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学外语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学外语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宇文虚中看着官家的模样,没有说话,他相信面前这个皇帝,会想明白这件事应该如何抉择。

赵桓看这样宇文虚中的模样,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让王禀手下的两万契丹正军去背负杀戮之名。

但是眼下契丹人和汉人因为萧姑之事,弄得有些僵硬。

若是赵桓如此下手坑害契丹人,有些推波助澜,推动契丹和汉人的矛盾。

也有卸磨杀驴的感觉。

用的时候夸耀两族一家亲,不用的时候,弃之如敝履?

一个皇帝,卸磨杀驴,做事就会显得阴刻,这不光影响到了自己死后的评价,也同样影响皇帝在世的时候。

很容易加剧君臣之间的间隙。

种师道最合适背锅,宇文虚中说的没错。

赵桓最终给了岳飞一个便宜行事的诏命,心情略差的他,给李清照补了一封书信,将其中的苦恼和李清照说了一遍。

这种事他也没有人可以倾诉。

朱琏并不想当皇后,也没有实现她当初向李清照学习的承诺,安于现状,伺候好丈夫,是她现在最高的目标。

张棠华沉迷于知识的海洋不能自拔,她的年龄比较小,对这些朝政的纠葛很难理解。

而刘婉长得漂亮通音律,和张棠华一样,并不善于理解这些朝堂云诡波谲。

赵桓当了皇帝,同样是一个人,也有生活,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软弱的时候,也有纠结的时候,他也需要宽慰。

而李清照主持尚宫局,统领商部,是一个合格的政客的同时,也可以和赵桓互诉衷肠。

李清照收到第一封书信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那个坐在皇位上的皇帝,为了自己的面子,终于又憋出了一首诗来,送给了自己。

写的还挺好。

第二封信,李清照看了很久,才明白了赵桓字里行间的担忧,到底是什么。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七个字:功业始终无暇者。

做太子要功业无暇,做皇帝同样会有这样的要求。

无暇这两个字,是皇帝的毕生追求。

强如李世民,攻破长安、又在洛阳俘虏王世充、窦建德,又灭掉突厥,得西方诸国尊称为天可汗,多次用兵西域,征伐高昌,亲征高句丽。

拳头的强大,可以保障西去商队的安全,可以保障国内的国泰民安。

赫赫之文治武功,史书照样把他杀了哥哥弟弟,逼迫李渊,临幸齐王妃之事,写的明明白白。

功业始终无暇,是种师道对当今官家的期望,也是大宋百姓对官家的期望。

虽然谁都知道种师道的清理金人的命令,不可能没有皇帝的同意,但是大家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依旧避开了讨论皇帝在其中的作用。

仁善的皇帝,不能有嗜杀之名。

大宋的皇帝现在的行径,是他们期盼的明君的模样。

李清照看着天上一轮的圆月,如同看到了赵桓脸上迷茫的神情,他终归还是个人,而不是神仙,也不是石头,更不是合格的政客。

一个合格的皇帝,会将坏事变好。

一个不合格的皇帝,擅长将坏事变的更差,同样也擅长将好事变坏。

比如太上皇,就是将大宋的好,统统抹杀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了那些坏,坏到彻底。

李清照将书信收好,对着明月,轻声笑道:“傻子一个。”

“你在笑什么?”一个突兀的声音在李清照的背后响起。

李清照看着身后的安娜,笑着说道:“没什么,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可与语人无二三也。”

安娜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清照,这些字分开她都懂,但是合在一起,她就一点都不忙明白了。

李清照稍微解释了一下这句话,说道:“这句话出自《晋书》,前唐的宰相房玄龄修晋书的时候,写的这句话。”

“西晋的皇帝司马炎登基之后,江南孙皓割据。当时的开国元勋羊祜劝说司马炎,及时平叛。可惜优柔寡断的司马炎反复朝议征讨孙浩,耽误了最佳的攻打时间。”

“羊祜才说,这世间的事,十件里就有**件的事情,不能让人如意,而这里面能跟人说的就更不足两三件了。”

赵谌坐在大学堂里,连连点头!

朱胜非的课很无聊,之乎者也背一大堆,他也不懂什么意思,先是背会然后自己揣摩。

赵谌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跟朱胜非说,朱胜非摇头晃脑的让他自己领悟。

他反而非常喜欢姨娘的课,会把一句话,从这句话出自哪里,当时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说的一清二楚。

不用他去猜这些字组合到一起,到底表达什么。

赵谌在字帖上写了四个字【当断不断】,这就是他对李清照说的这些话的理解。

安娜吃力的听完了李清照的话,在纸上写上了【可与语人无二三也】,她现在就面对着如此的窘境,她心里愁绪,完全没有人可以诉说。

她是长公主,那些修女们,都是平民,她自然和长公主说不到一起去。

李清照看着赵谌写的四个字,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谌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胚子,只要精心雕琢,未必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但是这孩子,还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对于安娜的理解,李清照笑了笑,说道:“那么安娜长公主,听说你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学者,所以才特意找了你,来询问一下,安娜长公主有没有到宫内任教的意愿。”

李清照这么做,并非临时起意,也非受到了朱琏的指示,在安娜长公主的使团到了燕京之后,李清照就盯上了安娜长公主这个人。

究其原因,算是大宋读书人或者李清照的一种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学海无涯,知识没有边界。

安娜长公主盛传是大秦第一学者,学识极为渊博。对于从汉朝就有记载的大秦的文化,李清照并不想放过。

第二个原因,其实李清照自己明白,但是不方便与他人说罢了。

大宋的皇帝的眼界,压根没有局限在大宋这片土地上,他不停的建造着大船,真的只是为了倭国那点白银吗?

刘益计算了脚下是个球,汴京皇家天文观测台也能看到月亮,是个球。

那个把开疆拓土写到脸上的皇帝,怎么可能局限于一个金国而停下自己的脚步?

若是止步金国,他赵桓哪里还用如此谨小慎微?每天看那么多的皇考,虚心接受朝臣们的意见,整日与札子为伴?

李清照理解官家心中的鸿鹄大志,自然不愿放松自己的成长的脚步。

“我试试。”安娜有些忐忑不安,她面前是大宋的皇子,还有一个盛传可以成为帝国夫人的李清照。

同样李清照随便说一句话,就可以引用经典史料,让她压力有些大。

毕竟欧罗巴的第一本史书,还是她这个长公主写的父亲的传记。

就再没有成文的史料了。

安娜思考着开口说道:“现在你们口中的大秦,我们口中的罗马帝国,因为九百年前,狄奥多西一世的错误决定,他在死后将罗马帝国分封给了他的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再无之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

“现在的罗马帝国,分为了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和拜占庭罗马帝国。”

“不管是神圣罗马,还是拜占庭罗马,都自称是古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都沿用这种双头鹰的族徽。”

安娜拿出了自己的族徽放在了桌子上,说道:“其实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

安娜知道李清照最想了解什么,她需要将这些史料去了解欧罗巴,安娜需要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可以让大宋帝国王子可以领悟的内容。

安娜解释这神圣罗马帝国的【三不】。

她歪歪斜斜的将神圣、罗马、帝国写在了大黑板上,说道:“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没有实权的,实际的权力掌握在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领主手里,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种不可想象之事。”

“一个商人行走四百里,就要缴纳十三次税务,要知道从清河城进入大宋之后,就是走到大宋帝国的南端,只需要交一次税务就可以了。”

“这也导致了帝国这两个字,只是空有一个名头。”

李清照笑了笑,这没什么不可想象的。

不就是后继无人的‘商’吗?

商朝的分封制度,和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如出一辙,将权力全部交给地方的结果,很容易失控,也不符合秦以来的大一统的观念。

但是她并没有打断安娜的解释,笑着说道:“若是可以的话,你可以用拉丁语写这些字。”

安娜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娟秀的拉丁文出现在了黑板上,她笑着解释道:“此时的日耳曼罗马的皇帝,也并非罗马人,而是日耳曼人。这就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一点都不罗马。”

“真正的罗马帝国是长老院、皇帝,类似的掌权的人,都应该是罗马人!而日耳曼人和大宋的蛮夷一样。让蛮夷做皇帝,你们大宋人可能接受吗?所以我们罗马人也不接受。”

“所以它并不罗马。”

“同样它也并不神圣,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的西部教会,人为的加入了很多的条条框框,比如,他们希望人们向圣职人员忏悔,而不是向天父忏悔。”

“借用天父之名,去约束和愚昧平民,窃取了天父的威名,来加强自己的权威,何来神圣?”

“若是能够理解这神圣罗马帝国这‘三不’,就能对欧罗巴现在的局势,全面了解。”

李清照满意的在纸上写了三个拉丁文,神圣,罗马,帝国。

她在学拉丁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