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强扭的瓜,它不甜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五百二十二章 强扭的瓜,它不甜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的朝政的结束,是因为一篇札子。

高丽王王楷上书庆贺大宋过年,希望过完年后,能够正式册封他为高丽王。

本来高丽王俯首称臣的事,大家都心照不宣,肯定待战事稳定之后,一定会符合历史进程的完成,俯首称臣的各项工作。

但是让赵桓心情非常差劲的原因,就是他不让王楷自称构。

臣构言这三个字,对赵桓来说,是有多恶心有多恶心。

但是,赵桓忽略了他的名字。

【臣楷言,兹仰大宋之盛,视君如兄……】

赵桓才意识到,不称构,就称楷。

这高丽王,王楷,原名构。把自己两个臭弟弟的名字都给占了!

当初金人在外,赵楷在内,玩得好生欢快!

赵楷造反的最大依仗,就是文臣们的支持,这其实也是赵桓对文臣有偏见的原因之一。

赵桓没耽误朝政的事,批红了这道札子,就结束了一天的札子。

他放下了札子,结束了今天一整天的工作,让赵英将肥皂准备好,准备明天还愿见见胡元的事。

胡元的情况让赵桓心情不大好。

据赵英所言,胡元居然在道观里,真的当上了道士,而且干的声名远播!

都知道神霄凝神灵宫出了个极为灵验的胡道士!

天刚蒙蒙亮,赵桓打了一趟五禽戏的赵桓,就带着朱琏去城外还愿。

神霄凝神灵宫,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冬日里银装素裹下的道观,让庄严之下,多了几分安静。

被雪覆盖下的青瓦,屋檐上的镇兽都变得和善了几分,玉皇殿外的道士们,正在青石砖上做着清晨的功课。

一抬头就看到了牌额上四个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

一个长长的青红色的鼎,放在大殿之前,还愿的都会上几炷香。

香火钱也不便宜。

朱琏为了感谢玉皇大帝保佑,想多上两炷香,主持还不同意。

赵桓示意赵英亲自去,这主持才没敢多说。

本来玉皇殿的后殿,常人是无法进入。

但是赵桓是大宋的皇帝,那肯定不是常人,带着一群人乌泱泱的冲进了后殿。

“胡元啊,你好好的御医院的御医不做,跑到这地方当个道士,这是打算不回去了吗?”赵桓笑着问着胡元。

胡元穿戴不是很整齐,显然天没想到,赵桓一大清早杀到了神霄凝神灵宫。

胡元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笑着说道:“官家,臣的祥瑞。”

赵桓打量着手中的长筒性状镜子,说道:“显微镜?”

胡元稍微品了下这个名字,说道:“还是官家起名字的能力更加高明一些啊!臣本来取的名字,叫透光镜。”

赵桓点了点头,这名字不是他取得,当然也可以说是他起的。

只不过一个长筒子,怎么能称得上显微镜呢?

赵桓指着简陋的显微镜说道:“朕以为,这里可以加个平面镜来反光,否则怎么视界之内混混沌沌,一片昏暗,怎么能看得清楚?不知道胡神医以为如何?”

胡元看着显微镜,目光中露出了思索,说道:“官家言之有理!臣记下来。”

“还有这里,物变大了数倍,这稍有移动必然眼花缭乱,用载物台固定,不知道胡神医以为如何?”赵桓指着简陋的显微镜说道。

胡元看着显微镜,眼神也越来越明亮,他不断的点头说道:“官家所言大善!”

“这里加个镜臂,这里加个镜座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否则这载物台和平光镜放到哪里?足够稳定,才能看得更加清楚。”赵桓指着长筒显微镜说道。

胡元连连点头,说道:“善!”

赵桓连连说道:“嗯,这里让李纲或者李纲在太学的学生,给你花几个调节扭,分成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这样可以精准的调节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看得更加清楚,你说呢,胡元?”

“官家,还是画个图吧。”胡元的脸上带上了哀求的说道。

本来他以为自己献上了祥瑞,官家应该大赏特赏才对,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是自己的祥瑞被指出了大量的可以完善的地方。

赵桓看着胡元的脸色就知道,胡元又一次在医学发明领域,被自己打败了。

赵桓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他不是容不得新发明有缺陷。

赵桓的目的,就是在胡元的面前,人前显圣!

告诉他,跟着自己混,才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取笔墨纸砚来。”赵桓笑着大手一挥说道。

赵桓这具肉身,那可是按着大宋储君去培养的!

宋钦宗对书画也是极为擅长,毕竟宋徽宗的画可是一绝。

赵桓刷刷几笔,就画出了示意图。但是他挡着胡元没让胡元看图。

赵英在旁边鼓着腮帮子,将墨迹吹干。

赵桓拿着显微镜的示意图,不让胡元看,他笑着说道:“现在说说吧,你为什么要回到这灵宫当主持,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能单飞了是吧?”

胡元眼巴巴的瞅着显微镜的示意图,眼神里充斥的都是渴望,他很想要那个图纸,但是官家显然不会轻易的给他。

“臣哪有这个想法啊,还不是父亲非要我回来主持这道观?”胡元一脸枯涩的说道。

赵桓笑着说道:“你就没有一点留下的想法?这到灵宫穿着道袍,据说干的很是怡然自得啊,这整个京畿路都知道了胡道士,很灵验啊。”

胡元尴尬的摸了摸脑袋,说道:“被父亲逼着回来的时候,也没想着继承家父的主持,但是臣发现啊,这才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啊。”

“在道观里当道士,其实和当御医院里当医者,都差不多呢。很多时候都是不治之症,安慰人心的作用,但是待遇啊,却大大的不同!”

赵桓看着胡元那副模样,说道:“你今天要是不把这大有可为这四个字,说出个好歹来!这图,就不给你了,御医院的院正也能干这事。”

赵桓略微有些想不明白,这胡元怎么就认为当道士和当医生是一样的活儿?

当初那个励志要成为人间医圣的家伙,现在这么这个模样了?

胡元脸上叹了一口气,说道:“官家知道御医院外有个医馆,臣每天都会在下午出宫履职,经常接触到汴京的病人。”

“在医馆里,那些家属或者病患,常常道听途说几句,就认为自己很懂医学,总是提出各种莫名其妙的要求或者建议。医者要是不听,就会被骂,偶尔还会到院正那里闹腾。”

“更有甚者,会到开封府去告我们草菅人命!”

赵桓点了点头,这个御医院除了在宫里给皇室看病,在宫外设的医馆,也算是大宋朝的常例。

医馆看病不花钱,抓药花钱,也算是内帑的一份收入。

这告医者的事也是屡见不鲜,赵桓也曾经看到过李若水的札子里。说到过这几个案例。

他示意胡元继续说下去。

胡元看官家点头,也是放开了,连连说道:“可是这人,一旦是进了道观,那就大不同了。”

“坐班的道士,说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说让他拿一炷香,他绝对不拿两炷香!不敢讨价还价!”

“若是病没看好,也不会到开封府去告道士草菅人命。”

胡元说的兴起。

赵桓却看了一眼朱琏,她还愿的时候,问主持能不能多还两炷香,主持都没答应。

赵桓让赵英去,才算是多上了两炷。

赵桓笑着摇头说道:“你也不是第一天干这些事了,以前能接受流言蜚语,现在接受不了了?”

胡元左右看了看,说道:“官家有所不知,你说这百姓怪不怪?遇到医学的事,他不会认为那是复杂的、专门的学问。可是到了道观里,就心悦诚服,各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前段日子,我也终于想明白了,拼命的在医学上耗费精气神,治病救人压力还很大,却又饱受苛责。那是条坎坷的路啊,还不如走这条康庄大道来!”

“环境好,态度好,收入还比御医院的高,从来不用上下班,也没有需要长期观察的病人,还不需要下着大雪出急诊,虽然要学干支四柱、阴阳五行、六壬七曜…但官家想想,这再难有医学难?”

赵桓品了品胡元的话,居然觉得有那几分道理!

胡元声名远播的原因,就是他在到道观里做医者。

在御医院里,都鲜有人能比得上他的医术,更惶恐在道士里面了。所以他在道观看病,自然是声名远播,即使在灵宫里治不了,就推荐到医馆里。

“思维清晰啊!”

赵桓感慨了一句,这个胡元算是活明白了,也活通透了。

这小日子,过得倒是很舒服。

“那这份图,朕就拿走了。既然你愿意待在道观里,那朕找个别的人,接了你没做完的事。”赵桓准备起身,离开道观。

人各有志。

赵桓虽然知道自己是皇帝,一张诏书下去,胡元不跟着自己走,也的跟着自己走。

但是为什么要勉为其难呢?大宋又不缺少人才。

强扭的瓜,它不甜。

胡元眼巴巴的看着赵桓收起了图纸,他吞了吞喉咙说道:“别啊,官家,给我看看呗。”

赵桓笑道:“你慌什么,这东西肯定会做不少,到时候你去工赈院的工坊里买一台不就是了?灵宫的大主持缺这点财资?”

道观的收入可是不容小觑。

赵桓没有多理会已经陷入了舒适区的胡元,起驾回了宫。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不忘初心。

赵桓用胡元的例子警醒自己。

他现在还没到舒适的时候。

胡元自然可以选择在舒适区当条咸鱼,可是他不能啊!

他要是咸鱼,整个大宋就咸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