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济贫的大宋商贾?

魏承恩脸上挂着无奈,他是个宦官,在高丽搞这种宫闱之变,会被文臣用最疯狂的态度针对,所以他以为自己会被文官怒喷,然后被召回请罪。

这个想法很大宋。

唐末宦官干政,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末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

比如自号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这些赫赫有名的宦官,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文臣能饶得了自己?

魏承恩惆怅的看着天边的火烧云,自己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魏承恩的所作所为传到了大宋之后,掀起的风浪,可比魏承恩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

李清照端坐在会宁阁里,看着面前堆成了小山的弹劾的札子,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疲惫。

“李太宰,这可如何是好?”李清照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赵谌也是端坐在案前,翻动着这些札子。

赵谌翻动了几份,问道:“姨娘,这魏承恩我见过,为人比较憨厚,为什么被朝臣们说成了这等样子?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吗?”

赵谌看着札子,他的问题,被李纲详细的解答了。

大宋宦官不得干政的铁律。

李纲依旧在讲解着文官们为何会如此反应:“唐末的宦官干政,其实归根到底是皇帝对文臣武将的不信任,将神策军交给了宦官去把持,宫廷禁军被宦官掌控,宦官失去了束缚。”

“其根源还是府兵制度的崩坏,导致中央政权失去了嫡系部队。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皇帝对武将失去了信任。最终出现了这些权倾朝野的宦官。”

“殿下,任何一股力量得到了完全信任,都会变的不可控制。”

赵谌点了点头,他想到了自己父皇刚登基的时候,他那个儒雅随和的叔叔,就是带着亲事官,冲击皇宫。

“可是魏承恩不是在执行爹爹的命令吗?”赵谌依然有些不解。

李纲欲言又止的看了眼李清照,有些话他这个朝臣,说出来,不大合适。

李清照摸了摸赵谌的总角,笑道:“谌儿啊,你爹爹太给他们脸了。”

赵谌瞪着眼睛,吐了吐舌头,李清照这句,实在是有些霸气。

“魏承恩干这些事,如同刀尖起舞,随时都有可能殒命,他们待在歌舞升平的大宋都城汴京,又怎么会知道魏承恩的危险呢?”

“于礼于法,魏承恩未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差错,但是他们就是抓着唐末宦官乱政的教训,非要让官家惩戒魏承恩,你觉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赵谌想了很久,说道:“争权。”

李清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笑着说道:“今天的讲学就到这里,你去找臣夫玩吧。”

赵谌点投诉,恭恭敬敬的对着李纲行了一个弟子礼,欢快的说道:“姨娘,那我走了。”

赵谌一蹦三跳的离开了会宁阁。

而李清照慵懒的靠在椅子上,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札子说道:“李太宰,当初你也在汴京搞了一出宫闱之变,到今天还有人,抓着这个不放,弹劾你呢。”

李纲擦了擦额头的汗,魏承恩之事,他没有具体表态。也无法以太宰的身份压下这件事的原因,就是他当初也干过类似的事。

他不好强行压制住这件事的不断发酵,朝臣们自然开始指桑骂槐。

“独臣不好做吧。”李清照看了几份札子,言辞极为犀利。

【袁绍诛常侍以逞,而曹操移汉。崔丞相血军容甘心焉,而朱温篡唐。大抵假威柄于外,以内攘奸人,则大臣专,王室卑矣。汉、唐相去五百岁,产乱取亡犹蹈一辙,非天所废,而人谋洄刺乃然邪!】

这引经据典的力度,李清照就看的头疼,大有皇帝有点【假威柄于外,以内攘奸人】不是天要亡我大宋,而是人亡我大宋的味道。

至于大宋亡不亡,大家都清楚。

这些朝臣就差直接指责皇帝,在这件事中处理失当。

李清照将手里的札子,仍在了案头上。这事她也没什么好办法,稍微处理的过分一些,朝臣们就该骂她龙易貌了。

“全都把这些送到汴京去,让官家去头疼吧。”李清照做不了主,李纲也是爱莫能助。

李纲沉思了片刻:“其实这事挺好解决的,官家若是想要安抚百官,就处罚那个魏承恩就是了。”

“一个宦官而已。”

惩罚那个魏承恩,可以最快的安抚百官,也能避免皇权和臣权的进一步的冲突。

李纲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李清照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的那个顽劣子,可是个性情中人啊。

要真的是处罚了魏承恩来安抚朝臣,那赵桓,就不是他认识的那个顽劣子了。

天色渐渐变得昏暗,札子送到了汴燕驰道上,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燕京。

而赵谌也跟着赵臣夫几人回到了宫中,手里拿着几份小报,吵个不停。

“我说的这种方式便宜!只需要每天去宣明楼领这张抵券,三天后,就可以用四百三十贯,买下那个价值五百贯的犀牛角饕餮纹盖觯了!”赵臣夫拿着小报指着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说道。

觯(zhi):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是一种喝酒的器皿。赵臣夫和赵谌讨论的是宣明楼最近扑买的广告。

小报要活下去,不仅仅要靠着贩卖报刊,同样广告收入,也是其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往往占了这些小报书坊盈利的很大的比例。

赵谌想要买一个五百贯的犀牛角觯,赵臣夫觉得领过抵券之后,购买更加便宜。

赵谌嫌弃的看了一眼赵臣夫:“我哪里有三天的功夫,去宣明楼领这个抵券?看到了,很喜欢买了就是,反正每个月的例钱都花不完。”

岳云也是点了点头:“领那个抵券做什么,那抵券上的背上还写着字,宣、明、楼。缺一天都不行,麻烦的要死,但是五百贯太贵了,要是能便宜些就好了。”

赵仁孝默默的记下了这个小报的内容,叹了口气:“犀牛角用的是南洋的上等货,但是五百贯还是太超过它本身的价值了。如果是四百贯的话,就合适了。”

“听说过年的时候,宣明楼还要大活动,到时候应该能降到四百贯,我会买下来。”

李清照款款而来,看到大学堂里四个小人,头挨着头,讨论的极为激烈。笑着走到跟前,听到他们的讨论。

“你们呀,一个犀牛角觯罢了。怎么都能讨论半天?”李清照略带几分好奇。

岳云是岳飞的儿子,赵谌是赵桓的儿子,这俩人的爹,在前线打的金人节节败退,他们俩为一个犀牛角觯讨论半天。

宣明楼抵券的活动,是李清照专门设计的。

宣明楼是汴京仓那十万万贯的财货,专门做得扑买楼。

为了尽快将这些财货变成了钱财,李清照专门做了这抵券活动。

赵臣夫给李清照见礼之后,笑着说道:“姨娘,我们不买那个犀牛角觯,就是讨论下,官家说这是社会实践活动课。”

“原来如此。”李清照点了点头,为了增长这些孩子的见识,官家专门让大学堂开了一门社会实践课,看起来效果还算不错。

赵谌拿着小报,递给了李清照指着那个小报上的广告说道:“姨娘,这抵券的算法为何这么麻烦?第一天只抵价十贯,第二天二十贯,第三天可以抵价四十贯,设计的好生麻烦。”

“若是真的让利于民,何不简单些呢?”

李清照坐在椅子上,看着四个小孩子眼中的疑惑,笑着说道:“这是官家告诉我的商贸的一个小手段,叫做筛选。”

“你看像谌儿这样的顾客,丝毫不在意折扣抵券的人,就是甲等。他们通常不在乎价格,看到喜欢就买下。”

“像岳云这样稍微有点理性,或者手头不像谌儿那么阔绰的人,就是乙等。他们通常对价格不太在意。”

“像臣夫这样极为理性,喜欢抵券折扣这种行径,手头也不宽裕的顾客,就是丙等。这类人购买的时候,就极为喜欢折扣,也愿意花时间去拼凑抵券。”

“像孝儿这样手头比较拮据,对折扣抵券比较在意的顾客就是丁等。不见兔子不撒鹰。”

赵谌左右看了看,才明白为何他们的姨娘,李大家做这个抵券活动的终极目的。

并非让利于民,而是为了筛选。

“遇到甲等、乙等都是能卖多贵就卖多贵,碰到丙等、丁等就是价薄量多,多多盈利?”赵臣夫喃喃的问道。

李清照点了点头,摸了摸赵臣夫的小脑袋瓜,这个小姑娘一直聪慧早熟,触类旁通。

商贾逐利,这样根据所属类别,进一步盈利。

赵谌拿过来小报琢磨了很久,又跟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的讨论着,李清照正打算回延福宫的时候,却被赵谌拦住。

“姨娘,我有个疑问。”

“比如这个犀牛角觯,我花了六百贯买下,岳云花了五百贯,而臣夫花了四百三十贯,赵仁孝花了四百贯。”

“这是不是代表着大宋商贾在劫富济贫?让喜欢这个犀牛角觯的人,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了它。”

“可是李太宰说商贾逐利奸诈,无恶不作。这该怎么解释呢?”

李清照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李太宰说的也没错。”

她想了想说道:“多挣富人的钱,少挣穷人的钱,的确是另外一种劫富济贫。但这种行为,官家叫它市场行为。和商贾没什么关系,商贾的目的是多挣钱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