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准了魏承恩的札子。

王楷的不甘心,已经让大宋在高丽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高丽必须拥有它的使命,抵抗金国东进的步伐。

显然王楷无法领导高丽完成这样的任务。

赵桓拿起一份另外一份札子,看了很久,这是谏台最近呈上来的案子。宇文虚中写的,也有李纲的签字。

说的是大宋的执掌刑部的刑部侍郎周三畏,出了经济问题。

御史台设有三院,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而周三畏就是被台院发现周三畏在收受贿赂。

前段时间赵桓发给了倭国诏书,要求其加快白银矿石的开采,并且让刚刚试水的六千料大船木兰舟,前往倭国运输银料。

倭国的崇德天皇加快了开采,可是一年来倭国官方只有三千料的银料,可以送到大宋。

没有完成任务的崇德天皇有些惶恐,所以令遣唐使贿赂了周三畏,希望周三畏可以去商部李清照那里,做做工作。

周三畏收受了大约两万两白银的贿赂,前往商部和李清照商议了此事。

倭国这缺少的三千料白银料在朝议的时候,周三畏同样为倭国站了台。

当然周三畏的意见并不是没有道理。

倭国的开采手段极为有限,大宋应该派遣一批工赈院的成熟工匠,亲自前往倭国进行勘测、开采和冶炼的指导。

加速对倭国白银的开采,满足大宋对白银的需求。

本来周三畏这条建议,如果是在没有收受倭国使者,那两万两白银的前提下,赵桓认为很有道理。

倭国的白银产量,直接影响到了大宋的商贸繁荣程度。

大宋朝堂信誉的崩坏,也导致大宋不能大量刊发钱引来加速商贸流动。

钱荒的大宋需要白银来充当货币,刺激经济,对此,派遣工匠前往倭国,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

但是问题就出在了周三畏这两万两白银之上。

“去把宇文相公找来。”赵桓对着赵英说道。

其实这两万两白银,在赵桓看来,问题不大。

虽然大宋还没有到千里做官只为财那种地步,但是这个一百六十年朝堂的陋习,依旧是一抓一大把。

前有吴敏、李擢、李邦彦数万万贯贪腐,再回头看看周三畏这两万两白银,就会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国有国法,他周三畏是刑部侍郎,执掌邢狱,知法犯法,不处罚又说不过去。

“参见官家,官家安泰。”宇文虚中走到了文德殿,就看到了官家眉头紧皱的模样。

“周三畏的经济问题,宇文相公,是如何处理意见?”赵桓拿着手中台院的札子问道。

宇文虚中是这份札子的最后审定的人,他自然知道周三畏到底做下了什么。

“官家,周三畏纳了飞羽天皇的孙女为妾。这事没写到札子里。”宇文虚中从袖子里又拿出了一本札子,递给了官家。

赵桓看完了札子,再看看原来的札子,问道:“为什么不写成一份札子?”

难道是官官相护的陋习?赵桓略微有些疑惑的看着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笑着说道:“这是为了让官家更加灵活的惩处周三畏。”

“若是官家想往大了办,可以往通敌上办。若是官家往小了办,那这事就可以往贪墨上办。”

赵桓点头,感情是为了让自己灵活惩罚周三畏。

自己登基以来,周三畏办了不少的实事,邢部在他的掌控下也算安定。

赵桓也是叹气,对着宇文虚中说道:“周三畏这个人平日里蛮靠谱的,为什么突然犯了这个糊涂事。仅仅是这两万两白银,朕就能治他个流放了。”

“自毁前程的人太多了,官家。”宇文虚中看着官家笑着说道:“周三畏是一时糊涂。”

“那宇文相公,觉得如何惩罚这个周三畏合适?”赵桓饶有兴趣的问道。

事情是他的人发现的,也是他最后捅上来的,那怎么处理这个人,宇文虚中应该心里有数才对。

“官家,臣以为,流放岭南,担任两广经略使较为恰当。”宇文虚中将早就准备的惩罚说了出来。

大宋的岭南,除了广州还算繁荣一些,其他的地方都是荒山野岭,野兽横行。猪婆龙,也就是鳄鱼,满地爬的地方。

所以去岭南当经略使,对周三畏来说,的的确确是流放,别看一个经略使,相公的名头好听,其实就是明升暗降。

宇文虚中想了想补充道:“这样一来保住了周三畏的名声,也给了他一些教训,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他纳的那个妾是倭国人,这件事平日里,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眼下的时间点上,略显的不以大局为重了。”

“这个飞羽天皇的孙女这个妾室,是什么时候纳的。”赵桓又仔细分辨了下札子,想到了细节问道。

“宣和五年。”宇文虚中回答道。

赵桓瞬间就懂了,枕边风。

“按宇文相公做的办吧。去岭南,若是做得好,还能回京,要是做的不好,就在岭南养老吧。”赵桓想了想说道:“把这两本札子合为一本,制诏,通传百官吧。”

“对了,刑部侍郎空缺,有没有合适的人?”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这份札子上的时候,就想到了这茬。李太宰推荐了提刑司的提刑官宋世卿,宋提刑。”

赵桓对宋世卿很有印象,一个很有胆魄的人,擅长在尸体上寻找线索,铁面无私之人。

“那就定下来吧。”赵桓同意了关于继任的宋世卿的提案。

周三畏乃是三公六卿的刑部侍郎,大宋的刑部尚书不常设,错非有人要更进一步,会选择做尚书去镀镀金。

到了他这个级别,那至少都是部级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动周三畏就是动整个刑部。

一部实权长官的任免,不是一个小事,这涉及到了大量的利益集团的纠葛,而宇文虚中既然选择把周三畏的事报上来。

其实也代表着汴京那边,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古人果然诚不欺我啊。”赵桓连连摇头。

周三畏那可是常朝官员,典型的位居权力的中心。

就因为收了一房小妾,听了点枕边风,把自己的前途给亲手毁了。

岭南那地方,能做出什么业绩来?

他看着自己的双手陷入了沉思,自己这双手,抓的这支笔,决定了天下的兴亡。

君不密,可是要失天下。

此时的汴京城里,李纲、宋世卿、周三畏坐在樊楼的酒桌上,菜上齐了,酒还没动。

周三畏已经得到了风声,早在一个月前,台院就已经传出了调查他的消息。

这两万两白银,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周三畏到了一盅酒,先喝了一口,擦了擦嘴说道:“是不是官家从燕京的札子过来了?”

李纲点了点头,说道:“没罢官,明升暗降,去岭南任经略使。”

周三畏点了点头,端起酒杯跟李纲碰了一个说道:“宣和五年,倭国使者使宋,**熏心的我接受了倭国天皇孙女为妾室。”

“活该我有今天。”

周三畏一饮而尽,怅然的说道:“我当时就是一个平江知府,我哪里知道有一天能够做到这等位子上?就没想那么多,唉,一步错步步错。有劳李太宰居中周旋了。”

“否则我哪有老脸面对家中父老。”

李纲摇了摇头:“以后要称呼周兄为周相公了。当时朝堂混沌无光,都是牛鬼蛇神横行之际,人心惶惶而不知前路几何,也不能太怪周兄,大势如此,我等安能如此?”

周三畏怅然的说道:“什么相公,岭南的两广经略使空缺多少年了,有三十多年了吧,谁愿意去两广当经略使。李太宰取笑我了。”

“倒是宋提刑,你执掌了邢部之后,万事一定小心,莫要步了我的后尘。”

宋世卿点了点头。

李纲看了眼周三畏,倒了一盅酒,手指在桌子上敲了一会儿:“周兄,岭南,两广,十年之内,会迎来一个巨大的机遇。至于能不能把握好这个机会,就看周兄能不能在岭南这段时间的作为了。”

“哦?岭南那种穷乡僻壤,还能有什么机遇不成?”周三畏一脸疑惑的看着李纲,这个消息很重要!

他已经被实质性流放,但是李纲这顿酒席,就很奇怪。

李纲是个不喜欢拉帮结派的独臣,很少和人私下里会面,今天这趟送行的酒,从开始就让他感觉诡异。

“这事我说不好,你可以去找李邦彦取取经,看看他最近在准备什么。就明白我说的什么了。”李纲笑着夹着菜说道:“大宋正值用人之际,些许太上皇任上的过错,官家不会太过计较,但是之后,就看周兄的造化了。”

“李邦彦?”周三畏疑惑了一下,站起身来,长长的鞠躬说道:“谢李太宰指路!”

这是点拨,李纲这两句话,很有可能改变他的命运。

李纲点头,月上柳梢头的时候,酒宴散去,周三畏没吃喝多少,就匆匆往李邦彦的府上走去。

而李纲却没有去太宰府,而是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住处,他坐在庭院里,久久不肯离去。

“独臣终归是不好做啊。”李纲站起身来,对着明月叹息的说道。

周三畏的倒的莫名其妙。

这顿酒宴喝的莫名其妙。

他的那番话也莫名其妙。

李纲看着天空的明月,伸着手伸向了天空,喃喃的说道:“人啊,总是有些时候迫不得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