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一十三章 还有眼前的苟且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一十三章 还有眼前的苟且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病了,去医馆找医师,找朕,朕也不会看病啊。”赵桓看着罗礼,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

罗礼听闻脸色大变的说道:“官家,他干活的时候,每天迟到早退,动不动就请假,把活都耽误了不说,还出工不出力,臣才准了吏官的文书,把他赶出船坞的!”

刘崇咬牙切齿的盯着罗礼,愤怒的说道:“你胡说!我什么时候迟到早退了?!官家圣明,草民在船坞工作之时,从未有一天迟到早退,也从未一天误事!”

罗礼略显无奈的说道:“这点卯册和查岗的册子上面都有你亲自勾画和按过手印,三个月迟到十二次、早退七次、误事十六次,你还说你没有?这手印不是你按的吗?这名不是你自己写的?”

“你都找了我多少次了,可是你口空白牙,你让我信你,我怎么信?”

刘崇目眦欲裂的暴吼道:“那都是你们骗我签的字!说给我十三个月的俸禄做补偿,可是我签了字,你们反而不认账了。一个工坊的所有人都可以为我作证!”

“暂停一下,一会儿再吵。”赵桓赶紧打了个暂停的手势,眼前的苟且,显然是不太容易断清楚的。

“你生了何病?为何要赶走你?大宋的船坞正在不断扩建,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就凭白的赶你走了?”赵桓疑惑的问道。

“草民是装配工坊的一名装配工匠,出事那天草民从吊篮里摔了下去,摔断了手,需要休养三个月,才能上工。”

“草民休息了三个月一上工,就被船坞的吏官告知,草民被赶出船坞了。”刘崇看到是皇帝发问,声音顿时小了几分,非常清楚的说明白了来意。

赵桓却敏锐的把握住了其中的关键点,问道:“你养伤这三个月,伤药钱谁出的?”

刘崇疑惑的看着官家说道:“草民在船坞做工一年多了,钱不是很多,可是伤药钱还是有的,当然是自掏腰包了,自己不小心还能怪得了谁?”

赵桓讶异的看了一眼赵英,问道:“朕记得当时在大同府的时候。王重阳要在大同煤田建煤山工坊,工伤就确定了下来,船坞负责吧?”

赵英从自己的宽大的袖子里翻动着,拿出一本厚重的札子,按着时间检索,翻到了大同府附近时间线,说道:“当时契丹人是煤田的下矿的人,他们没钱看病,所以就定了这个工伤的核定和看病的章程,后来李太宰还给了札子回复,专门拟定了相关的制度。”

“确有工伤此事。”

赵桓看着赵英手里的札子,疑惑的说道:“你这是什么?”

“我自己写的,总结了下官家下的命令,方便官家想不起来的时候,查阅检索。”赵英合上了厚重的札子。

赵桓点头看着刘崇问道:“也就说,你并没有拿到治病的钱,自掏了腰包,回到船坞就被人赶出去了。”

刘崇点了点头,有些疑惑的说道:“还有这条吗?草民认识的字不多,并不清楚。”

“罗礼!”赵桓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罗礼惊讶的看着刘崇,哆哆嗦嗦的指着刘崇愤怒的说道:“你血口喷人!臣专门安排人去宣扬官家的仁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刘崇狠狠的啐了一口,说道:“反正我没听说过这茬。”

“赵英去查一下。”赵桓看了看刘崇,再看了看罗礼,一时间也分不清谁的话是真的。

但是谁让大宋船坞,有皇城司的察子们混在其中呢?

赵桓继续参观了一圈船坞,回到原地的时候,赵英已经原地待命,手里提溜着四肢耷拉着的人,眼看着是被赵英卸掉了四肢的关节。

“赵都知啊,你还跟朕说你力气小,一个手提个人,跟玩一样。”赵桓笑着问道:“这是什么人?有什么新进展吗?”

赵英手一松,此人跟一滩烂泥一样摊在了地上。

好家伙!这是化骨绵掌吗?这么强?

“臣调动了皇城司的察子和县尉,这件事差不多清楚了。”赵英一脸笃定的说道。

“罗礼派遣了这名吏官宣扬官家的仁政,此人刻意隐报少报了一些具体的条款。这样一来就有了操作的空间,在账目上,刘崇伤病三个月的俸禄和伤药汤水费,都被这名吏官给自己克扣了。”

赵桓稍微品了品这顿操作,这家伙这信息差玩的六啊。

赵英继续说道:“当然不仅仅是此人,吏官以及吏官下的十多名吏卒都有参与此事。一年多来,被坑骗的工匠有近七百人。整个船坞压根就没人知道还有工伤一说。”

罗礼面如土灰的瘫软在地上,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眼皮子底下,隐藏着这么一群肮脏的家伙。

“这名吏官不仅仅克扣伤病工匠的钱款,还恶意伪造这些工匠的点卯册,来逼迫工匠就范。若是仅仅如此,臣就不会动手打他了。”赵英一脸遗憾的说道:“此人还不断的向高丽、倭国的一些船坊船坞介绍我大宋的工匠。”

赵桓好奇的看着赵英,这个吏官这投机取巧玩的不仅仅是溜,还玩上了人口买卖这等把戏?

“说说,介绍到高丽和倭国,是怎么一回事吗?”

赵英踢了踢旁边的不成人形,如同中了化骨绵掌一样的吏官,说道:“大宋船匠能造三千料、五千料大船,但是高丽和倭国船小,他们自己不知道怎么造,只好挖大宋船坞的墙角。”

“这名吏官和十几个负责点卯和查岗之人,就专门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伪造证据,逼迫工匠就范,提出赔偿十三个月的薪资,并且安排新的去向,多数工匠就这么认了。”

“毕竟伤病几个月不上工,没钱心慌,自然就会赶往高丽和倭国做船匠。”

“这一年来一直没出事,但是场子啊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出了个刘崇这么个人,就把这事暴露出来了。皇城司的察子们,早就搜集这事,准备通过风闻言事上奏。”

赵桓这才听明白,这里吏官搞得是真的有一手,欺上瞒下,一手灯下黑,玩的出神入化。

他脸色十分严肃的问道:“赵英你再去打探下,那些到了倭国和高丽的船匠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赵英可是知道大宋皇帝护犊子那个劲儿,赶忙说道:“官家,这事臣也打听了,他们的日子过得极好。”

赵桓怀疑自己听错了,重复了一遍问道:“过的极好?”

赵英哭笑不得的说道:“大宋船匠在津口这船坞里,看不出来什么,可到了倭国和高丽,那可是金子都淘不到的宝贝疙瘩!”

“据说到倭国那几个工匠头子,还娶了崇德天皇的女儿为妻,出入都是仆从如云,日子好不惬意。”

赵桓这才放心,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不缺碗饭吃,尤其是这种高级工种。

在大宋可能看不出来,可是倭国连个千料大船都没有。

自然会对这种远渡重洋的工匠,看的视若珍宝。

眼下什么最赚钱?

远洋贸易。

赵桓忽然想到深田恭子在津口这件事,倭国下了一盘好棋啊!

这背后没什么孬主意,赵桓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给平盛清踢!

疏忽大意,疏忽大意!

赵桓不断的警醒自己,倭国现在很弱,表现的也很顺服,让赵桓对他们有点疏忽大意,忘记了那都是一群狼子野心的崽种!

“让津口的皇城司察子,和退役军卒组成的校尉动起来,从深田恭子查起来,他们绝对有问题!”赵桓非常确信,小声叮嘱这赵英。

赵英眼角带着笑,说道:“臣从在津口见到深田恭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查她了。”

“干的不错,改天自己从内帑给自己支一万银元,当成奖赏。”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英专门干这种阴搓搓的事,他的反应更快些,并不过分。

“官家,这个吏官臣以为沉海算了,仅通敌一罪就够了。”范嵊无奈的说道。

他管的津口,结果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官家来了才出事。

赵桓点头,沉海还真是便宜这个软泥一样的吏官了。

胆大妄为,以权谋私。

这其实没什么,在赵桓带头搞仁政的大宋,顶多就是个五年流放,建设岭南。

岭南现在虽然还是有点穷乡僻壤的味道,但也算是四季如春的地方,顶得住蚊子,也算不错。

可是他后面给倭国和高丽输送人才之事,就构成了通敌之罪。

“那群工匠能召回吗?”赵桓异常头大的问道。

赵英低头小声说道:“高丽那些倒无所谓官家,现在魏承恩在高丽做提督,官家不是说辽东拿下之后,高丽就郡县吗?召回不召回其实无所谓。”

“倭国那部分很麻烦。”

赵桓嗤笑的说道:“给倭国崇德王送个国书去,把人给我要回来。他倭国要是不长眼色,朕这定远、木兰舟第一个去的地方就就是倭国!反了他们了!”

赵英点头,他知道要做什么了。

“罗礼,你知道这个吏官的事吗?”赵桓看着这个老实巴交的罗礼,无奈的问道。

“臣不知情啊。”罗礼瘫在地上,嗷的一声,哭了起来。

这一嗓子把赵桓都哭懵了……

罗礼委屈,他为了皇帝巡视三天三夜没合眼,收拾的船坞里里外外干干净净。

结果呢?

赵桓看向了赵英,赵英点了点头说道:“罗礼是江南东路江宁府的罗家长子,罗家擅操练水师,从汉时候就时代经营船舶之事,总体来说,他应该看不上这不到百万贯的营生。”

赵英拿出了本札子,翻了翻给官家看了看罗礼的资料。

赵桓打开赵英的札子,罗礼和陈冲的定位很相近,都是家里派出来博取官位前途的人。

钱,有的是。

当初淮南陈家往平州运粮,就是用的罗家的船。

“朕当初就给了陈子美粮款,运费没算?”赵桓看到最后才发现,最后写着罗家没要运费,反而是将运费折成粮价,一并充当义粮送到了平州。

一千二百八十万贯的运费。

而这个吏官一年来搞人口买卖才挣了一百多万贯。

“别哭了,一个大男人嘤嘤妇人状,说出去让人笑话!”赵桓怒斥了一声,相比较陈冲,罗礼的胆子小了点。

“罗礼罚俸一年,范嵊罚俸半年,监管不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