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为大宋意志!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为大宋意志!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当然看懂了岳飞想表达的含义,甚至他比岳飞对此的理解更深。

毕竟他生活在那样的时代里二十多年。

当然岳飞的这种用后勤控制所有军队,通过代差压制非核心部队的做法,看似更倾向于现代化的战争思维,其实在孙子兵法里,也有提到。

那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唐汉时期的良家子和折冲府,其实都是类似于朝堂直属军团压制边军的一种做法。

中原王朝历经五千年风雨,三千年信史,基本上人与人要玩的东西,早就在中原王朝玩了个遍。

赵桓在看到神威镇远大炮的第一时间,也是寻思着这特么在皇宫前面摆上几十尊大炮,那当初的赵楷还敢那么肆无忌惮的冲击皇城吗?

赵桓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后得到的答案是,敢。

当时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的赵楷,就是面前摆着东风快递,估计也敢冲击皇宫。

得到赵楷面对神威镇远大炮,依旧会冲击皇城的结论后,赵桓也是哭笑不得。

武器再精良,也得人来使用。

赵桓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大炮全都拉倒前线去,能多打死几个金人是几个!

他的理解很简单。

该叛乱的、想要他命的、想做到他位置上的人,绝对不会因为几门大炮止步不前。

加几门大炮,其实就是增加了些许难度罢了。

自己连当初的地狱开局都走出来了,再被赶下台,纯属活该!

在下台前,多打死几个金人,以后就少死几个宋人。

他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的赵桓,最后的决定是,将所有的大炮和轰天雷运到前线去!

轰他娘的金人再说!

“赵英,你说朕现在像不像个赌徒,又把所有的身价都压了上去。”赵桓看着张宪的札子叹气的说道。

赵英拿着分类架的手为之一顿,才笑着说道:“这哪里算是全部身家啊,官家辽阳这一仗打输了,明年咱再来就是了,咋地,金人还能撑几次?”

“我大宋就不一样了,满打满算辽阳之战,正军、辅军、农夫也就五十万人。就是全打完了,明年咱们还能来,实在不行后年,大后年,总有一天,他金人就撑不住了。”

赵桓放下了手中的札子看着赵英,笑着说道:“你倒是乐观。”

不过这个赵英说的话,很有趣。

赵桓说的就是他自己,而赵英眼里,大宋就是他赵桓。

这种想法,赵桓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若是自己决议打掉金人,那大宋的百姓会像现在一样支持自己吗?

赵桓抬头看着天下堪舆图琢磨了很久,眼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他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会。

大宋的任何阶层都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自己的征金大计。

在这件事上,赵桓可以说,他可以代表所有的大宋人。

朕即为大宋意志!

不同意的,都给他开除宋籍好了!

“李纲那里,关于肃王和景王之事,还没有任何的消息吗?”赵桓晃着摇椅问道。

赵英翻动着札子,说道:“没有,连李大家都很久没有来书信了。”

“汴京那边都是一切安稳的札子,也不知道是真的安稳,还是李纲和李大家不愿意让官家担心。”

赵桓的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情看着汴京的位置,陷入了疑虑之中。

而此时的汴京城,随着水运仪象台的小蓝人和小红人开始报时,大宋的下午正式结束,漕运码头上纤夫,在号子声中,停下了一天的劳作,樊楼里张红挂彩,姑娘们站在虹桥上,卖力的吆喝着。

而此时的龟公们走上街头,根据着衣着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樊楼的客人。

各府衙门在应卯之后,三三两两的走出了衙门,伸着懒腰准备吃个晚茶。

整个汴京城的街道变得更加宽阔,而街道的坊市的规划,也变得合理起来,李纲当上太宰后,对于汴京水道和街道的梳理,慢慢的发挥了作用。

汴京越来越繁华,当然人也越来越多。

对于汴京人来说,这一年,最大的苦恼就是人变的太多了,但是也更加热闹。

歌舞升平,国泰民安。

而汇英阁内,大宋的宰执李纲,正满面愁容的看着札子,现在的局面非常不利于他。

官家让李纲一查到底,甚至没有给李纲免职,或者戴罪立功的旨意,就是让李纲查下去。

这就好比,李纲本身就是裁判,还亲自下场打球一样无赖。

但是如此无赖的优势之下,李纲依旧没有找到对他有利的证据。

“在肃王府中并未搜索到任何的证据,证明他在谋反。没有甲胄、没有死士、没有劲弩、没有文书往来、没有密室。没有活口的情况下,也没有口供。”李纲叹气的放下了札子,为难的看着李清照。

而李清照却不紧不慢的喝着茶,笑着看着李纲,官家的一查到底的四个字,在李清照的理解中,就是让李纲彻底赢下这局。

但是李纲一心想做个道德圣人,有些下作手段,他李纲不太愿意用罢了。

而且光查一个肃王,能查出什么来?

李清照看着略带些不安的李纲,笑着说道:“李太宰,他肃王赵枢真的干干净净,为何要全家自杀?”

“我大宋的宰相什么模样?官家清楚,朝臣清楚,百姓更加清楚。你不要急,今天查不出来,明天继续。明天查不出来,就等官家回来查,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李纲的背后站着的是官家,是大部分的朝臣,是汴京绝大多数的百姓。他完全不需要如此长吁短叹。

就是真的逼死了一个废物肃王全家又如何!

大宋的皇帝需要李纲的才能来治理大宋的朝政。

“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吗?”李纲还是摇头,他要做的是宰相,不是蔡京那样的馋臣,自然不能用腌的手段。

但是李清照可没这个顾虑,他还等着官家回京,她把宫正和商部侍郎职务放下,清净进宫相夫教子呢。

“皇城司倒是查出了不少值得人深思之事。”李清照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着抽出了本札子递给了李纲。

李纲打开一看,疑惑的问道:“私铸银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