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四百八十一章 谁赞成?谁反对!

北宋振兴攻略 第四百八十一章 谁赞成?谁反对!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魏承恩用最快的速度梳理了一遍高丽国的朝政。

发现这个国家破破烂烂还不如是当初的大宋……

这个国度虽然表面上,仿照了唐朝建立三部六省,仿照宋朝建立三司和枢密院,但是都是空荡荡的架子。

事实上,高丽国本身还是门阀豪族政治。

虽然魏承恩误会了王楷的冕旒佩戴的本意。

但是高丽国的国政,学中原王朝三部六省,真的学的四不像。

在高丽王氏的经营下,他们不断的向着门阀豪族妥协,出让着国家的权力。

职治事,尚沿夷风,往往形具而实不应的表面朝堂。

比如这邢狱一事,奉行三不斩原则。

第一不斩王族,天大的罪过最多是斥责。

第二不斩贵族,天大的罪过最多是笞刑。

第三不斩军头,天大的罪过最多是流放。

禁网不张,缓刑数赦,就是目前高丽国内的现状。

若是仅仅如此的话,魏承恩作为高丽提督还没那么头疼。

大不了把权力分给军头,把他们送到安州送死就是了。

但是问题就出在了高丽国的管理问题上。

高丽国有两个人物把握朝政。

一个是式目都监使金富轼,担任高丽宰执,此人是新罗王族后人,在高丽的能量很大。

一个是都兵马使兼中书院使(同枢密院职责)李子渊,那个搞叛乱的李资谦的嫡长孙,兼任杨广道汉阳留守。

“现在金兵南下,你们居然还在不停的撺掇高丽国王称帝建元!是怕我们高丽亡的还不够快吗?”金富轼愤怒的指着一个和尚高声喝问道。

这个和尚名为妙清,长相乖张,在王楷的外祖父倒台之后,妙清就因为阴阳秘术,备受恩宠,被封官为三重大统知漏刻院事,赐下紫色袈裟。

“称帝建元乃是天命所归!振声赫于天下!激奋民心于旷野!为何不可?大有可为!”妙清打了个印,一脸严肃的说道。

一个年轻人一脸嘲讽的说道:“真是妖言惑众一派胡言!你们这些人就不怕遭天谴吗!此时此刻,金兵大军压境,已经打到了安州,安州城破,三日至开京!”

“你们准备让我王,带着冕旒被金人杀死?是不是那样死的更好看点?!”

此人名字叫金福辙,和金富轼是亲兄弟,同朝为官。

和大宋的苏轼苏辙一样。

高丽国的金富轼也是个文学大家,但是为官的能力,其实非常稀松平常。

金福辙不善文臣,但是言谈极为犀利,擅长在朝会里喷人,战斗力强。

他们的名字魏承恩倒是听说过。

大宋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曾经派出使者徐兢出使高丽。

就曾经将这两个有趣的人名带回大宋。

他们名字是他们的父亲,金觐仰慕苏轼和苏辙才取的名字。

魏承恩皱着眉头看着高丽国这群家伙吵吵,就气不打一处来,金兵铁蹄马上就要打到家门口了。

这个场景,他好像似曾相识。

似乎就是官家当初面对的局面,官家当时做了什么?

好像是讲了一个故事?

不过魏承恩没有讲故事的想法,他一个宋人,临时负责调度而已。

事实上,王楷这个高丽王,当的虽然不是名存实亡,但是也差不多。

王楷做事,一向是等到吵架吵完,利益分配均等,做个人形图章罢了。

“行了,少吵点架吧。再吵吵下去,金人就进来了。”魏承恩用力的拍了拍桌子,总算让整个朝堂安定了下来。

“金富轼你负责粮草,李子渊你负责军事调度,在安州抗住三个月的进攻,金人自退。你们可明白?若是抵抗不住金人的兵锋,那高丽就没了。”魏承恩说的声音异常的平静。

整个大殿非常安静,掉根针都能听到。

国破人亡之时,无一人应承。

“粮草没问题。”金富轼咬了咬牙说道。

他是新罗王族,手里控制的地方也还稍微富硕点,提供粮草还可以。

“我不去。”李子渊摇头,冷笑道:“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安州城高两丈半,土城一个,围不过十里,谁去谁就是送死!”

“你当真不去?”魏承恩微笑着看着李子渊问道。

“不去!”李子渊拂袖而去,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的走到了门口,口中皆是粗鄙之语。

“蹭!”

一声刀刃出鞘的声音,剑鸣在殿外,惨叫声传来,李子渊的脑袋滚进来殿内。

“魏押班,人,应该死了。”门外的亲从官闷声闷气的说道。

魏承恩点了点头,说道:“那现在金富轼你负责粮草,金福辙你领李子渊之官制,全面接纳京畿守军,前往安州守城。”

“我的话说完了,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魏承恩看着台下的众多高丽官员,冷冰冰的问道,大有一言不合,就杀的血流成河的架势。

“臣等没有异议。”

魏承恩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各做各的事,灭国之危,你看看你们这帮人的样子,实在是,不成体统!”

“金富轼和金金福辙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魏承恩眼珠子一转,想起了当初赵桓应对朝臣的时候的操作,从御上座椅旁的木凳站了起来。

他即使远在高丽,也丝毫不敢僭越,没坐那把代表皇权的凳子。

这要是传回国内,他还回不回去了?

他走下御下,走到了金富轼和金福辙的旁边,语重心长的说道:“哎,金宰执,并非我仗着大宋国威在高丽作威作福。”

“实在是这金兵就在安州城下,这朝堂吵成一锅粥,不得不如此,还请金宰执见谅。”

“某晓得厉害。再说天使手持高丽王提督诏书,有大义之名。”金富轼叹气的说道。

今天妙清又提起了高丽称帝建元的事,让金富轼脾气有些暴躁,所以才在朝堂吵了起来。

“如果不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让高立国上下一心,如何能抵挡金国兵锋?所以,不得不如此,还请金宰执,安抚众多官员,让其各司其职,努力维持风雨飘摇之危局。”魏承恩依旧语气沉重的说道。

“我会去劝慰他们的。提督放心。”金富轼点头说道。

金福辙也是连连点头,这高丽的朝堂,烂了。

魏承恩对着金福辙说道:“金都使,你可有信心挡住金人三月兵锋?某保证大宋军卒会将整个金人辽东郡防线撕个稀巴烂,然后威逼完颜宗望退兵。”

金福辙仔细思虑了一下,说道:“金人兵甲太过锋利,恐有不妥。”

魏承恩想了想说道:“若是事不可为,就退到开京,怎么说也是个围二十里的砖石城,绝对够用了。”

“不过如果不丢安州,清川江之鸭绿江之间的失地还有收复的可能,若是丢了安州,那再无收复之可能。还会随意的被金人踏马而来,日夜活在惶恐当中。”

“你可知利害关系?能守则一步不退!”

魏承恩忽然想到了王禀守太原之事。

他将王禀守太原城的事和金福辙说了一遍。

两兄弟听到王禀守太原,十里土城,三千甲兵,守住了完颜宗翰五万大军数万辅军二百多天的时候,目瞪口呆!

那是人能做的到的事吗?

魏承恩非常沉重的对着金福辙说道:“安州之危,如同大宋太原之危!清川江到鸭绿江之领土,等同于大宋燕云路的重要。万不可掉以轻心。”

魏承恩盯着金福辙用力的说道:“大…嘶…呸…”

“高丽之安危!系于卿一身!莫让高丽王失望!”

魏承恩演技不是特别好,宇文虚中并没有培训过他,台词差点念错了。

如果不是为了不让金人跑到高丽山城里苟延残喘,他魏承恩才懒得管高丽的事。

“某明白!定当不辱使命!”金福辙本来听到王禀的事,就已经有些亢奋,再听到高丽国安危系于己身,已经激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若战事结束,不知大宋皇帝能不能派出官员和天兵驻扎?”

“高丽国内山头林立,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还请大宋官家怜悯啊。”金富轼小声的在魏承恩身边问道。

“此事从长计议,从长计议。”魏承恩打了个机锋,笑着说道。

金富轼和金福辙的父亲仰望汉学,是高丽典型的华风派,尊儒事中原王朝为首务。

妙清这类的在高丽国内被称为花郎徒。谋求称帝建元,建立帝国而不是王国。

显然,在金国和宋国两个强国面前,高丽国瑟瑟发抖,妙清这类的花郎徒,反而让高丽国的路走的有些窄了。

早日认了大宋做宗主国,现在大宋天兵都已经到安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