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一十六章 伪·丧尸围城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一十六章 伪·丧尸围城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始终觉得完颜宗干的心是向着金人。

他受到的教育很难接受,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居然是个带路的。

他应该更加对金国忠诚才对。

就是那种,金人虐他千百遍,他待金人如初恋。

但是他的行径,居然在用尽了全力的让金国的作战节节败退,而现在完颜宗干的说法,让赵桓心生怀疑。

完颜宗望可是金国的西帅,当打之年,也没有负伤,战绩赫赫,除了对宋之战之外,他的战可以用彪悍来形容。

但是现在完颜宗干居然说,他要逃跑?

“官家可能不信,可是完颜宗望绝对过辽河回会宁府。”完颜宗干非常确信的说道。

“有何依据?空口白牙,口说无凭啊。”赵桓看着完颜宗干指的地方,那里的确非常适合渡河,但是完颜宗望为什么要逃。

完颜宗干笑着说道:“我猜的。金人除了要面对我大宋的威胁,还要面对北面的王彦和漠北草原诸多部落。”

“在西侧,还有五万兵强马壮的塔塔尔人,在虎视眈眈,他凭什么不逃?他拿出什么筹码,在辽阳和大宋决战吗?”

赵桓点头,非常肯定的说道:“我大宋皇陵列位先帝暴尸荒野已有两年!若朕今年无法完成收复辽东郡,那我大宋皇陵的列祖列宗就得继续暴尸荒野。”

“朕来到来州,就是期待完颜宗望能够拿出勇气来!跟朕决一死战。而且朕觉得大宋会赢!”

完颜宗干点头说道:“官家对军务精通吗?”

赵桓摇头,他对军务不是很精通,但是不妨碍他能看得懂局势,分析利弊,其他的军阵之事,谁让他有百胜之将岳飞在手呢?

有岳飞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完颜宗干笑着说道:“这就是了呀。某觉得我大宋会赢,王禀将军,岳飞将军,韩世忠将军,沈从将军也觉得大宋会赢,大宋的将卒也觉得大宋会赢。”

“完颜宗翰、宗望、宗磐不觉得金人会赢,金人的士卒也不觉得金人会赢,他们还会打吗?”

赵桓一脸疑惑的说道:“未有胜算,不战自退?!天下安有此等道理!昔日我捷胜军三千士卒誓死守住了太原城,金人辽阳城乃是咽喉地带,堪比我大宋太原城,一旦失手,再无险可守。”

“朕之军卒可以随时越过辽河攻打会宁、黄龙与扶余府的王彦前后夹击。他完颜宗望就能有胜算吗?”

完颜宗干看了王禀一眼,说道:“金人压根就没想赢……”

王禀也是同样点头,说道:“来州扩建城池,筑造防御碉堡、烽火台之时,金人在锦州连骚扰都未曾骚扰,建成之后,金人也未曾派出任何的骑卒侦查,看这个意思,是不打算打回来州城了。”

赵桓疑惑的看着诸位将领,他在燕京,但是并不在来州前线,并不清楚金人到底是什么状况。

“额,这么说,金人的士气非常低迷?”赵桓讶异的问道。

王禀点头说道:“然也。两年了,陈家在金国安排了大量的汉儿商贾,高价收购羊毛。金国的勋贵们,将大量土地挪作了草场,金人的粮草一直不是很充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金人没有粮草,自然没有士气。”

赵桓这才想起,从津口到山海关这段路上,看到的那个男子和小女儿的尸体。

那是普通的金人,连金人都在不断的逃难,可见金国现在的局势,确是待不下去了。

但是打都没打,完颜宗望就想要逃跑,赵桓依旧不是非常相信。

他要亲眼到来州看看。

燕山东麓就在渤海湾上,雨水充足,但是并不是滩余之地,为了防备来州被金人袭击,大宋早就建好了的从山海关到来州的驰道。

赵桓用了半天的时间赶到了来州,他自认为见过民间疾苦,也见过无数的苦难。

前往河东路亲征的时候,他看到过路北的尸骸无人问津,连张草席都没有,太原城那个目盲的老太婆问他的儿子在何处。

但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情景。

来州城墙下,是一眼望不到头,铺天盖地的难民,他们拥挤在城下,打着非常劣质的窝棚,衣衫褴褛的难民铺满了整个山岗。

而赵桓看到了很多金钱鼠尾的金人混在其中。

“朕不是说了开关放汉儿、渤海人入关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赵桓疑惑的看着城外数不清的难民,愣愣的问道。

人声鼎沸的城池外,是一个个衣衫褴褛,饿的皮包骨头的百姓,他们眼神空洞的在城下游弋着,遇到吃食就会蜂拥而至,抢夺着不多的事物,甚至会打的头破血流。

阵阵的恶臭不断的传来,赵桓皱着眉头看着城外,这样下去,要出瘟疫的!

“城下有三十万左右的百姓,官家知道人头攒动,过万不可计数,末将也清查了许久才清查清楚。”王禀无奈的说道:“他们达不到入关的标准,多数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其实最主要的是渤海人和汉儿太难区分了。”

赵桓沉默的看着城下的人,当初赵桓考虑过了大宋的粮食的压力,确定了两百万的数字。

他并不知道还有入关的标准这一个说法。

显然是执行开关放人的宇文虚中定下的标准。

天恩甚隆,但也是有条件的。

赵桓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人头,就是一阵的恶寒和恐惧。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大宋子民是不是也是如此模样,躺在襄阳城下,等待着偏安一隅的南宋接收他们,却被秦桧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给拒绝了呢?

赵桓不得而知,但是眼下这似曾相识的一幕实在让人心惊不已。

这画面赵桓似曾相识,类似于丧尸出笼里丧尸围城差不多。

这群失去了希望的人,和丧尸其实没什么两样啊!

“再筛选一遍,把其中的汉儿都放入关,剩下的人步人甲战阵逼迫,使其退出来州周围。”赵桓看着城下的模样,摇头说道:“拒不服从杀无赦。”

再不赶走他们,来州城很容易就出了瘟疫,大范围感染起来,赵桓还打什么金人?

汉儿归他管,渤海人和顽固的金人都是敌人,他才懒得管。

“可是有些渤海人已经完全汉化了,他们和普通的汉儿没什么区别,官家这怎么挑啊。”王禀非常为难的说道。

赵桓想了很久才说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按着这个标准来就是。”

这句话是唐韩愈所说的话,大概可以总结为华夷之辨的核心。

用夷礼则为夷,认同中原王朝价值观并且服从教化之人,则为华。

华夷之辨的核心并非以血脉、地缘去区分,而是以文化去区分,没有任何区别的渤海人,自然可以当成汉儿去看待。

但是这么一句话,被螨清雍正盗版,并且改了几个字,使其意义大变。

【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将华夷之辨,狭义的从地域和血脉上区分,这是不符合华夷之辨的核心理念的。

“当初唐太宗问魏征,何为华夷,魏征说,夷狄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所以要对至死不肯归化,不肯接受教化的人,加以警惕。”赵桓看着城下之人,忽然笑着问道:“王将军,若是朕不到这来州,这城外三十万的流民,你会怎么处理?”

王禀稍微愣了一下,略显无奈的说道:“大兵驱赶之,但是官家素来仁善,既然官家要来,自然还是由官家做主为好。”

赵桓才了然的点了点头,看了林幼玉一眼。

这成家的男人,有人管着就是不一样。

按着王禀的性子,这群聚集在城下的流民,怕是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就赶走了,哪里还等的到这个时候?

王禀是现在大宋唯一的节度使,等于说站在风口浪尖上。

稍微有点风波,就有沉船的可能,那群文青病的朝臣们知道他擅自做主之后,指不定什么难听的话就出来,噎的王禀说不出话来。

明哲保身。

赵桓并没有怪罪王禀的小心思,他这个人擅长莽,跟文臣斗机灵的事,还是交给皇帝和李纲去做更合适。

赵桓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军卒,推着捷胜战车,结成了战阵指着城外的流民。

但凡是有暴乱,恐怖的箭矢会带着呼啸的声音,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战争。

无数的军卒在其中穿插,杀掉金人,将渤海人和汉儿筛选出来,交给工赈监去处理。

残忍吗?赵桓并不觉得,当初金人做的比自己要过分的多,河东路那些住在悬崖峭壁上的百姓,把孩子摔死的大宋百姓,日子当初更加难熬。

“官家,韩的书信。”赵英拿出一封火漆订好的书信说道。

赵桓打开了书信,看了一眼发呆的完颜宗干和王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走回中军大帐议事,完颜宗干言中了,完颜宗望他要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