朱凤英什么时候弄了一身花裙,裙尾拖在地上,倒是应了那句花枝招展。

赵桓看了一眼赵英,这个家伙为了阻止自己去前线,这么拼的吗?

赵英知趣的离开了行辕,连带着把两个左史和右史拉走了,这种事,可不能上起居注,要是两个憨货写上了,他只能杀人灭口了。

“孙历你再辛苦一趟,看看前线打到什么地步了。顺便告诉岳将军官家这里快拦不住了。”赵英叮嘱孙历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